2004年11月18日至21日,中国宗教文献研究国际研讨会在日本京都召开。来自中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美国、奥地利、德国等国的学者26 人在会上发表论文,并就中国宗教文献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笔者有幸参加这次会议,有几点感受。
第一、国际学术界开始重视中国宗教文献研究以中国宗教文献研究为主题召开的国际研讨会,这还是第一次。参加会议共有26 位学者,规模不算大,但这些学者分别来自7个素有东方学研究传统的国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正如京都大学人文所为本次会议所发的海报所说,参加会议的代表,都是近年来活跃在这些领域研究前沿的学者。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不乏世界著名学者。因此,这次会议的学术级别与学术水平都相当高。在中国宗教文献研究这样一个题目下聚集这样一批学者,召开这样一个国际研讨会,共同从事解读纷繁复杂的中国宗教文献的工作,这充分说明对中国宗教文献的研究,开始成为国际学术界一个新的热点。
中国是东方大国,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国宗教从来是国外汉学的研究方向之一。但为什么近年来才出现对中国宗教文献研究的进一步关注呢?我认为,这首先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力的增强分不开。国运盛则文运盛,这已经是一个规律。美国亨廷顿的所谓文明的冲突论,将世界现代文明划分为基督教、伊斯兰教、儒教三大板块,预言将来的世界冲突,将在这三大宗教文明板块间发生。这一警世危言引起许多人的重视。不少学者主张文明的沟通、交流与对话。中国近些年综合国力的增强,使得国外各界加强了对中国的研究,包括对中国宗教的研究。为了进一步做好对中国宗教的研究,自然要加强对宗教文献的研究。
第二、佛教研究,是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宗教、中国宗教文献研究的重点这次会议共发表论文26 篇。如果按照会议的4 个单元分,则佛教有10 篇,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有4 篇,道教与民间信仰有7 篇,中国宗教文献情报学有5 篇。但如果按照各宗教来分,则佛教有15篇,占全部论文的57.7%;道教有7 篇,占26.9%;景教2.5 篇,占9.6%;伊斯兰教1 篇,占3.8%;摩尼教0.5 篇,占1.9%。上述数字,说明佛教研究是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宗教、中国宗教文献研究的重点。15位发表佛教论文的学者,分别来自中国(4 人)、日本(7 人,其中1 人为在日本工作的德国人)、意大利(2人)、法国(1 人)与德国(1人),具有广泛的地域代表性。由此可见,研究汉文佛教典籍,近年来已经在世界上掀起一个小高潮。
国际学术界注重中国宗教研究除了上述客观原因外,还有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佛教虽然是古老的东方宗教,但应该承认,学术意义上的佛教研究,是近代以来,由西方学者开创的。考察近代以来的西方佛教学术研究,可以看到,它大抵沿着巴利语佛典梵文佛典藏文佛典这么一条路线而展开,从事汉文佛典研究的人相对来说较少。实际上,就现存的三大语系佛教及其所保存的典籍而言,汉文大藏经所收经籍的数量最多,其经籍所涉及的时代跨度最大,地区涵盖面最广,所包容的佛教派别也最多。因此,巴利语及藏文佛藏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的研究价值,汉文大藏经的价值显然更值得人们重视。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评论,则近代以来佛教学术研究所走过的道路与汉文佛典本身的价值有一个相当大的落差。所以形成这样一种局面,除了其他种种原因外,语言文字的障碍及对汉文大藏经及其价值的不甚了解,大约也是重要因素。但是,学术研究要凭资料讲话,如此重要的汉文佛教文献,不会总在世界上受冷落,一定会得到它应有的重视与地位。十多年前,我在开始编纂《藏外佛教文献》时,就提出这一问题,并呼吁更多的人应注意与认识汉文佛典的重要价值,从而对它展开深入的研究。我当时说:汉文大藏经也会在这一过程中,为人类文化的重建与发展做出它应有的贡献。现在看来,世界范围的对汉文佛教文献的重视与研究的时代,已经开始来临。
佛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研究汉文佛教文献,我们中国学者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们理应在这一过程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学术界与佛教界,目前对这一问题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我们的投入很不够,我们的力量还很小。
