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二2024-12-11 08:58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二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译
韩清净科记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二
酉二、一切种子识3 戌一、种类分别5 亥一、明具阙2 天一、具一切种
复次,此一切种子识,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种子皆悉具足。
天二、阙菩提种
不般涅槃法者,便阙三种菩提种子。
若般涅槃法者至三种菩提种子者:若诸有情能证烦恼及苦寂静,是名般涅槃法者,即有种姓补特伽罗。彼种子识为有漏种之所随逐,及无漏种之所依附,是名一切种子皆悉具足。不般涅槃法者,即无种姓补特伽罗。彼种子识唯为有漏种子之所随逐,不为无漏种子之所依附,由是说言便阙三种菩提种子。三种菩提者,谓声闻菩提、独觉菩提,及大菩提。此中般涅槃法及不般涅槃法者建立差别,摄决择分问答应知。(陵本五十二卷十七页4204)
亥二、明随逐2 天一、略标
随所生处,自体之中,余体种子皆悉随逐。
天二、别显3 地一、于欲界
是故欲界自体中,亦有色、无色界一切种子。
地二、于色界
如是色界自体中,亦有欲[1]、无色界一切种子。
地三、于无色界
无色界自体中,亦有欲、色界一切种子。
随所生处至有欲色界一切种子者:谓于随一现所生处所得异熟自体之中,所余一切界地、一切处所当生种子皆悉随逐,若遇生缘,即便得生。由是因缘,或有一类依欲界身得上地定,从欲界没得生上地;即欲界自体中,有色、无色界一切种子。如是从色界没,或有一类还生欲界,或有一类上生无色;此即色界自体中,亦有欲、无色界一切种子。如是从无色没,或生欲界,或生色界;此即无色界自体中,亦有欲、色界一切种子。无始时来,一切有情五趣流转,依此种子识义应知。
亥三、明和合2 天一、出增长
又羯罗蓝渐增长时,名之与色平等增长,俱渐广大。如是增长,乃至依止圆满应知。
又羯罗蓝渐增长时至依止圆满应知者:于胎藏中,羯罗蓝位最初剎那,是名为生;从是以后,未至形位,名渐增长;至形位已,诸根依处分明显现,恒为心心所法之所依止,由是说言依止圆满。既圆满已,不更渐增,故于中间说乃至言。
天二、辨所由
此中由地界故,依止造色渐渐增广。由水界故[2],摄持不散[3]。由火界故[4],成熟[5]坚硬。由无润故,由风界故,分别支节[6]各安其所。
此中由地界故至各安其所者:为显羯罗蓝中诸根大种及彼依处大种与识俱生,有其业用差别可得,故于此中作如是说。
亥四、明习气3 天一、名言习气
又一切种子识,于生自体虽有净不净业因,然唯乐着戏论为最胜因。
天二、业习气
于生族姓、色力、寿量、资具等果,即净不净业为最胜因。
又一切种子识至净不净业为最胜因者:眼等六处,是名自体。从识生时,虽由净不净业为牵引因,然非最胜。何以故?由无始时乐着戏论为因缘故,眼等诸根差别得生,非唯业引。名言种子亲生彼故。菩萨地说:戏论分别能生分别所依及所缘事。又说:无始世来,应知展转更互为因。(陵本三十六卷二十二页2999)依此道理,当知戏论于生自体为最胜因。生豪贵家,或卑贱家,是族姓别;形色端严,或复丑陋,是色差别;无疾有疾,有能无能,是力差别;长寿久住,或复少寿,是寿量别;资具圆满,或复匮乏,是资具别。此外复有财位、朋属、名称若得不得众多差别,故置等言。如是果类,当知皆由净不净业有差别故,而有如是胜劣差别。由是故说净不净业于彼彼果为最胜因。
