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郭耀华:第四章 第二节 从《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谈起
2025-01-21 09:29

第四章 第二节 从《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谈起

第二节 从《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谈起

《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与《阿閦佛国经》类似,介绍阿閦如来及东方妙喜世界的修行方式,分析如下。

一、舍利弗,不动如来住虚空中为众说法,彼声闻众若得神通及不得者,以佛威力皆住虚空,以三威仪而听法要,何等为三,谓行住坐。是声闻辈,若欲涅槃,结加趺坐而便灭度,尔时大地为之震动。既灭度已,一切天人皆来供养,或有阿罗汉将欲灭度,身中出火而自阇维,或有自然化灭无遗舍利;或有于灭度时游行空中如五色云,须臾消散灭无遗迹;或住虚空如降时雨至地消尽。舍利弗,此亦不动如来应正等觉,本修菩萨行时作如是愿,若我得证无上菩提,诸声闻众以三威仪而取灭度。[1]

这段经文描述不动如来灭度时,虹化五色显现,自然化空无遗迹。阿罗汉弟子们也相同圆寂状况。

二、不动如来为世光明作众生眼,不动如来般涅槃后,乃至正法住世,由彼如来本愿力故,是诸菩萨,若于后时受生彼者,应当读诵百八法门,读诵兹已方能受持彼一切法,不动如来之所安立,一百八法门本性。我灭度后,若有菩萨摩诃萨当生彼剎者,亦当读诵一百八法门,及能受持一切法门。[2]

这段经文描述不动如来长期成为众生所见的光明体,放射光明。笔者不清楚百八法门。但在阿閦佛国要受持一切法前有此先诵读百八法门要求,仅当参考。

三、彼不动如来应正等觉,从身出火而自阇维,舍利遗形皆作金色,譬如低弥罗树,随分断处皆有卍(音万)字之文,如来舍利亦复如是。不动如来所有舍利分分周圆,表里皆有吉祥之相(相表之文其状如下)卍,随解之处中表皆有吉祥之文。[3]

这段经文与《阿閦佛国经》圆寂描述有些不同,是全身金色舍利,是三昧真火自焚与虹光化身渐出彩虹有些差异。

四、不动如来亦复如是,虽在遥远能与他界诸菩萨众而作光明,不动如来虽在彼剎,余世界中诸菩萨众所有形类等色皆悉能见。[4]

这段经文描述阿閦如来能为他届菩萨作光明修行指引。

五、彼佛剎中多漏尽阿罗汉故,此三千大千世界星宿数量,不如彼佛声闻众多。此三千大千世界星宿犹有数量,彼一一会无量有情得阿罗汉故,诸会声闻无有数量,余界人天纵以天眼亦不能见。[5]

这段经文描述阿閦佛国,阿罗汉众多,不可计数,且弟子分散各个大千世界。

六、我极观上方皆空寂静,须菩提言,彼不动如来,诸声闻众及彼佛土,亦复如是如见上方,以法界等故,得无有异。[6]

这段经文指阿閦如来佛国净土非常的空寂,融入虚空法界,一般凡眼难见。

七、若于国中雨雹为灾,非时霹雳及余种种可怖之事,彼善男子善女人等,应当专念不动如来及称名号,由彼如来往昔弘济百千诸龙解脱众苦。[7]

本段经文指出阿閦如来与布兴雷雨的龙族关系密切,与大圆满法在龙族传播也有关系,另外文殊菩萨与龙族也有特殊关系。

八、由初发心被精进甲,于一切众生不为瞋等之所摇动,舍利弗,时彼菩萨因此念故,妙喜国中号为不动,时广目如来应正等觉,见彼菩萨得不动名。[8]

本段经文指阿閦如来修行过程不生嗔怒之心,妙喜佛国又称不动佛国。不为外界干扰而动心。

--------------------------------------------------------------------------------

[1] 《大宝积经》,(唐)菩提流志译,《大正藏》第十一册,第106页下.

[2] 同上,第109页中.

[3] 同上,第109页中.

[4] 同上,第111页上.

[5] 《大宝积经》,(唐)菩提流志译,《大正藏》第十一册,第110页下.

[6] 同上,第108页下、第109页上.

[7] 同上,第122页上.

[8] 同上,第102页中.

End

五欲八风不动心

五欲八风来势汹汹,却最能磨炼人之性情。弘忍大师即说:五欲者,色声香味触;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此是行人磨炼佛性处。世间法中,顺缘成就人,逆缘磨损人。修行路上,情形往往相反,有时候毁人者为顺缘,而逆

刘素云:外不着相,内不动心!

我们进寺庙进行祭拜的时候,会发现佛和菩萨的眼睛都是半睁半闭着的,这是为什么呢?著名的学者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个故事:我母亲信佛,但并不大懂得什么佛理。我在童年的时代,有次问她:妈妈,菩萨的眼睛为什

见美色不动心者必获福

广化老和尚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起意神先知。若问天神得知人们心念之后,又将怎样?答曰:天道福善而祸淫。行善以积阴德为最善,阴德又以护生及不淫为上。故见色不动心者必获福,犯淫行者定遭殃。善恶昭彰,无人幸免

处处作主见如来

惟觉法师《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起心动念这一念心,一个是客,一个是主。客,是指我们的妄想,像空中的灰尘一样,始终是来来往往的。既然是妄想,来也好、去也好,就像灰尘一样;能够知道妄

如来禅与祖师关之区别

◎ 谛 闲如来出世,唯一大事因缘,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祖之道,原无二致;度生方便,乃有多门。诸佛以随机施化,四悉利生,一代时教,无非应病与药,原无实法与人。祖师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如来

