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观辉居士:楞伽经白话解卷二 一切佛语心品第二 第四章 成就神力见如来之二
2024-12-28 12:52

第四章 成就神力见如来之二

第二节 入三昧正受两种神力

经文

复次,大慧,如来以二种神力建立①,菩萨摩诃萨顶礼诸佛听受问义。云何二种神力建立?谓三昧正受为现一切身面言说神力及手灌顶神力。

[注]

① 如来以二种神力建立 这里说的神力,是修习菩萨行的人长期刻苦修炼开发的般若智慧和功德。可通过上师的加持得到激发和加强。句中的“建立”二字,实叉法师翻译作“加持”。

白话解

当修习菩萨行的人向佛顶礼听受问义时,如来常以两种神力对他们加持。是什么两种神力?一种是入三昧正受,随顺听法人的不同根智而示现不同的身分,以不同的面貌随机化度的言说神力,一种是佛手灌顶加持的神力。

经文

大慧,菩萨摩诃萨初菩萨地,住佛神力,所谓入菩萨大乘照明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世界一切诸佛以神通力为现一切身面言说。如金刚藏菩萨摩诃萨①,及余如是相功德成就菩萨摩诃萨。大慧,是名初菩萨地。

[注]

① 金刚藏菩萨摩诃萨 《华严经》载:在华严会中,金刚藏菩萨入菩萨诸地时,得到如来神力的加持。

白话解

修菩萨行在菩萨初地,就能凭佛的神力入菩萨大乘照明三昧。入了这三昧的修行者,可以见到十方世界一切诸佛以神通力显现一切身面言说。像金刚藏菩萨和一切成就功德的修习菩萨行的人们一样。就说这是初地菩萨境界。

经文

菩萨摩诃萨得菩萨三昧正受神力,于百千劫积习善根之所成就,次第诸地对治所治相,通达究竟,至法云地,住大莲华微妙宫殿,坐大莲华宝师子座,同类菩萨摩诃萨眷属围绕,众宝璎珞庄严其身。如黄金薝卜①,日月光明。诸最胜子从十方来,就大莲华宫殿座上而灌其顶。譬如自在转轮圣王及天帝释②太子灌顶,是名菩萨手灌顶神力。

[注]

① 薝卜产于印度的一种金黄色的花朵。

② 天帝释 天帝释又称帝释,又名释提桓因,是古印度传说中的天神,是忉利天的天主。这忉利天只达到欲界修行离欲清净的层次,还在色界四禅天之下。

白话解

修习菩萨行能修得菩萨三昧正受神力,是经过长期艰苦磨练心性、积集善根得来的成就,在每一个修行地对治所有恶业,从菩萨初地起,地地升进,地地通达究竟,直到法云地,与同修菩萨行的同道们一起,在大莲花微妙宫殿之中,坐大莲花宝座,装饰华丽,形相庄严,身披金光,犹如薝卜,日月照耀,一片光明。感受十方最美妙的佛手向自己灌顶,像自在转轮圣王或天帝释为他们的太子灌顶一样。就说是菩萨手灌顶神力。

经文

大慧,是名菩萨摩诃萨二种神力。若菩萨摩诃萨住二种神力,面见诸佛如来,若不如是,则不能见。

白话解

这里说的两种神力,菩萨发愿不但自己度到无生彼岸,还要化度所有有情众生到无生彼岸。自度度他,都要成就这两种神力。能掌握这两种神力,便能见如来。如不掌握这两种神力,则不能见如来。

经文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凡所分别,三昧神足诸法⑥之行,是等一切悉住如来二种神力。

[注]

① 三昧神足诸法 指四神足法。四神足又名四如意足:欲如意足,欲求胜进,坚定不移;勤如意足,勤修禅定,精进不懈;心如意足,心专一境,无有散乱;慧如意足。智慧观照,入如来地。

白话解

修习菩萨行的人分别修习各种“三昧神足”等等的方便法门,一切修行成就,都要依靠如来这两种神力。

经文

大慧,若菩萨摩诃萨离佛神力能辩说者,一切凡夫亦应能说,所以者何?谓不住神力故。

白话解

如果修习菩萨行的人离佛神力能把种种修行法门讲得明白,令人信受;那么,一切不具备神力的凡夫亦可以辩说明白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经文

大慧,山石树木及诸乐器、城郭宫殿,以如来入城威神力故,皆自然出音乐之声,何况有心者!

