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蛤蜊观音的来历
2025-03-27 12:07

相传唐文宗爱吃蛤蜊,沿海百姓月月进贡,弄得渔民苦不堪言。为完成进贡蛤蜊数量,常要冒着生命危险下海去捕捞蛤蜊,哪怕台风季节也要照常出海,许多渔船有去无回,致使家破人亡,百姓怨气冲天。观音菩萨知道人间苦难后,便隐身一只五彩大蛤蜊内,刀不能开,摔打不碎。宫廷御厨便拿此蛤蜊觐见文宗,文宗手托蛤蜊,蛤蜊竟慢慢自动打开,还有阵阵仙气飘出,定睛一看,里面竟是一尊珍珠观音宝像,见到蛤蜊内的观音宝像后,文宗大惊之余,忙下旨取消进贡蛤蜊,从此渔民又过上了安生乐业的生活。

完整故事

观音菩萨常常云游各地,察看民情,寻声问苦。一天来到了宁波上空,看到云空聚集一股极浓重的怨气。菩萨知道,凡有怨气集聚的地方,百姓必有冤苦。观音立即动了慈悲之心,化作一个游方僧人,到宁波察访。

观音来到一个镇上,刚巧,看到一个凶神恶煞般的差役在鞭打一个年老渔夫,打得老渔父叫苦不迭。街头远远近近有渔民在观望,但都是面带愁颜,没有人敢上前去阻拦。

观音就近问一位渔民,渔民向她说了事情缘由。原来这是因为上贡蛤蜊差役勒索渔夫。当时皇上唐文宗最喜欢吃蛤蜊,爱之如命,每日必吃,不吃就像犯了大病一般。为此,官府差役天天要给皇厨准备蛤蜊。这样,浙江沿海一带的渔民就遭了殃,特别是宁波渔村更是首当其冲,因蛤蜊要数宁波最好,又大又肥又香。问题不在皇上喜欢吃蛤蜊,这宁波盛产蛤蜊,足够皇上食用,皇帝要吃多少也能供应得上,因皇帝吃得再多又能吃多少。问题就出在一帮贪婪的官吏差役上。他们借皇帝旨意,把蛤蜊作为贡品,巧立名目盘剥渔民,不但数量层层加码,越来越多,而且挑肥拣瘦。每户渔民按官府规定,必须按期限上交一定数量才算交差;差役收蛤蜊时过了秤,拿了收据才算了事。不然,交不上就要遭殃挨打。由于官役借机从中渔利,渔民交蛤蜊,如果不贿赂官役,暗地塞几贯钱,官役就不会给你过秤,给你开票,他们肆意刁难,无事生非。蛤蜊这东西.甚是娇贵,保存不了多长时间,不及时食用,就会腐烂变质。官役挑剔,说你交的不合格,不收,好不容易捕到的蛤蜊就全坏了,还得再去抓。而交蛤蜊有期限,不按时交,还会给你加上违抗圣旨的罪名,更是让渔民吃不消。渔民为了顺利上交蛤蜊,就得塞钱。但渔民哪里来这许多钱,又哪能满足得了这无底洞似的没完没了的勒索,这样一来,这宁波地区的渔民日子越来越难过,不少渔户被弄得卖妻鬻子,家破人亡。今日,这差役所鞭打的老渔民,就是因为没有给官役塞钱,差役说老渔民误期抗旨而鞭打老人。

观音菩萨了解了情况后,知道这小小蛤蜊竟给百姓带来这么深重的灾难,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她想,如果再这样下去,这一带渔民都不得安宁,都会弄得家破人亡,九死一生,我必须想办法拯救这地区的渔民。眼前这可恶的差役,得先治治他。

这时,观音走到了差役面前,说:“请问差役大哥,这老伯犯了什么罪,你这么毒打他?”

差役见眼前是位游方僧人,不耐烦地说:“你出家人管什么闲事?这老刁民总不按期交贡品,二天前就让他交,他今天才来,交的蛤蜊全不好,大多数是死的,怎么能上交皇上。他违期抗旨,还不该打?”

