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法语择要
2024-10-29 12:40

◎ 弘 一

目中有人助缘多,心中有德福报多, 耳中清静和谐多,心中有佛欢喜多。

在学识上要力求博大精深, 在修养上要力求忍耐包容。

养生之道,在于吃得淡,吃得粗,吃得少; 处世之道,在于吃得苦,吃得亏,吃得重。

自我观照,反求诸己;自我更新,不断净化; 自我实践,不向外求;自我离相,不计内外。

有田不种,必无收成;有钱不用,必空积聚。

有为法虽假,弃之则佛道难成; 无为法虽真,执之则慧光不朗。

有道之书尽读,明事之书多读, 闲杂之书少读,邪妄之书不读。 死,要死得有价值;死有重如泰山,有轻如鸿毛; 活,要活得有尊严;活有流芳百世,有遗臭万年。

为人父母,要心甘情愿养育子女;为人师长,要心甘情愿作育英才; 为人学生,要心甘情愿承受教诲;为人子女,要心甘情愿孝养父母。

求革新不可太快,厌恶人不可太凶,要他好不可太过, 用人才不可太急,听发言不可太率,对自己不可太宽。

有能力的人,处处给人方便; 无能力的确,处处给人为难。 自己不学好,别人帮不了; 自己要学好,谁也挡不了。

勇气需要从一念中求, 仁慈须从行仪里找。 生活的教育重于知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重于功利的教育, 普及的教育重于特权的教育,自觉的教育重于接受的教育。

坐姿如钟,必须稳重;站立如松,必须正直; 容貌如镜,必须明净;行止如法,必须合仪;思想如流,必须清澄。 作家在稿纸上耕耘,农夫在土地上耕耘, 教师在黑板报上耕耘,惮者在心地上耕耘。

人我相处之道,靠生活教育来训练; 自我提升之道,靠思想教育来启发。 事事肯放过他人则德日升, 事事不放过自己则学日密。

没有新观念,不会有进步; 没有大格局,不会有远见。 事,无法要求完美,但至少要能完成,才算尽到己责; 人,无法要求万能,但至少做到可能,就能堪受担当。 依附得人,可获终身快乐; 投靠非类,将造一生之殃。

受社会教育,为一家谋生; 受心灵教育,为万众化导。 以智慧灯来点亮心光,以自性佛来成就内心, 以六度法来治疗心病,以七圣财来丰富内财。 幸运,总是垂青于勇敢的人; 福报,总是降临于厚道的人。

在贫困中,要有忠心志气;在危难中,要有信心勇气; 在富贵中,要有善心义气;在修持中,要有正心道气。所谓学问,在于治事,事不治,纵学无益; 所谓佛法,在于治心,心不治,纵修无成。

法无善恶,善恶是人; 境无损益,损益在人。 治学不厌是智者,教育不倦是仁者, 做事不苦是勤者,受苦不诉是能者。 知己、律己,是立身处世之要道; 容他、助他,是人际相处之良津。 知苦恼,才会本份不妄求, 知惭愧,始能进步不退化。

敢于发问,问出智慧;长于听闻,闻出对话; 善于沟通,谈出共识;勇于思考,想出创意; 受于锻炼,磨出实力;安于静修,修出道德。

End

刘素云:刘素云老师法语摘录

刘素云老师是学佛人的好榜样,是真正的佛弟子,她“老实、听话、真干,”十年一部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圣号,不夹杂、不怀疑、不间断,“两死一生”。身患绝症死路一条;死心塌地一心念佛,战胜顽疾十年成就,念佛

印光大师法语三则

第一则  世人食肉,已成习惯,但须知无论何肉均有毒,是因生物被杀时,恨心怨气所致。人食之,虽不至实时丧命,但积之既久,则必发而为疮为病。年轻女人,于生大气后,喂孩子奶,其孩每死,亦因生气而奶成毒汁之故

法语择要

◎ 弘 一 目中有人助缘多,心中有德福报多, 耳中清静和谐多,心中有佛欢喜多。在学识上要力求博大精深, 在修养上要力求忍耐包容。 养生之道,在于吃得淡,吃得粗,吃得少; 处世之道,在于吃得苦,吃得亏

印光大师法语

印光大师法语◎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帅,信愿为往生之前导。◎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以菩提心为根本;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彻悟大师法语

