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观辉居士:楞伽经白话解卷二 一切佛语心品第二 第四章 成就神力见如来之一
2024-12-28 12:47

第四章 成就神力见如来之一

本章有三节 一 涅槃自性是空事境界 二 入三昧正受两种神力 三 以何因缘如来向入三昧正受的菩萨作神力加持

第一节 涅槃自性是空事境界

经文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般涅槃者,说何等法谓为涅槃?

白话解

这时,大慧菩萨再次请佛开示:世尊!关于涅槃,有许多说法,究竟怎样才是涅槃真实义?

经文

佛告大慧:一切自性习气、藏意意识见习转变名为涅槃,诸佛及我,涅槃自性空事境界①。

[注]

① 涅槃自性空事境界佛经说的空事,相当现代哲学说的“抽象”。空事境界,是从众多事物抽象出来的形而上的哲理。涅槃有什么自性?说不清。对小乘人说,不生不灭是涅槃;到了自觉圣智境界,执着不生不灭或执着非不生非不灭,都不是涅槃的真实义。这个抽象的空事境界,只有艰苦修习菩萨行,到了自觉圣智境界,才能体会其中的真实义。

白话解

佛告诉大慧:离一切妄想自性,转变因妄想习气所成的藏识、意、意识成自觉圣智,就说是涅槃。所有佛和我所说的涅槃自性,即是空事境界。

经文

复次,大慧,涅槃者,圣智自觉境界,离断常妄想性非性。

白话解

再说:修行到了圣智自觉境界,便说是涅槃。远离外道说的断见和常见。远离种种是性非性的错误观点。

经文

云何非常?谓自相共相妄想断,故非常。

白话解

因什么说非常?有外道说有个常不变的“神我”,这是关于涅槃的“常见”;如果断除了一切自相、共相的妄想,就会明白种种法相变幻无常。

经文

云何非断?谓一切圣,去来现在得自觉,故非断。

白话解

因什么说非断?另有外道说一切断灭了然后入涅槃,这是关于涅槃的“断见”;而过去、现在及未来到了自觉圣智的菩萨于涅槃境界中时刻自觉观照,就可明白涅槃中法相并不断。

经文

大慧,涅槃不坏不死。若涅槃死者,复应受生相续。

白话解

涅槃不坏不灭。如果说涅槃有灭相,有灭必有生,生灭相续不已,有生有灭则不能说是涅槃。

经文

若坏者,应堕有为相。是故涅槃离坏离死,是故修行者之所归依。

白话解

如果说涅槃有坏(变异)相,变异是有为相,而涅槃是无为果,不应是有为相。所以不应说涅槃有坏相、有灭相。这是修行者之所归依。

经文

复次,大慧,涅槃非舍非得,非断非常,非一义,非种种义,是名涅槃。

白话解

在涅槃境界中,没有什么要舍弃的,也没有什么能得到的。没有断灭,也不是常不变,不可能用一种概念来概括,又不能说它有种种不同的概念。修行到达这种境界,就说是涅槃境界。

经文

复次,大慧,声闻缘觉涅槃者,觉自相共相,不习近境界,不颠倒见,妄想不生。彼等于彼,作涅槃觉。

白话解

声闻乘、缘觉乘的人认为,能觉知种种法的自相、共相变幻无常,虚妄不实,能远离惹起烦恼的境界,不起颠倒知见,不作意,不生妄想,就等于是涅槃。其实,不作意,不等于没有妄想。他们说的涅槃相,仍然是妄想相。

经文

复次,大慧,二种自性相。云何为二?谓言说自性相计着、事自性相计着。

白话解

再说,有两种妄想自性相,是哪两种?一种是执着言说有自性相,一种是执着所现烦恼事的影像有自性相。

经文

言说自性相计著者,从无始言说虚伪习气计着生。

事自性相计著者,从不觉自心现分齐生。

白话解

由于长期受到言说的熏习,在自己心中形成了固有的虚妄习气,因而产生对言说自性相的执着。

由于不正确理解自己心中显现的影像,不能用全面的、互相联系的观点观察这些显现的影像,因而产生对事自性相的执着。

End

黄念祖: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一)

后汉支娄迦谶译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编辑说明前 言经 题法会圣众第一德遵普贤第二大教缘起第三法藏因地第四至心精进第五发大誓愿第六必成正觉第七积功累德第八圆满成

黄念祖: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二)

大教缘起第三底下是别序。别序是本经独有的序。经中世尊放光现瑞,阿难请问,世尊回答,演出弥陀愿海、第一希有难逢法宝《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尔时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镜。影畅表里。

黄念祖: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三)

必成正觉第七【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我建超世志 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 誓不成等觉复为大施主 普济诸穷苦 令彼诸群生 长夜无忧恼出生众善根 成就菩提果】本品是必成正觉。上一品发大誓

