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培德:《空虚的云》 三2025-02-05 08:55
萧家孩儿渐渐长大,越长越聪慧韶秀,教给他的诗书,都能背诵如流,而且从不淘气,不爱与书塾群童嬉戏,只爱读书。
玉堂老爷对此子十分疼爱,也期望至殷。但是看到孩子如此瘦弱,他不禁担忧,这孩子从小就怕吃荤。
「孩儿,你总不肯吃荤,不肯吃肉,毫无滋养,怎长得身体强健呢?」玉堂常常说:「你总得听话,多吃些肉,才长得大呀!」
「爹爹!」孩儿说:「大鱼大肉,荤腥难以下咽。何况,杀生以维吾生,于心何忍?」
玉堂说:「没叫你自己去杀猪杀牛呀,叫你吃的是庖厨做好的菜肴罢了!怎算杀生?」
孩儿答道:「爹爹,我虽不杀其生,却吃其肉,是亦等于杀其生,居心何忍?孟夫子说:『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这几句话,亦不过是不忍闻其声而已,依然要吃其肉!孔夫子在陈之困,乃有三日不知肉味之叹,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胙』.凡此,都可见孔孟亦不过是凡俗之圣而已,仍是为口腹而有杀生之心!这是孩儿所不取的!」
玉堂叱道:「孩儿不可妄谤圣人!」
「圣人亦有过错呀!」孩儿说:「难道圣人就是完人幺?他若是完人就不该为口腹而杀生!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话怎讲?我们不愿他人加刀斧于我身,我又怎可加刀斧于他人呢?」
「小畜牲胡说!」玉堂叱道:「你岂可如此曲解圣人金句?」
孩儿说:「人杀猪牛鸡鸭,可知猪牛鸡鸭亦受苦哀鸣幺?动物亦有知觉,与人又何异呢?」
玉堂为之语塞,不能再说服孩儿去吃荤肉了,只得由他去。
老祖母周氏对玉堂说:「我看忠国孙儿十分古怪,总是媳妇不该常带他去上庙烧香拜佛,被他拾了些和尚口吻来家胡说!」
「正是!」玉堂就责斥王氏夫人:「你去上庙烧香,休再带孩儿去了!」
老祖母又说:「媳妇,别怪我说你,你真不该常带孩儿去上庙的,别弄到将来他跟了和尚去出家!」
王氏夫人忙道:「奶奶既这样吩咐,媳妇今后不带他去上庙就是了!」
老祖母说:「孩子今年十一岁了!你们也该替他说说亲,我又老又多病,总盼早日见到孙子的喜事!这孙子,我是要他兼祧你三叔的呀,你三叔早夭,没有子嗣,你们得替我孙子聘定两房媳妇才行!一房将来生子,继承玉堂这支血脉,另一房媳妇生子继承三叔一支!」
玉堂和夫人都连声称是。立即向游宦于福建的田老爷和谭老爷两家世家订亲。两家都素喜萧家公子少年老成,亲事一说就成了。
「少爷大喜啊!」管家和仆妇都来书房向公子道喜。
「喜从何来?」萧公子放下书卷,诧异地问。
「奶奶和老爷已经替少爷聘亲了!」
「什么?」公子吓了一大跳。
「而且还是聘了两个媳妇呢!」管家笑说:「一个是谭老爷的小姐,一个是田老爷的令嫒!」
「这一下可要命了!」公子吓得魂飞魄散:「两个媳妇!怎么办呢?」
定亲,冲喜,都无补于老祖母的恶化病势。
这时侯,中国又起了巨大变动了!一个三试落第的洪秀全,于道光三十年一八五○年十二月十日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宣布起义反清!
廿八岁,高大俊美的洪秀全,在金田村寿筵上宣称:
「我昔日在家乡广东花县三次考试落第,气愤得病,梦见升天,见到高坐宝座上的上帝。授我宝剑印玺,命我杀妖!上帝封我为天王,示知耶稣救主是我长兄,将助我消灭一切妖魔!叫我将祖先神位,神佛孔子之像,一概撤去!只可拜上帝,不可拜偶像邪神!我当日醒来,作有诗一首:
『吾脩罪恶实滔天!幸赖耶稣代赎金!
