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逻辑2024-11-18 12:44
佛教的逻辑
◎ 林欣浩
佛教的两大基础理论里有一条万法缘起,光看这一条理论,我们就能发现佛教有极强的逻辑性。万法缘起是一个几乎每个人都会同意的简单道理,但是就这么一路推理,我们最后得出了:
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万物和众生的本质是什么。
人如何才能解脱痛苦。
基本上把整个宗教需要的东西都推理出来了。
这中间有一些推理的过程您可能不会同意:
比如:为什么说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来源。
一个无欲无求的和尚,我打他一棍子,他不也痛苦吗?
再比如:欲望不仅给人带来痛苦,也给人带来快乐和希望啊。为什么要摒弃欲望呢?我就追求暂时的快乐,我觉得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啊。
您别着急,我们随后会慢慢讨论这些问题。此时,您不需要同意这些结论,重要的是不论结论怎样,佛学理论的辩论都是按照逻辑规则进行的。
只这一点,就比玄学更吸引人了。
玄学拒斥逻辑,所以玄学家喜欢清谈。佛教重视逻辑,所以佛学家喜欢辩论。
说个小故事。
庄子主张人要逍遥,但是没有明确定义逍遥到底是什么。魏晋时候有个玄学家就说各适性以为逍遥--逍遥就是追随自己的本性,随心所欲。
听上去没问题吧?
我猜今天的一些学者听到这解释肯定会不假思索地点头。
和道安同一个时代的僧人支遁却发现了其中的漏洞,他问:
暴君也获得随心所欲啊。他想杀人就杀人,想放火就放火,难道说暴君也达到庄子逍遥的境界了吗?
对方就哑口无言了。
我们前面说过,因为拒斥辩论,所以玄学家之间难以分出对错,玄学也就难以进步。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里说:
我曾用一个比喻来说庄子的哲学道:譬如我说我比你高半寸,你说你比我高半寸。你我争论不休,庄子走过来排解道:你们二位不用争了罢,我刚才在那埃菲尔铁塔上看下来,觉得你们二位的高低实在没有什么分别。何必多争,不如算作一样高低罢。庄子这种学说,初听了似乎极有道理。却不知世界上学识的进步只是争这半寸的同异;世界上社会的维新,政治的革命,也只是争这半寸的同异。庄子的这种思想,见地固是高超,其实可使社会国家世界的制度习惯思想永远没有进步,永远没有革新改良的希望。
然而,没有革新还真就是《庄子》想要的。
《庄子养生主》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说知识是无限的,学也学不完,那还不如不学那!
《庄子天地》说有一次子贡在田间看到一个人用罐子费力的从井中盛水。子贡对那人说,有一种机械,可以让你很省力、很快捷的从井中盛水,你为什么不用呢?那人就对子贡说了一番不用机械的大道理,说什么用机械了就会让人有了心机,让人心地不纯洁之类的话。子贡就满脸羞愧了。
这倒符合庄子追求自然的主张,然而真要用这种观点来生活,能让这世界变得更美好吗?
《世说新语》里记载了东晋名士王徽之的一段轶事。当时王徽之在军中担任骑兵参谋。有一天,他的上司问他说:你担任什么职务啊?
王徽之回答说:我也不知道担任什么职务,就是有的时候见到有人牵马过来,我猜想,我担任的可能是管理马匹的官儿吧。
上司又问:那你管多少马匹呢?
王徽之回答:我不过问马的事,我怎么知道!(不问马,何由知其数。)
上司又问:马匹最近死了多少?
王徽之回答:活着的有多少还不知道,怎么知道死了多少!(未知生,焉知死。)
在王徽之的回答里,不问马和未知生,焉知死都是《论语》里的典故。所以他的回答是在引经据典,利用双关故意答非所问。在当时的玄学家们看来,这正是聪明机智的表现,在当时成为佳话。
但是显然,用这种机智去洋洋自得地工作、生活,结果就是啥事也干不成。去当官只能祸国殃民,去求学只能一无所得。这个道理大部分古人也明白。正是因为玄学不争短长,办事稀里糊涂,所以出现了没多久,就被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抛弃了。
所以道安才放弃了玄学,选择了佛学。
我们想象一下道安时代知识分子的处境。
那个时代战乱频生,汉人朝不保夕,自然对这个世界产生种种困惑,对人终有一死感到恐惧。
他们只能从书本中寻找解脱的办法。
按照当时文人受教育的方式,他们必须先学儒学,然后还可以涉猎玄学。
首先儒学讲入世,不能达到超脱人生的目的。而且魏晋还是个礼崩乐坏的年代,狄夷都能当皇帝,儒生在这个年代充满了痛苦。
儒学不行,又去学玄学。玄学确实为他们的困惑提供了答案,但玄学拒斥逻辑,空话比实在话多,越研究越莫名其妙。
最后书生们看到了佛学。他们发现,佛学前提可靠,逻辑严谨,所有的结论都是用逻辑一步一步推出来的。研究者大可以以逻辑为规则,以事实为证据,去研究、辩论佛学。持不同意见的佛学家不会像玄学那样大喝一声:叱!你道行不够!就不理你了。而是按照同样的逻辑规则和你辩论。
这不就是求知最好的状态吗?
假如你也是一个充满了求知欲、保持着怀疑精神、又愿意坚持逻辑思维的人,在只有儒玄佛的魏晋时代,你也会像道安一样,最后选择学佛了吧?
更妙的是,学佛对于古代知识分子来说,要比其他出路更容易:学佛不需要当官,不需要发财,只要潜心读书写作就行。而且无论是游牧民族还是汉人,大部分官僚和百姓对僧人都颇为敬重,就算不信仰佛教,也不会轻易谩骂诋毁。僧人还是挺有社会地位的。
道安又不是一般的僧人。在拜佛图澄为师后,道安的威望与日俱增,很快就成为中国南北方共同尊崇的第一流的佛学家,尊贵无比的国师。
摘自《佛祖都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