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佛道未成 先结人缘
2024-11-16 09:54

佛道未成 先结人缘

◎ 宗 性

佛教里有句常用的话:佛道未成,先结人缘。就是说,还没有成佛之前,要先把人缘结好了。为什么呢?佛法讲,如果你成佛之前的众生缘没有结好,将来成佛的时候,勉强可以叫个什么佛的话,我给你取个名字,叫孤独佛。为什么呢?你孤苦伶仃一个人,没人听你说法。因此,佛法强调结人缘很重要!有人缘,才有法缘。

昨天晚上,有营员说:师父,我准备修学佛法,但是佛法说要有善知识。我告诉你们,善知识也是人缘。为什么他不能碰到善知识,你却能碰到?就看我们有结缘还是没有结缘。碰到善知识,是学生和老师的缘分。反过来,还要看老师和学生有没有缘分。如果老师跟学生没有缘分,讲课讲得再好也没人听。

有一个笑话,说有位很有名的法师去上海讲经。因为他很有名望,大家觉得不能错过机会,就都跑去听他讲经,坐了满满一屋子。可第二天,屋子里的人就少了一半。到第三天时,屋子里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讲到最后,只剩下一个老太太。

法师讲完后,对老太太说:你真不错,很有善根,很值得修行。你看他们都跑了,你一个人坚持下来,真了不起!结果老太太说:师父,因为你坐的凳子是我家的,不然我早就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我们的修行,包括我们的修养,只是一个方面,还要学会和众生结缘。

不论在家里、在单位,还是在社会上,常常会碰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比如说,一个人走在路上,忽然碰见另一个人,心想:哎!那家伙又来了,躲开他!为什么会这样?没有欢喜缘。别人见了你,就像躲瘟神一样,生不起欢喜心。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对你没有好印象;用佛法的思维讲,就是你没有结善缘。

作为佛教徒,或是作为成功的佛教徒,人缘很重要。当别人三天没有见到你的时候,他会想你,这人干吗去了呢?这么长时间没看见他了,还怪想他的。不管是学习佛法,还是在世上做人,如果你的人缘有这么成功的话,我想你至少是一个好人。

所以,我常常提倡用佛法来协调人际关系。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能够结欢喜缘,是最好不过的。

摘自《有悟的人生》

End

好誉佛道 口出好香

从前有个长者的夫人有孕,他嘴里呼出很好的香气,这香气遍布全国。国王阿阇世,派官员调查香气的来源。到了长者家里,提出询问,长者具实回答。官员回报,国王大为高兴,召见长者对他说:你如果生男孩,应当送给我。

明佛道先要放下身心

◎慈 舟佛法本无定相,深者见深,浅者见浅。以我们这浅浅的根器,学佛法中浅浅的小乘都觉得很难。何以故?因小乘尚须看得破身心世界无我。一切众生不能转凡成圣,不离六道生死,皆为我所系故。我见不破,连小乘尚构

佛道未成 先结人缘

佛道未成 先结人缘◎ 宗 性 佛教里有句常用的话:佛道未成,先结人缘。就是说,还没有成佛之前,要先把人缘结好了。为什么呢?佛法讲,如果你成佛之前的众生缘没有结好,将来成佛的时候,勉强可以叫个什么佛的话

王阳明,牢记4句话,有个好人缘!

一、谦逊处朋友,务相下得益,相上则损。--王阳明与朋友相处,彼此谦让,就会受益,彼此攀比,只会受损。一个人无论是贫穷富有,得意失意,都应该谦逊待人。谦逊是一种礼貌。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大行普贤!东南亚最有人缘的菩萨

在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中,谁是中国乃至东南亚最有人缘的菩萨?他就是大行普贤菩萨。一、普贤菩萨圣号普贤菩萨是以大行而闻名的。行就是行为、动作,普贤菩萨实践的是以智慧上求无上佛果,以慈悲下化无量众生的大菩萨

云谷禅师解答佛道的意思

什么是佛道?“佛道”,顾名思义就是佛讲的道。那么佛讲了什么道呢?就是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但是解脱道函盖在佛菩提道里面,它只是佛菩提道里面一小部分;所以总括来说,佛讲的道就是佛菩提道,也就是成佛之道。既

卢志丹:结佛缘就有好人缘

结佛缘就有好人缘《结佛缘,好人缘》序言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这是佛教经典中著名的缘起偈,是释迦牟尼佛教法的基石和总纲,甚至被强调为佛陀的法身。佛陀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缘起的

卢志丹:佛道无上誓愿成

佛道无上誓愿成纪念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日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是梵文的音译,义译为汉语,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而佛是佛陀的简称,也是梵文的音译,义译为汉语就是觉,这种觉,有别于世间的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