天三、我执习气2 地一、举凡夫
又诸凡夫,于自体上计我、我所,及起我慢。
地二、简圣者
一切圣者,观唯是苦。
又诸凡夫至观唯是苦者:不预圣流,是名凡夫。于自所依不如实知唯有诸行,从因而生,托众缘转,颠倒分别,总执为我,或执我所;即由是故,我慢俱生。圣者不尔,观唯诸行而无有我,观堕世间而唯是苦,虽复世间有乐无苦,然约胜义,有漏麤重,由行苦性,说唯是苦。
亥五、明领受2 天一、唯异熟受
又处胎分中,有自性受,不苦不乐,依识增长。唯此性受,异熟所摄。
有自性受至异熟所摄者:受有三种。谓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今此唯说身受不苦不乐,名自性受。为显诸行粗重自性,于不苦不乐受中分明显现,故说彼受名自性受。于乐受、苦受中,由贪恚二心所扰乱故,麤重自性不易可了,是故不说彼二名自性受。譬如热痈,冷触封之,即生乐想;热灰堕上,便生苦想;痈自性苦不易可了。若离冷热,尔时唯有痈自性苦分明显现。如下决择分说。(陵本六十六卷一页4939)[7]由此譬喻,名自性受道理应知。此自性受,于胎藏中依阿赖耶识渐次增长。由依彼识渐增长故,彼识既唯异熟所摄,此受亦尔。不待缘生,唯异熟摄。
天二、余一切受2 地一、三受摄
余一切受,或异熟所生,或境界缘生。
余一切受至境界缘生者:前自性受唯异熟受,当知即阿赖耶识相应受。所余身触俱受,具苦乐等,名一切受。如是一切,若用宿业为因而生起者,是名异熟所生;若用现触为因而生起者,是名境界缘生。
地二、苦乐摄
又苦受、乐受,或于一时从缘现起,或时不起。
又苦受乐受至或时不起者:此于一切受中,唯说苦受、乐受从缘生者,如是差别。余受不尔,影显可知。
戌二、受果分别3 亥一、明相续2 天一、辨相
又种子体,无始时来相续不绝。性虽无始有之,然由净不净业差别熏发,望数数取异熟果,说彼为新。
又种子体至说彼为新者:此种子体即阿赖耶。摄大乘说:一切有生杂染品法于此摄藏为果性故,又即此识于彼摄藏为因性故。是故说彼阿赖耶识名种子体,亦复说名一切种识。由彼种子因果展转,如暴流水,恒无止息,是故说言无始时来相续不绝。此种子体虽如前说,随所生处自体之中,余体种子皆悉随逐。然要待业差别熏发,彼随逐种方能取果。由熏发业或净不净,彼所取果爱非爱别。如是数数能取果故,随尔所时,说彼种子假名为新。理实本有,非新起故。如有颂言: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此中界言,即种子义。无始时来,即本有义。复次,当知爱非爱果由业熏发,业异熟故,名异熟果。能取彼业既受果已,势力便尽。此受尽已,余业当生,于五趣中流转不绝。由是说言数数取异熟果。
若果已生,说此种子为已受果。
若果已生说此种子为已受果者:果未生时,种子但有与果功能,不名已受果。若至现果寿量尽边,无间得生,名已受果。即尔所时,亦名与果。种子势力随与果生故。
天二、结成
由此道理,生死流转相续不绝,乃至未般涅槃。
亥二、显差别2 天一、定受摄2 地一、标决定
又诸种子未与果者,或顺生受,或顺后受。虽经百千劫,从自种子一切自体复圆满生。
或顺生受或顺后受等者:此说定业受果差别。云何定业?谓故思已,若作若增长业。若所作业,于现法中异熟未熟,于次生中当生异熟,如是名为顺生受业。若所作业,现法、次生异熟未熟,从此已后异熟方熟,当知是名顺后受业。如下摄事分说。(陵本九十卷三页6797)即由此二业增上力,彼诸种子未与果者,虽经久时,历百千劫而无失坏,随于一切所当生处,一切自体从自种子圆满复生。此即显示决定受义。然复当知,决定受业,若顺生受,此能障得阿罗汉果。若顺后受,于所证得阿罗汉果不能为障。虽不为障,然彼非不是定受业。何以故?由即依彼烦恼助伴,及即依彼诸行相续,施设此业为定受故。如下摄事分说。(陵本九十卷三页6794)