吾人现前一念能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随缘,终日不变。一句所念之佛,全德立名,德外无名。以名召德,名外无德。能念心外,无别所念之佛。所念佛外,无别能念之心。能所不二,生佛宛然。本离四句,本绝百

广钦老和尚法语

广钦老和尚法语1.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们的寿命。2.有功夫的人,

赵州柏林禅寺龙年吉祥上堂法语

龙腾虎跃洪钧转,海晏河清气象新;更有佛光辉玉宇,无边春色四时欣。龙腾虎跃者,万物生机勃发之意也;洪钧者天也,所谓万机生大块,一气转洪钧。天地造化,万物繁兴,大有之年,龙腾虎跃。海晏河清者,沧海波平,黄

法语辑要

法 语 辑 要 ◎ 海 涛 1. 以要言之,无方便者虽行六波罗蜜,内不能离我心,外取诸法相,所谓我是施者,彼是受者,是布施物。是因缘故,不能到佛道!2. 是人无般若波罗蜜无方便力,过去作功德无方便故,

老和尚的慈悲法语!

让人醍醐灌顶的30句法语!梦参长老梦参老和尚毕生讲筵不绝,精通显密,高树法幢,德被四方,以百岁高龄复兴道场,日常接见信众,谆谆教诲,被誉为深山中的一盏明灯。他的法语你知道多少?哪句让你触动最大?一起来

示华权师病中法语

印光大师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除此一念外,心中不可再起一丝毫别种的想念。好记我语,自可速得莫大之利益。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

护国息灾大悲法会法语

护国息灾大悲法会法语◎ 虚 云开经日上堂法语以杖指法座云:只这宝华王座,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天下老和尚靡不从此豁开人天之正眼,荡扫魔外之邪宗。即今老衲上来,却作么生即得?震声一喝云:狮子窟中狮子吼,象

智慧法语:读经需了义 否则和鹦鹉学舌何异

你诵经吗?你是否觉得佛经拿来读就好了,理解与否并不重要?宋代的慧海和尚,是越州大珠寺的住持。他把读经称之为客语(说客套话),不准大珠寺的僧人一早一晚念诵佛经。当人们提出置疑时,慧海和尚解释道:如鹦鹉只

智慧法语:佛说其实修行无处不在 浑身都是道场

编者按:道场是什么?你知道四大菩萨的道场吗?你的道场在哪里?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慈悲喜舍是道场,其实我们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是道场。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忍疲苦故。喜是道场,悦乐

智慧法语:南岳怀让禅师说执着坐禅不能通达佛法

《南岳大慧禅师语录》: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白话浅释】:怀让禅师是六祖惠能的法嗣,他接引马祖道一时,

智慧法语:我们自性本来清净,为何会起第一念无明?

编者按:我们的自性是本来就清净的,当我们证知到自性时,便恍然大悟:原来一切众生原来都是与我同一体,而且都是一样本来清净。此心本来清净,但以贪嗔痴慢,五欲烦恼,种种业幻,垢浊障蔽,故名众生;此垢若净,即

智慧法语:佛说世间万象如梦变化无常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编者按:佛说世间万象如梦变化无常,我们要知道的是世间的一切都想是睡梦,水泡一般转瞬即逝,所以我们何必要执着呢!佛说世间万象如梦变化无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

智慧法语:佛说这样做必然能够得道

【佛经原文】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智慧法语:皈依三宝是佛教徒的根本

《优婆塞戒经》:为破诸苦,断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受三归依。【白话注解】:皈依三宝太重要了!如果你为了打破各种苦恼(包括恐惧、烦恼、各种各样的情绪化的东西)的困扰,怎么办?还有如果你想要

智慧法语:有善根的人都信佛说的这部经

【经典原文】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阿弥陀经》【经文解释】舍利弗,你知道吗?我就在这五浊恶世中来说阿弥陀经是太难太难了,行此难

智慧法语:佛说心怀爱欲就像逆风拿着火炬

【佛经原文】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佛说四十二章经》【白话浅释】这是第二十五章,说明了爱欲是不可以接近的,不可以接近爱欲的这种情形。佛言,爱欲之人:佛说,纵欲贪爱的人,

智慧法语:不会掌握说话分寸?佛陀送你一个方法

核心提示:很多人都觉得难以很好把握说话的分寸,在《巴利经藏增支部》中,佛陀告诉大家一个掌握说话分寸的方法。【经典原文】(佛言):婆罗门!我不说应语一切所见;复次,婆罗门!我不说不应语一切所见。婆罗门!

