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耕云:中华禅风的演变(三)
2025-02-12 06:52

三、参禅的心路历程

(一)迷

什么叫迷?认假作真,把无常当永恒,把虚幻当真实,把每件事和物看为实有,除非我们刻意的去研究、讨论,否则总认为这个地球是永恒的,没有人说地球会坏,没有人把这概念挂在心头,人甚至于也忽略、不大注意自己什么时候会死?没有人注意生命从哪里发生?死往何处去?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有些人把电脑当人脑,甚至放弃自尊,服从科学产物。外国人用人时,总经理不作主,问电脑,电脑说OK!你就可以去上班。小姐要结婚找物件,爸妈不能作主,自己没把握,问电脑,电脑说:你嫁给他,好!就嫁给他。

我们人脑也类似电脑,那不是人的本来自我,生命的本来面目,生命的原态完全是相同的。何以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因为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父母遗传因数不同,每个人活动的半径不同,学习专长和所念科系不同,各人看法不同、见解不同,能力的内涵不同,乃至喜、怒、哀、乐、价值标准、兴趣没有一个全同的。

何以会形成这些差异?只因为人在婴儿时,除了本能,头脑是一片空白,什么都不知、不会,渐渐长大,会说爸爸、妈妈、吃饭、睡觉、上学、谢谢从单字、片语开始,向脑子里不停地灌输和装添资料。学土木工程的,问他化学工程,答不出来,因为他脑子里没有装这些。学音乐、理论作曲的,问他教育心理学,也不知道,没学过,自然不会。

今天在座的各位,已经不是本来的你我,不是你我永恒的形象。所以我们参禅,就是要破迷,打破这个迷网,不要坚持这个肉体是自己,如果是你,你很悲哀,因为这个色身没有多久就会坏。

古人参禅大澈大悟后,他就不再把四大五蕴的色身视为自己。有个老和尚临去之前,向弟子们告别,他问弟子们:为什么古人到这个时候,都不肯留下来呀?弟子们没有人回答,老和尚自己回答道:只为路途不得力──走路不方便。又问:离开一句怎么说?大家仍是干瞪眼。老和尚说:横担蒺藜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古时的过来人,极为洒脱。

什么叫迷?迷而不知其迷,是真正的迷,如痴人说梦,把梦都当成真的了。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梦?有的人认为是梦,走上了享乐主义,有的人认为是梦,走上了存在主义,扬弃了共同的价值标准,破坏了人类的行为规范,这都是不对的,因为他背离了中道。

(二)悟迷

迷而不自觉叫迷,当他灵光一闪,领悟到现在跟过去的生活都是迷时,他悟了,悟了什么?悟到自己是在迷。

(三)迷悟

知道自己是迷,就追求悟,因此他又迷了,迷了什么?迷悟。什么叫迷悟呢?不少人没有悟,他揣测悟的内涵:这个悟,一定是惊天动地的;这个悟,一定是脱胎换骨;这个悟,能领悟到极高深的道理;这个悟,可能会发觉极大的秘密。

他抱著这个目标,这样的心态去找悟,他永远都不会悟的。悟字拆开是吾、心,悟到我心即是明心,明心即明白自心,见性即见到自己生命永恒不变的属性。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向最高的地方去找,不从平易的地方去觅;向外去找,不朝自己内心发掘,因此,便迷入悟中,为了追求悟,又陷入迷中去了。

(四)悟悟

所谓悟,即是认识自己,了解了生命的本质,认清了生命的原态,真正的肯定了原本的真我,非常清楚非常亲切地澈见自己生命的原貌,同时就会产生正见和正受,可以亲证生命的实相,可以见到宇宙存在的实相,可以亲切地感受到生佛平等、自他不二的所以然,享受到秒秒清净和安祥,从此不再过敏于那种习惯的分别作用,对于存在的感受就比较正确,烦恼也由多而少,由少而无。

(五)正修

正确的修行,不是修行致悟,而是悟后起修。不悟而修,是盲修妄作,由修而悟,只是前方便。悟后起修,才是真实法。悟后若不修,悟也是白悟了。悟后起修如何修呢?

