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冯培德:普陀佛影之谜
2025-02-05 08:58

南海普陀山,相传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之一,但是这个南海普陀,是不是现在的浙江东海普陀呢?

华严经和十一面经都曾提到过普陀落伽山,华严经探玄记第十九卷上说:印度名逋多罗山,此无正译,以义译之,名小树蔓庄严山。

慧琳音义卷下说:补陀落伽山,此翻为小花树山,谓此山中多有小白花树,其花甚香,香气远及也。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中,浙江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四川峨媚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其中明确见于佛经记载者,只有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在华严经疏曰:清凉山即代州雁门五台山也。华严经诸菩萨住处品云: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故今此山下有清凉府,山南面小峰有清凉寺。

关于南海普洛落伽在何处,经论中似未有这么明确的指示。

浙江东海的普陀山山志曰:普陀一名补陀,华严经称补怛落伽山,盖梵名也。犹华言小白花云,乃善财第二十八参拜观音菩萨说法处,传记称东洋紫竹旃檀林者是也,在今定海县之东,距县百余里,孤峙海中。

定海县志的记载:普陀,山名,在定海县东海中,梵名补陀洛伽,华言小白花也,亦名补陀山,又名梅岑山,相传以梅福名,山有大寺,僧徒争往朝礼,气候温和,风景奇特。

浙江普陀山,是传统中的观音菩萨道场普陀洛伽山之一。印度南部,锡兰岛,也有南海普陀,西藏拉萨喇嘛法王驻地亦称为普陀洛伽山,其他还有很多地方命名为南海普陀。

假如一定要执着去考据哪一处是真普陀,就未免是多余的舍本逐末。

观音菩萨大神通之力,开通无量之门,圆通一切众生,故名普门,菩萨化身亿万,处处显现济度众生救苦救难,无所不在,原不限于某一处道场,菩萨的道场亦有一处在太阳,又有一处在土星,还有许多在其他空间的说法之所。我们信佛学佛,只要一心虔诚笃信,六度万行,则处处都是庄严佛土,无地不可通佛,无处不可见到佛菩萨,原不须拘执于任何一地的菩萨遗迹,假如我们以地点求菩萨,而不以修行学法求菩萨,那末就是参拜多少座名山也是枉然。

我们在美国金山寺万佛城参拜菩萨,跟在南印度普陀洛伽,锡兰普陀,浙江普陀,都并无分别。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虔敬诚心和学习修行,我们笃信勤修,效法菩萨的大慈大悲,普度博施,行佛心,履菩萨愿,这是信佛的宗旨,也是通往菩萨的唯一道路。

观音菩萨现三十三身,诸佛普示亿万身,济度众生。三十三者,代表亿万,并非只限于实数三十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千手千眼也是象征菩萨万能无所不在,无所不见,无所不知之大神通大能力,并非就是一千只手一千只眼,法华经科注八曰:普现色身无定准,不可以牛羊眼看,不可以凡愚识度。大日经疏二曰:当念我当得开证自然之慧然后普现色身而演说之。

法华经妙音菩萨品曰:佛告华德菩萨,善男子,其三昧名现一切色身,妙音菩萨住是三昧中能如是饶益无量众生。

饶益众生是佛教的大愿苦行,我们必须从学习佛菩萨的大悲愿行,不可惑于世俗凡愚之识,去从形象求菩萨,我们知道了佛菩萨化身无穷,佛力无边,都是永存于宇宙各种物质及非物质空间的极大智慧,好比是磁场,好比是辐射能,只以方便度人而化身为色身,因为世人多数执见于

肉身色身,肉眼不见则不肯信是。若我们说以为佛菩萨乘愿再来的肉身色身就是佛菩萨本体,那就真是太谬了!若我们又以为佛菩萨必须以肉身色身永驻一处道场,舍此之外别无净土,那我们就更错了。

