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观辉居士:楞伽经白话解卷四 一切佛语心品第四 第三章 佛法非常非无常
2024-12-29 08:46

第三章 佛法非常非无常

本章有二节 一外道七种无常论 二 佛法起于非常非无常

第一节 外道七种无常论

经文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一切外道皆起无常妄想。世尊亦说一切行无常是生灭法①。此义云何?为邪为正?为有几种无常?

[注]

① 一切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法属于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未离生灭相。离生灭相才得出世间上上法,入上上地。为教愚夫离世间苦,对愚夫说诸行无常;如果执着无常,把瓦砾当珍宝,真要入无择地狱了。

白话解

大慧菩萨请佛开示:世尊!一切外道都妄认为一切法无常,世尊亦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邪是正?外道有几种无常论?

经文

佛告大慧:一切外道有七种无常,非我法也。何等为七?彼有说言,作已而舍,是名无常;有说形处坏,是名无常;有说即色是无常;有说色转变中间,是名无常;无间自之散坏,如乳酪等转变,中间不可见,无常毁坏,一切性转;有说性无常;有说性无性无常;有说一切法不生,无常入一切法。

白话解

佛告诉大慧:外道有七种无常论,我的观点跟他们不同。是哪七种?一、把作已而舍说是无常;二、把形处坏说是无常;三、认为色即是无常;四、把色转变中的过程说是无常,色性不停地散坏,譬如乳变成酪,其中间过程虽然不可见,但时刻在变,说这是无常;五、性无常;六、无性无常;七、一切法不生,也是无常,因为生是无常,把生灭了就是不生,所以不生也是无常。

经文

大慧,性无性无常者,谓四大及所造自相坏。四大自性不可得。

白话解

这里破外道第六无性无常论。能造的地水火风四大种及其所造的种种色相,虚妄不实,自相会坏灭。不实在的东西,怎么会有无常?

经文

不生,彼不生无常者,非常无常。一切法有无不生,分析乃至微尘,不可见,是不生义,非生。是名不生无常相。若不觉此者,堕一切外道生无常义。

白话解

这里破外道第七不生无常论。不能说一切法是常或无常。一切法不存在有性无性的问题,如果是有,就可以分析到微尘,分析到不可见,就说是不生了。因此,不生就不是生,只说它是不生无常相。如果不认识这一点,又会陷入外道生无常论的巢臼。

经文

大慧,性无常者,是自心妄想。非常无常性。所以者何?谓无常自性不坏。大慧,此是一切性无性无常事,除无常,无有能令一切法性无性者。如杖瓦石,破坏诸物。

白话解

这里破外道第五性无常论。性无常论,也是心妄想。其实,一切法性非常非无常。为什么呢?他们认为无常的自性是不变的。一切法有性、无性,都是无常的。除了无常之外,再没有什么可以使得一切法显得有性或无性。譬如用槌槌石块,用杖击瓦片,石块碎了,瓦片散坏了,一切都是无常。

经文

现见各各不异,是性无常事,非作所作有差别。此是无常,此是事。

白话解

他们说,石块碎了,瓦片散坏了,这些事实说明在这件事中,不是作者和所作有差别。瓦片、石块坏了,这都是无常,都是证明无常的事。

经文

作所作无异者,一切性常,无因性。

大慧,一切性无性有因,非凡愚所知。

白话解

佛批驳外道:如果说作者与所作无异,那么,一切性都是常了。这些事就是无因而生的了。

一切法有性无性,都自有其因由,愚夫不明这个道理。

经文

非因不相似事生。若生者,一切性悉皆无常,是不相似事作所作无有别异,而悉见有异。

白话解

不能说诸法都是从不相似事生。如果真的因不相似事生,则一切性都无常了,不相似事、不同的作者与所作亦可以得相同的结果了。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白云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豆不可能长瓜。