勿信邪魔遵圣诫!惟崇上帝力心田!』
我又梦到红日落入我手中,此乃天父上帝赐我成功之兆!我有诗曰:
『五百年临真日出!那般圣人敢争光?
高悬碧落烟云卷!达照尘寰鬼域藏;
东北西南群献曝!蛮夷戎狄尽倾阳!
重轮赫赫遮星月,独擅贞明耀西方!』
各位兄弟姐妹,今日就是吉日,我等正好痛饮誓师,出兵荡平满洲鞑妖!我华人勿再受其奴役,华人全都起来,荡平满妖!」
洪秀全与其「上帝会」弟兄杨秀清、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人,手持从英国教士传授的基督教圣经,誓师出兵,一举攻取桂平县衙,进兵桂林!
清廷派两广总督徐广缙,云南捉督张必禄,广西提督向荣,协同进剿,全皆败绩。
扶病亲朝的道光皇帝,召见特别从新疆贬地召回的林则徐。
「林则徐!」皇帝俯视白发苍苍憔悴龙锺的这位黜臣说:「这几年委屈你了,但是,你须知道,当日贬你到新彊去,是万分无奈的事,非朕本意。」
林则徐感泣道:「臣是明理的,只怪国家积弱,难敌英夷压力!」
「你能明白,朕心就安慰了,你看,如今洪杨发匪,假借洋教之名而造反,也没有人可以平定了他,只好又调你回来,烦你到南边去平乱,如今,人材凋零,也只有你才能当此重任了!林则徐!盼你即日南下,勿负朕望!」
「臣谨奉诏!」林则徐叩头陛辞:「臣立即起程!」
林则徐从天津乘海轮前往广州,抵达厦门之时,在新彊受刑遂致衰弱的他,已经病重了。他自知不起,预写了遗表,恳请朝廷重用汉人人材,慎防北方俄人及东洋日本入侵。
船到汕头,林则徐已经病笃,勉强写完一遍行舆日课大悲咒,就逝世了。临终遗言说:「记得慎防俄国和日本侵略啊!俄日都是中国未来的大患啊!」
林则徐病逝,举国哀悼,道光皇帝痛哭伤心,他自己不久也病重驾崩了。
新君登位,定元咸丰。这时候,萧家的老祖母病逝,萧玉堂依例丁忧守制,本来打算即将奶奶与颜氏夫人两柩运同湖南,可是王氏继室说:「闻说湖南已被发匪扰乱,兵荒马乱,道路不靖,老爷不如将奶奶灵柩亦暂厝此地佛寺,且等路途安静才起程吧!」
「夫人所言甚是,」玉堂说:「我亦尚须赴台湾一行,待回来再定返籍行期便了!」
「老爷何不亦带孩儿同赴台湾,使他增些见识?」
于是玉堂携带公子同行。继母王氏再三叮咛:「儿啊,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你从小未离娘一步,此番随爹爹去台湾,乘海船,风浪大,你务必小心,更须听你爹话,不可贪玩乱跑啊!饮食亦须小心啊!又务须勤念观音菩萨保你爹和你平安!」
公子一一答应:「孩儿记得,娘亲勿忧!」
公子初乘海船,十分好奇。船离鼓浪屿后驶到海峡,风大浪高,玉堂晕船躺于舱内,十二岁的公子毫无所苦,仍在船外眺望,到了傍晚时分,已不见陆地,只见汪洋万顷,大海茫茫,反映斜阳,突然海浪中涌起一座黑灰色小丘,满贴贝壳,花斑可怖!越拱越高。
全船渡海旅客都惊叫了起来:「啊!海妖!」
「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家都吓得合掌念佛:「保祐,保祐,快叫海妖走了吧!」
萧公子记得母训,也慌忙合掌念观世音菩萨不止,全身都颤抖。
那座小丘忽然沉没,海水现出漩涡,随即又竖起一座巨大可怖的两叶分叉鱼尾,黑白分明!那驼鲸不久远去,可是全船旅客已惊得魂飞魄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