一般人游名山,大多数以游山观景,或者以参观庙宇规模及佛像雕塑艺术为动机,真正笃信参拜佛菩萨的人,没有一般游客那么多。而笃信拜佛者,又大多数执泥于色见,只以相求佛,很少人会想到色与相的显示,都不过只是佛菩萨的机宜方便善巧化身济度之相,更少人知道佛菩萨无处不在。

浙江普陀无疑是观音菩萨曾经显现说法济度的地点之一,但并不是唯一之处。我们在金山寺、万佛城、如来寺、光明山在任何一处都可以接触到菩萨寻声救苦的不可思议大能,因为佛菩萨的能是无形无色无相无体的,类似辐射能而较之更宏大广及的,是源源不绝的,不受

物质或非物质或任何空间时间限制的。我们只要虔诚洁心参拜恳求和学法修行,就会好像旋开了电视机接收得到音色光影一般,接触到佛菩萨的大能了,我们会得在心中感应得到的。

浙江普陀山有著名的数处奇景,其一是潮音洞,时有观音菩萨显圣现身,很多佛徒参拜时见到过,菩萨在彼处现出种种庄严法相,乃是知道世人肉眼不见不信,故此现出化身以坚世人信心,但是并非说潮音洞就是菩萨的住处,菩萨在此现示,乃是为方便众生往拜有一固定地点而已,菩萨并非肉体人身,何需住所?难道还像我们一般要住房子吃饭睡觉吗?菩萨是能,可以同时显现亿万化身于不同之亿万地点,同时寻声救苦度化无数众生。假如善萨是像我们这样的五浊肉身,那么就忙也忙不过来啦!

普陀的另一奇迹是海市蜃楼。

孙中山先生一九一六年秋天往游普陀山,曾经亲眼见到海市奇异景象。他着有游记,他是一九一六年八月廿五日乘军舰从舟山抵普陀,同行者有胡汉民,邓孟硕、周佩箴、朱卓文、陈去病等要员及舰长任光宇。

他们抵达普陀山时已是黄昏,红日西斜,登岸后有北京法源寺道阶和尚迎往普济寺,该寺主持了余和尚陪同孙先生等乘竹轿登山,登临佛顶山天灯峰,观看海景,然后往游慧济寺(观音堂),未抵山门,孙先生突见空中出现奇景。

孙先生自撰的游普陀志奇一文,原文抄录如下:

登临佛顶山天灯台,凭高放览,独迟迟徘徊,旋赴慧济寺,才一遥瞩,奇景现矣!则见寺前矗立一伟丽之牌楼,仙葩组锦,宝幢舞风,而奇僧数十,窥厥状似来迎客者,殊讶其仪观之盛,备举之捷!渐行渐近益了然,见其中有一圆轮,盘旋极速。莫识其成以何质,运以何力?方感想问,忽杳无迹,则已过其处矣。

孙先生是一位基督教教徒,他当年往游普陀的动机自非参拜,只不过是游览,他以一基督教徒,亦断不会无端为佛教宣传,他的游记完全纪实,全无虚言,若非确有其事,他怎会写下这一篇志奇?

一九八一年春,我不知何故,突然致函普陀山一位法师,向之请索上面这一段游记抄本 (该文存于普陀山普济寺),我当时函中说,这不是海市蜃楼,我感觉它会不久再重新出现。

未几,同年初夏,普陀山奇景再现,轰动了世界,旅游者见到茫茫云海之中涌出五彩瑞云,涌现一座琉璃黄瓦佛寺,金碧辉煌,巍峨雄伟,古刹四周有郁葱古树,奇峰叠翠,洞壑通天,烟霞缭绕,若隐若现。

有些人指出这些都是海市蜃楼,是太阳光把远处的景物折射投影于空气之中,言之有理,听来无懈可击。

不错,有很多空中的景象是海市蜃楼,但并非所有的空中奇景都是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之出现,多在气温极端的地区,或则在沙漠上空,或则在极热的赤道地带,或于北极地带,南极圈内,而且多数是倒影,不是正影。普陀的位置处于温带,气温与温度没有剧烈变化,形成自然海市蜃楼的条件不大。

