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以为,所谓正见就是对佛法义理的正确了解,能把所破和所立的道理搞清楚,就算是得了正见。事实上, 这只能算是闻思所得慧而已,并不是真正的正见。所谓正见,正如太虚大师所说,必须要“由闻而思,再加以定等修习,即成就正见”。所谓见就是佛法佛理的现前明见。《瑜伽师地论》云:“见者,谓见现见,现在前境。”我们通过闻思所得的道理只是学习思考的结果,并没有“现见在前”,仅是意识的逻辑推寻。 而由意识施设建立的理论,一定是有漏的,是不坚固、不明净的。真正的正见,必须要通过止观修行,在自己身心上现实地呈现,成为现量、明净、无倒、坚固的决定判断,这才叫做得正见。就像我们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要咬上一口才知道。你所想像的甜或酸,只是我们头脑中的概念,你嘴巴里面的味觉其实和甜和酸的概念,并不是一回事。
《解深密经》卷三: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闻所成慧依止于文,但如其说,未善意趣,未现在前,随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思所成慧亦依于文,不唯如说,能善意趣,未现在前,转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若诸菩萨修所成慧,亦依于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说,亦不如说,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现前,极顺解脱,已能领受成解脱义。”
根据佛陀的说法,修所成慧与闻所成慧有六种不同,与思所成慧有四种不同。这些不同在于修行人所发三摩地中,与闻思所得的理法相似或相同的影像,或总或别地显现在前,从而能真实地通达佛法义理,使此理境都明确朝向解脱, 并真实地发挥无漏解脱的作用。 因此,根据前面《瑜伽师地论》对见的 “现在前境”的定义,只有获修所成慧才真正称得上是得见。
从佛教修行来讲,正见的获得,主要是通过观,通过周遍观察个人身心、世界的自性,观察佛教教理成立的原因而得到的,因为观与慧相应。《法蕴足论》卷五云:“云何正见?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所有于法简择,极简择,最极简择,解了,等了,近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是名正见。”佛教的道理,是诸佛菩萨证悟后的结论。这个结论对于我们来说,当然要无条件的相信。但是这是圣人的经验,却不是我们的经验。我们不能拿佛菩萨现成的结论, 作为自己的结论,作为自己的知见。我们都没有经验过,没有现量体证到,怎么会是佛正见呢?所以我们要体悟修证这些结论是否符合诸法实相,自己的身心世界是否确实如此。
所谓得到正见是在闻思慧不断积累的基础上,由止观力引发现量的体会和观察。这往往是在无意当中一刹那间发生的,这是一种“机”。这样的机发生以后,会在身心上造成巨大的革命。但是在发机的当时并没有对佛法道理的推求,一切都是直接的体验和呈现。正如永明延寿禅师在《宗镜录》卷一中讲:“然机前无教, 教后无实。设有一解一悟,皆是落后之事,属第二头。”也就是说发机的当下并没有对佛法的分别思辨,如果有分别思辨,那就不是真实的发机。但是发机、得到正见的现量体验之后,也还要从佛法角度对此得见体验进行反思,将所得之见推究至极致,依此正见,扫荡一切情见烦恼,以此无漏慧,修习止观,直至见道。
佛法的道理在得正见以前只是被个人信仰的“假设”,是一方面由于信仰,另一方面因为没有慧力进行抉择,所以必须要接受的结论。但是得正见以后,你会觉得事实就是如此,不可能不是佛法所讲的这样。你得了这样的见以后,即使再想回到过去的见解和状态下去,也都不可能了。想回也回不去,想甩也甩不掉,这才叫做真正的坚固、无倒。而且获得这样的正见以后,在佛法上的通达感、安定感是获见以前所不可能产生的。
