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的等持总持2024-11-19 09:23
佛经中的等持总持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解释等持:
定之别名。梵语旧称三昧,译曰定,新称三摩地,译曰等持。谓心住于一境平等维持也。是通于定散二心也。假使在于散心而心专注于一境即三摩地。故译为定者不可也。《唯识述记七上》曰:等持者平等持心等,但于境转,故名为等持。故通定散。(中略)三摩地,此云等持。《俱舍论》二十八曰:等持者为定,名异体同。故契经说心定等定,名正等持。此亦名为心一境性。
总持即陀罗尼。具足者,所具满足。盖云一切陀罗尼门无所不具也。解释陀罗尼是梵语,翻成汉语叫总持,具足是所具满足,没有欠缺,这叫具足。这是说一切陀罗尼门无所不具也。陀罗尼是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所以每种陀罗尼都有具足的意思。
陀罗尼有四种,古大德在此地给我们介绍,第一个是法陀罗尼,又名闻陀罗尼,法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法。什么叫陀罗尼?听法的人记忆力好、理解力好,这就具足陀罗尼。他听了能记得住,不会忘记,能够理解,属于法陀罗尼,也叫闻陀罗尼,叫法的总持、听闻的总持。
第二种叫义陀罗尼,义是于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忘。前面第一种是记忆,第二种是属于理解,听了之后,对于佛所讲的意思能够理解,不会忘记。
第三种是咒陀罗尼,咒也称陀罗尼,咒语里很多都是总一切法,持一切义。于咒总持而不忘。咒者,佛菩萨从禅定所发之秘密言句,有不测之神验,名为咒陀罗尼。这个咒语范围非常广大,咒的意思不懂,用真诚心去念也会有感应,感应最殊胜、最明显是要懂得意思。所以密咒里密宗讲三密相应,第一个咒语念得准确。因为咒语很多不是人间的言语,有天人的言语、有修罗的言语,六道的言语,佛都懂。佛菩萨讲经教学,我们说法,听众非常多,我们肉眼看不见,佛都能看见。凡是参加法会的这些大众,一般讲这音声言语没有障碍,也就是说,佛所说的一切法都能听见、能理解。或是在当中、或是在将结束的时候,佛会用他们的言语把所说的要义,用他们的言语简单说一说,他们能懂,他们欢喜。因为六道众生没有放下分别执着,所以世尊总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用他们的语言来说,我们称之为咒语。
最后一个:忍陀罗尼,安住于法之实相,谓之忍,持忍名为忍陀罗尼。忍的意思:心住于法的实相,他不动摇、不怀疑、不着相,这叫忍,忍是如如不动。对于佛的教法如果能够理解,安住于理解之中;如果不理解,安住在诚信之中。佛讲的话太深,我听不懂,我相信他是真的,佛决定没有妄语,对佛所说的真诚恭敬,这就对了。安住在解,解一定有行,遇到缘它起作用,没有缘的时候安住不动,即总持的意思。
摘自《佛教常识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