其次,若是海市蜃楼,为何普陀所现之幻象都是佛寺古刹?为何不折射东京银座的风光?为什么不折射上海市的街道?又不折射长江大桥?又不折射海面的轮船军舰?也不折射基督教堂十字架?偏偏就只折射佛寺?而这些古刹的映象,却又非普陀本岛上的任何一座寺院形象,也不是日本京都诸寺。

孙中山先生见到的奇景,非但有佛寺之山门牌坊,还有奇僧数十状若向之迎迓,我倒要问一问,假如是海市幻影,影中之人,根本不知被阳光折射他处,又怎会向孙先生合十迎迓?难道海市蜃楼中的幻影也会有反应吗?这分明不是海市蜃楼。

孙先生见到的,是在慧济寺山门外的前面,并非海面上空。慧济寺俗名观音堂,位于普陀的最高峰顶,俯临大海悬崖,不是在海面空中。我倒未听说过海市蜃楼出现在山顶或地面,只听说过海市蜃楼出现在天空上面,孙先生所见不是在空中,而是地面,他说方感想间,忽杳无迹,则已过其处,已说得很清楚是地面而不是空中了。

孙先生所见,我认为是真实的观音菩萨特意显异,以引渡孙先生皈佛,可惜孙先生似未有开悟而已。

奇观中的圆形轮盘旋转,象征佛法法轮常转,菩萨显然有意使孙先生参加宏扬佛法使法轮常转,故此菩萨显异,使这一位名人留下笔记广予传闻。

我上面已说过,佛菩萨的种种显现,都是方便善巧托形寄意来济度众生,孙先生见到的奇景,就是此种菩萨方便显现之一,不是海市蜃楼!

最近普陀显现的奇观,是黄瓦古刹。普陀的海市蜃楼都不见纽约的摩天大楼,又不见长崎海港,偏偏只见佛寺!这都是偶然么?

我认为佛菩萨以其大能力,促使某一处现出佛寺庄严与佛僧奇景,有何不可?

现代的科学家,已可以运用三架不同角度的雷射线放映机,向空中投射出立体的房屋人物影象,看来完全是有实质的立体的,不像虚影,这些技术,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的电视科学讲座上都已放映过,详予介绍,如果我们血肉之躯的人类也能够做得到放映投射立体影象于空中,真到可以乱真,几乎可以触摸。那么,比我们的能力不知超出多少万倍的佛菩萨,以其万能的大能力,使佛寺佛僧的立体影象投射于普陀山或任何一地,应该是并不困难的事。

佛说不可以相求我,佛教本无需从形象入手,有相俱妄,但是,佛菩萨知众生都是肉眼,不见佛相不生信心,所以方便示相,并非那相就是佛菩萨本体,也并非就是虚无,因为它是佛力所寄托的象征。

普陀佛景,是佛为度众生所现的奇观,绝不是一般的海市蜃楼,本非必在普陀出现不可,只为普陀已经传统地成为了南海普陀,菩萨在彼显现宏法,亦为方便之故而已。

我认为普陀奇观之谜,并不难解。

至于普陀岛上各处的景色,有所谓落鞋山,说是观音赴王母蟠桃会,酒醉归来,失落一只绣花鞋,失鞋之处就名为落鞋山,这是俗人无知之徒把落伽山附会想像出来的幼稚神话。观音菩萨不是女身,只因慈悲,偶现女相慈母相,菩萨又怎会喝醉了酒呢?又怎会穿绣花鞋呢?

普陀海岸有巨石,刻有观音跳三大字,无疑又是无知之徒乱加附会乱编的幼稚神话,菩萨还过不了海,要在那石头上跳呀!这些附会神话,真把我弄得啼笑皆非了!