地二、释别名2 玄一、已受果
虽余果生要由自种,若至寿量尽边,尔时此种名已受果。
玄二、未受果
所余自体种子未与果故,不名已受果。
虽余果生要由自种等者:谓现法中一切种子,无始时来相续有故,由业熏发,余自体生。此体自种虽无始有,然要待至现法寿量尽边,此自体种方可得生。于尔所时,名已受果。除此所余自体种子相续随逐,果未已生,不名已受果。
天二、不定受摄3 地一、举种类
又诸种子,即于此身中应受异熟,缘差不受。
地二、明所摄
顺不定受摄故。
地三、简受果
然此种子亦唯住此位。
又诸种子至唯住此位者:此中显示有诸种子不定受果,不定受业之所摄故。不定受业者,谓故思所造轻业。如下摄事分说。(陵本九十卷二页6793)当知此种于自身中非不应受异熟,但由缘阙差违,故不定受。由于身中决定随逐,安住种位,是故说言唯住此位。
亥三、结染净
是故一一自体中,皆有一切自体种子。
一一自体中皆有一切自体种子者:此即总结前文。随所生处一切自体之中,余体种子皆悉随逐,即由是故,五趣流转。彼诸种子,或定受果,或不定受,或顺生受,或顺后受,如是总名一切自体种子。
若于一处有染欲,即说一切处有染欲。若于一处得离欲,即说于一切处得离欲。
若于一处有染欲至于一切处得离欲者:谓欲界中有三十六处生差别,色界中有十八处生差别,无色界中有四处生差别,是名有情随所生处。于一一处所生自体而起我爱,是名染欲。当知我爱于一切处皆无差别。若于一处有,即一切处有;若于一处得离欲,即一切处得离欲。诸外道类皆执有我,虽离下地欲得生上地,乃至上生非想非非想处,而非真实究竟解脱,还受下地诸异熟果,以彼未离我爱欲故。圣者不尔,依无我理而证现观,若于一处离我爱欲,即于一切处离我爱欲,由是能证真实解脱。当知此依出世离欲而作是说,不通一切世间离欲内道、外道,是故有别。
戌三、所依分别2 亥一、染依摄2 天一、释粗重2 地一、辨品摄3 玄一、烦恼品
又于诸自体中所有种子,若烦恼品所摄,名为粗重,亦名随眠。
玄二、异熟等品
若异熟品所摄,及余无记品所摄,唯名麤重,不名随眠。
玄三、善法品3 黄一、标
若信等善法品所摄种子,不名麤重,亦非随眠。
黄二、征
何以故?
黄三、释
由此法生时,所依自体唯有堪能,非不堪能。
诸自体中所有种子等者:此说种子略有三品。一、烦恼品所摄;二、异熟品所摄;三、善法品所摄。若烦恼品所摄者,由无堪能,亦名麤重;烦恼生时,顺诸杂染,违清净故,随附依身,亦名随眠,烦恼种子能生一切烦恼缠故。若异熟品所摄者,由无堪能,亦名麤重;不生烦恼,不名随眠。若善法品所摄者,唯有堪能,非不堪能,不名麤重;能违烦恼,不顺彼生,亦非随眠。
地二、结行苦
是故一切所依自体,粗重所随故,麤重所生故,麤重自性故,诸佛如来安立为苦,所谓由行苦[8]故。
粗重所随等者:若烦恼品所摄种子,随附依身,能生烦恼,是名粗重所随。若烦恼生,无堪能相,是名麤重所生。若异熟品所摄诸行粗重,是名麤重自性。诸佛于此安立为苦,由彼诸行能随顺生一切烦恼及众苦故。由此道理,一切圣者于自所依观唯是苦。
天二、广种名3 地一、标
又诸种子,乃有多种差别之名。
地二、列
所谓名界,名种姓,名自性,名因,名萨迦耶,名戏论,名阿赖耶,名取,名苦,名萨迦耶见所依止处,名我慢所依止处。
地三、结
如是等类,差别应知。
所谓名界等者:如说眼界乃至意识界,即彼种子名之为界。如说本性住种姓,及习所成种姓,即无漏种名为种姓。色心等法一一现行,即彼彼种假名自性。望能与果,彼种名因。我执种子名萨迦耶。名言种子名为戏论。种子识体名阿赖耶。若种已润,是名为取。若果已生,是名为苦。从无始来,为染污意相应萨迦耶见及与我慢,于种子识缘执为我,是名萨迦耶见及与我慢所依止处。如是等类,随其所应,得差别名。