白话解

一切山石、树木、城廓、宫殿,由于如来的威神力,都可鸣奏出美妙的乐章,何况有心修持佛道的人!

经文

聋盲喑哑,无量众苦,皆得解脱。如来有如是等无量神力,利安众生。

白话解

只要诚心修行,聋盲喑哑等无量疾苦,都得解脱。如来有无量广大的神力,利益有情众生,使人人都得安乐。

白云按

佛说六种神通。外道也能练得除漏尽通以外的五种神通。

在上个世纪气功热的年代,气功师说的特异功能就是佛说的神通。

司马南反对特异功能,而他也学过气功,也尝试过用气功给别人治病。他说,他能感应到对方身体里面气的流动。这应该是他心通吧!有没有特异功能,放下不论。可见司马南也是承认有神通的。

当我们自己没掌握神通的概念以前,对佛说的六通不要轻易地持否定的态度。

对自己未知领域的东西,当你不能证实的时候,可以保持怀疑的态度。当你不能证伪的时候,却不应该采取断然否定的态度。因为这不是科学的态度。

第三节 以何因缘,如来向入三昧正受的菩萨作神力加持

经文

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如来应供等正觉,菩萨摩诃萨住三昧正受时,及胜进地灌顶时加其神力?

白话解

大慧菩萨问佛:世尊,为什么如来在菩萨入三昧正受时与及在胜进各阶段灌顶时,要以神力对其加持?

经文

佛告大慧:“为离魔业烦恼①故,及不堕声闻地禅故。为得如来自觉地故,及增进所得法故。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咸以神力建立诸菩萨摩诃萨。

[注]

① 魔业烦恼魔业,指心中邪念所造的业障。《六祖坛经》付嘱品说:“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楞严经·卷第十八》详细描述了色阴区宇十大幻相。受阴区宇十种魔心,想阴区宇十大天魔,行阴区宇十外道论,识阴区宇十种妄立因果。最后指出这五十种微细魔事,都是在禅定中自心生起的境界。如果清除心中尘垢,不落邪见,则所有阴魔、天魔、见魔、全都消灭,摧碎无余;大力鬼神丧胆逃逸,魑魅魍魉无生之理。

白话解

佛告诉大慧:为了令修行者不着魔障,避免在不思议变的境界中胡思乱想,也为了让修行者能跳出声闻乘的局限,脱离愚夫所行禅的境界,从而进入如来自觉地,增进功德,所以如来应供等正觉以神力对菩萨加持。

经文

若不以神力建立者,则堕外道恶见妄想及诸声闻,众魔希望,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诸佛如来咸以神力摄受诸菩萨摩诃萨。

白话解

如果不以神力加持,修行者神不不宁,心不净,容易陷入外道错误知见的巢臼,生出诸多妄想,或局限于声闻乘所得的境界,则不能得无上正等正觉。因此,三世十方诸佛如来都以神力对修入菩萨地的修行者进行加持。

经文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神力人中尊,大愿悉清净。

三摩提灌顶,初地及十地。

白话解

世尊把如来神力再宣示一遍,说偈言:

如来神力人中尊,大悲本愿悉清净,

菩萨初地到十地,三昧正受手灌顶。

End

黄念祖: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一)

后汉支娄迦谶译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编辑说明前 言经 题法会圣众第一德遵普贤第二大教缘起第三法藏因地第四至心精进第五发大誓愿第六必成正觉第七积功累德第八圆满成

黄念祖: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二)

大教缘起第三底下是别序。别序是本经独有的序。经中世尊放光现瑞,阿难请问,世尊回答,演出弥陀愿海、第一希有难逢法宝《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尔时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镜。影畅表里。

黄念祖: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三)

必成正觉第七【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我建超世志 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 誓不成等觉复为大施主 普济诸穷苦 令彼诸群生 长夜无忧恼出生众善根 成就菩提果】本品是必成正觉。上一品发大誓

黄念祖:无量寿经白话解 前言

无量寿经白话解 前言作者撰写《大乘无量寿经解》后,又著此本《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何以故?作者于本书前言中说:今生幸遇这个无上宝典《大乘无量寿经》,感恩不已,是以一注再注,愿一切有缘人同沾真实之利。据

白话《阴骘文》

白话《阴骘文》文昌帝君说:我轮回到十七世时是一个地方父母官的人身,从没有做过对不起群众和下属的事,解救别人的患难,怜悯别人的孤独,容纳宽恕别人的过错,广泛地行善积阴德,感动了上苍(指天人感应),别人如