我们的实力与我们面临的任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次参加会议的4位中国佛教学者,两位来自大陆,两位来自台湾。合计只占全部与会佛教学者的26.7%。从历史看,在巴利语佛教文献、梵文佛教文献的研究方面,我们落在世界的后面;在藏文佛教文献的研究方面,我们目前很难说占有多少优势;在汉文佛教文献的研究方面,我们不能再落在后面。当然,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学者能够出国参加此类国际研讨会的人数不可能很多,但我们环顾国内,又有多少学者是真正从事汉文佛教文献研究的呢?所以,上述数字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我国汉文佛教文献的研究现状,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三、现代化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开创了书籍的数码化时代,汉文佛教文献也迈入了数码化的门坎。大藏经的数码化尝试,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近10年来,取得了令人惊叹的长足发展。不但多种大藏经已经扫描录入,上网供读者阅览,而且电子文本的佛教文献,由初期的少数典籍,到其后的大规模录入;由分散的各自为政,到资源的逐步整合;由单纯地录入《大正藏》,到中华电子佛典协会最新推出的2004 版《电子佛典集成》。汉文佛教文献数码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内涵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强。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研究者已经不满足于将原有的佛教文献数码化,而是进一步利用电脑技术,开发出种种文本分析软件,以分析文本的知识结构、用词规律、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对照等,开创了用电脑技术进行佛教文献研究的新方法。
汉文佛教文献数码化的发展与电脑技术在汉文佛教文献研究中的运用,对佛教学术研究促进之大是无可估量的。同时,它也将对研究者本人的学术素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我们目前的整个研究方法与学术评价体系都将是一个挑战。目前,在汉文佛教文献数码化方面,台湾的学者走在世界的最前列;而在运用电脑技术进行汉文佛教文献研究方面,日本的学者已经领先。大陆的佛教界、学术界,至今还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与技术准备来迎接这一挑战。这不能不使我们产生严重的忧虑,也希望引起有关部门与单位的认真关注。
第四、世界范围内,中国汉文宗教文献研究仍属起步阶段这次会议,有一个问题引起我的注意。26 篇论文中,从宏观角度对中国宗教文献进行研究的,有8 篇;从微观角度进行研究的,有4 篇;论述数码化技术的,有5 篇;论述工具书编纂的,有1 篇。上述18 篇文章,可谓紧紧扣住了会议的主题。考证、研究相关文献的著译者的论文有3 篇,这自然也属于文献学研究的范畴。
此外,还有5篇实际是利用文献提供的资料,研究宗教学方面的其它问题,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文献学论文。
从18 篇紧扣会议主题的论文来看,除了数码化技术之外,其他论文的论题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共同的热点,所以缺乏讨论的中心。5篇数码化技术的论文虽说引起与会者的共同兴趣,但5篇文章的论述重点也各有不同。我以为,一个会议,如有共同关注的热点,便可以促使研究者进一步讨论,把问题引向深入,群策群力以促进学科的发展。本次会议缺乏共同关注的热点,也反映了从世界范围看,中国汉文宗教文献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学者们之间还缺乏沟通与协调,还没有形成共同的关注点。当然,就佛教文献学而言,在世界范围内,这些年还是有几个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比如大藏经的编纂与研究问题、疑伪经问题、藏外佛教文献问题等。
这些问题,在这次会议上都被提出来了,但没有能够深入讨论下去。这则情况的出现,或者与与会者来自不同国家,会议以中文、日文、英文作为工作语言,基本上不设翻译也有关。因为类似我这样只通两种语言的人,与其他学者沟通时,自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会议没有出现共同关注的热点,主要还是因为中国宗教文献研究本身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热点。相信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一局面会逐渐改观。