另一方面,身心上是否发生了这些直接的体验,也可以作为得正见与否的判定标准。比如修中观时,并非在思想上了解了五蕴皆空、人无我、法无我,就算是得正见。必须是要现量地体会到这番道理才行,如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讲:“依此四观察,便知身心上,全无俱生我执所计之我,是为初得中观正见。若是宿世曾习此见者,觉如获得所遗珍宝最极欢喜。若先未习今创得者,觉如遗失极可爱物,起大恐怖。若俱无彼二感觉者,则是未能了知所破,或未善破除也。”初得中观正见之时,一定会在身心上生起欢喜或恐怖的感受。如果没有这两种感受,那就是没有真正获得正见,还只是闻思之慧而已。这也就是佛法教理和世间学问的差别。用做学术研究的方法来搞佛学的人,如果没有止观修行,是永远不可能在自己身心上体会到这些感受的,因此永远不会真正得真实无倒的坚固正见。
这样的正见,并非一定要到小乘初果, 大乘初地才能得到。如太虚大师所说,在至教和自证两种法眼中,只有自证法眼才是初地始得,至教法眼则地前就可以得到,而且“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四加行诸位,皆依此至教法眼”。不论中观还是唯识,入加行位后,修到世第一法时,便可真正证得人法二空,再进一步即可证入根本无别智,达见道位,成就圣果。宗喀巴大师在《略论》中也没有讲初得中观正见和得圆满中观正见时,应属何位。其实能够现见一分空性,便算是得中观正见。由此从资粮位渐次趋入加行位,在暖位中,“依明得定”,依此正见而得正定,在此正定中,进一步观察诸法皆空无自性。使所得正见更加明净坚固,利如宝刃。 再“依明增定”进入顶位,再在此定中,证能、所皆空,入忍、世第一法直至见道。所以,所谓暖位并非身体发热, 起拙火,而是说就像钻木取火一样,以前没有木头、钻头以及正确的钻木方法,所以不能得火,现在有了,虽还未得火,却已生热生烟,火必定可得。以前没有正见,没有正确的观行方法,观力羸弱, 但是现在得了正见,知道了正确的观行方法(非摄心无想),观力雄强,确信必定会见道。这些都是由得正见产生的效果。
当然,在初得正见,初见空性之时,虽然在性质上已经与圆满正见无二无别,但是在深度上、范围上、对治之力上还相当不足,所以需要不断以此正见深入观行,才能逐渐得到圆满正见,断惑证真,直至成佛。
其实,学佛什么最重要?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可能学修的重点会有不同。对于业障重的人,可能先忏悔业障,广积福德,比较重要,不如此,就无法得正见。对于发心不正的人,可能发真实菩提心比较重要。对于现世欲乐比较贪著的人,可能多观人生无常,轮回痛苦,比较重要。但是得到真实的正见当然更加重要。这是 陈兵 教授所讲的大乘根本四加行中,最重要、也是最不容易的一项。因为只有得正见,修行才能走上一条真正的正确道。不得正见,永远背离正道,永不能得菩提与解脱。正如太虚大师所说:“我们现在急要成就者, 即法眼中至教法眼之一分,是曰‘正法眼藏'。 此‘正法眼'具一切佛学之正法无漏功德,曰‘藏'。我们要达到此至教法眼的正见,依正见为自利利他之基本。依佛法论,正见未得,虽然自利利他,其实是自害害他。”
End
弘恩法师虽居住山林中,亦非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以预备将来出山救世之资具耳,与世俗青年学子在学校读书为将来任事之准备者甚相似。由是可知,谓佛法为消极厌世者,实属误会。--弘一法师因此,
◎ 太 虚佛如一个大医生,能善知一切的方药,遍医一切的病症。又如一个医剂师,能采集一切的药材,配成一切的药品。佛法如一部大医书,种种的病理医方,无不载明。又如一爿大药铺,种种的药材药品无不备蓄。但医药
甲、要觉悟现在的环境及将来的去路一、人生逆境多那一个人能免了患病、衰老、亲眷生别死离、财物失散、怨加害?还有:贫人希望得财、无儿的希望得儿、无职业的希望得职业,但是求得到的究竟有几人?这些不如意的事,
近更多有双手齐执之行人,纵变为三头六臂,每臂也必须执著,爱锁情枷,名缰利锁,邪见疑根,视同拱壁,爱玩不舍。如是修行,徒自欺尔!老学长久侍上师,闻法独多,修法又勤,此皆多数师兄所未能及者,敬祈百尺竿头,
◎ 虚 云我们人生住在娑婆世界里,犹如在苦海中,因此没有一个人不想脱离苦海的。但脱离生死苦海,便须佛法。佛法的真谛,严格的说起来,是无法可说,那有言语文字形相呢?楞严经说: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可是为接