End

陈兵:生死之谜——人类理智面临的尖刻挑战

以智慧生物自命的人类,生来便陷入了智慧与愚昧(用佛教术语,可称为明与无明)矛盾冲突的困扰中。诚如庄子所慨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无限的未知领域,如同宇宙空间那浩渺深邃、隐藏着无穷奥秘的黑暗,紧紧包

陈兵:对生死之谜破解历程的反思

对生死之谜破解历程的反思当结束这本已显冗长的书之际,还有必要对人类关于自身生死之谜的破解历程来一番大略的回顾与总结,以便从整个人类认识史、文明史的视角,对佛教轮回说作出公允的评价。自先民们的自我意识明

道教法术与灵魂之谜

道教法术与灵魂之谜研究道家法术,就必须触及到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世界上是否确实存在鬼神?如果回避这一关键问题,研究工作就根本无法入手,那无异于缘木求鱼。因为修习法术是从不回避鬼神的,这项技术就是要同鬼

林克智:印光大师的普陀山胜缘

印光大师自1893年驻锡普陀山,至1929年离山赴沪校印各书时为止,为时长达36年。大师于此期间常住法雨寺藏经楼阅藏、著述、念佛,为净土宗的弘扬作出稀世的贡献,被推为净土宗第13祖。今逢大师生西60周

冯培德:胎里素

我是个素食者,青菜、豆腐、豆芽、花生、黄豆、吃得最开胃,鱼啦肉啦,鸡鸭珍馐,一见就觉得腥膻反胃欲呕。朋友请我吃饭,每使我面对满桌佳肴无从下箸,弄得宾主两不欢,尴尬之至,人家就爱问:怎么那么笨?好鱼好肉

冯培德:护生诗之英译尝试

翻译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翻译诗词,尤其困难,想要译到「信、达、雅」,更属极端艰苦难达。中国古典诗词,讲究甚多,举凡音韵、平仄、神韵、气派、寓意、典故、衬托、修辞、意境、隐约、婉转、暗示、启导、古人、旧

冯培德:吾爱吾猫

猴儿有许多魔障,人家有七情六欲,吾猴却有七十二情六十四欲,就是在平静的日子,又爱上树偷菓子吃,又爱偷懒,性子又急,那猴心一秒钟也不知电转几千廻?若是唸一段佛,心里不是想到去上树,去溜冰,去游泳,就是打

冯培德:京都三十三间堂的观音像

中国北京人士有一句俗语:芦沟桥上的石狮子,数也数不清。芦沟桥是北京城外南郊的一座石桥,建于元朝,桥的两边装了很多石狮子,多得连北京本地人也数不清到底有几只?意大利的马可孛罗来到此地,叹为观止,把此桥写

冯培德:佛菩萨的形象

佛菩萨是什么形象的呢?有人见过菩萨吗?很多青年心中有这些疑问:我可以见得著佛菩萨吗?我拜佛很虔敬呀!为什么为总是见不到佛菩萨呢?真的有佛菩萨吗?如果真的有,为什么不立即显现给我看看呢?又有些青年说:要

冯培德:术数与异象

五、六岁之时,我自己翻看历书,无师自通地学会排算八字,当时很惊动了父亲的朋友,世伯世叔们纷纷来找我算命好玩,我又忽然胡言乱语,预言世局,有中有不中,当时说的预言,日后回忆,亦感到奇怪,不知道缘何会来此

冯培德:《空虚的云》 九

萧公子忠国从后园逾墙而出,且喜无人看见,正可放心。只是黑夜茫茫,不知应投何方?突闻脚步之声,吓得他慌忙躲藏。「哥哥!是我!」原来是弟弟富国来了。「你来做什么?」忠国忙道:「大叫大嚷的,真可恶!」「哥哥

冯培德:老实念佛

有些人信佛,但是并不常常念佛。有些人信佛,平常不念佛,到了临急濒危才呼喊佛号。俗语所谓平时不烧香,临急抱佛脚。又有些人念佛之时偷工减料,不老老实实诚心念佛,只当作例行日课,数衍了事。口念心不念。又有些

冯培德:我所知道的佛教

我曾经是一个研究比较宗教学的人,毫无成见。在我看来,各种宗教乃发展于不同文化历史背景,各有其道理及优点。信仰通常是由理性情感或传统选择的,我本人选择佛教是由于纯粹理性,并非由于情感或迷信。我研究比较宗

冯培德:《奥力与玫瑰》冯冯

奥力蹲坐在窗沿上,悠闲地俯视著外面的景色,半个陀伦多的屋宇街道都在他的眼中。远树婆娑,白云青天,他的最大的兴趣却是在於近处电线上的一批小鸟。他的金黄色的透明晶莹的眸子在阳光中缩成了两只狭窄的梭形,他的

冯培德:怎得了?