End
◎无 碍汉、魏时代,官方是不准汉人出家的。当时佛教如同黄老学说一样,只是在社会上层和知识分子中流传和崇信。沙门不入王者,没有出家受戒的僧人,就连伊存、景卢等,也仅是居士、信徒而已。直到西晋后赵石虎时代
明生法师慈善是学佛的根本,要成为佛教徒生命的全部 作为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委员会的主任,我有责任跟大家讲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做慈善。我觉得做慈善工作是我们佛教徒学佛的根本,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在利生,也就是说弘
◎ 蒋 勳在中国历史上,晚唐和南朝的文学,其实都属于感伤美学。从李叔同早期的诗句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灿烂华丽后的幻灭,隐隐含着一股忧伤。这也许跟他父亲早逝,母亲坎坷的偏房命运戚戚相关。他虽然出生
◎ 太 虚佛如一个大医生,能善知一切的方药,遍医一切的病症。又如一个医剂师,能采集一切的药材,配成一切的药品。佛法如一部大医书,种种的病理医方,无不载明。又如一爿大药铺,种种的药材药品无不备蓄。但医药
中国的古训夫孝德之本也百行孝为先这一类的话很多,不能枚举,只就这两句上看,便知做人的根本是个孝字。父母活著的奉养,死了的丧葬,都要尽上十二分力量去办,这也不算完事,还得永远的祭祀,才觉孝道无亏。佛教讲
问: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何不同之特色?(胡美月)答:在因地讲,他教重信受服从,佛教则重信解觉悟。在果地讲,他教不断生死轮回,佛教独能得到不生不灭。在崇拜讲,他教推重天帝最尊,尝罚由之,佛教则视天帝为凡夫,
问:释迦佛有没有在中国现身教化呢?(林秀艳)答:释尊法身,遍满虚空,娑婆世界,处处应现,不过我辈凡夫,睹面不识。隋朝智者大师,人以释迦呼之,此其显者,暗示者则不知凡几矣。再者,释尊之舍利,与众圣典记律
汉明帝夜梦金人,是佛法正式传到中国的一个胜妙的缘起。这在《后汉书》里都有记载。汉明帝刘庄,在永平十年,就是公元64年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金黄色的高大的人,项背后面有日月之光,来到他的庭院当中。这个梦很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振兴中国精神」。昨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了中国精神十条纲领头三条,所谓是「一体、二相、三宝」,这三条是讲我们本性,或者是自性体相用,我们用性德来代表,这是我们本来的样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中国精神。在最近我们看到,我们国家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复兴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到底是什么,如何来复兴?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中国精神。】可以说是做为一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振兴中国精神」。前两集我们学习了中国精神十大纲领里面从一到六。一到三讲明德,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四到十是修德,明明德,这是我们修学的纲领,我们讲了四勿、五常和六和
◎ 温金玉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袭击了我们,让传统喜庆的春节笼罩在恐慌与焦虑的气氛之中。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国上下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广大医务人员无
佛教是一种以信仰为根本、解脱为目的、教育为中心、文化为纽带的宗教,教理研究是佛教信仰的理论基础,是学佛修行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佛陀把学习佛法归纳为闻思修三个步骤,学佛以闻思为开端,通过对佛教教义的深
◎ 任继愈王莽时期,西域各国因王莽的倒行逆施和欺诈政策而先后叛离朝廷。始建国五年(公元13年),焉耆诸国杀都护但钦。天凤三年(公元16年),王莽派大使五威将王骏、西域都护李崇率领戊己校尉出西域,当时各