黄念祖:无量寿经白话解 前言

无量寿经白话解 前言作者撰写《大乘无量寿经解》后,又著此本《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何以故?作者于本书前言中说:今生幸遇这个无上宝典《大乘无量寿经》,感恩不已,是以一注再注,愿一切有缘人同沾真实之利。据

白话《阴骘文》

白话《阴骘文》文昌帝君说:我轮回到十七世时是一个地方父母官的人身,从没有做过对不起群众和下属的事,解救别人的患难,怜悯别人的孤独,容纳宽恕别人的过错,广泛地行善积阴德,感动了上苍(指天人感应),别人如

《楞伽经》与禅宗之关系

◎ 印 海四卷本《楞伽经》是达摩传授给二祖慧可,并对他说仁者依行,自得度也,这是《景德传灯录》及《续高僧传》中所记载。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初祖,继承者是慧可二祖,二人之间,如此亲手授受,可见本经在禅宗中是

元音老人:心经 第四章 译经人

心经 第四章 译经人翻译《心经》的人很多,有七种翻译本子。现在大家读诵的最盛行、最流通的本子是玄奘法师翻译的。文长仅二百六十个字,但意义非常丰富,能赅括三藏十二部经教。玄奘法师精通经、律、论三藏。当时

《楞伽经》简介

《楞伽经》简介◎成观《楞伽经》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是禅宗初祖印度人达摩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因此是历来禅者修习如来禅、明心见性最主要的依据之一。除此之外,佛于本经中详示五法、三自性、八识、二种无我,而这

陈柏达:改变命运的原理 第四章

改变命运的原理 第四章一、吉凶祸福的根源心念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们的心地中就留下印象(种子)。所以古代人把心称为心地或心田,真是太有道理了。我们每起了一个善念,就会在心地

陈兵:生与死 - 佛教轮回说-第四章 众生相种种

第四章众生相种种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众生一词,本是佛典中梵文萨埵(Sattva)的意译,正译有情,《唯识述记》卷一释为有情识即所有具情(感情、情绪、性情等)和识(心识)的东西。用这个词来概括同属有情识的一

王骧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文述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文 述义王骧陆居士著我今天为什么要讲金刚经,用白话来述义呢?为要把金刚经上的妙用,移用在社会上。因离了世间上一切人事,佛法就没用处了。佛法处处是解除人生的痛苦,不论贵贱贤愚、老幼中

王骧陆:金刚般若蜜多经白话述义

金刚般若蜜多经白话述义王骧陆居士讲述我今天为什么要讲金刚经,用白话来述义呢?为要把金刚经上的妙用,移用在社会上。因离了世间上一切人事,佛法就没用处了。佛法处处是解除人生的痛苦,不论贵贱贤愚、老幼中外,

王骧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贯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贯释总持分第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

刘常净:百论释义 舍罪福品第一(1)

百论释义舍罪福品第一(1)百论释义舍罪福品第一释品名题,略明三义:一说明各品为何长短不齐,二正释品名,三略分章段。第一, 说明各品为何长短不齐在解释之前,需要说明的,今此论文,凡有十品,每品五偈,照此

刘常净:百论释义 破常品第九

百论释义破常品第九此论七品破法,叙其来意有以下几点,一者前六品破无常法完毕,此品破于常法,明常与无常诸法皆无实体,显一切法空。二者若约总别来说,《一》、《异》两品总破常与无常,大有是常法,瓶等是无常,

刘常净:百论释义 舍罪福品第一(2)

百论释义舍罪福品第一(2)乙二 破外吉义外曰:汝经有过,初不吉故――修妒路破舍吉义,就是舍罪。罪恶总说有两种:一是旧有的罪恶,如前所说,杀盗邪淫等十恶,自古已来,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任何人作了都会被认

观辉居士:楞伽经白话解 后记

后记小乘与大乘的分界线是什么?小乘只懂人无我,不懂法无我。大乘确立人无我、法无我观,但又不着二种无我相。小乘得人无我观后,以无所有处为涅槃,独善其身。大乘自度度他,以大悲本愿度济群生。不入涅槃。体现了

观辉居士: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会解)自序品第一(又名行由品)一 韶州刺史请大师说法[经文]时,大师⑴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

观辉居士: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四

自序品第一之四[经文]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五祖送至九江驿,祖令上船,惠能随即把橹。祖云:合是吾渡汝。惠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向性

观辉居士: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二

自序品第一之二四 五祖命门人作偈[经文]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

观辉居士: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三

自序品第一之三七 三更密授衣法[经文]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星云大师译文]第二天,五祖悄悄地来到

观辉居士: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五

自序品第一之五九 在法性寺开讲东山法门[经文]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避。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因二僧论风幡义,一曰风动,一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观辉居士: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三 无念

般若品第二之三无念[经文]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星云大师译文]善知识!用智慧观照,就能里外光明澄彻,认识自己本来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