亥二、净依摄
又般涅槃时,已得转依诸净行者,转舍一切染污法种子所依。于一切善、无记法种子,转令缘阙,转得内缘自在。
又般涅槃时等者:此中转依有二种人,一、声闻,二、菩萨。声闻转依,以于流转背修故得。菩萨转依,以方便修及无二智为依止故得。(如显扬论十六卷十五页说31,560a)是二种人皆名已得转依诸净行者。转舍一切杂染所依,转得一切清净所依故。然声闻所得转依,由彼厌背流转为因缘故,般涅槃时,于所依中一切善、无记法种子皆被损害,永不复生,安住法性无生无灭;是即声闻无余依相。云何彼种被损害耶?决择分说:若圣弟子将入无余涅槃界时,所有一切善及无记诸法种子皆被损害。由染污法种子灭故,不复能感当来异熟果,亦不复能生自类果。当知是名永害助伴损伏。(陵本五十一卷十八页4131)依此道理,说彼声闻于一切善、无记法种子,转令缘阙。若诸菩萨所得转依,由方便修及无二智为因缘故,般涅槃时,于一切善法种子,转得内缘自在,起变化身,作诸有情一切义利故。
未二、住胎位5 申一、时分差别3 酉一、极圆满者3 戌一、标时量
又于胎中,经三十八七日,此之胎藏,一切支分皆悉具足。从此以[9]后,复经四日方乃出生。
戌二、指经说
如薄伽梵于入胎经广说。
戌三、释彼类
此说极满足者,或经九月、或复过此。
酉二、圆满者
若唯经八月,此名圆满,非极圆满。
酉三、阙减者
若经七月六月,不名圆满,或复阙减。
申二、资长差别2 酉一、于六处位
又此胎藏六处位中,由母所食生麤津味而得资长。
酉二、于羯罗蓝等位
于羯罗蓝等微细位中,由微细津味资长应知。
又此胎藏六处位中者:如下说有八位差别。若至根位、形位,名六处位。
申三、住位差别4 酉一、标
复次,此之[10]胎藏,八位差别。
酉二、征
何等为八?
酉三、列
谓羯罗蓝位、遏部昙位、闭尸位、键南位、钵罗赊佉位、发毛爪位、根位、形位。
酉四、释8 戌一、羯罗蓝
若已结凝,箭[11]内仍[12]稀,名羯罗蓝。
戌二、遏部昙
若表里如酪,未至肉位,名遏部昙。
戌三、闭尸
若已成肉,仍极柔软,名闭尸[13]。
戌四、键南
若已坚厚,稍堪摩触,名为键南。
戌五、钵罗赊佉
即此肉抟增长,支分相现,名钵罗赊佉。
戌六、发毛爪位
从此以后,发毛爪现,即名此位。
戌七、根位
从此以后,眼等根生,名为根位。
戌八、形位
从此以后,彼所依处分明显现,名为形位。
若已结凝箭内仍稀等者:谓从最初阿赖耶识托精血生,名已结凝。未至表里如酪,名内仍稀。齐尔所时,名羯罗蓝。于此位中,生苦为依,余苦随逐,故喻箭名。如说羯罗蓝位,如是后后乃至形位,诸渐次相得名分齐,随应亦尔。
申四、变异差别2 酉一、标
又于胎藏中,或由先业力,或由其[14]母不避不平等力所生随顺风故,令此胎藏或发、或色、或皮,及余支分变异而生。
或由先业力至变异而生者:此中变异说有四种。谓发变异、色变异、皮变异、支分变异,如下自释。此四变异,或先业引,或现缘生。先业引者,谓由彼感如是变异不可爱色。现缘生者,谓由其母习近不平等缘,令成如是诸变异相。当知先业引者,是名异熟等流。现缘生者,是名长养等流。如是于胎藏中,种种变异皆依风起,随顺彼故,名随顺风。此风生时,亦有二别。或由业发,或从缘起,名二所生。
酉二、释4 戌一、发变异生
发变异生者,谓由先世所作能感此恶不善业,及由其母多习灰盐等味若饮、若食,令此胎藏发毛希尠。
戌二、色变异生3 亥一、黑黯色生
色变异生者,谓由先业因,如前说,及由其母习近暖热现在缘故,令彼胎藏黑黯色生。
亥二、极白色生
又母习近极寒室等,令彼胎藏极白色生。
亥三、极赤色生
又由其母多啖热食,令彼胎藏极赤色生。
戌三、皮变异生
皮变异生者,谓由宿业因,如前说,及由其母多习淫欲现在缘故,令彼胎藏或癣、疥、癞等恶皮而生。