◎ 太 虚卅二年十二月廿七日在湖南粤汉路大礼堂讲在佛法原则上,法就是讲宇宙间存在的事物都离不了因果法则,这个法则从自然界到社会以至心知,一切都是具有的,亦名因缘所生法。例如一盆花的生长和存在,必有种子
甲、要觉悟现在的环境及将来的去路一、人生逆境多那一个人能免了患病、衰老、亲眷生别死离、财物失散、怨 加害?还有:贫人希望得财、无儿的希望得儿、无职业的希望得职业,但是求得到的究竟有几人?这些不如意的事
汉明帝夜梦金人,是佛法正式传到中国的一个胜妙的缘起。这在《后汉书》里都有记载。汉明帝刘庄,在永平十年,就是公元64年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金黄色的高大的人,项背后面有日月之光,来到他的庭院当中。这个梦很
人的心情,许多是阴性的。例如,害怕、自卑、担心、不好意思、焦虑、无奈、烦心、紧张、慌张、怀疑、绝望、遗憾、失落、后悔、想不通、犹豫等等。害怕是促成,很容易招魔。害怕是一个非常招灾的东西,大家千万要高度
太虚大师编者按:我们对照前贤文章所得结论,不妨反躬自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必然会有受益。佛法可以对治中国人的八种通病佛如一个大医生,能善知一切的方药,遍医一切的病症。又如一个医剂师,能采集一切的药材
宽运法师据统计显示,近年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及各种压力的增大,中国精神类疾病患病率有大幅上升的趋势,特别在城市中,每6个市民中就有一个患有精神疾病,其中最常见的3种疾病为心境障碍(抑郁症类)、物质使
◎ 宏 海现在有许多人因为觉得佛门是劝人向善的,所以愿意皈依三宝。但由于对佛法的不了解,所以知见上也有一些误区。比如说第一点误区:认为皈依以后就必须吃素。作为三宝弟子吃素当然是好的,既体现了佛弟子的慈
那时候佛住在波罗奈国,在旷野中为天人等四众弟子演说微妙法义。当时空中有五百只大雁,听到佛说法的殊胜梵音,心里非常欢喜,在天空中盘旋飞翔,不忍远离,很快他们又想飞到世尊那边,刚好有猎人张开罗网在狩猎,五
净界法师我们看佛陀说法的功德,这个法,它透过佛陀的音声传到我们心中,有什么样的功德?功德当中有四段。第一个,调伏烦恼。这个地方有四句:总摄魔界,动魔宫殿。众魔慑怖,莫不归伏。我们学习世间法,世间也有很
佛法的最终目标是离苦得乐,这由两点可以决定:一、本师释迦牟尼佛成佛前所以出家修行的发心。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佛未成佛前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也承担着未来济国安邦的重任,但是他仍然感
◎ 济 群 什么是欲 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质上的希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人类的基本欲望可归纳为财、色、名、食、睡五种,生活在欲界的每个人,
大家进到寺院里来修学佛法,除了要清楚自己的方向及步骤,还要检视实践的成效,这与所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没有冲突的。也就是我们不是去检讨有没有收获,而是检查我们的耕耘有没有出毛病?我们的重心还是放在耕耘
◎ 倓 虚大凡一个国家之政治法律,无微不至,那还有不逮之处?教育设备,有完全的课程,那还有不足之处?固然如是,但亦难免有想到,作不到的。就按学界教育,有体育、智育、德育。到卒业考试的题目,总不能出于三
如瑞法师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呢?对此,《宝性论》以六义来回答,从而彰显了三宝的殊胜。第一是稀有义:世间的财宝,贫穷的人是没办法拥有的。而三宝,薄福之人是遇不到的。今天大家能遇到,可见都是大福报
