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郭耀华:第二章 第二节 虚空、无有、无修元成、无住、无念无作意、无勤自然住
2025-01-21 10:05

第二章 第二节 虚空、无有、无修元成、无住、无念无作意、无勤自然住

第二节 虚空、无有、无修元成、无住、无念无作意、无勤自然住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虚空、无有、无修元成、无住、无念无作意、无勤自然住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一)虚空

1. 大圆满之见行者,与修因果不相同,此即见修行菩提,犹如虚空之本性,谁对虚空超思度,若有作起思度心,菩提如空无有成。[1]

2. 《声应成续》云:“显观对境之性相,蔚蓝色之天空中,光与颜色及法界,明现五智之自现。”

如是于外境太虚之空中显现内境法界者,此则名为“现空无二之界”。[2]

3. 无有虚空中十种自性

虚空中十种自性者:正见、三昧耶、灌顶、曼荼罗、地、道、事业、智、果、法性。通达此十无有,即是大圆满之见。

《普作续》云:

善提心者犹如大虚空,犹如虚空心性法性中,无见无修无所护本誓,不勤事业亦无智慧障,不净诸地亦无所行道,无微细法无二无和合,于心无有了义教抉择,起增损故无肯定诀窍,此乃大圆菩提心之见。[3]

(二)无有

《实相宝藏论详释》提到:宣说了悟无有之义而解脱:梦境幻化空寂当时中,无智愚夫爱着故成缚,知诸本性则不能为缚,不达无有之法诸有情,着我性故缠缚而轮转,若善明了觉性瑜伽士,现生即以无有作肯定,无有因果法性界中脱。[4]

(三)无修元成

1. 无修

如是无有之法解要已,觉性关键无修全放下,所现收于无有取舍中,即是大界心境坦然住。[5]

2. 元成

阿底瑜伽法中超越界,全无所有虚空之本性,即此现前法身体位中,无有动摇乃最初空界,自然放下大乐本元成。[6]

(四)无住

《大圆满心性休息》提到:不缘已灭未生者,何处亦无现在心,不住自性平等性,心勿寻心令清净。[7]

(五)无念无作意

《圆满自然力之河流续》云:法身空寂性之体,自然正智无念界,说为空明觉性心,空而无我之智慧,诸法元成大圆满。[8]

(六)无勤自然住

《普作续》云:不管所现任何一切法,本与自心法性就是一,不用因果之理来观察,应当观察自心真如性,皆是自己菩提体所现。未悟此理而各安假名。世俗有显胜义则无有,胜义世俗无二唯一谛,安名真实我亦起迷乱,贪着安乐则是爱欲病,无爱欲故则能得安乐,有意修佛即非能成就,无勤自然住故任运成,无勤自然住于无念住。[9]

二、全知麦彭仁波切造论,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注疏《大圆满直指心性注疏·窍诀宝藏库》对无修的见解

书中提到:以见抉择之本性,无任何所作意之耽着,故无所有修,现见赤裸之实相本面故,昼夜恒时无散而行持,此乃名修习,即安住彼性之中时,无有所修无散乱,不作破立不观察,自然安住本来性,不作勤作束缚染,自然法性禅定者,瑜伽住于虚空王,修习如海直定。[10]

三、北传佛经相关内容(请参考附录一)

在北传佛经大乘佛法中,虚空、无有、无修元成、无住、无念无作意、无勤自然住是重要修行见地,举例如下:

(一)虚空

1.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住金刚喻三摩地,乃至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住无着无为无染解脱如虚空三摩地故,得于大有情众中定当得为上首,[11]世尊,菩萨摩诃萨所有般若波罗蜜多,是如虚空波罗蜜多。[12]

2. 等虚空界者,智所行境清净故,无所依者,随世意乐现色身故,能离翳者,了知无有众生界故,虚空智慧者,放光明网遍法界故。[13]

3. 尔时释提桓因语须菩提:“若菩萨修习深般若波罗蜜,为修习何法?”“憍尸迦!若菩萨修习深般若波罗蜜,即是修习虚空。”[14]

4. 金刚一实理,世主最上生,虚空自然智,大智大慧眼,大光明遍照,大智光大日,智光照世灯,大光明炽盛。[15]

5. 法身如虚空,智慧如大云,能令遍满覆一切故,是故第十名法云地。[16]

(二)无有

1.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17]

2. 须菩提言,世尊,若无生死无涅槃者,云何名净,佛言须菩提,是净无忆想生死及与涅槃,亦无染着,须菩提,犹如有言净于虚空,实无所除令虚空净,如是须菩提,所言净者实无有法,名之为净,若有闻是而不惊怖,名之为净。

[18]

3. 文殊师利言,如我所见,实无有法业报熟者。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无业无报,无业报熟故。[19]

