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喝茶的讲究里,竟有仙人的心思
2024-12-08 12:14

清明将至,又到了一年中春茶最美好的时节,所以聊聊茶。

不过要聊的是修道对茶行业发展的意义。历史上修道、乃至道教对茶的发展起过作用么?从后来者的角度看,显然是起过。

比如传说中茶叶的发现者神农氏,再比如被奉为茶祖的甘露祖师吴理真,都是道教神仙。不过并不是因为他们是道门中人所以改变了饮茶史,而恰恰相反,对茶与人的贡献,是他们成道的原因之一。

佛门的禅茶也一样,最初就是为了解渴提神,后来才有了种种文化,没必要神话。真正创造出各个茶系,种种口感的,是许许多多无名的茶农和制茶师--技术的创造和传承,才是一杯好茶的根本。

当然,在饮茶的过程中,让感官放松,更有助于达到一念不生的境地,确实也能够对修道有帮助。但这个事,也还是因人而异。

但有一件事情,却是许多人共通的。那就是会轻易地从经验来判断一个人、一件事。

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位看起来仙风道骨的道长,给你一碗茶,你就会下意识觉得这是好茶。如果这位道长再能讲出个子丑寅卯,那基本上这碗茶的好茶名分就坐实了。

事实上,道长给你的一定是好茶么?或者说,道士就一定懂茶么?稍微仔细想想,就能发觉这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必然的关联。这就是轻易地相信了自己的经验。

所以白祖就说:学道之士,须是得遇作家,方可明真悟道;得遇真师,方可皈向传道受法。为什么要强调真师,就是因为这个真师,是需要甄别和日前揣度的。

修道不是看脸,否则天蓬元帅、邓元帅那样的形象估计没多少香火。而喝茶最后也是要靠茶汤来评判。这一点务实,是一定要有的。如果你真想把一件事做好,那么首先就得有个基本的判断能力。

当然,判断一个对象,除了个人经验的判断,还有社会的判断。社会判断对于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比如前面的例子,为什么人们就那么容易认为道长的茶好?很可能就是受了社会判断的影响。

再比如说明前茶这个事物,都说明前茶好,好在哪里呢?再往前深究,就能发现这其实只是龙井和碧螺春的标准。

那其他的名茶,比如同为绿茶的六安瓜片、蒙顶甘露,最顶级的要等到谷雨时候,好的岩茶要等到夏秋之际。这些都不是明前茶,难道就不好了么?显然不是。

修道这个过程也类似。现在道教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为至少能在思想和养生这两方面可以为当代社会提供不少帮助。但你在决定通过修道来解决生活问题之前,有好好思索过么?到底你要的是什么?

因为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历史时期,社会的价值观念都会变化。有些时代道教的地位崇高得不得了,而有些事情则直接被打成迷信。重要的是,你自己能不能躬行践履,常如对越。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茶叶再好喝,修道再迷人,都不是生活的必需品,离开之后仍然能生活。所谓道外无心,心外无道,先给自己的心找个位置,然后再说后面的事。喝茶如是,修道如是,生活亦如是。

退一万步说,即便喝茶与修道对于你来说,只是一种荣耀与点缀。也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完全可以大胆地直面和承认。毕竟术业有专攻才是人之常情。只不过白祖还说过另一句话,可以作为提醒:

学道人若外取他求,则反招殃祸也,道不成而法不应。

想来喝茶的初衷不外乎清醒神志,而修道的初衷则是洞明心地。人若为此类事,反而糊涂了自己,也算是一种黑色幽默了。

End

波尔尼仙人

波尔尼仙人佛陀涅槃后的五百年,有位阿罗汉从迦湿弥罗国来到犍陀罗国婆罗城,看见一位梵志正在捶打教训一名孩童,就上前问为什么要打骂这孩儿?梵志回答:我教他勤奋学习声明,将来可以出人头地,他却不肯好好用功。

在寺院如厕的讲究

◎ 广 行 在寺院如厕也是有讲究的。进厕所后,须三弹指,提醒坑中啖秽鬼,及时回避,这样就不会触怒它们,彼此都不骚扰,并且心里默念一偈: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嗔痴,蠲除罪法。(一遍)。 不能隔壁与别人

一日禅|真正的仪式感,是将日常生活过得讲究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是的,生活需要一点形式主义的仪式感,但真正的仪式感,并不仅仅是买几件漂亮衣服,晒几套网红化妆品,在装潢不错的咖啡厅拍几张照,读几本畅销书

“真人”和“仙人”差别有多大,让神仙来告诉你!