老渔民连连喊冤说:“差役大哥,你说话要凭良心!三天前我就交了,只因这次未给大哥孝敬银两,大哥不肯过秤,才使得蛤蜊坏成这样,我一时又不能再捕得这么多蛤蜊,我有什么办法?大哥,冤枉呀!”

差役生气地说:“你违期不交,还敢狡辩?看打。”差役又举起鞭子要打。

观音上前用手挡住了,笑着说:“差役大哥,你别生气。老伯这一筐蛤蜊不是好好的吗?你是不是没有看清楚?这蛤蜊个个活蹦乱跳,都是上好的蛤蜊,你就收下,过秤吧。”

差役说:“这不可能。”

观音说:“不信,你把这蛤蜊抛入潮头,保证个个张壳迎潮而来。差役大哥,要是这筐蛤蜊都鲜活的,你能不能收下,过秤,饶过老伯这一关?”

差役不信,顺手抓起一把蛤蜊抛入潮头,观音菩萨暗施神力,说个“变”字,只见死蛤蜊个个复活,张开蚌壳,顺潮而来,看得差役目瞪口呆,感到好不奇怪。

观音说:“怎么样?我看你积点德,做做好事,老伯这么大年纪,你就饶他这一回吧。”

差役被眼前怪事弄得不知所措,这时围上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一些人也帮着央求,差役看看眼前这年青僧人,一股凛凛正气,无形中使他受到震慑,再一听人们央求,不知怎地,也就勉强地收了老渔民的蛤蜊,放了老渔民。

救了老渔民后,观音漫步在海滩上,想来想去还是不安。她想,救了这个老渔民又有何用?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治本。这蛤蜊给百姓带来的灾祸,归根到底,起因在皇上唐文宗爱吃蛤蜊,所以要解救渔民之苦,不在治治几个官差,首要的在于点化唐文宗。只要唐文宗不再吃蛤蜊,渔民不再进贡蛤蜊,官差们鱼肉百姓的事也就没有了。听说唐文宗还算得上是个能听纳谏言的明主,又信佛法,何不把他点化。想到这儿,观音菩萨立即想出了一个主意。

事隔不久,就出了一件奇事。在御厨中,厨师在渔民上贡给唐文宗的蛤蜊中看到了一个特大的蛤蜊,蚌壳上有多朵莲花花纹,色泽艳如彩霞,分外引人注目。御厨中天天进来好多蛤蜊,但从没有见过有这样美丽的奇蛤。这样的奇异之物出现,御厨官吏不敢不上奏,他们立即上奏唐文宗。

文宗皇帝闻奏,亲自来到御厨观看,还带来一批大臣。

皇上和大臣看到那特大蛤蜊,都感到惊奇。大臣们都纷纷说这是吉祥嘉瑞。

唐文宗命令厨师打开蛤蜊。

一个开蛤的好手上来开蛤。往常,打开一个蛤蜊轻而易举,迎刃而开。谁知这个大蛤蜊却坚如金石,怎么也打不开;换了好几个人也不行。

唐文宗觉得奇怪,亲自上前,用手敲了敲蛤蜊壳,想看看究竟。只听轰然一声,大蛤蜊应声而开。随着蛤蜊壳的打开,人们看到道道金光四射,彩霞缤纷,在蛤壳中,有一座端端正正庄严肃穆的观音菩萨像,这菩萨像似玉非玉,似珠非珠,晶莹透澈,光彩夺目。

这端庄的菩萨宝像的突然出现,惊得唐文宗和人们都愣住了,感到惊诧。唐文宗更是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观音菩萨会出现在蛤蜊中呢?这究竟是不是祥瑞?