中国文学作品之中,最富吸引力的说部作品,无论怎么看,读多少遍也不会厌倦的,越读越有味的,叫人越读越着迷的,叫人放不下的,叫人思索无休的,使人深入研究,争论永远不止的,当推红楼梦。红楼梦的研究,已形成一

冯培德:看埃及古墓展览中魔咒精神失常

有一位K太太,来叫我为她透视。我说看见她的女儿在十三、四岁时与很多人站在一处仰观很奇怪的庙宇神像,这座神像上身裸胸膛,是男子,下身穿金色短裙,露腿,两臂有金蛇绕缠,面貌秀美,状如美女,眼睛外圈画黑而带

冯培德:因果律和宇宙循环法则

因果律是个既简单又相当复杂的宇宙物理运动现象。古代澳州人有一种打猎用的工具叫作飞曲尺。它是用木棒制作的,造型近似中国汉字的人字形,这种飞曲尺,经现代航空学家鉴定,认为这是一种设计十分精确的飞行器,打猎

冯培德:广钦老和尚独宿超度三个日本鬼的故事

广钦抵台时,已55岁,初在基隆的极乐寺、灵泉寺等处挂单。中秋节后,到台北新店,在碧潭吊桥对岸的空军公墓附近,得一废置的日式空屋住下来。翌年,于新店后街的山壁间,凿了一个山洞,命名曰广明岩后来于此改建成

冯培德:世界尖端科学家对于遥控心力与灵识的追寻

人到底有没有灵魂?(实在该称灵识──佛经不称为灵魂,只称为灵识)?有没有可以移物或遥控的心力?我确信那是有的,我自己有过不少无法解释的遥控心力实验,及离体经验,世上上很多人都有过此类经验,虽则程度因人

冯培德:韦陀菩萨现奇观

加拿大气候寒冷多雨雪,阴寒潮湿,因此,加拿大的住宅,家家都建成楼房,入住在楼上,楼下作为游戏室及储物室。有些住宅的楼下座陷于地平线下面,就称为地下室,老华侨称之为土库,我家也有这么一间地下室。一边是暖

冯培德:水果师广钦老和尚

释广钦(18921986),法名照敬,派名广钦,俗家姓黄,福建省惠安县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12月26日,生在一贫如洗的家庭中。4岁那年,他父母为给长子娶亲无钱,就把他卖给晋江县南门外的李姓人

冯培德:焚香与吸烟

庙宇的巨大香炉经常插满香枝,弄得浓烟窜冒,弥漫满堂,乍看误为火灾,又似火烧垃圾堆,浓烟滚滚,呛人欲晕。一般庙宇,类皆如此,香客信徒,无不焚点大把香枝,以之拜神敬佛,以为香枝愈多,愈表虔心,焚烧香烛愈多

冯培德:不立文字

古今一般评论佛教者常常抨击禅宗,谓:「禅宗盛倡不立文字,而文字最多。」「禅宗不立文字,而著述论文特别繁伙,各抒其意,令人莫衷其是」。更有人认为禅宗是完全废止文字,以心传心,不假文字,又有人认为:六祖因

冯培德:我所知道的慈济

初次与慈济结缘,是七八年前,好像是在一九八三年吧!谢冰莹教授从三藩市写信给我,叫我为慈济基金会写一篇英文文章,介绍慈济及帮助慈济在美国注册成立美国分会。这是我接触慈济的开始。名作家谢冰莹女士的名著女兵