一切的佛法,都是佛陀教给我们对治烦恼、获得快乐的方法,因为众生有不同的根基,所以在层次上有深浅之分,但实际上目标、意趣互不相违,本自圆融。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对我们有这样的教诫:显密本圆融,愚执自他宗,
◎ 慧 正常有居士问出家人能不能算命?能不能给人看风水?我想说居士已经皈依三宝了,都不要去算命、看风水,至于出家人更不可以。大家可详细看《佛遗教经》,实际很多大乘经典都禁止出家人看风水的。那么还有居士
惟觉老和尚问:什么是佛法当中的真富贵?它的含义是什么?惟觉老和尚答:在战国时代有一位颜斶,是一位隐士。齐宣王为了治理好国政,到处寻访有智慧、有德行的贤士。齐宣王见到颜斶,很欣赏他,就告诉他:我看你吃的
◎ 大 安请问法师:佛法和佛教有区别吗?宗教都是讲究信,不可怀疑。但佛学是讲究理性,理性则是讲究独立之精神,好的吸收,坏的批判。可是佛法研究不是学佛。弟子一直在理性和感性中纠结,已经严重影响自己心性,
◎ 宗萨钦哲无明使我们和真实的本性分开,为了弥补与本性分开的空虚,我们会去抓一些东西来代替。这一点像真正爱上了某个人,却因为某些理由无法得到他,你就会诉诸各种极端,以填满内心的空虚。有部老电影,描写一
觉悟佛法的途径◎学 诚 达摩祖师--我们禅宗的祖师、初祖,对汉传佛教影响非常大。有些庙就称为某某禅寺,禅宗五家七宗在唐代以后非常盛行。达摩祖师有一部非常有名的论,叫作《二入四行论》。二入,就是理入、
◎ 倓 虚大纲领,纲领既得,乃易入手。三大钢领者,一性理,二心识,三万物。性理是体,心识与万物是用。性理者,乃天然之性理,在天谓之天理,亦谓之天性;在人间谓之理性,亦谓之理体,或谓性体;若赋之于心物,
清凉之地--正见◎ 阿姜查佛法的修习违逆我们的习气,真理违反我们的欲望。因此,在修行当中会有困难存在。有些事我们以为是错,却可能是正确的;同样地,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也许就是错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
◎ 慈 舟本人屡屡提出。说佛法犹如旃檀,片片皆香。举起一片之香,即是全体之香。曾讲过普贤行愿品,读诵普贤十大行愿品,就能往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所以十大行愿,就是整个旃檀。随拈一行一愿,就是片片皆香。阿
◎ 张家成佛教、佛学、佛法是人们接触佛教文化时经常碰到的几个概念,它们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佛教一语的含义较为广泛,是指包括教主、教义、教徒组织、清规戒律、仪轨制度和情感体验等等复杂内容的综合体。佛教经
佛 法 与 人 生◎ 常 惺 万法唯心,非自然性,非定命论。说明人之福祸善恶,乃由其一念心生。故谓智以止观修习心行,观照心思起伏而善巧调练,如何使此心念纯净而不趣恶,明智而不愚闇,旷达而不偏私,终于无
悟 即 是 佛 法◎ 达 摩经云:不舍智慧名愚痴。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以心为有,解与不解俱是妄。若解时,法逐人;若不解时,人逐法。若法逐于人,则非法成法;若人逐于法,则法成非法。若人逐于法,则
太 虚美与佛的教训 佛陀教戒诸弟子,作不净观,观人的身命,以及万有的身命,皆为不净,使之厌离而不贪著。不净观即不美观,此即观人等自然界为不美;人等自然界既为不美,则依此自然界为质素而人造之技术的文艺等
内地有经忏的丛林,代信众做一切的佛事。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以音声做佛事也是很好。所以在大陆唱念、拜忏乃至做水陆,九华山、普陀山等各大寺院都有。在内地最特殊的道场,专门为了生死,完全不接受佛事的丛林
佛法是有神论还是无神论◎ 南怀瑾佛说无主宰,非自然,他们以为释迦牟尼佛是无神论者。其实,他们搞错了,释迦牟尼佛并没有否定神的存在,只是他把神与人视为同一生命,平等无二,神与人同一本体。他提倡人要找到
问:自从拜读了您老的文章后,我对佛所说的法,有了正确的认识,佛法不光靠理解,更要靠自己脚踏实地修行。元音老人答:很好,你有了正解,就应不懈地努力修行,以期亲证本来面目。只是理解不务正修,那是谈食不饱的