他立即传令召见恒正禅师。恒正禅师来到,看了蛤蜊中出现的观音,想到这事肯定和文宗皇帝爱吃蛤蜊,官役借机鱼肉百姓有关,观音菩萨显化,是为了告诫唐文宗。恒正禅师不禁对观音菩萨的良苦用心十分敬佩。

于是,恒正禅师就把自己平日所见所闻有关皇上爱吃蛤蜊,官差借机盘剥渔民的事启奏唐文宗,说:“依老衲所见,这是观音菩萨就蛤蜊伤民这件事现身说法,要陛下体察民情,爱护百姓。依我看,观音大士用心良苦,这次在蛤蜊中显化,就是要给皇上看,让皇上警觉。我看陛下从此把食蛤蜊的嗜好戒了罢。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不然,就是对观音菩萨的不敬。”

文宗皇帝听了以后,想到自己吃蛤之事竟然造成这伤民的严重后果,竟然引得观音菩萨显化,感到震惊。文宗皇帝本是明主,又是佛教徒,听了恒正禅师一番规劝,也就幡然觉悟,立即发誓永不食蛤,并下旨罢贡蛤蜊,惩治贪官。同时,颁旨各地建观音寺,供奉观音菩萨。

宁波一带渔民从此免遭上贡蛤蜊之苦。开初,他们对不再上贡蛤蜊和看到县里惩治贪官,都感到又高兴又惊奇,但不知原由,后来,京都皇厨蛤蜊现观音的奇事传到了宁波,渔民知道原来是观音菩萨慈悲,都感激涕零,于是,家家渔民都供起观音,早晚叩拜。这“蛤蜊观音”的故事在浙江沿海渔村流传至今。

End

法师自述求观音菩萨感应

法师自述求观音菩萨感应◎ 圣 严今天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这对圣严本人来说,尤其感到无限的亲切和无限的赞仰。因我自幼至今,无一天不是沐浴在这位大菩萨的恩光之中。我生而病弱,由我母亲虔信观音而得不

不肯去观音院

◎ 丰子恺普陀山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岛,岛上寺院甚多,自古以来是佛教胜地,香火不绝。浙江人有一句老话:行一善事,比南海普陀去烧香更好。可知南海普陀去烧香是一大功德。因为古代没有汽船,只有帆船;而渡海到普

观音山

观音山◎ 余光中观音仰卧成观音山,在对岸云里看过,百里看过隔一湾浅浅的淡水,看过今夏我看的次数更加多因你在山脚,你在对岸风景为你而美,云为你舒展曾立在江边幻想,幻想在风中你凌波而来,踏苇而来幻想我涉江

观音思想特点

观 音 思 想 特 点◎ 李利安 关于观音思想的主要特点,可以从三个大的系统来看。 一是来自因地观音信仰,即佛教在解释、论证观音于因地的修行历程时所呈现出来的思想,主要有:愿行并举、福慧双修、戒定兼

“居士”的来历

◎ 佚 名佛教习以居士称呼在家的信徒,大概是从维摩居士而来。维摩居士,确可称为居士,但也因此而被后人附会,如慧远大师《维摩经疏》卷一说:居士有二:一、广积资财,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的来历及含义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的来历及含义◎ 智 证 凡夫只怕恶果,不知恶果起缘于恶因,平常任意胡为,以图一时快乐,不知乐是苦因;菩萨则不然,平常一举一动,谨身护持,戒慎于初,既无恶因,何来恶果?纵有恶果,都是

《中国观音文化史》前言

◎ 吴 燕白马驮经入华以来,苍狗白云,时移世易,佛教在漫长的岁月中已在中国深深扎根,尤其是观音文化, 仅仅是佛教文献典籍中的经典、法门、仪轨、经咒、图谱等,便已品种繁多,汗牛充栋;至于不同身相和材质的

观音菩萨用功的方法

虚 云今日是两个七的第二天。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各位来参加的日益增多,可见上海地方的人善心纯厚,福德深重。更可见人人都有厌烦思静、去苦趋乐的要求。本来人生在世,苦多乐少,且光阴迅速,数十年眨眼就过去了。

送子观音的审美意义

送子观音的审美意义◎ 孙绪会《法华玄义序》说:妙者,褒美不可思议之 法也。妙是佛家对一切至美之物的命名。可见在佛教里,不可恩议是与美的观念相联系的。佛教审美有几个特点:第一,超越性,世俗眼光看来不可

我们这个世界人的来历

成 刚那么,小劫是怎么来的呢?得先讲人的来历。我们这个世界人的来历。色界光音天的天人,他们乐多苦少,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无需劳作,依报世界,七宝俱全,琉璃宫殿。虽然也有佛法,天道也在生死轮回,但因为他