◎ 太 虚中国佛学,并非与发源之印度及弘扬于世界各国的截然孤立,不过从中国佛教历史研究,就有中国佛学的特殊面目与系统,把中国佛学的特殊面目与系统讲出来,故成为中国佛学。今先讲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什么叫
◎ 洪修平由魏道儒研究员主编,国内二十余位学者参与撰写的《世界佛教通史》(14卷)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这部耗时8年共800多万字的皇皇巨著,以世界的眼
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方向◎ 程恭让为什么要提佛教的转型发展呢?我知道有些人看到这个题目,见到转型发展的字眼,就要摇头,乃至反对,这种情结说到底就是我提过的当代中国佛教或当代中国佛教文化的第四大危机原教旨
◎ 一 音在印度,早期佛教并无寺院。佛教徒按照佛陀制定的外乞食以养色身,内乞法以养慧命的制度,白天到村镇说法,晚上回到山林,坐在树下,专修禅定。后来摩揭陀国的频毗沙罗王,布施迦蓝陀竹园,印度佛僧才有了
◎ 孙英刚水果是中古时期佛教寺院的重要食物来源,不但可以作为时药,还可以在过中之后榨汁饮用,补充能量,也就是作为非时药。水果对于佛教的重要性,可以从佛经屡屡出现的佛祖关于水果的谈话、佛教文献中数量众多
宗教与迷信之区别◎ 惟 贤 宗教与封建迷信是有很大的区别。一、产生的来源不同封建迷信来自民间,涉及民间的习惯、民间的传说、民间的理想、民间的愿望。而宗教的产生有其历史、教主及教义,既有产生的历史根源
◎ 理 证 佛教中国化同步展开的禅的中国化,使禅与禅行的内涵不断被拓展,对心性的重视在禅学中日益突出,禅与禅行也逐渐突破原有坐禅入定的藩篱而趋向于观心守心、随缘安心。南朝时期的宝志和傅大士之禅就表现出
◎ 吴 燕白马驮经入华以来,苍狗白云,时移世易,佛教在漫长的岁月中已在中国深深扎根,尤其是观音文化, 仅仅是佛教文献典籍中的经典、法门、仪轨、经咒、图谱等,便已品种繁多,汗牛充栋;至于不同身相和材质的
楼宇烈无论从研究我国历史、文化、现状的需要来说,还是从世界文化与学术交流的需要来说,了解和研究佛教文化都是十分重要的。编选一部实用的又能系统地反映中国佛教发展的基本脉络,反映中国佛教各宗派的主要理论,
大家早。我们这几天讨论到的,是学习要主动对治自己的习气,这个才是真实的功夫,修学重实质不重形式。昨天我们谈到对治一些根本的习气,贪、瞋、痴、慢、疑,这是五毒烦恼。昨天谈的主要是针对贪这个部分,今天我们
大家早安。我们这几天都在谈到学习的心态,我们也再复习一下前几节课我们谈到的重要学习的心态。第一,解行要相应。其实《弟子规》在余力学文当中,一开头就强调了这一个重点。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这个
大家早安。我们这几天一起在探讨修学的心态,很重要的,要主动学习,而且还要主动对治自己的习气、自己的不足,要真干。我们不真干,每天悠悠放任,这时光就过去了,所谓寸金难买寸光阴。《了凡四训》的一段话提醒我
大家早安。我们这几天谈如何学习,我们再把前面谈的内容大家再过一遍。第一,要解行相应。我们这一段时间理解的道理,有没有存在我们心中,有没有已经付诸实践,这样我们体会到的这个道理就用上了,解行相应。而且,
大家早安。我们昨天谈到父子有亲的这个部分。我们复习一下。为人父母者首先要思考到,自己的思想价值观能否带给孩子正确的人生方向,活出人生的价值。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们为人父母对于整个家庭的心态。第一个,
大家早安!我们这几天一直在谈,对治我们的习气。大家可能会想:对治习气跟弘扬中华文化有什么关系?这些这么重要吗?所以,经典彰显了人生的道理、真相,我们肯接受、肯奉行,慢慢就能理解到这些教诲背后的深意,跟
大家早上好。刚刚大家一起唱这个礼运大同,早上唱歌挺好,振奋精神。唱错了呢?别人唱错了没关系,自己唱错了有关系。别人唱错了没关系,叫宽以待人,自己唱错了有关系,叫那个时候唱不够专心,不够精准。所以时时我
Selamat Pagi!(马来语:早上好!)话要多讲才不会忘,歌要多唱才会熟,经要常读才能领纳于心中。今天大家很多看着我都面带微笑,不知道我今天到底出了啥事情?今天穿的不是唐装。因为穿衣服,庄重很重
大家早上好。昨天有一位我们单位的年轻义工跟我谈到,因为他现在还在读大学,那他到中心来做义工,他的同学就说了,你到这里来做义工,不如出去外面赚钱,做个一、两个月,说不定就有一些收入了。再来,他们又说到,
诸位学长,大家上午好。我刚刚发现,我拿的笔记本拿错了,所以这个叫事勿忙,忙多错。我是要拿那本五伦的,拿成《建立理智的人生观》这个书了。所以,处处都是道场,心一急躁了,眼前可以看到的东西都忘了。我记得有
大家好。刚刚在过来的路上看到一只大蝴蝶,那只蝴蝶蓄势待发,要展翅高飞。曾经听过一个故事,有一群鸭子去跟老鹰学飞。这群鸭子也非常努力,从早上五点多就去学习了。你们笑什么?我就说个故事嘛,而且学到晚上有的
大家早。我们俗话常说,父慈子孝双亲乐,兄友弟恭满堂春,三兄四弟一条心,门前泥土化黄金,所以兄弟和睦、兄弟团结,是一个家庭相当大的福分。所以我们上一节课跟大家谈到法昭禅师的这一首偈说到的,同气连枝各自荣