真人始出于庄子,在《庄子大宗师》内有详细地描述,是庄子塑造的重要的理想人格。仙人则是道教神仙信仰的对象。 那么为什么要以葛洪 的《抱朴子内篇》来阐述仙人形象呢?因为在葛洪以前,道教神仙长生思想虽然已经

道教讲究的“ 性命双修” 是什么意思?

道教讲究的 性命双修 是什么意思?简单地说,就是追求身心和谐。既要有心灵上的健康,也要有身体上的健康。是身体决定心灵,还是心灵决定身体?身心之间是如何发生联系的?此类身心关系问题,是自古以来西方哲学、

喝茶的讲究里,竟有仙人的心思

清明将至,又到了一年中春茶最美好的时节,所以聊聊茶。不过要聊的是修道对茶行业发展的意义。历史上修道、乃至道教对茶的发展起过作用么?从后来者的角度看,显然是起过。比如传说中茶叶的发现者神农氏,再比如被奉

仙人掌的作用 吃仙人掌可以降血糖

仙人掌的作用 吃仙人掌可以降血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仙人掌,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耐旱。很多人对于仙人掌的定义就是观赏性植物,其实不是的,仙人掌的作用还是很多的。那么,有人知道仙人掌的功效有哪些吗?

吃元宵讲究多 每次不超5个为宜

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可是怎么吃元宵更健康呢?有没有哪些人要尽量少吃元宵?您会做改良版的健康元宵吗?凤凰健康邀请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副秘书长谷传玲与你聊聊元宵养生的那些事。吃元宵讲究多每次不超5个为宜

提早准备!冬吃腊八粥 选料有讲究

一月五号是腊月初八,不少人还保留着喝腊八粥的习俗。如今超市里有配好了的腊八粥原料,但您也可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以及身体状况选择腊八粥的配料,熬出的腊八粥会独具特色。腊八粥的主要原料为谷类,常用的有粳米、

小乘佛教的佛像摆放有讲究吗

菩萨佛雕像,放在家里也是增加我们信仰信心的一种方便法门。不过若放在家里,切记为了保持恭敬心和对佛菩萨的敬仰,有三个地方是不可以的,一是卧室(有男女情爱)、厨房(有油烟污浊)、厕所(臭气污秽),所以最好

世自在王佛--奇花与仙人掌

智缘师父喜欢养花,他在佛堂前摆放了一个花架子,把自己种的花草放在上面,来来往往香客听故事之余,也喜欢在这里赏花。花草的品种很多,有普通的月季、兰花、仙人掌,也有些奇异的花草,戒嗔连名字也叫不出来。听故

摆放送子观音有什么讲究

送子观音的典故据说晋朝有个叫孙道德的益州人,年过五十,还没有儿女。他家距佛寺很近,景平年间,一位和他熟悉的和尚对他说:你如果真想要个儿子,一定要诚心念诵《观音普门品》。孙道德接受了和尚的建议,每天念经

拜十种佛有什么讲究

一、提前沐浴净身有准备的烧香拜佛,最好是提前沐浴净身,以洁净的身心进入寺庙。二、礼佛之前,勿吃荤食肉食、荤腥,以及蒜、葱、烟、酒等都会污口,对佛不敬,所以在礼佛之前最好忌食。三、衣冠整洁,举止有礼进入

烧香有什么讲究

烧香的话,三炷为自己祈福,六炷为两辈人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个极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是烧香再叩头。烧香的话,应该是左手拿香,右手拿烛,因为常人用右手杀鸡剖鱼,如果是左撇子的话,

司马道信的中心思想

道信以前的几代禅师,在传法方式上均以“游化为务”。他们随缘而住,“不恒其所”,“行无轨迹,动无彰记”,“随其所止,诲以禅教”。道信改变“游化为务”的传统;入双峰山“择地开居;营宇立像,存没有迹,旌榜有

伽蓝神关公佛像摆放有哪些禁忌和讲究?

关公是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中的关羽,在明清之际被追封为关帝财神和道教四帅之一,同时在佛教关公也是被称为伽蓝神,那么,你知道作为佛教伽蓝神的关公摆放有哪些讲究和禁忌呢?神位安放位置是否合风水,是影响非常

郑石岩:换个想法更好 第五篇 心思反映你的人生

换个想法更好郑石岩第五篇心思反映你的人生[篇头语]平常生活所接触、作意、感受和思想的内容,渐渐累积结合成心思,形成一种反应习惯,或适应环境的基本态度或观念,那就是唯识论所谓的思。它是人格的一部分,成为

财神旺财的九大讲究

1、财神的区域讲究一般来讲,北方适宜供奉赵公明财神,因为北方五行主水,其色为黑,而赵公明财神正好是黑面长须;中原地区适宜供奉黄财神,因为中原五行主土,其色为黄,而黄财神正好肤色偏黄;南方适宜供奉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