观音名遍十方界

◎ 佛 山那时,观世音菩萨从座上起身,向佛深行大礼后对佛说:世尊,回想起从前我经历的那些不可胜数的劫时,当时,有一位名叫观世音的佛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我向他发露要修正等正觉的菩提心愿,这佛教导我从听闻思

紧急关头一心念观音菩萨可化险为夷

紧急关头一心念观音菩萨可化险为夷宣化上人今天传授你们一个要诀,什么要诀呢?就是在紧急关头的时候,保持镇静,不要紧张。将生死置于度外,一心念观世音菩萨,一定会化险为夷,渡过难关。在最危险的时候,心中这样

绍云老和尚:奶奶虔诚祈求观音菩萨找回被拐孙子

《观音菩萨普门品》大家都看过了,普门品里称观音菩萨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这个名号是有来由的。他在我们娑婆世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例子,不可胜数。下面我就讲一个我亲身见闻的例子。1997年

观音菩萨是男是女重要吗?只要信就对了!

浙江普陀山大乘禅院内供奉水月观音像日本泉涌寺唐代木雕观音菩萨像观音菩萨是佛教诸神中在中国民间影响最大、信众最广的一尊神。传说古代印度有两个兄弟,均发誓要修行成佛,普渡众生。两人同侍阿弥陀佛,兄即为观世

南海观音迎客来

据海南三亚南山景区工作人员介绍,12月以来,每天前来南山景区瞻仰观音像的游客约有1.5万。坐落于海南三亚市西南的南山海上观音圣像高108米,于2005年建成。这座观音圣像一体三面,构思精妙,庄严精美。

和县香泉观音寺

观音寺,亦称金峰寺,位于和县香泉镇,距城关逾三十里。观音寺据地之胜,前临千顷香泉湖,后倚秀丽观音峰,群山环抱,秀水萦回,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实乃人间仙境。据《和县志》载:观音洞

唐卡的来历与寓意是什么

唐卡是藏传佛教的一种绘画。唐卡是由藏文Thang-ga音译而来的,也有唐噶、唐喀这样的叫法。关于唐卡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是起源于印度,在佛教传入西藏的时候,唐卡也随之传入西藏,也有说是因为藩汉两族交往

燃灯古佛和如来谁大?燃灯古佛的来历

燃灯古佛和如来谁大?燃灯古佛是过去佛之一,是过去庄严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首。而如来呢,一般指的是释迦牟尼佛,是现世佛之一,是超九界以独尊的存在。一个是千佛之首,一个是超九界以独尊,燃灯古佛和如来到底是谁

南方增长天王来历

佛经中也详细介绍了他的来历。一次,释迦佛为两个仙人讲经说法,其中一个突然提了一个问题:“佛陀,为什么四大天王总能给您佛陀带来快乐?为什么东方持国天王和南方增长天王出生在中域?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

准胝观音是谁

准提菩萨汉译有准胝观音、准提佛母、七俱胝佛母等名。准提菩萨为显密佛教徒所知的大菩萨,在禅宗,则称之为天人丈夫观音。在中国佛教徒的心目中,准提菩萨是一位感应甚强、对崇敬者至为关怀的大菩萨,更是三世诸佛之

准胝观音圣诞日

准提菩萨汉译有准胝观音、准提佛母、七俱胝佛母等名。准提菩萨为显密佛教徒所知的大菩萨,在禅宗,则称之为天人丈夫观音。在中国佛教徒的心目中,准提菩萨是一位感应甚强、对崇敬者至为关怀的大菩萨,更是三世诸佛之

准胝观音的法相

准提菩萨汉译有准胝观音、准提佛母、七俱胝佛母等名。准提菩萨为显密佛教徒所知的大菩萨,在禅宗,则称之为天人丈夫观音。在中国佛教徒的心目中,准提菩萨是一位感应甚强、对崇敬者至为关怀的大菩萨,更是三世诸佛之

准胝观音简介

在《准提陀罗尼经》中记载,佛陀为了愍念未来的薄福恶业众生,所以入于准提三摩地,宣说过去七俱胝佛所说的准提咒。称为神咒之王的准提神咒,其加持威力不可思议,他的感应甚为疾速与强大,持诵者可祈求聪明智慧,辩