◎ 李 睿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众,长夜已过,勿再沉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大众觉昏衢,疏昏昧!故丛林的一天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一天,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

药师如来法门一斑

◎ 弘 一己卯四月在永春普济寺讲 王世英记今天所讲,就是深契时机的药师如来法门。我近年来,与人谈及药师法门时,所偏注重的有几样意思,今且举出,略说一下。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今所举出的几样,殊不足以包括药

从烦恼即如来种中看烦恼

前 言何谓烦恼?烦者烦热,恼者恼乱,烦热恼乱身心,是为烦恼。就是这烦恼,令多少人痛苦不堪,又令名少人为它葬送性命。亦是这烦恼,导致无穷无际的生灵,长劫沉溺于三途,头出头没漂泊于苦海,无始无终流浪于生死

所谓如来

◎ 清俞樾《金刚经》第十四分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按真语、实语、不诳语、不异语,皆易解说。独所谓如语者,不易解说。俗解云:默契真如之语,苟为推美,未合经义。愚谓如语即

元音老人:心经 第四章 译经人

心经 第四章 译经人翻译《心经》的人很多,有七种翻译本子。现在大家读诵的最盛行、最流通的本子是玄奘法师翻译的。文长仅二百六十个字,但意义非常丰富,能赅括三藏十二部经教。玄奘法师精通经、律、论三藏。当时

若能转物 即同如来

◎虚 云《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做得

若能转物即如来

若能转物即如来◎ 老和尚《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

沈家桢: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明心见性

沈家桢居士: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明心见性>我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莫名其妙地在作文中写下了一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照佛教的教理来讲,我过去世,一定也读诵受持金刚经>,而且将这两句短文

陈柏达:改变命运的原理 第四章

改变命运的原理 第四章一、吉凶祸福的根源心念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们的心地中就留下印象(种子)。所以古代人把心称为心地或心田,真是太有道理了。我们每起了一个善念,就会在心地

于凌波:如来藏思想的研究

如来藏思想的研究于凌波一九九九年三月净觉佛教研究所主办第九届中国佛教学术会议论文一、如来藏与佛性如来藏,又称如来胎,通常把它看作是佛性的异名。如来藏梵语tathagatagarbha,指隐藏于一切枣生

陈兵:生与死 - 佛教轮回说-第四章 众生相种种

第四章众生相种种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众生一词,本是佛典中梵文萨埵(Sattva)的意译,正译有情,《唯识述记》卷一释为有情识即所有具情(感情、情绪、性情等)和识(心识)的东西。用这个词来概括同属有情识的一

久坐不动,现代人常见“上热下寒”

我们这个时代有一种病,很流行,十个人当中九个人都有,这种病叫上热下寒。为什么会出现上热下寒?因为上面动得太多。眼睛老在动,看手机;嘴巴老在动,吃各种各样的垃圾食品,喝各种各样的冰镇饮料,服用各种各样的

智慧佛语:一切众生 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经典原文】复次,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华严经》【经文解释】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要用功?我们

燃灯古佛和如来谁大?燃灯古佛的来历

燃灯古佛和如来谁大?燃灯古佛是过去佛之一,是过去庄严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首。而如来呢,一般指的是释迦牟尼佛,是现世佛之一,是超九界以独尊的存在。一个是千佛之首,一个是超九界以独尊,燃灯古佛和如来到底是谁

念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功德利益

一、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功德利益【凡有所愿,所求皆得】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闻我说是药师琉璃

药师如来

药师琉璃光佛又名药师如来,指药师佛(梵文:Bhaiṣajyaguru)全名作:(药师琉璃光如来),为佛教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以琉璃为名,乃取琉璃之光明透彻以喻国土清静无染。东方另一佛国曰“妙喜世界

什么是药师如来

药师如来,全名药师琉璃光王如来,通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简称为药师佛。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来源,是以拔除生死之病而名为药师,能照度三有之黑暗故名琉璃光。现在为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领导着日光遍照与月光遍照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求什么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简称《药师经》。共有三个译本,分别为:一、《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唐三藏法师玄奘译;二、《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隋天竺三藏达摩笈多译;三、《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

药师如来佛像

无上尊药师琉璃光王 七佛本愿功德念诵仪轨供养法载,尊左手执持药器(又作无价珠),尊右手结三界印,尊身着宝佛衣,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台,台下有十二神将。此12神将誓愿护持药师法门,各率七千药叉眷属,在各地护

药师如来法门是什么

目 录药师如来法门一斑药师如来法门略录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药师如来法门一斑今天所讲,就是探契时机的药师如来法门。我近年来,与人谈及药师法门时,所偏注重的有几样意思,今且举出,略说一下。药师法门甚为广大

药师如来的不可思议功德是什么

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拜《药师忏》,祈求药师如来、十方三宝放光加持我们消灾除障、增福增寿以外,下了课还要多念药师佛和药师咒。药师如来的圣号功德不可思议,你念药师佛的名号,就能消灾除障、增福增寿、增上解脱。如

药师如来十二大愿之殊胜

据《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记载,药师佛在因地修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诸根,趋入解脱,故依此愿而成佛,住净琉璃世界,其国土庄严如极乐国。《药师十二大愿赞偈》十二大愿,饶益

观辉居士:如来顶神咒功德无量

如来顶神咒功德:一、原文此诸金刚菩萨藏王,精心阴速,发彼神识。是人应时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无疑惑。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药叉罗刹,及富单那,迦吒富单那,鸠槃茶,毗舍遮等,并诸饿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