戌四、支分变异生
支分变异生者,谓由先业因,如前说,及由其母多习驰走、跳踯威仪,及不避不平等现在缘故,令彼胎藏诸根支分阙减而生。
申五、倚向差别2 酉一、女
又彼胎藏,若当为女,于母左胁,倚脊向腹而住。
酉二、男
若当为男,于母右胁,倚腹向脊而住。
未三、出胎位2 申一、由极成满
又此胎藏极成满时,其母不堪持[15]此重胎,内风便发,生大苦恼。
申二、由业风发2 酉一、趣出
又此胎藏业报所发生分风起,令头向下,足便向上,胎衣缠裹而趣产门。
酉二、正生
其正出时,胎衣遂裂,分之两腋。出产门时,名正生位。
未四、增长位7 申一、触生分触
生后渐次触生分触,所谓眼触乃至意触。
生后渐次触生分触等者:住胎藏中唯有身触,义如前释。既出胎已,所余一切触渐次生,名生分触。当知身触先虽已有,然于此位相续俱生,故不除之,具说一切,所谓眼触乃至意触。
申二、堕施设事
次复随堕施设事中,所谓随学世事言说。
申三、耽着家室
次复耽着家室,谓长大种类故,诸根成熟[16]故。
次复随堕施设事中至诸根成熟故者:世事有三,谓更相庆慰事、更相饮啖事、更相营助事。如下自释。(陵本二卷十七页166)言说有四,谓依见、闻、觉、知所有言说。如下自释。(陵本二卷十九页175)如是三种世事及四言说,是诸世间所施设故,名施设事;于此随学,名堕此中。既出生已,从婴孩位以去,是名长大种类;从少年位以去,是名诸根成熟。
申四、造作诸业
次造诸业,谓起世间工巧业处。
世间工巧业处者:此有十二,谓营农、商贾等。如下闻所成地说。(陵本十五卷二十二页1360)
申五、受用境界
次复受用境界,所谓色等若可爱、不可爱。
申六、受用苦乐
受此苦乐,谓由先业因,或由现在缘。
受用境界至由现在缘者:此如前说,于一切受,或异熟所生,或境界缘生,道理应知。然彼唯说身受,此通一切,是其差别。
申七、随缘转变
随缘所牵,或往五趣,或向涅槃。
随缘所牵或往五趣或向涅槃者:谓现已生补特伽罗,由闻非正法故,或先串习力故,于其所得异熟境界二果发起愚痴。由愚痴故,造作诸行,能引后有,乃至成熟,往五趣生。若现法中,从他闻音、如理作意,便于所得异熟境界二果不起愚痴。不愚痴故,不造诸行,不受后有,名向涅槃。缘起义中广释其相。(陵本九卷十二页680、九十三卷一页6989)如是差别,随缘所牵,道理应知。
午二、约他缘辨2 未一、显缘相3 申一、标
又诸有情,随于如是有情类中自体生时,彼有情类于此有情作四种缘。
申二、列
谓种子所引故,食所资养故,随逐守护故,随学造作身语业故。
申三、释4 酉一、种子所引
初谓父母精血所引。
酉二、食所资养
次彼生已,知其所欲,方求饮食而用资长。
酉三、随逐守护
次常随逐,专志守护,不令起作非时之行及不平等行。
酉四、随学造业
次令习学世俗言说等事。
未二、明展转
由长大种类故,诸根成熟[17]故,此复于余,此复于余[18]。
此复于余此复于余者:为显有情于余有情自体生时,展转相望作四种缘。无间相续,是故重说此复于余。
子二、总显流转2 丑一、由阙胜缘
如是展转,诸有情类无始时来受苦受乐,未曾获得出苦乐法,乃至诸佛未证菩提。若从他闻音,及内正思惟,由如是故,方得漏尽。
丑二、由义难悟
如是句义甚为难悟。谓我无有若分、若谁、若事,我亦都非若分、若谁、若事。
谓我无有若分若谁若事等者:分谓死生,谁谓种类,事谓体性。如是差别,唯诸行显,非是我有。由是说言我无若分、若谁、若事。又复为显自他差别,随顺世间建立有我。当知此我,但为言说起因,非如言说而有实我。唯依诸行有生灭故,假说有情有死有生;唯依诸行漏无漏故,假说有情凡圣差别;唯依诸行色非色蕴,假说名为有情自体。由是说言我亦都非若分、若谁、若事。
癸十五、坏成2 子一、结前生后
如是略说内分死生已。云何外分若坏若成?
