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辉居士:六租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一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二)2024-12-22 12:35
[经文]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星云大师译文]
善知识!迷而不悟的人只是口说,悟了的智者则能心行。又有一类迷而未悟的人,死心静坐,也不想,自以为这就是大。这样的人不足以和他说摩诃般若之法,因为他们已经落入了邪见的谬误。
[净慧和尚解说]
迷失的人只是口里这么说,有智慧的人用生命去身体力行。
有一类迷人,在那里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对于这样的人,不可与语。就不要跟他说话了。不要理他,不可理谕,不可开导,你给他开导,他也不听。这比口说心不行更坏。为什么呢?他走入邪见去了。走入邪见以后,很难改。他们会谤佛谤法谤僧。
[经文]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来去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⑴。
【注】
⑴般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称为六度门。般若,是在修禅进入三摩地中离一切相、圆明寂照时获得无上正觉的情况下发生的智慧。
[星云大师译文]
善知识!自性心量广大,周遍法界,用的时候历历分明,应用就了知一切。一切法即一法,一法即一切法,来去自由,心体沒有障碍,这就是般若。
[净慧和尚解说]
心量是广大的,遍周法界。大家不要把这个法界看得离开我们很远,法界也在当下。所谓遍周法界,就是说,十法界都具备这个自性之大,十法界都具备这个性。十法界,包括四圣法界和六凡法界。四圣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佛。六凡分为三善道、三恶道。三善道,天、人、阿修罗。三恶道,地狱、鬼、畜生。
周就是没有任何缺陷,遍就是没有一处不到。所以叫遍周法界。
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这句话很重要,不是空心静坐,而是了了分明。就是说,没有一事他不了解,就像中午的太阳,处处都能够照到,了了分明。正因为你具备了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的这种智慧,所以你才能做到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 。
祖师劝人修行,只要一句阿弥陀佛,或是一句话头,一门深入。如果你在一个地方突破了,那么其他的地方也能够突破。这就是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做到了这一点,你就能够去来自由,心体无滯,没有障碍了。这就是般若,这就是般若的功用。
般若有这么大的功效,佛不能给你,菩萨不能给你,要你自己挖掘才行。
[经文]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行,自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星云大师译文]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都是从自性中出生,不是从外面得来,不要错用了心思!这就叫作真性自用。一法真即一切法皆真。心要用于开发真如自性,转迷为悟的大事,不要在空心静坐等小道上用功,更不要整天口中说空,而心中不修真空之行!这就好像一个平民百姓,自称自己是国王,终究不是真。这种人不是我的弟子。
[净慧和尚解说]
一切般若智从自性而生。别人不能给你什么东西,别人只能告诉你一个方法。告诉了你方法,如果你不去做,你就不会有受用。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这就是刚才讲的,有一点突破了,你就处处都有受用。
心量大事,不行小道。这个心要把它扩展,要使它真正具有包容性,这不是一件小事,不是小道。六祖反复地告诫我们,叫你不要执着有,也不要执着空。执着空,不修此行,终无实益。就像普通人说我是皇帝,没有人信他,因为你毕竟不是。好像那个演戏的,在台上做了皇帝,下台以后,还是普通老百姓一个。如果我们只是嘴里成日讲空,心里并不真正修行,六祖说,非吾弟子。
[经文]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
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星云大师译文]
善知识!什么叫做般若呢?梵语般若,中国话译作智慧。在日常的一切处、一切时中,如果能念念不无明愚痴,常用智慧行事,这就是般若行。
如果一念愚妄,就尽失般若;一念离妄,就能出生般若。
世间凡夫,愚迷不悟,不能见到实相般若。虽然口说般若,心中却为愚迷所惑;虽然常常自己说我在修行般若,念念说空,却不认识真空的道理。
般若沒有形相可说,智慧心就是此无形无相而又不落断灭的般若实相。若能作如是理解,就称为般若智。
[经文]
何名波罗蜜⑴?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
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于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注】
⑴波罗蜜波罗蜜,一般译为到彼岸,即是离开生灭轮转的此岸,到达不生不灭的彼岸。这个彼岸,是修行人追求的最完美的境界,在那里的人,没有丝毫烦恼,万事万物,平等平等,随心任运,自在无碍。修习般若波罗蜜,用般若智慧观照,化度心中众生归于无所有,从而到达无生佛地,成就庄严佛土,这是明心见性,即心成佛的最上乘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译文]
什么叫做波罗蜜呢?这是印度话,中国话译为到彼岸,从它的译义来解释,是断绝生灭。
心若执着外境,就有生灭现起,如同水中波浪起伏不定,这就叫做此岸;心如果不攀缘外境,好比流水经常畅通无碍,生灭便无由现起,就叫做彼岸,所以称为波罗蜜多。
[净慧和尚解说]
六祖大师对波罗蜜有独到的解释。他的比喻非常有特色。这里有两三处要大家注意。一个就是着境与离境的问题。着境就是生灭起,离境就是生灭灭。根据《金刚经》来讲,着境就是我们的心染着六尘,就是在色声香味触法上面生心。离境就是不在色声香味触法上面生心,也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着境,有贪爱,有染着,就有生灭生灭就是生死,生死的根本就是三毒烦恼,三毒烦恼就是贪嗔痴。
我们的一言一行,如果不在戒定慧三无漏学上面,就会落在贪嗔痴三毒上面。当我们的一念心生起的时候,可以借此观照一下自己生起的是什么心,是贪心、是嗔心、是痴心?是在守成、是在修定、还是在发生智慧?就这样去经常检点自己,这样,我们的修行就容易进步。不然的话,老是懵懵懂懂的,修行很难得力。
为什么说听经很重要?听经就是要明白道理,明白道理以后,就要按照经典上面所说的,时时刻刻来观照我们当下的心念,看它是落在哪一方面,是在随生死流转还是在离生灭。
着境生灭就好比是波浪,有起有伏。我们的心态有起有伏,如同波浪一起一伏,就是生灭。有时烦恼起来了,到了不可遏制的地步;过了一会儿,烦恼又慢慢地消退了,理智、智慧、和定力又开始起作用了。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用佛法来指导我们的生活,看管好自己的心念,不要让心念随烦恼流转。
离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生灭就没有了。这时,我们的智慧就在起作用。智慧没有被无明烦恼所阻碍,智慧在指导我们的生活,如水常通流,就能到彼岸。
彼岸,不是换了一个地方,不是当真从桌子这边走到桌子那边去了。彼岸与此岸的区别,就是看你是着境还是离境,就这么简单。贪心嗔心一生起,就是起生灭,觉知它是原来性空的,就是无生灭。了生死简单极了。
一念悟众生即佛,一念迷佛即众生,这全在一念之差。一念之间如果能够把握,其实了生死也是很容易的。
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刹那是什么意思?我说一句话时,已经过了几百个刹那了。
波罗蜜,勉强翻译过来就是到彼岸。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就是到彼岸。
一切事情圆满成就,也叫波罗蜜。今天这餐饭吃得非常舒服波罗蜜;今天出门很顺利波罗蜜;一个人一辈子圆满地划了一个句号波罗蜜。在印度,波罗蜜成了一件事情圆满结束的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