经文

若性无常者,堕作因性相。若堕者,一切性不究竟。一切性作因相堕者,自无常应无常。无常无常故,一切性不无常,应是常。

白话解

若一切性无常,这无常性也因无常而生了。若无常一定从无常生,无常一定生无常,这个无常也无常,这不是常吗?所以性无常论的因性不确定,自相矛盾,究竟不成立。

经文

若无常入一切性者,应堕三世。彼过去色与坏俱,未来不生。色不生故,现在色与坏相俱。

白话解

若说一切法性无常,这一切法应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法。譬如人们的眼根与景物接触,所显现的色相是刹那生灭的,过去的色相即生即灭,在当下的一刹那之前已经消失了,在现在这一刹那所显现的色相,也正在消失,未来的色相还没有生出来。

经文

色者,四大积集差别。四大及造色,自性不坏,离异不异故。

白话解

色是四大以不同的因缘积集而成,因而积集所成的色相有差别。因为四大与所造色自性不坏,不说它们异,也不说他们不异。

经文

一切外道,一切四大不坏,一切三有,四大及造色在所知有生灭。离四大造色,一切外道,于何所思惟性无常?四大不生,自性相不坏故。

白话解

一切外道亦认为四大不坏,常不坏的四大,造出了三界有,尽人皆知四大造色有生灭,由常不坏的四大造出无常的色相。因为四大不生,自性相不坏,离了这四大,一切外道凭什么思维,可以说一切性无常?

白云按至此,都是破外道的性无常论。

经文

离始造无常者,非四大,复有异四大,各各异相。

白话解

离始造无常论,又名作已而舍无常论。他们所说的始造指最初能造色的东西,他们认为此等东西与四大不一样,亦各有各的自相。

经文

自相故,非差别可得。彼无差别,斯等不更造,二方便不作。

当知是无常(此句不明,疑有缺漏)。

白话解

这里破外道第一种作已而舍无常论。如果说另有与四大有不同的作已而舍的东西,却说不出这东西的自相跟四大有什么差别。既然与四大没有差别,便无须另立一种名相。另造一种方便。

经文

彼形处坏无常者,谓四大及造色不坏,至竟不坏。

白话解

形处坏无常论者,说四大及其所造之色不坏,不论色相怎样变异,色质也不坏。

经文

大慧,竟者,分析乃至微尘,观察四大及造色,形处异见长短不可得,非四大坏,四大不坏,形处坏现,堕在数论。

白话解

这里破外道第二形处坏无常论。他们说至竟不坏,这“竟”字的意思,说把色质分析到微尘,直到看不见了,色质也不坏,只是形状变异,见不到长短分别了。不是四大坏,四大不坏,是形状变坏。这是不见实相,只看表象的世俗数论。

经文

色即无常者,谓色即是无常。彼则形处无常,非四大。

若四大无常者,非俗数言说。

白话解

这里破外道第三色即无常论。他们见到色相无常,便认为色质无常,跟执着形处无常者一样,他们也不说四大无常。

若说四大无常,不是世俗言说所能达到的境界。

经文

世俗言说非性者,则堕世论。见一切性,但有言说,不见自相生。

白话解

有说四大无确定自性,这说法属于世论。他们说见四大的一切性,而他们不知道一切性只不过是人们说出来的而已,并无自性相可得。

经文

转变无常者,谓色异性现,非四大。如金作庄严具,转变现,非金性坏,但庄严具处所坏。如是,余性转变等,亦如是。

白话解

这里破外道第四色转变中间无常论。他们说只是色性有变异,四大不变。譬如金造成金属的器皿,只是形状变了,金性并不变坏。一切法的转变,都是如此,只是形状变异。

经文

如是等种种外道无常见妄想。火烧四大时,自相不烧。各各自相相坏者,四大造色应断。

白话解

上面列举种种外道无常见妄想,都认为火烧四大,四大自相不坏。如果四大自相坏了,就不会造色了。(这是外道的常见。)

[附录]

关于不生无常论及性无常论,这两段文字艰涩,很难理解,今录宋·释正受《楞伽经集注》所注于下,供同修参考。

经文

彼不生无常者,非常无常。一切法有无不生。分析乃至微尘,不可见,是不生义。非生是名不生无常相。若不觉此者,堕一切外道生无常义。

集注

此破第七不生无常。○佛言不生,非是生法。则无一切有无性,不可说言常无常。○谓法若是生,可分析生法作微尘,求生法不可得,乃名作不生。故不生非是生,不得灭生名无常。若灭生名无常者,是名生无常相。若不觉此不生无常相者,则堕外道不生无常义务。