子二、标释一切2 丑一、广辨世间2 寅一、总标
谓由诸有情所作能感成坏业故。
寅二、别释2 卯一、世间坏2 辰一、略辨3 巳一、业感差别2 午一、标简
若有能感坏业现前,尔时便有外坏缘起,由彼外分皆悉散坏,非如内分由寿量尽。
午二、释由2 未一、由恒相续
何以故?由一切外分所有麤色,四大所成[19],恒相续住,非如内分。
未二、由住决定2 申一、显器世间
又感成器世间业,此业决定能引劫住,不增不减。
申二、简有情数3 酉一、标
若有情数,时无决定。
酉二、征
所以者何?
酉三、释
由彼造作种种业故,或过一劫,或复减少乃至一岁。
巳二、坏缘差别2 午一、出三灾3 未一、略标
又彼坏劫,由三种灾。
未二、列释3 申一、火灾
一者、火灾,能坏世间,从无间狱乃至梵世。
申二、水灾
二者、水灾,能坏一切,乃至第二静虑。
申三、风灾
三者、风灾,能坏一切,乃至第三静虑。
未三、简非
第四静虑无灾能坏。由彼诸天身与宫殿俱生俱没故,更无能坏因缘法故。
午二、明彼顶
复有三灾之顶。谓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
彼诸天身与宫殿俱生俱没者:俱舍论中分别世品作如是说:谓彼天处无总地形,但如众星居处各别。有情于彼生时死时,所住天宫随起随灭。今此道理,准彼当知。
巳三、劫量施设2 午一、此世间
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如是八十中劫,假立为一大劫数。
午二、梵世间2 未一、总标
又[20]梵世间寿量一劫,此最后坏,亦最初成。当知此劫异相建立。
未二、别辨3 申一、梵众天
谓梵众天,二十中劫合为一劫,即依此劫施设寿量。
申二、梵前益天
梵前益天,四十中劫合为一劫,即依此劫施设寿量。
申三、大梵天
若大梵天,六十中劫合为一劫,即依此劫施设寿量。
辰二、广显3 巳一、火灾2 午一、征
云何火灾能坏世间?
午二、释2 未一、住劫摄2 申一、举一中劫2 酉一、略标2 戌一、别辨减增2 亥一、减
谓有如是时,世间有情寿量无限。从此渐减,乃至寿量经八万岁。彼复受行不善法故,寿量转减,乃至十岁。
亥二、增
彼复获得厌离之心,受行善法,由此因缘,寿量渐增,乃至八万。
戌二、结成中劫
如是寿量一减一增,合成一中劫。
酉二、广释2 戌一、略标列
又此中劫,复有三种小灾出现。谓俭、病、刀。
戌二、随别释3 亥一、俭灾4 天一、明建立
俭灾者,所谓人寿三[21]十岁时,方始建立。
天二、明灾相3 地一、初位
当尔之时,精妙饮食不可复得,唯煎煮朽骨共为宴[22]会。若遇得一粒稻、麦、粟、稗等子,重若末尼,藏置箱箧而守护之。
地二、中位
彼诸有情多无气势,蹎[23]僵在地不复能起。
地三、后位
由此饥俭,有情之类亡没殆尽。
天三、明边际
此之俭灾经七年[24]七月七日七夜,方乃得过。
天四、明厌离
彼诸有情复共聚集,起下厌离。由此因缘,寿不退减,俭灾遂息。
亥二、病灾4 天一、明建立
又若人寿二十岁时,本起厌患今乃退舍。
天二、明灾相
尔时多有疫气、瘴[25]疠、灾横、热恼相续而生。彼诸有情遇此诸病,多悉殒没。
天三、明边际
如是病灾经七月七日七夜,方乃得过。
天四、明厌离