智慧法语:佛说这几类人死后必能升天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经典原文】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楞严经》【经文解释】纯想即飞:纯想,就是没有情,单单有这一个想。这个情,是

智慧法语:星云大师说学佛修行就是迈向人生极限

《迷悟之间》: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也都希望不断地进步;人人希望追求最好、最美、最高的成就,这就是一种超越极限的本能、欲望。但也有的人安于现状,跟现实妥协,不敢跟自己挑战。其实,人生最大的极限是智慧,

智慧法语:佛陀揭秘为啥馋时会流口水 痛时会流泪

【经典原文】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心忆珍馐,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

[星云法语] 快乐的人生

快乐的人生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即希望生活快乐。快乐是人人一致的希望,但是实际上并不是人人都能享有幸福快乐的人生。我们如何才会快乐?我提供以下四点意见:一、以舍为有:有的人整天妄想、贪求,这样的人生

[星云法语] 怎样充实人生

怎样充实人生有人说,时间是最公平的,不管贤与不肖,每个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时。但是同样的时间,为什么有的人日子过得很充实,有的人却浑浑噩噩的虚度一生呢?这当中就在于懂不懂得自我充实,如何自我充实?一、

[星云法语] 人生之最

人生之最人生有二十最是我从生命中体验出来的,好的要保留,坏的要避免,这二十最是:一、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一般人总是把对自己不友好的人,当成是自己的敌人,其实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因为外

[星云法语] 人生五味

人生五味过去有一个传说:阎罗王要一个人到世间来投胎,只给他三十岁的寿命。这个人嫌三十岁太少,就跟牛要了十五年,于是可以活到四十五岁;可是他还是不满足,又向狗要了十五年,一下子增加到六十岁了,他仍然觉得

智慧法语:他知道世上一切众生心中的想法

知一切世间,天人群生类,深心之所欲【经典原文】又诸大圣主,知一切世间,天人群生类,深心之所欲,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法华经》【经文解释】此偈颂是佛对舍利弗尊者所说,又诸大圣主:诸,就是一切。大

智慧法语:佛陀用一句话表达了他对战争的看法

【经典原文】战胜增怨敌,败苦卧不安。胜败二俱舍,卧觉寂静乐。--《别译杂阿含经》【佛经解释】佛在世时,有一次,阿阇世王挥兵攻入西邻的迦尸国。而身为迦尸国保护国的统领波斯匿王,则从北方出兵驰援,双方在迦

智慧法语:佛陀如何看待大乘小乘之争?

核心提示:对大乘小乘问题,佛陀怎么看?请看佛在《法华经》中怎么说:【经典原文】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法华经》【经文解释】此段偈颂是佛

智慧法语:佛说这几类人死后会堕入地狱

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图片来源:资料图)【经典原文】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纯情即沈,入阿鼻狱。若沈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

智慧法语:死后还能投生为人的条件是啥?佛告诉你

【经典原文】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楞严经》【经文解释】如果你九想一情,就会往上升;如果九情一想,就一定堕地狱去。现在,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有五分的情、五分的

智慧法语:佛说这类人死后会变成飞仙鬼王罗刹

【经典原文】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游于四天,所去无碍。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

智慧法语:佛为啥要劝人远离色欲、财富等五欲?

【经典原文】五欲乐为甘美味,方法杂多搅乱心,见五种欲有过患,应如犀牛任独行。--《经集》【白话解】世间财富、名誉、色欲、食物、睡眠等五欲带来的色、声、香、味、触等种种欲望之乐,如同甘美的饮食对人进行诱

智慧法语:靠这4种途径得来的食物 佛说僧人不能吃

比丘清净自活【经典原文】无学成具我赞赏,胜等善友应亲近,不得受用有罪食,应如犀牛任独行。--《经集》【白话解】证得无学位,修学圆满的阿罗汉的圣者,成就梵行,我赞叹他们所具足的无量功德。对于这样殊胜的善

净宗法门法语:用自己的念力调整自己的身体

信心危机。今天整个危机的核心就是信心,对古圣先贤不相信。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感应,出现现代这新一批年轻的量子力学家,把阿赖耶的三细相发现了。这是给大家一个信心,有科学证据,这个不是假的。说万法皆空,现在科

彻悟大师的法语有哪些

师云: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若真为生死心不发,一切开示,皆为戏论。世间一切众苦,无过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舍一、皮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