经文

大慧,性无常者,是自心妄想。非常无常性。所以者何?谓无常自性不坏。大慧,此是一切性无性无常事,除无常,无有能令一切法性无性者。如杖瓦石,破坏诸物。

集注

此破第五性无常。○彼外道立无常自性无有坏灭,能令一切诸法之性成无常事。若除此无常自不坏性,无有能坏灭诸法之性为无性者。举喻如槌杖瓦石能坏于物而自性不坏。

经文

现见各各不异,是性无常事,非作所作有差别。此是无常,此是事。作所作无异者,一切性常,无因性。

集注

自此以下,是佛破外道性无常也。言现见性无常与所破事无有异体,故云非作所作有差别。作者,性无常也。所作者,所破事也。若有余地体,何不指定此是性无常,此是所破事?若性无常与所破事无异体者,一切性常,则无因性。

经文

大慧,一切性无性有因,非凡愚所知。

集注

新说云:以外道计除性无常,无有能令人天变化有无者。是故佛言,人天依正一切诸法,生起灭坏,实亦有因。但非凡愚之所能了。

经文

非因不相似事生。若生者,一切性悉皆无常,是不相似事作所作无有别异,而悉见有异。

集注

上已破性无常能坏诸法,此复破性无常能生诸法。佛谓一切生法如种粟得粟,种豆得豆,非因不相似事而生者。如种粟得豆,种豆得粟,则诸法之性悉归无常矣。是不相似事能作性无常,所作一切事应无别异,而世之所见,诸法云何各各有异?

经文

若性无常者,堕作因性相。若堕者,一切性不究竟。

集注

若计性无常能坏诸法者,堕作因性相。既堕作因性相,则一切法悉归无常。故曰不究竟。

经文

一切性作因相堕者,自无常应无常。无常无常故,一切性不无常,应是常。

集注

实叉云:若无常性是有法者,应同所作,自是无常。自无常故,所无常法皆应是常。○新说云:若计性无常性为能生因,是有法者,应同所作,性不究竟,自是无常也。自无常故,何能灭坏生起诸法?所无常法,皆应是常。何以故?既同所作,而计常住,自不灭坏,故所作法皆是常也。

经文

若无常入一切性者,应堕三世。彼过去色与坏俱,未来不生。色不生故,现在色与坏相俱。色者,四大积集差别。四大及造色,自性不坏,离异不异故。一切外道,一切四大不坏。

集注

实叉云:若无常性住诸法中,应同诸法,堕于三世。与过去色同时已灭,未来不生,现在俱坏。一切外道计四大种体性不坏,色者,即是大钟差别。大种造色异不异故,其自性亦不坏灭。

经文

一切三有,四大及造色在所知有生灭。

集注

一切三界四大及造色,在所有处,皆知是无常也。

经文

离四大造色,一切外道,于何所思惟性无常?四大不生,自性相不坏故。

集注

佛言,离四大造色外,更有何法名性无常?

第二节 佛法起于非常非无常

经文

大慧,我法起非常非无常,所以者何?谓外性不决定故。唯说三有微心,不说种种相有生有灭。

白话解

大慧!我说的法,立足于非常非无常。为什么呢?因为外性不确定。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一切法,都是人们微妙心所生。我不说种种相有生有灭。

经文

四大合会差别,四大及造色故,妄想二种事摄所摄,知二种妄想,离外性无性二种见,觉自心现量。

白话解

四大会合有差别而显现种种色相,愚夫于此色相,能取之心与所取之境结合,生起诸多妄想。如果能正确了解能取、所取都是虚妄分别,舍离这两种妄想,舍离对种种法有性无性的虚妄分别,便能正确了解自己心中显现的影像,其实都是人们自己的心中物。

经文

妄想者,思想作行生,非不作行。离心性无性妄想,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一切法,非常非无常。不觉自心现量,堕二边恶见相续。

白话解

对自己心中显现的影像作意起念,思前想后,便妄想不断。离心、离想,离法性有性或无性的想法,不生妄想,那么,世间法、出世间法、出世间上上法等一切法,都非常非无常。如果不正确了解自己心中所现的影像的虚妄性,便会陷于二边恶见而至妄想相续。