《楞伽经》与禅宗之关系

◎ 印 海四卷本《楞伽经》是达摩传授给二祖慧可,并对他说仁者依行,自得度也,这是《景德传灯录》及《续高僧传》中所记载。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初祖,继承者是慧可二祖,二人之间,如此亲手授受,可见本经在禅宗中是

元音老人:心经 第四章 译经人

心经 第四章 译经人翻译《心经》的人很多,有七种翻译本子。现在大家读诵的最盛行、最流通的本子是玄奘法师翻译的。文长仅二百六十个字,但意义非常丰富,能赅括三藏十二部经教。玄奘法师精通经、律、论三藏。当时

《楞伽经》简介

《楞伽经》简介◎成观《楞伽经》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是禅宗初祖印度人达摩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因此是历来禅者修习如来禅、明心见性最主要的依据之一。除此之外,佛于本经中详示五法、三自性、八识、二种无我,而这

陈柏达:改变命运的原理 第四章

改变命运的原理 第四章一、吉凶祸福的根源心念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们的心地中就留下印象(种子)。所以古代人把心称为心地或心田,真是太有道理了。我们每起了一个善念,就会在心地

陈兵:生与死 - 佛教轮回说-第四章 众生相种种

第四章众生相种种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众生一词,本是佛典中梵文萨埵(Sattva)的意译,正译有情,《唯识述记》卷一释为有情识即所有具情(感情、情绪、性情等)和识(心识)的东西。用这个词来概括同属有情识的一

王骧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文述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文 述义王骧陆居士著我今天为什么要讲金刚经,用白话来述义呢?为要把金刚经上的妙用,移用在社会上。因离了世间上一切人事,佛法就没用处了。佛法处处是解除人生的痛苦,不论贵贱贤愚、老幼中

王骧陆:金刚般若蜜多经白话述义

金刚般若蜜多经白话述义王骧陆居士讲述我今天为什么要讲金刚经,用白话来述义呢?为要把金刚经上的妙用,移用在社会上。因离了世间上一切人事,佛法就没用处了。佛法处处是解除人生的痛苦,不论贵贱贤愚、老幼中外,

王骧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贯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贯释总持分第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

刘常净:百论释义 舍罪福品第一(1)

百论释义舍罪福品第一(1)百论释义舍罪福品第一释品名题,略明三义:一说明各品为何长短不齐,二正释品名,三略分章段。第一, 说明各品为何长短不齐在解释之前,需要说明的,今此论文,凡有十品,每品五偈,照此

刘常净:百论释义 破常品第九

百论释义破常品第九此论七品破法,叙其来意有以下几点,一者前六品破无常法完毕,此品破于常法,明常与无常诸法皆无实体,显一切法空。二者若约总别来说,《一》、《异》两品总破常与无常,大有是常法,瓶等是无常,

刘常净:百论释义 舍罪福品第一(2)

百论释义舍罪福品第一(2)乙二 破外吉义外曰:汝经有过,初不吉故――修妒路破舍吉义,就是舍罪。罪恶总说有两种:一是旧有的罪恶,如前所说,杀盗邪淫等十恶,自古已来,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任何人作了都会被认

观辉居士:楞伽经白话解 后记

后记小乘与大乘的分界线是什么?小乘只懂人无我,不懂法无我。大乘确立人无我、法无我观,但又不着二种无我相。小乘得人无我观后,以无所有处为涅槃,独善其身。大乘自度度他,以大悲本愿度济群生。不入涅槃。体现了

观辉居士: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会解)自序品第一(又名行由品)一 韶州刺史请大师说法[经文]时,大师⑴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

观辉居士: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四

自序品第一之四[经文]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五祖送至九江驿,祖令上船,惠能随即把橹。祖云:合是吾渡汝。惠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向性

观辉居士: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二

自序品第一之二四 五祖命门人作偈[经文]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

观辉居士: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三

自序品第一之三七 三更密授衣法[经文]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星云大师译文]第二天,五祖悄悄地来到

观辉居士: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五

自序品第一之五九 在法性寺开讲东山法门[经文]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避。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因二僧论风幡义,一曰风动,一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观辉居士: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三 无念

般若品第二之三无念[经文]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星云大师译文]善知识!用智慧观照,就能里外光明澄彻,认识自己本来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