准胝观音:佛母法相

准提菩萨汉译有准胝观音、准提佛母、七俱胝佛母等名。准提菩萨为显密佛教徒所知的大菩萨,在禅宗,则称之为天人丈夫观音。在中国佛教徒的心目中,准提菩萨是一位感应甚强、对崇敬者至为关怀的大菩萨,更是三世诸佛之

准提观音

准提观音也是现在我们比较熟悉的菩萨,这个菩萨也是非常的厉害的,我们学习它的法门是可以有功德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的去学习。但是在学习的时候还是要多去了解关于准提观音的知识。准提观音又称:准提菩萨、尊那

准提佛母和准提观音有什么区别?

准提观音在我们生活中很是熟悉了,这个菩萨主要是以救助众人为主的,这个菩萨的感应是非常的灵验的,有着很大智慧,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多去学习它们。那你知道准提佛母和准提观音有什么区别?吉祥金刚阿阇梨:从

准提观音法门修持

准提法门修持准提观音以救度人间众生为主,以此尊为本尊的修法,称为准提法、准提独部法。他的根本咒“准提陀罗尼”灵验无比,被称为神咒之王,其加持威力不可思议,显宗密宗都把他当做感应极大的菩萨礼拜修持。据《

准提佛母与观音菩萨的关系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三个最重要节日,分别是二月十九观音圣诞,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观音菩萨出家日。请大家恭念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我就拾点前人的

准提菩萨与千手观音

史书上描写的准提菩萨以十八臂三目者为多,另有二臂、四臂……至八十四臂等八种。准提菩萨手持:左第二手施无畏、第三手把剑、第四手把数珠、第五手把微若布罗迦果、第六手把钺斧、第七手把钩、第八手把跋折罗、第九

准提菩萨是管什么的?有什么来历?

在佛家中准提菩萨是被人常熟悉的,它修持的法门也是非常的强大的,经常的诵读是可以提升 自己的智力的,让我们变得更加的聪明的。那么准提菩萨是管什么的?有什么来历?准提菩萨汉译有准胝观音、准提佛母、七俱胝佛

准提观音功德

准提观音功德准提观音是一位感应甚强、对众生极为关怀的大菩萨,福德智慧无量、功德无边。他的根本咒“准提陀罗尼”灵验无比,持诵者能去除灾障,福德智慧增长、延长寿命、财宝充盈,并得诸菩萨的疗护,所有世间种种

众宝观音是什么意思

趺坐地上,右手向地,左手放于膝上,袈裟上挂了很多珍宝。表三十三身中之长者身。普门品说:“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车渠、玛瑙、珊瑚、琥珀、珍珠等宝,入於大海,为其黑风吹其船舫,飘至罗刹鬼国,其

众宝观音之民间传说故事

传说观音菩萨化现一位外地来的长者,来到江北地区只身于这些众生当中,长者全身穿金戴银,手中又捧着一个装满财宝的聚宝盆,说是从外地来到本地寻亲访友的。这位长者全身戴满金银珠宝,捧着一个聚宝盆,就这样大剌剌

众宝观音有哪些含义

众宝一词:表示众多宝物。〝宝〞除了世间金银、珠宝等身外物。宝─在佛教中用以形容「佛、菩萨」及「法」之崇高尊贵,如「佛宝、法宝、僧宝、宝相、宝地」等。众宝观音的〝化身相〞是〝优婆塞身〞亦有说是〝长者身〞

众宝观音简介

〝众宝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十七尊。〝应身相〞为众宝观音的〝化身相〞是〝优婆塞身〞亦有说是〝长者身〞的示现。「优婆塞」是印度对于受过菩萨戒的在家修行者之称呼。「长者」,就是年高德重的人。例如,年纪

众宝观音的故事

古时江北地区民风刁悍,不知礼义,只贪财物,只要有利可图,为盗为娼都心甘意愿。观音决定点化他们,于是化作一胖和尚,带着无数金珠宝物,入了这班贪得无厌之徒的眼。歪徒一哄而上,将众宝物抢个净光。这帮人拿宝物