要彻底无为,泯除一切的意念。并没有任何方法去修,只要切切实实地认清真假,珍护此心不令污染,做自己本分应该做的事: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

至此,经常都是无念的状态,一念之起,自己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表面上痴痴呆呆地,但心已经不乱了,此谓之那伽大定。如此经过三、两年的保任,秒秒反观自己,知道原本不迷,本来是悟,认清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把握住了生命的永恒,这才是人生的真味和人生的真正使命。

End

楼宇烈:禅的生命,禅的正受——读耕云先生《安祥集》

禅的生命,禅的正受读耕云先生《安祥集》楼宇烈耕云先生所揭示的安祥禅,乃是当今社会环境下顺世适时、契理契机,适应相当部分在家居士根机的禅。佛教八万四千法门,究竟方便,而化导无量众生者一也。唯其法门之施而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月1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七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经投票表决,决定雒树刚为文化和旅游部部长。根据3月17日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旅游局与文化部合并,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不再保

道教信仰,早已渗透到全中华民族的骨子里!

很多人可能会说:我不信道教!可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敢说你不打太极拳,你不拜财神,你不接受传统方法养生,你也从不祭祀祖宗先人?甚至,你连豆腐也不吃?这些,都是道教信仰的重要内容,早已渗透到全民族的骨子

威武大中华

作者前言我2008年秋季赴美留学,2013年9月毕业回国,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三年多。从2008年到2016年这八年当中,我看到了一个快速发展和高速进步的中国,令我这个海归更从侧面感受到这个国家和民族

中华道学百问丨西方有炼丹术吗?

中国历史上有延续两三千年的炼丹术,曾为中华文化、文明,科学、科技产生过深远影响那么,在西方有炼丹术吗?答案是肯定的,所不同的是炼丹人员的职业、文化层次、信仰及环境上的迥异。中国炼丹术影响深远(资料图)

耕云:“信心铭”直解

一九八二年三月四日于台南市一、禅是什么信心铭是禅宗的法典。我们要研究信心铭,首先应该知道禅宗的特色和禅究竟是什么?否则信心铭就很不容易了解。禅究竟是什么?通俗地说,禅是法界的实相,是生命的共相、原态和

耕云:耕云书笺

示观然此事首须究明本来面目,不然恐无下手处。以兄宿根必能识得本来面目,如此则尊重者,尊重众生平等之所以然;亦即尊重生命之核心,生命之永恒相,亦即心之原态,又名本地风光。承当者,乃承当义不容辞之使命,担

耕云:“证道歌”浅释

证道歌浅释耕云先生讲述一九八八年三月为禅学季刊创刊而作宗门流传的证道歌,原列永嘉大师禅宗集,后经学者考证,认为应该是荷泽神会大师的作品才对。依据它的文词和风格,我赞成后者既名证道歌,它的基本性质和含意

耕云:人身难得正法难遇

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二日于台北市~只要活在安祥里,便是真正的修行~首先我们从──人身难得,正法难遇这两方面来说:一、人身难得自古以来,在宗教界有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生命是一?抑或是多?佛经上说:大圆觉海─

耕云:真我与禅定

于台南禅学会成立之前不少人修学佛法虽深,但却忽略了真正的自己,什么是真正的自己,就是摩诃般若(麻哈巴尼亚)又叫自性、本心,或说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摩诃般若是音译,涵义译不出来,很难译,如果译成大智

耕云:成佛作祖的方法

一、佛法是心灵救济的法门佛法是心灵救济的法门。因为每个人的祸与福、痛苦与喜悦都取决于每个人的心,如果我们每个人把心保持在至真、至善、至美的状态,那么每个人活着都是在享受生命、享受人生。否则,如果我们的

耕云:解析禅的内涵

一、禅是心的原态,生命的共相、永恒相禅究竟是什么呢?几年前台南禅学会成立的时候,我曾说过:禅是心的原态、禅是生命共相、永恒相。没有经过六根六尘对境,吸收六尘污染以前原本的心态,就是佛经上讲的本心。禅是