抓住佛法的核心 ◎ 米拉日巴尊者阐释十度六度展开,就是十度。对于这十度,米拉日巴尊者曾解释说:断除我执外,无余布施度。在断除我执以外,再没有其他的布施度,因为断了我执以后,就没有不能施舍的东西。断除
莲师说:当修持佛法时,有二十一种徒劳。佛母问:是哪些?上师说:若你不放弃伤害众生,那生起菩提心就是徒劳的。若你不持守三昧耶,那接受灌顶就是徒劳的。若学习许多法教而无法利益自心,那就是徒劳的。若做许多善
树立正见改变心念把握自己因果昌臻法师一、学佛人应这样看待因果1、必须深信因果,才能树立正知正见。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不信因果,不可能真正懂得佛法,更不可能得到佛法的利益。虚云大师说:因果二字,把佛所说的
佛法就是教我们禅生活◎ 净 慧佛法为什么要建立?佛陀为什么要出世说法?大家可能会异口同声地说:《法华经》上告诉我们,佛陀出现于世是为一大事因缘,就是要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就是佛陀要出世说法的
佛法真利益◎印 光佛法真利益,唯恭敬至诚者,能得其全。其余则随其诚之大小,而各有大小益耳。若只铺张虚华,以图悦人耳目,则或又有亵渎之罪。汝欲超荐父母,实为孝心,又何须问其有功效否。此问,足见汝之信心不
佛法十疑略释◎ 李叔同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疑问,然后乃能着手学习。以下所举十疑及解释,大半采取近人之说而叙述之,非是讲者之创
中国佛法之兴衰◎ 梁启超从中国佛学史大量观察,可中分为二期:一曰输入期,两晋南北朝是也。二曰建设期,隋唐是也。实则在输入期中,早已渐图建设,在建设期中亦仍不怠于输入,此不过举其概而已。输入事业之主要者
余世磊每天,我们用水要交水费,用电要交电费,上网要交网费,看电视要交收视费,消费交费,天经地义。而阳光普照大地,给大地带来光明和温暖,滋养着万物的生长;雨露洒遍大地,使河满江盈,滋润、养育着万物。正是
佛法只在心内求◎ 虚 云现在与大众随便闲谈,开示二字,愧不敢当。因为虚云连自己都未明白,岂敢谬教他人?佛教开示,场合很多,如丛林坐香,班首轮流开示,观音七、念佛七等亦复如是。但拜忏不同打七,礼忏须五体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吃到好吃的美食,或者遇到有意思的事情,总是会迫不及待地想要与人分享,很多学佛的人也是这样,觉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今生得遇正法是一件因缘殊胜的事情,所以总是迫切地想要,把佛法的智慧和慈
一、学佛者的苦闷从来学佛的人,常常会发生这样几种情况:第一.已认识佛法理论的精辟圆满,也常常看经研教,赞叹随喜,但只当作学术性来研究鉴赏,不肯毅然决然地用认真严肃的态度来躬行实践。有的还曲解本来是佛,
许多学佛修行的居士们,在思维上犯着一个毛病,那就是以为学佛是出世间法,生活是世间法;学佛是个人的修持,家庭是全家的生活,这些全是两回事。事实上,学佛与家庭、与生活,原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的事。因此,我们
【经典原文】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教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思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
佛法所说的精进,是在智慧指导下,所解决的是我们的不良串习。所以它是有特定内涵的,不是世间所有努力都能称为精进。简而言之,精进就是断恶行善的努力,正如四正勤所说: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断灭,未生善令生起
佛法对科学心理学及现代文明的启迪佛教心理学年久资深,内涵丰富,除了在佛教修行和心理治疗、世俗应用上具有的实用价值外,它最值得重视的用途,应该说在于对科学心理学乃至整个人类科学和人类现代文明所提供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