经文

一切外道,不觉自妄想,此凡夫无有根本。谓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从说妄想生,非凡愚所觉。

白话解

因为一切外道凡夫没有根本智慧,所以他们都不能从自心妄想中醒悟过来。只执着先圣的言说相,对所有佛说的世间法、出世间法、出世间上上法,都依于言说相生起妄想,不能入真实义。

经文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远离于始造,及与形处异。

性与色无常,外道愚妄想。

诸性无有坏,大大自性住。

外道无常想,没在种种见。

白话解

世尊把外道无常妄想相再宣示一遍,说偈言:

说离始造无常性,形处转变无常性,

性无常或色无常,全是外道妄想性。

诸性无生则无坏,无生无灭性常住,

外道生起无常想,溺于见相实愚痴。

经文

彼彼外道等,无若生若灭。

大大性自常,何谓无常想?

一切唯心量,二种心流转。

摄受及所摄,无有我我所。

梵天为树根①,枝条普周遍。

如是我所说,唯是彼心量。

[注]

①梵天为树根 梵天是初禅天,只到清静离欲境界,是婆罗门教的主神所居的天。外道以梵天为其终极归依,他们的一切妄想言论都以此为根。

白话解

彼诸外道妄计着,实无若生若灭相,

既说四大性自常,何由计着是无常?

计着生灭常流转,一切事相唯心量,

摄所摄相皆虚妄,离我我所无妄想。

梵天即是妄想根,枝条周遍皆妄想。

彼说梵天根与枝,我说唯是彼心量。

End

真正的佛法不是消极避世

弘恩法师虽居住山林中,亦非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以预备将来出山救世之资具耳,与世俗青年学子在学校读书为将来任事之准备者甚相似。由是可知,谓佛法为消极厌世者,实属误会。--弘一法师因此,

对治中国人通病的佛法

◎ 太 虚佛如一个大医生,能善知一切的方药,遍医一切的病症。又如一个医剂师,能采集一切的药材,配成一切的药品。佛法如一部大医书,种种的病理医方,无不载明。又如一爿大药铺,种种的药材药品无不备蓄。但医药

黄念祖: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一)

后汉支娄迦谶译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编辑说明前 言经 题法会圣众第一德遵普贤第二大教缘起第三法藏因地第四至心精进第五发大誓愿第六必成正觉第七积功累德第八圆满成

黄念祖: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二)

大教缘起第三底下是别序。别序是本经独有的序。经中世尊放光现瑞,阿难请问,世尊回答,演出弥陀愿海、第一希有难逢法宝《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尔时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镜。影畅表里。

黄念祖: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三)

必成正觉第七【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我建超世志 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 誓不成等觉复为大施主 普济诸穷苦 令彼诸群生 长夜无忧恼出生众善根 成就菩提果】本品是必成正觉。上一品发大誓

李炳南:当生成就之佛法

甲、要觉悟现在的环境及将来的去路一、人生逆境多那一个人能免了患病、衰老、亲眷生别死离、财物失散、怨加害?还有:贫人希望得财、无儿的希望得儿、无职业的希望得职业,但是求得到的究竟有几人?这些不如意的事,

黄念祖:未悟之前,不可妄谈佛法

近更多有双手齐执之行人,纵变为三头六臂,每臂也必须执著,爱锁情枷,名缰利锁,邪见疑根,视同拱壁,爱玩不舍。如是修行,徒自欺尔!老学长久侍上师,闻法独多,修法又勤,此皆多数师兄所未能及者,敬祈百尺竿头,

黄念祖:无量寿经白话解 前言

无量寿经白话解 前言作者撰写《大乘无量寿经解》后,又著此本《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何以故?作者于本书前言中说:今生幸遇这个无上宝典《大乘无量寿经》,感恩不已,是以一注再注,愿一切有缘人同沾真实之利。据

佛法的真谛

◎ 虚 云我们人生住在娑婆世界里,犹如在苦海中,因此没有一个人不想脱离苦海的。但脱离生死苦海,便须佛法。佛法的真谛,严格的说起来,是无法可说,那有言语文字形相呢?楞严经说: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可是为接