冯培德:取土记

偶然的机会,遇到一位来自罗马尼亚的中年人,交谈之下,很自然地就谈到宗教问题,他是一位饱学深思的学者,对于东方与佛教有相当深入的了解,他说:他家世代都是信奉正教Orthodox,但是他真正感到兴趣的是佛

冯培德:《空虚的云》 一

这是古老的中国,一个古老的乡村,阳光明媚,野花盛开,小鸟跳跃于枝头,羊群在山坡上吃草,羔羊哶喊,鹅队在路边瞒跚吭叫,鸭群在池塘中戏水,狗儿在农舍门前打盹。水田里。赤膊的农夫睬着烂泥水沼,扬着竹枝,轻鞭

冯培德:虚荣最虚幻

佛家戒妄语,我不敢说有昧良心的话来自欺欺人,也不敢胡说来哗众取宠,或者是炫奇自夸,我说的都是出自内心的实话。十余年前,正当在我少年,幸运地在写作上获得一连串的外国及本国文学奖,两个国家的元首接见勉励,

冯培德:洛杉矶记者招待会答客问

有记者问我:「学佛是不须做慈善的,只须唸佛打坐修行就能成佛!」「 唸佛一声罪灭河沙」,何必行善?我的答覆是:请细读佛教经论吧!哪一本佛典有说过那样的话?哪一本佛 经不是说「六度万行以布施为先」?不是说

冯培德:“学佛须否出家”面面观

这一类的来信,今年有陡然大增之势,来信者以青年人为大多数,尤以学生为多,其次以家庭妇女为多。在性别方面,则以妇女占最多人数。以地区而论,则以台湾来信问出家的最多,美加华侨其次,华侨之中,又以台湾女子为

冯培德:肉中多致癌物

动物被屠杀时,因极度惊恐,全身挣扎,细胞强烈紧急分泌激素,这些激素对于人体健康的害处是很大的,有些西方医学家在实验中,发现此类激素的化学成分,注入白老鼠体内,癌症会发生,因此推论,被屠宰的动物肉类,也

冯培德:好机缘

我根性太钝,却又心比天高,总是想一步登天,修到不时解脱的地步,实际上,别说不时解脱是不可及,连时解脱我也办不到。像我这样根性愚钝而又心性不定的俗子,比如说,今天愁衣食,明日恐住行,物价涨了,穷紧张一番

冯培德:《空虚的云》 三

萧家孩儿渐渐长大,越长越聪慧韶秀,教给他的诗书,都能背诵如流,而且从不淘气,不爱与书塾群童嬉戏,只爱读书。玉堂老爷对此子十分疼爱,也期望至殷。但是看到孩子如此瘦弱,他不禁担忧,这孩子从小就怕吃荤。「孩

冯培德:普陀佛影之谜

南海普陀山,相传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之一,但是这个南海普陀,是不是现在的浙江东海普陀呢?华严经和十一面经都曾提到过普陀落伽山,华严经探玄记第十九卷上说:印度名逋多罗山,此无正译,以义译之,名小树蔓庄严山。

冯培德:吃肉收债释疑

也有人说,畜牲就是生来给人宰吃,以偿还前生业债的,人吃牠的肉,就是接受牠还债!畜牲是因为前生作孽,所以活该被宰杀被人吃,人吃了牠们,是为牠们消业障!这种讲法,是对了一半,不对一半!对的一半是,前生作了

冯培德:老比丘十里传心记

远在中国大陆的佛教徒,很多常写信寄来加拿大给我,要一一提及他们的故事,殆属不可能,因为公开了他们的姓名,可能会引起他们的不便。在表面上,ZhongGong是宣布准许宗教恢复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冯培德:为济公辩诬

中国佛教小说,最深入民间的,当推济公传。其受欢迎之程度,不亚于西游记。一提济公和尚,无人不知;也无人不敬仰。济公是一位济世度厄的和尚。他佛法无边,神通广大;经常拯救苦难,济贫扶困。济公是确有其人,在南