众宝观音的传说

相传明朝年间,江北一带的百姓勤劳本分,复可惜不懂营生,所以大多生活贫寒。有一个姓万的老汉,信奉佛法,家里供奉一尊观音菩萨像,此观制音菩萨的身上挂满了很多宝贝,尊为众宝观音,以期菩萨保佑家道兴隆,一方昌

众宝观音的法相

众宝观音法相还有一造型为密教大乘宝相:四面十八臂,每手各持一宝,这尊法相较为罕见,常被误以为是准提观音像。众宝观音所持宝盆内有七宝,这七宝又称「七法财」,是信、进、戒、闻、舍、慧、惭等的譬喻。七法财是

众宝观音的由来

众宝观音之故事由来非自佛教经典,而是来自于民间故事传说。众宝观音又称之为多宝观音。《观音菩萨传》中载有「多宝观音」的故事,传说观音菩萨显化于江北的事迹:古代江北地区民风刁悍,不知礼义廉耻,只贪财物,道

众宝观音的十德有哪些

「众宝观音」表三十三相「长者身」。「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长者〞为在家居士,一般富豪、年高德劭、智慧高、福德满称为长者。 应以长者身才能得度的人,观世音菩萨就示现大富贵,大丈夫十德具

何为众宝观音

三十三观音之—众宝观音,趺坐地上,右手向地,左手放于膝上,袈裟上挂了很多珍宝。表三十三身中之长者身。普门品说:“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车渠、玛瑙、珊瑚、琥珀、珍珠等宝,入於大海,为其黑风吹

叶衣观音

〝叶衣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二十二尊。〝应身相〞为叶衣观音的〝化身相〞是〝婆罗门妇女身和帝释身〞的示现。叶衣观音,乃梵文 Parnasavari 的译音。意即披叶衣之义。据说此尊全身裹于莲叶之中,

什么是叶衣观音

身穿千叶衣。古印度东南部就有一个夏帕拉族,以树叶为衣。婆罗门教女神亦有此形象。长安有一对孤儿寡母,丈夫患肺痨去世了,母子二人无依无靠,以乞讨为生,城中开米粥铺的何氏夫妇收留了他们,把母子二人留在粥铺

叶衣观音的道场

叶衣观音是观音菩萨三十三体中的一个,主要是保护众生。叶衣观音也是一切诸佛智慧所幻化的观音,所以我们多修持一些关于叶衣观音的经典是非常的好的。那你知道叶衣观音的道场是哪里吗?叶衣观音的道场是来自于三亚南

叶衣观音民间故事

观音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它是有很多的身相的,在人们遇到不同的事情的就会变化成不同的身像去帮它们而叶衣观音也是其中的一种。叶衣观音是有着很大智慧的,所以我们要正确的去学习它。在学习的时候还是要多去了解关

叶衣观音的故事

叶衣观音,身黄色,三面六臂,各具三目,头发挽成三髻,戴五佛冠,身佩众宝饰璎珞,以树叶为衣裙,右足内蜷,左足伸,以菩萨如意坐姿安住于莲花月轮上。传说,长安城里有一家“何记粥铺”,粥铺何老板心地淳厚,乐善

叶衣观音典故

提起叶衣观音还是有很多的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们在平时修行叶衣观音的法门的时候就是认真,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还是要去深入了解一些关于叶衣观音的,就像是叶衣观音典故等等。此尊虽相传全身裹于莲华中,而被称为叶衣观

叶衣观音功德

此叶衣观音含有息灾、增益、怀爱等特性,她是一切诸佛智慧所幻的观音,常住在山区,身穿草叶衣,护持密林山间的修行佛法者,因此称她为山居叶衣观音。 能治末法时期一切灾病瘟疫、传染病、疥疮、诸毒、癌症等,以及

叶衣观音心咒

古唐密叶衣观音心咒:嗡 巴拉那 沙瓦利 梭瓦合此叶衣观音含有息灾、增益、怀爱等特性,她是一切诸佛智慧所幻的观音,常住在山区,身穿草叶衣,护持密林山间的修行佛法者,因此称她为山居叶衣观音。 能治末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