佛法原理与做人

◎ 太 虚卅二年十二月廿七日在湖南粤汉路大礼堂讲在佛法原则上,法就是讲宇宙间存在的事物都离不了因果法则,这个法则从自然界到社会以至心知,一切都是具有的,亦名因缘所生法。例如一盆花的生长和存在,必有种子

李炳南:李炳南老居士《当生成就之佛法》

甲、要觉悟现在的环境及将来的去路一、人生逆境多那一个人能免了患病、衰老、亲眷生别死离、财物失散、怨 加害?还有:贫人希望得财、无儿的希望得儿、无职业的希望得职业,但是求得到的究竟有几人?这些不如意的事

汉明帝夜梦金人,佛法传到中国的一个胜妙缘起

汉明帝夜梦金人,是佛法正式传到中国的一个胜妙的缘起。这在《后汉书》里都有记载。汉明帝刘庄,在永平十年,就是公元64年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金黄色的高大的人,项背后面有日月之光,来到他的庭院当中。这个梦很

刘素云:佛法告诉你为什么越害怕的事情就越容易发生

人的心情,许多是阴性的。例如,害怕、自卑、担心、不好意思、焦虑、无奈、烦心、紧张、慌张、怀疑、绝望、遗憾、失落、后悔、想不通、犹豫等等。害怕是促成,很容易招魔。害怕是一个非常招灾的东西,大家千万要高度

佛法可以对治人的八种通病

太虚大师编者按:我们对照前贤文章所得结论,不妨反躬自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必然会有受益。佛法可以对治中国人的八种通病佛如一个大医生,能善知一切的方药,遍医一切的病症。又如一个医剂师,能采集一切的药材

佛法智慧与身心健康

宽运法师据统计显示,近年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及各种压力的增大,中国精神类疾病患病率有大幅上升的趋势,特别在城市中,每6个市民中就有一个患有精神疾病,其中最常见的3种疾病为心境障碍(抑郁症类)、物质使

不了解佛法的人对皈依的误区

◎ 宏 海现在有许多人因为觉得佛门是劝人向善的,所以愿意皈依三宝。但由于对佛法的不了解,所以知见上也有一些误区。比如说第一点误区:认为皈依以后就必须吃素。作为三宝弟子吃素当然是好的,既体现了佛弟子的慈

佛教故事:五百只大雁得闻佛法,死后转生天界享福

那时候佛住在波罗奈国,在旷野中为天人等四众弟子演说微妙法义。当时空中有五百只大雁,听到佛说法的殊胜梵音,心里非常欢喜,在天空中盘旋飞翔,不忍远离,很快他们又想飞到世尊那边,刚好有猎人张开罗网在狩猎,五

听闻佛法能调伏烦恼

净界法师我们看佛陀说法的功德,这个法,它透过佛陀的音声传到我们心中,有什么样的功德?功德当中有四段。第一个,调伏烦恼。这个地方有四句:总摄魔界,动魔宫殿。众魔慑怖,莫不归伏。我们学习世间法,世间也有很

佛法的最终目标是离苦得乐

佛法的最终目标是离苦得乐,这由两点可以决定:一、本师释迦牟尼佛成佛前所以出家修行的发心。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佛未成佛前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也承担着未来济国安邦的重任,但是他仍然感

佛法提倡少欲知足的人生

◎ 济 群 什么是欲  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质上的希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人类的基本欲望可归纳为财、色、名、食、睡五种,生活在欲界的每个人,

看看自己学习佛法的方向对不对

大家进到寺院里来修学佛法,除了要清楚自己的方向及步骤,还要检视实践的成效,这与所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没有冲突的。也就是我们不是去检讨有没有收获,而是检查我们的耕耘有没有出毛病?我们的重心还是放在耕耘

佛法化导

◎ 倓 虚大凡一个国家之政治法律,无微不至,那还有不逮之处?教育设备,有完全的课程,那还有不足之处?固然如是,但亦难免有想到,作不到的。就按学界教育,有体育、智育、德育。到卒业考试的题目,总不能出于三