4. 诸法不可得,无有法可证,如是知于法,能解佛菩提,彼若悟此法,便转于*轮。[20]

5. 大慧。一切凡夫亦复如是。以依自心分别。而生一切诸法。大慧。无有法生无有法转。如幻梦中见诸色事。[21]

(三)无修元成

1.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最为甚深,无能修者,无所修法,亦无修处,亦无由此而得修习,何以故,世尊,非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义中而有少分实法可得名能修者,及所修法,若修习处。[22]

2. 一切圣人所以修道,为坏定业得轻报故,不定之业无果报故,若一切业定得果者,则不应求修习圣道,若人远离修习圣道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不得解脱得涅槃者,亦无是处,善男子,若一切业定得果者,一世所作纯善之业,应当永已常受安乐,一世所作极重恶业,亦应永已受大苦恼,业果若尔则无修道解脱涅槃。[23]

3. 善男子,于正行中无果无得亦无正行,彼处亦无修行一法,善男子,亦于彼处无果可得,以无分别故,善男子,若不得一法乃名为得。[24]

(四)无住

1.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住而为方便安住般若波罗蜜多,所住能住不可得故。[25]

2. 一切法无住,定处不可得,诸佛住于此,究竟不动摇。[26]

3. 住一切诸法真实性者名圣解脱,圣解脱者名无所住,无住之住住一切法。[27]

4. 又无住者名首楞严三昧,首楞严三昧知一切法而无所著,以无着故名首楞严,如来具足首楞严定。[28]

5. 阿难,缘名色有识,此为何义,若识不住名色,则识无住处,若无住处。宁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不。[29]

(五)无念无作意

1. 佛言:“般若波罗蜜,无念无作故。即是一切诸佛之母,一切诸佛所从生故。何以故?以无生故。”[30]

2. 修空法者,不依三界,不住戒相,清净无念,无摄无放,性等金刚,不坏三宝,空心不动,具六波罗蜜。[31]

3. 金刚手大秘密主菩萨摩诃萨,善男子,菩萨心密者,若修四念处行即心无念亦无作意。[32]

4. 复有无念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入灭尽定观了无形,[33]圣者内所证,常住于无念。[34]

5. 诸菩萨摩诃萨,应入显现法界善巧印门,以无念印印一切法。[35]

(六)无勤自然住

1. 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勤而为方便,圆满精进波罗蜜多,身心勤怠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思而为方便,圆满静虑波罗蜜多,有味无味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着而为方便圆满般若波罗蜜多,诸法性相不可得故。[36]

2. 佛告文殊,菩萨欲学斯经典者,则当信解虚空之门,诸法无勤修,而反现精进,其无所行者,此上度精进,[37]

3. 现前自然住,安立一切相,智者不分别,得最上菩提。[38]

4. 法界自然住无所住,所以者何,法界自然用自然故自然为空。[39]

End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何以见得呢?我们把古人说的五福的次序倒过来一下,逐个来说吧!一、善终:念佛人得善终,这几乎是毋庸置疑的,且是容易得到公认的,现今在佛教兴盛的地方,很多医院都知道设置念佛堂、往生堂

顺其自然可得自在之心

◎ 墨 墨有人问洞山禅师:我们如何躲避寒暑?禅师回答:何不向无寒暑处避?这人又问:什么地方才是无寒暑处?禅师答:寒时寒杀阇黎,热时热杀阇黎。(阇黎:梵语音译,指高僧。)其实,禅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寒冷

复得返自然

◎ 正 慈 檐前施饭来飞鸟,林下行香踏落花。 自解刹那知佛性,不劳更喻几尘沙。--唐 释广宣素来喜欢依傍大山和清流,喜欢清静、清新、空旷自然的乡野,故闲暇时光总想躲开繁闹,到乡下走走看看,偷个闲,犹

陈大惠:自然界没有不知道回馈、感恩的物种

陈大惠:为什么要感恩:自然界没有不知道回馈、感恩的物种这回听明白之后,他彻底老实了,他说,我真得学。他给我问了一个问题,他说,我特别想,我知道现在社会问题很多,我这个钱挣到之后,好多时候这个钱很快就没

能够冲破一这关,业障自然消除

广钦老和尚只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审察自己的过失,是我们最大的无明习气。别人的是非善恶是别人的事,与你有何干?只要审察自己有无过失,不要去看别人的过失。别人的行为好,我们心里不起欢喜贪著心,行为不好,也不

铁链锁虚空

◎ 本 焕禅堂的禅字,又名静虑,又名思维修,总的一句话,就是要找到我们的本来面目。大家在参禅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要起疑情。要起疑情,首先就得发道心。参禅要如丧考妣,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样疑情才会发得