彼诸有情复共聚集,起中厌离。由此因缘,寿量无减,病灾乃息。
亥三、刀灾4 天一、明建立
又人寿十岁时,本起厌患今还退舍。
天二、明灾相2 地一、更相残害2 玄一、显增上
尔时有情展转相见,各起猛利杀害之心。由此因缘,随执草木及以瓦石,皆成最极锐利刀剑,更相残害,死丧略尽。
玄二、明边际
如是刀灾极经七日,方乃得过。
地二、最极衰损2 玄一、标列
尔时有情复有三种最极衰损。谓寿量衰损、依止衰损、资具衰损。
玄二、随释3 黄一、寿量衰损
寿量衰损者,所谓寿量极至十岁。
黄二、依止衰损
依止衰损者,谓其身量极至一搩,或复一握。
黄三、资具衰损2 宇一、下劣有
资具衰损者,尔时有情唯以粟稗为食中第一,以发毼为衣中第一,以铁为庄严中第一。
宇二、胜妙无
五种上味悉皆隐没,所谓酥[26]蜜油盐等味,及甘蔗变味。
天三、明厌离
尔时有情展转聚集,起上厌离,不复退减。
天四、明受行
又能弃舍损减寿量恶不善法,受行增长寿量善法。由此因缘,寿量、色力、富乐、自在皆渐增长,乃至寿量经八万岁。
申二、例满住劫
如是二十减、二十增,合四十增减,便出住劫。
未二、坏劫摄2 申一、有情世间坏2 酉一、恶趣坏2 戌一、举那落迦
于最后增已,尔时那落迦有情唯没不生。如是渐渐乃至没尽,当知说名那落迦世间坏。
戌二、例傍生等
如那落迦坏,傍生、饿鬼坏亦如是。
酉二、善趣坏2 戌一、举人趣
尔时人中随一有情,自然法尔所得第二静虑。其余有情展转随学,亦复如是。皆此没已,生极净光天众同分中。当知尔时说名人世间坏。
戌二、例天趣
如人趣既尔,天趣亦然。
申二、器世间坏2 酉一、正坏2 戌一、明渐次
当于此时,五趣世间居住之处无一有情可得,所有资具亦不可得。非唯资具不可复得,尔时天雨亦不可得。
戌二、释所由2 亥一、别辨相2 天一、由无雨
由无雨故,大地所有药草丛林皆悉枯槁。
天二、由热增2 地一、此日轮
复由无雨之所摄故,令此日轮热势增大。
地二、余日轮3 玄一、标
又诸有情能感坏劫业增上力故,及依六种所烧事故,复有六日轮渐次而现。彼诸日轮望旧日轮所有热势,踰前四倍。既成七已,热遂增七。
玄二、征
云何名为六所烧事?
玄三、释2 黄一、诸水枯竭
一、小大沟坑,由第二日轮之所枯竭;二、小河大河,由第三日轮之所枯竭;三、无热大池,由第四日轮之所枯竭;四者、大海,由第五日轮及第六一分之所枯竭;
黄二、大地烧然2 宇一、出所烧
六[27]、苏迷卢山及以大地,体坚实故,由第六一分及第七日轮之所烧然。
宇二、明边际
即此火焰为风所鼓,展转炽盛,极至梵世。
亥二、略摄事2 天一、总标
又如是等,略为三事。
天二、列释
一、水所生事,谓药草等,由初所槁;二、即水事,由五所涸;三、恒相续住体坚实事,由二所烧。
酉二、已坏2 戌一、证坏劫
如是世界皆悉烧已,乃至灰烬[28]及与余影皆不可得,广说如经。从此名为器世间已坏。
乃至灰烬及与余影皆不可得广说如经者:增一阿含经中七日品说:若复七日出时,此须弥山渐渐融坏,百千由旬自然崩落,永无有余,亦复不见尘烟之分,况见灰乎。此说灰烬及与余影,随应可知。
满足二十中劫。
戌二、显空劫
如是坏已,复二十中劫住。
巳二、水灾2 午一、征
云何水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