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如瑞法师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呢?对此,《宝性论》以六义来回答,从而彰显了三宝的殊胜。第一是稀有义:世间的财宝,贫穷的人是没办法拥有的。而三宝,薄福之人是遇不到的。今天大家能遇到,可见都是大福报

一切佛法圆融无碍

一切的佛法,都是佛陀教给我们对治烦恼、获得快乐的方法,因为众生有不同的根基,所以在层次上有深浅之分,但实际上目标、意趣互不相违,本自圆融。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对我们有这样的教诫:显密本圆融,愚执自他宗,

佛法当中的真富贵

惟觉老和尚问:什么是佛法当中的真富贵?它的含义是什么?惟觉老和尚答:在战国时代有一位颜斶,是一位隐士。齐宣王为了治理好国政,到处寻访有智慧、有德行的贤士。齐宣王见到颜斶,很欣赏他,就告诉他:我看你吃的

佛法和佛教有区别吗?

◎ 大 安请问法师:佛法和佛教有区别吗?宗教都是讲究信,不可怀疑。但佛学是讲究理性,理性则是讲究独立之精神,好的吸收,坏的批判。可是佛法研究不是学佛。弟子一直在理性和感性中纠结,已经严重影响自己心性,

觉悟佛法的途径

觉悟佛法的途径◎学 诚 达摩祖师--我们禅宗的祖师、初祖,对汉传佛教影响非常大。有些庙就称为某某禅寺,禅宗五家七宗在唐代以后非常盛行。达摩祖师有一部非常有名的论,叫作《二入四行论》。二入,就是理入、

白话《阴骘文》

白话《阴骘文》文昌帝君说:我轮回到十七世时是一个地方父母官的人身,从没有做过对不起群众和下属的事,解救别人的患难,怜悯别人的孤独,容纳宽恕别人的过错,广泛地行善积阴德,感动了上苍(指天人感应),别人如

入佛法的快捷方式

◎ 倓 虚大纲领,纲领既得,乃易入手。三大钢领者,一性理,二心识,三万物。性理是体,心识与万物是用。性理者,乃天然之性理,在天谓之天理,亦谓之天性;在人间谓之理性,亦谓之理体,或谓性体;若赋之于心物,

佛法犹如旃檀片片皆香

◎ 慈 舟本人屡屡提出。说佛法犹如旃檀,片片皆香。举起一片之香,即是全体之香。曾讲过普贤行愿品,读诵普贤十大行愿品,就能往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所以十大行愿,就是整个旃檀。随拈一行一愿,就是片片皆香。阿

《楞伽经》与禅宗之关系

◎ 印 海四卷本《楞伽经》是达摩传授给二祖慧可,并对他说仁者依行,自得度也,这是《景德传灯录》及《续高僧传》中所记载。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初祖,继承者是慧可二祖,二人之间,如此亲手授受,可见本经在禅宗中是

佛教、佛法、佛学

◎ 张家成佛教、佛学、佛法是人们接触佛教文化时经常碰到的几个概念,它们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佛教一语的含义较为广泛,是指包括教主、教义、教徒组织、清规戒律、仪轨制度和情感体验等等复杂内容的综合体。佛教经

佛法与人生

佛 法 与 人 生◎ 常 惺 万法唯心,非自然性,非定命论。说明人之福祸善恶,乃由其一念心生。故谓智以止观修习心行,观照心思起伏而善巧调练,如何使此心念纯净而不趣恶,明智而不愚闇,旷达而不偏私,终于无

悟即是佛法

悟 即 是 佛 法◎ 达 摩经云:不舍智慧名愚痴。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以心为有,解与不解俱是妄。若解时,法逐人;若不解时,人逐法。若法逐于人,则非法成法;若人逐于法,则法成非法。若人逐于法,则

佛法与美

太 虚美与佛的教训 佛陀教戒诸弟子,作不净观,观人的身命,以及万有的身命,皆为不净,使之厌离而不贪著。不净观即不美观,此即观人等自然界为不美;人等自然界既为不美,则依此自然界为质素而人造之技术的文艺等