自然的大安详

索 甲在教禅坐时,我常在开头就说:把你的心带回家,然后放下,放松。整个禅坐过程可以简化成这三个重点:把你的心带回家、放下、放松。每个重点都包含着许多层面的意义。把你的心带回家,意思是通过专注的修习,把

由人间净土法尔自然皈命极乐净土

由人间净土法尔自然皈命极乐净土◎ 姚冬梅净土,顾名思义就是指清净的刹土。人间净土就是要在人间建立清净的国土。这种观点似乎很让人向往、振奋。然而,仔细思维,却是站不住脚的,何以见得?首先,要建构净土,就

元音老人:心经 第二章 诸法皆空 不住相故 无所得故

心经 第二章 诸法皆空 不住相故 无所得故佛在五时说法中,无不是根据众生的根性和机缘应病与药的,所以应缘说法,而无定法。为了使众生不误解佛法,不执着在经文的字句名相上,佛说: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说一字

人生一切顺其自然

人生一切顺其自然◎ 元 真深山藏古寺,禅堂卧蛟龙。一位禅僧自从住进禅堂,就效仿禅宗四祖道信,夜不展单,肋条不沾席--俗称不倒禅--不睡觉。他十年之中,昼夜坐禅,心无杂念。然而,眼看着同门师兄弟一个个越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

◎ 济 群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一偈颂揭示了事物的内在联系,破坏大自然,和大自然对立,无疑会使人类自取灭亡。千百年来,人类依赖自然的给予生活,与此同时,对大自然的探索也始终

陈柏达:宿命论的错误在那里?第二章

宿命论的错误在那里?第二章一、真有命运这一回事!诸君可曾仔细的想一想:在这世界上,为什么有的人出生在富贵的家庭,而有的人却出生贫贱?有的婴儿生下来就很可爱,而有些婴儿却长得很丑呢?为什么有的人一出生就

一日禅:人生,顺其自然最美

生活是一杯白开水,乐观的人喜欢加糖,悲观的人则往往加盐,都是你自己调制的味道,其实生活永远把握在你自己的手中,有时候我们缺少的,不是看透的眼光,而是宽广的胸怀和豁达的心境!人生,别较真,顺其自然最美。

道外无心,心外无道:体悟即心即道的自然境界

周因朴,活动于五代末、北宋初,上承司马承祯、王玄览的坐忘论思想,凝练出修道即修心修心即修道的精要论断,对内丹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当下对周因朴《大道论》的关注较少,因此我们应当对这

在日常生活中去悟道,去感受道法自然的真谛!

近年来,教内外一些道士、居士隐居山水静地专心于打坐静养。无疑,静坐炼养是一种悟道养身的行为。许多宫观名胜古迹都是开放旅游场所,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大,暇时静下心闭目打坐,为长时精神状态紧张的人

慈悲的因缘到了 你自然也会素食

念佛之人为什么要吃常素呢?由于念佛一法是大乘佛法,修菩萨道圆成佛果。成佛的种子是什么呢?是慈悲心、大慈悲心,本着慈悲心的因缘,我们要吃常素,不能伤害众生。一是为了圆修佛果的目的、慈悲心的培植,我们要吃

一日禅:顺其自然

你羡慕别人月薪几万,却不知道他日日加班到深夜的辛苦。你羡慕别人说走就走到处游玩的自由,却不知道他为这份自由放弃的东西。一切都有代价,无论是财富,事业,别人永远是别人。别处永远在别处,等你走过去,你现在

什么是自然辟谷?

辟谷是古时道家修炼人士到一定的境界,而出现的一种气满不思食、身心加速排毒和净化的现象和过程。后来也有人在有了一定的吸收自然原始能量的能力的基础上 自己 主动辟谷,加快修炼进程,提升修炼效果,使辟谷也成

刘常净:三论宗纲要 三论宗的教理和观行 第二章 教理

第二章 教理第一节 四论大意本宗的根据,以《华严》、《大品》、《法华》、《涅槃》四经为主。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和《大智度论》为宗。这在陈隋时代,兴皇法朗及其门下,是经常标榜的。三论宗以为

威力无比的虚空藏菩萨

这时释迦牟尼佛告诉众人说:”善男子,虚空藏菩萨是一切众生生天、般涅槃大明导主,能断一切烦恼心患,善治身毒及四大病。若有众生起恶邪见,轮回迷没生死旷野,无善方便,不知生天、般涅槃路,若有众生称虚空藏菩萨

虚空藏菩萨的功德利益

虚空藏菩萨是非常殊胜的菩萨之一,是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而对于有的人来说,虚空藏菩萨也是生肖虎和牛的本命佛,我们平时修行的时候也可以修行虚空藏菩萨,而且多多的修行虚空藏菩萨是有非常大的功德利