耕云:法供养最殊胜

一九八七年七月于台北市佛法是心灵救济的法门,每个人的祸与福、苦与乐都取决于个人的心态。如果我们把心净化到至真、至善、至美的状态,我们就是在享受生命,开创人生,倘若我们的心态不好,观念不正确,只有邪知缺

耕云:真心被六尘所覆盖的八个原因

真心被埋没,真心给失落,真心被迷失,真心被六尘所覆盖,主要由于我们没有认知它、肯定它、珍惜它,其错误原因如下:一、为形所役人的一生,忙忙碌碌,就是为这个肉体服务,我们所有的念头动机,都是根据肉体产生,

耕云:心法漫谈

1. 发掘真我 主宰心国为什么要发掘真我?因为人人都有真实永恒的自我。真实地自我就是原本的自己;凡是真实地,必定是原来如此、普偏如此,而且是必定如此的。我们现在这个肉体,是以真我为基因,由印象、认识、

耕云:生之奥秘

这是个呈现安祥、生生不息的爱的宇宙。从生生不息,繁衍滋生为森罗万象,而且一直在新新不已。这是万有存在的现象,无人能否认,更无人能阻止。然而却一切从空里来,又回归到宇宙实相,这种新新不已的机势、生生不息

耕云:安祥禅的知与行

介绍词:我们很高兴能请到台湾中华禅学会的导师耕云先生,来跟我们座谈。禅学会的宗旨是很符合现代社会人心的。在禅学会成立缘起里面说:我们今天尽管利用厚生、成就空前,物质文明,亘古未有,但是富足的生活享受,

耕云:佛法与国运

各位先生:大家好!我到这里来,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庭一样,感觉到非常亲切及温暖。我是天津人,离北京很近,我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来和各位一同学习及领教,大家互相切磋,我认为这个机会非常珍贵。佛法的兴衰,和国

耕云:安祥是佛出世的本怀

一、唱禅歌就是修行首先我对各位表示问候之意。南投合唱团成立才不久,有这么好的成绩,大家应该对最发心的张团长、萧老师表示敬意。各位团员的努力学习,这表示各位对修学安祥禅有很高的兴趣。我时常讲:唱禅歌就是

耕云:安祥乃生般若

安祥有没有涵义?有,心安则祥。我们心安无愧的做人,而且保持这种觉受,人生就很通畅,没有障碍,做什么事都很顺利。有人问我,安祥禅的力量何在?我说:安祥禅的力量能消千灾,能解百难,说不尽它的功德,最简单的

耕云:禅者的使命

孙中山先生说人者,心之器。人,只不过是心灵的容器而已。人,是受思想的支配和认识指导的,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和认知,就没有正确、高尚的行为;而无意识的行为,那只是低级的行为。现在的社会是工商社会,工商社会

耕云:牛的礼赞

牛的礼赞耕云先生 著一、人生的理念活在相对人生中,一般人的共同理念和认知,应该是:收获必先耕耘,成功须靠努力;付出才能获得,贡献方受尊重。如果是反其道而行:不耕耘,只要收获(甚至是你耕耘,我来收获),

耕云:解惑录一

无电阻相应快问:两年前我开始学法。我曾研读安祥之美,并用心抄写,当时内心感到很舒畅,很喜悦。接著又持诵金刚经,看导师讲词,听录音带,今天听了自性歌,见到了导师,却不禁一直掉眼泪且无法控制,心脏跳动加速

耕云:禅者的立德、立功、立言

孙中山先生说人者,心之器。人,只不过是心灵的容器而已。人,是受思想的支配和认识指导的,如果没有正确思想和认知,就没有正确高尚的行为;而无意识的行为,那只是低级的行为。现在的社会是工商社会,工商社会支配

耕云:净化自已

刚刚过完中秋节,我愿各位心、月同圆。一、真正的佛法是无法之法禅不是一门学问,禅严格地讲,它也不是佛法,因为真正的佛法是无法之法。如果有一样法,那是多出来的;少一样法,那是不够的,都不是圆满的。二、禅的