不拿佛法作人情的来果老和尚

内地有经忏的丛林,代信众做一切的佛事。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以音声做佛事也是很好。所以在大陆唱念、拜忏乃至做水陆,九华山、普陀山等各大寺院都有。在内地最特殊的道场,专门为了生死,完全不接受佛事的丛林

元音老人:心经 第三章 《心经》的五重玄义

心经 第三章 《心经》的五重玄义用五重玄义来解释大乘经典,是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发明的方法。所谓玄义,并非深奥玄妙不可测,而是将经文所含的幽微玄妙意旨分五个层次挖掘疏解出来,使大家容易明白。后来的解经者皆

佛法是有神论还是无神论

佛法是有神论还是无神论◎ 南怀瑾佛说无主宰,非自然,他们以为释迦牟尼佛是无神论者。其实,他们搞错了,释迦牟尼佛并没有否定神的存在,只是他把神与人视为同一生命,平等无二,神与人同一本体。他提倡人要找到

《楞伽经》简介

《楞伽经》简介◎成观《楞伽经》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是禅宗初祖印度人达摩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因此是历来禅者修习如来禅、明心见性最主要的依据之一。除此之外,佛于本经中详示五法、三自性、八识、二种无我,而这

抓住佛法的核心

抓住佛法的核心  ◎ 米拉日巴尊者阐释十度六度展开,就是十度。对于这十度,米拉日巴尊者曾解释说:断除我执外,无余布施度。在断除我执以外,再没有其他的布施度,因为断了我执以后,就没有不能施舍的东西。断除

修持佛法时有二十一种徒劳

莲师说:当修持佛法时,有二十一种徒劳。佛母问:是哪些?上师说:若你不放弃伤害众生,那生起菩提心就是徒劳的。若你不持守三昧耶,那接受灌顶就是徒劳的。若学习许多法教而无法利益自心,那就是徒劳的。若做许多善

佛法就是教我们禅生活

佛法就是教我们禅生活◎ 净 慧佛法为什么要建立?佛陀为什么要出世说法?大家可能会异口同声地说:《法华经》上告诉我们,佛陀出现于世是为一大事因缘,就是要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就是佛陀要出世说法的

佛法真利益

佛法真利益◎印 光佛法真利益,唯恭敬至诚者,能得其全。其余则随其诚之大小,而各有大小益耳。若只铺张虚华,以图悦人耳目,则或又有亵渎之罪。汝欲超荐父母,实为孝心,又何须问其有功效否。此问,足见汝之信心不

佛法十疑略释

佛法十疑略释◎ 李叔同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疑问,然后乃能着手学习。以下所举十疑及解释,大半采取近人之说而叙述之,非是讲者之创

中国佛法之兴衰

中国佛法之兴衰◎ 梁启超从中国佛学史大量观察,可中分为二期:一曰输入期,两晋南北朝是也。二曰建设期,隋唐是也。实则在输入期中,早已渐图建设,在建设期中亦仍不怠于输入,此不过举其概而已。输入事业之主要者

佛法似阳光雨露

余世磊每天,我们用水要交水费,用电要交电费,上网要交网费,看电视要交收视费,消费交费,天经地义。而阳光普照大地,给大地带来光明和温暖,滋养着万物的生长;雨露洒遍大地,使河满江盈,滋润、养育着万物。正是

佛法只在心内求

佛法只在心内求◎ 虚 云现在与大众随便闲谈,开示二字,愧不敢当。因为虚云连自己都未明白,岂敢谬教他人?佛教开示,场合很多,如丛林坐香,班首轮流开示,观音七、念佛七等亦复如是。但拜忏不同打七,礼忏须五体

佛法这么好,怎么和亲朋好友分享?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吃到好吃的美食,或者遇到有意思的事情,总是会迫不及待地想要与人分享,很多学佛的人也是这样,觉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今生得遇正法是一件因缘殊胜的事情,所以总是迫切地想要,把佛法的智慧和慈

徐恒志:怎样实践佛法

一、学佛者的苦闷从来学佛的人,常常会发生这样几种情况:第一.已认识佛法理论的精辟圆满,也常常看经研教,赞叹随喜,但只当作学术性来研究鉴赏,不肯毅然决然地用认真严肃的态度来躬行实践。有的还曲解本来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