冯培德:从天文学证实佛说宇宙无量世过去是未来

华严经卷三十三普贤菩萨行品第三十一偈句云:「三世一切说,菩萨分别知:过去是未来,未来是过去,现在是去来,菩萨悉了知,如是无量世,觉悟相不同,方便究竟行,具足诸佛智。」华严经卷三十四宝王如来性起品第卅二

冯培德:印证佛说宇宙成坏及诸法因缘生

设于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物理研究中心」,群集了世界顶尖核子物理学家。其中以义大利核子物理学家卡洛,鲁比亚博士(Garlo Lupia)为领导的美国与西欧各国科学家一百五十一人,于一九八三年宣布从实验

冯培德:牡丹与武后

加拿大的夏天是短暂可珍的,阳光也稀少,珍贵无比。六月中了,温哥华还难得见到一天整日晴朗的白云蓝天。可是白云蓝天。可是总算到处是一片碧绿了,而且万花怒放,温哥华不愧被外人称为[万花之城]和[花园城市]。

冯培德:一位伟大取经者──义净三藏法师

一说起唐僧取经,人人都知道玄奘三藏法师往天竺取经,历尽艰辛危难,取回大批佛经,对中国佛教贡献极大,尤以唯识精髓影响后世佛学至深,不幸唯识学过于繁浩深奥,受学者不多,历代递减,如今已经很少学者深入研究唯

冯培德:拜佛供奉什么香最好?

常有人问我:拜佛供奉什么香最好?这可把我问得愣住了!舍下小小佛堂从不上香。尽管常有热心人士送来各种名贵的香,什么都有,檀香、沉香、线香、卧香、枝香、条香、片香、炉香种种名牌,琳琅满目;又有现佛香,点燃

冯培德:《空虚的云》 四

大清咸丰元年八月一日,洪杨将领萧朝贵与冯云山率众攻陷永安,杀尽清兵。十月廿五日,洪秀全自称「天王」,定国号「太平天国」,下诏书通发:「天父上主皇上帝才是真神,除天父上主以外,皆非神也!天父是天圣父,天

冯培德:从神话与宗教看人类的源起

希腊神话话说太古时代只有神,并无人类,后来神创造了人类和其他的动物。不过,希腊神话中的神,不是独一无二的神,与耶稣教的创世纪说法不同。希腊神教是多神宗教,认为是由诸神分工合力分别从地心内取出泥土与烈火

冯培德:《空虚的云》 五

这一年,公元一八五二年。美国培利海军上校率舰,开到日本江户海湾,要求日本开放商港与美国贸易。日本德川幕府将军立予严词拒绝。美国军舰开炮轰击江户!炮弹炸毁了江户城楼,也炸碎了素来自大的日本武士道自尊心!

冯培德:我的写作新方向

这一阵子致力于几件事,就无形中就把永忏楼随笔搁下来没写了。这几件工作,头一件就是校对拙作空虚的云稿样。全文一百二十万字左右,逐字修改,很费时间。校对是很不容易的工作,难怪很多作家不愿亲校,也怪不得日本

冯培德:学佛必须出家吗?

学佛必须出家吗?出家好还是在家好?常有人提出这些问题,这是很不容易解答的。从佛经来看,学佛的最终目的是成佛,佛陀常常劝人出家修行,佛经常见记载,跟随的弟子出家,甚至全家出家,现比丘相,天人皆大欢喜赞叹

冯培德:心萦万佛城

在家学佛,自己读佛经,障碍较多,总不及到寺里去那么好,拿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惰性太大,既缺乏恒心,又没耐性,心事多,烦恼魔障太多,很难做到清心无想,不易专心念佛经,自己不能督促自己,时常偷懒,得过且过

冯培德:荔枝龙眼核

记得儿时在广州听过一则流传很广的佛教小故事,大意说:有一位目不识丁的贫穷老妇,佣工为生。来到一家新雇主宅中侍候一位少奶奶。那位女主人天天在静室内诵经念佛,叫老妇人侍候茶水上供。老妇看见女主人念佛,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