大家早上好。我们之前跟大家谈到父母慈爱孩子,应该如何把孩子教育好。一开始我们有提到,首先父母他要有正确的思想、正确的价值观。其实父母也好,当老师的也好,当领导的,以至于是长辈的身份,面对晚辈、面对学生
大家早安。今天没有拿错本子,所谓经一事,长一智。长一智就是,好事,就要把它的精神,或者是值得我们效法的人的风范、德行,我们深深把它记在心上,这是长一智;假如是错事,那就要提醒自己,事勿忙,忙多错,而且
大家早上好。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家和万事兴,人与人团结和睦,就能够把家、把社会、把团体都治理好。那家要和,那就要人懂得伦理,懂得本分,懂得付出,懂得互相关怀、互相照顾,就能够有人
◎ 赖永海一如上一章所指出的,由于大乘佛教中的佛已被本体化,佛性在印度佛教中,是以一种抽象本体形式出现的,这种情形一直维持到完全中国化了的禅宗出现才告结束。而禅宗佛性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印度佛教中那
我的宗教经验太虚大师我初出家,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因缘,而最主要的还是仙佛不分,想得神通而出家。所以受戒、读经、参禅,都是想得神通。当出家的最初一年,是在这样莫明其妙的追求中。第一年已经读熟了法华经,每日
◎ 佚 名《洛阳伽蓝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在20世纪,研究者已取得不少成果,但在北朝史学、中古佛学、中古文学、语言学、中外文化交流史以及宗教建筑等诸多方面,仍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及研究空间。《洛阳伽蓝
元代的大臣郝经给元世祖忽必烈的上书《立政议》中对元宪宗蒙哥的评价:先皇帝初践宝位,皆以为致治之主,不世出也。既而下令鸠括符玺,督察邮传,遣使四出,究核徭赋,以来民瘼,污吏滥官,黜责殆遍,其愿治之心亦切
诸位长辈、诸位学长们,大家早安,早上好!大家很好学,最近常常听到学长在讲马来话。这个早安是Selamat pagi,午安是Selamat petang,晚安是Selamat malam。因为人不亲土亲
大家早。谢谢,谢谢。我们前两天都在讨论到立志的问题,师志如己志。立定此志,能坚定的、有恒的去走,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而我们立的志是效法孔子,效法圣人,所以从今往后,不管说话做事,甚至于是起心动念,
佛教与中国传统民俗◎ 广 行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仅限于伦理、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更与民俗有着紧密的联系。佛教融入民俗,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由此才成为大众信仰而非仅是精英宗教。 佛教融入
◎ 吴 平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从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从改头换面到脱胎换骨,终于发展成为一种深邃、严谨的思想体系,并以其强盛的生命力渗透到哲学、伦理、语言、文学、艺术等领域,对中国
◎ 任继愈中国是世界上佛教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之一,佛教在我国分为三大语系,分别为:汉传佛教(汉语系佛教)、藏传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南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汉传佛教: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
佛教哲学本身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誉佛教徒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在世界观上,佛教否认有至高无上
◎ 杨仁山 十余年前,获《真宗教旨》一卷,悉心研究,觉与经意不合处颇多,遂参注行间,以备刍荛之采。真心论道,不避忌讳,所谓个中人方谈个中事也。近时泰西各国办理庶务,日求进益,总不以成法为足。贵宗广布佛
佛教对中国文学之影响◎星 云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无论是文体的开创、技巧的表现、文藻语法的讲究、境界的创新、内容的蕴涵、价值观的突显等,对人们思维领域的扩大,产生既深且广的影响。扩大中国文学词汇随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