地位崇高的虚空藏菩萨

世尊对虚空藏菩萨摩诃萨 极为赞叹,用很多譬喻来描述这位大菩萨的功德:“是菩萨具诸三昧犹如大海;住菩萨戒如须弥山;忍辱之心犹如金刚;精进勇猛犹如疾风;智如虚空;慧如恒沙;诸菩萨中如大胜幢;向般涅槃之大导

神通非凡的虚空藏菩萨

虚空藏菩萨是非常厉害的一位菩萨,我们平时修行虚空藏菩萨是有很多的好处的,因为虚空藏菩萨是主管智慧和财富,我们平时修行的时候也是可以增加智慧和财富的。但是这些都不是虚空藏菩萨的殊胜之处。虚空藏菩萨在本国

虚空藏菩萨的五虚空藏

藏传佛教所供奉之菩萨,又称五大金刚虚空藏。即法界虚空藏、金刚虚空藏、宝光虚空藏、莲华虚空藏、业用虚空藏等五位菩萨。这五尊是密宗修法时所供奉的,在一般显教寺院中,甚为少见。依据密宗教义,这五大虚空藏是大

虚空藏菩萨的虚空藏院

虚空藏菩萨是佛教中地位非常高的一位菩萨,不仅地位崇高,而且神通非凡。虚空藏菩萨是诚实、富有的象征。当您佩戴时能够使您避开破财、败财的灾难,使您财路畅通无阻,且能生财聚财,得八方贵人相助,远离小人,人财

虚空库菩萨简介

相信很多人都是听过虚空库菩萨的,而虚空库菩萨汉译又作虚空孕、虚空藏、虚空光等。佛教八大菩萨之一。所以我们在遇到虚空库菩萨的时候,我们是可以直接理解成是虚空藏菩萨。虚空库菩萨为三世诸佛第一辅臣,功德浩荡

虚空藏菩萨的经典

相信很多修行虚空藏菩萨的人都知道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满足世间一切如法持戒者的善求善愿,使无量无边众生获得无穷利益,故有此虚空

虚空藏菩萨的真言加持

八世纪时,虚空藏信仰传入日本,僧侣间颇盛行虚空藏求闻持法以增进记忆力,日僧空海即曾修此法。而在民间,也普遍信仰虚空藏菩萨能增进福德、智慧,消灾免难。此菩萨在日本所受信奉的热烈程度远胜过中国。在《虚空藏

虚空藏菩萨的佛像介绍

根据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所译《虚空藏菩萨经》,虚空藏菩萨摩诃萨 为“一切香集”佛国的大菩萨,已从释尊 那里听闻受持无上甚深妙法,据经文记载:这一佛国在我们太阳系西方离我们地球有八十恒河沙世界之遥的地方

虚空库菩萨真言和虚空藏菩萨咒

虚空库菩萨真言:唵-缚日罗-恒襄-唵恒洛-娑婆诃 虚空藏菩萨咒:此咒为般若结晶,能增智光,能助大定,增强记忆,促进心通。如能勤诵此咒,易得一心不乱、忆持不忘之功效。南无虚空藏菩萨摩诃萨(三称)阿袮,逻

地位崇高的虚空库菩萨

相信人们都知道虚空库菩萨,其实虚空库菩萨也是虚空藏菩萨,只不过这是翻译的不同,但是这都不妨碍这殊胜的功德,虚空库菩萨具有赐予利乐的力量。"藏"表示无限福德智慧,"虚空"表广大,《大方等大集经》指出:虚

虚空库菩萨是属牛和属虎人的本命佛

我们都知道虚空库菩萨也就是虚空臧普萨,这是非常殊胜的一位菩萨,而虚空库菩萨的经典虚空库菩萨真言和虚空藏菩萨咒是非常值得我们修行的,此咒为般若结晶,能增智光,能助大定,增强记忆,促进心通。如能勤诵此咒,

虚空库菩萨佛像简介

相信很多人都是听说过虚空库菩萨的,而其实虚空库菩萨和虚空藏菩萨是同一位菩萨,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满足世间一切如法持戒者的善求

虚空库菩萨道场如今在哪

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一般菩萨都是有道场的,而虚空库菩萨也不是例外的。因为他也是佛教中八大菩萨之一。从虚空藏菩萨横空出世后,凌驾群雄,慈悲恒发。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众多菩萨中专主智慧、财富和功德,因为尊上的

什么是虚空库菩萨咒手印

依《虚空藏菩萨神咒经》所载,世尊对此菩萨甚为赞叹,说其禅定如海,净戒如山,智如虚空,精进如风,忍如金刚,慧如恒沙。是诸佛法器,诸天眼目,人之正导,畜生所依、饿鬼所归,在地狱救护众生的法器,应受一切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