耕云:略谈观心

修观有两种一种主动作意的是有为法,另一种只客观观心的是无为法。观心也有两个阶段:初级是念念自知,虽有许多杂念妄想,禅宗古德说:识得不为冤,同时要能自己当家作主,意识里冒出来的坏念头要否定它、不随顺它(

耕云:摩诃般若的要义与入门

八正道的起点和最高点就是摩诃般若佛陀强调八正道,就是说:人要想成熟众生,庄严佛土,也就是说要实现大同世界的话,就必须每个人都要保持正见。正见有深有浅。假如说:我们看得很正确,我们认为很正确,那就是浅。

耕云:爱的人生

自序太阳表面有黑子,这黑子会造成人们的隐忧:白璧往往有微瑕,这微瑕会给予人们以遗憾;爱的人生也藏有恨的污点,这恨的污点,正破坏著人生的完美,威胁著人类的生存。因为爱是生机,是创造,恨是死亡,是毁灭。爱

耕云:禅的特质

一九九一年七月廿四日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禅学座谈会首先感谢方教授和邢博士的安排,使我们有这么宝贵的会晤座谈。谈到禅,的确是向上一路,密不通风,找不到一点缝隙可以钻进去。禅是很难入的,入了禅就能得到大解脱

耕云:普明禅师牧牛图颂导师注解

所谓牧牛,乃明心见性后之保任工夫。此牛亦即六祖之我有一物。为宗门知有之来源。或问,既已见性,斯即成佛亦,更牧牛则甚?须知理虽顿悟,悟乘并销;事须渐除,因次第尽。所谓隐隐犹怀旧时嫌。无始习气,何能顿尽?

耕云:临济禅与安祥禅

临济禅与安祥禅耕云先生 著序一九九一年七月廿日于河北正定临济祖庭首先对净慧法师、住持法师以及各位表达我最深的敬意。天气这么热,各位在百忙中能来参加这个聚会,可以说彼此有缘。能到临济祖庭来参访,也是我的

耕云:宗教与科学

有些人认为宗教与科学之间,存有不能调和的矛盾,在同一个人的思想中,绝不可能同时接受宗教和科学,似乎宗教便是不科学,而科学就是一定反性灵。其实,这种看法既非当然,又非必然,事实上也并不尽然。如果因为哥白

耕云:青少年问题的症结与治本之道

是谁之咎青少年,寄托了国家的希望,决定著民族的前途和人类的未来。因此,他们一直是家庭的瑰宝,社会的宠儿和时代的骄子。令人遗憾的是近三五年来,我们的青少年犯罪记录,竟追随著国家经济起飞和社会加速工业化,

耕云:中华禅风的演变(一)

一、参禅的根器我们讲参禅,首先必须确定参禅的根器;也即是说,哪些人适合参禅,哪些人不适合参禅;焦桐可以做琴,不可以做栋梁,楠木可以做栋梁,但不可以做琴。八万四千法门,对八万四千根机,如果根器不相投,学

耕云:不二法门

一九八八年十月三十日于台北市师范大学每个人从母胎降临到世间以后,便面对一个多元的世界,过著相对的人生和生活。由于我们离不开好恶、得失、取舍、利害因此,我们的心也随著多元的外在而扭曲,迷失了自我。一个分

耕云:中华禅风的演变(三)

三、参禅的心路历程(一)迷什么叫迷?认假作真,把无常当永恒,把虚幻当真实,把每件事和物看为实有,除非我们刻意的去研究、讨论,否则总认为这个地球是永恒的,没有人说地球会坏,没有人把这概念挂在心头,人甚至

洪启嵩:如何以中华禅开创人类新视野

如何以中华禅开创人类新视野洪启嵩 演讲 董飞整理10月10日18:30,在复旦大学老逸夫楼一楼报告厅,复旦大学禅学会邀请到了国际中华禅创始人洪启嵩先生,以《如何以中华禅开创人类文明的新视野》为题,为大

方立天: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富有特色、绵延不绝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东亚地区,成为东亚文化圈的中心,而且在历史上也曾经广泛地影响了欧洲等地区。中华文化在历史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