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很多人间的美女,都是从阿修罗道下来的
2025-04-09 13:42

阿修罗道是有法力的人去的地方。在人间有修为的人,做了很多善事的人,有功德的人,死了之后才能到阿修罗道。修得有偏差的人,也可以到阿修罗道。过去,很多宗教解释六道,把阿修罗道放在人道的下面。实际上,阿修罗道有两种,一种是天上下来的那一层叫阿修罗道。另一种是在地府和饿鬼道之间,是有些法术的、修出偏差的精,比如狐狸精、蛇精等。他们可以在地府自由行走,因为他们有修、有法力,他们很容易变成地府的官员。地狱里有很多很凶的鬼是地狱的执行官,黑白无常也是,可以到处跑。

在地狱里,如果是罪人的男男女女都不穿衣服的,只有痛苦。如果在人间不好好修,或者修的是旁门左道,就会到这层阿修罗道。师父在电台里给大家看的阿修罗道,指的是上阿修罗道,比人道要高。阿修罗道的人也有寿命的,比人的寿命要长,和天道天人的性质很像,也有五衰。他们投胎到人间后,会做什么呢?

比如只顾赚钱的医生,很多人小聪明,做官、争斗型的也有很多人,奸商、盗贼全部是这些人。他们在自己的集团里有地位,他们吃好的,喝好的,还有人伺候。哪个道的人,下来就受什么业报。比如:天上下来的人,可以做高官的孩子,可以是建筑家,歌唱家等,都是正道;从阿修罗道下来的人,女人投人后,很漂亮,阿修罗道的男人就只想打架,与人斗,与天斗,与地斗。

很多人间的美女都是从阿修罗道下来的,唱歌的、演戏的,看看他们一生的婚姻有几个是圆满的,阿修罗道的人穿的衣服不像天人那么漂亮,颜色偏深色,绿色的多。

为什么你们眼前经常看见一团光绿色或蓝色的,很多人拿手去抓,不能抓的,你抓一抓,接下来你就有麻烦了。什么叫触及灵魂?他们就是灵体,人叫肉体,我们用手去碰他们,感觉不到,但是他们会受伤的,科幻片里经常会把看不见的灵体形象化。

End

一切资具受用都是临时的,不是究竟皈依之处

仁清法师这个也是一个指导性的东西。比方说嫁女,不必要都去鼓捣被子,这被子够盖的就行了,太多了,放在那里让老鼠咬了。有很多孩子都娶媳妇了,他两口子那结婚的被子还没盖着呢。你说什么用呢?所以说,可以拿一部

刘素云:一切万法都是假的,何必那么认真、计较呢?

为什么我这么坚定地劝说同修们一定要求生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我们在这个世间,就是逢场作戏,都是假的,没有真的。你干嘛对这个世界还要贪恋呢? 这个世界的一切万法都是假的,没有真的。你何必那么认真呢

顺境、逆境,都是生命中的礼物

明海法师生命中总有顺境和逆境,顺境是福报,那逆境是什么?逆境就是创造新的福报之前,你必须面对的功课,完成功课,顺境会跟着来。所以我们要看到功课,当功课出现的时候,有的人会害怕,但此时,也正是你在开创新

刘素云:亲人间不欠的四种债

每一个人都不是孤零零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家庭,都有自己的亲人。有的亲人之间的关系是牢不可破的,因为有血缘、亲情做纽带,因此大难袭来的时刻,他们会挽起手臂,共同抵御突如其来的灾难。但有的亲人之间

一切事物都是无我

◎ 希阿荣博能够听闻到无我的观点是值得庆幸的,它给了我们一个观察宇宙人生真实面貌的全新视角,也是一副止息痛苦的妙药。但是只在理论上理解无我还不够,要彻底解脱痛苦必须亲证无我。探讨无我的问题,目的不是做

人间三千事 淡然一笑间

◎ 慧 南一、胸襟决定器量,境界决定高下。人心就像一个容器,装的快乐多了,烦恼自然就少;装的简单多了,纠结自然就少;装的满足多了,痛苦自然就少;装的理解多了,矛盾自然就少;装的宽容多了,仇恨自然就少。

所有的相遇都是上一世的重逢

所有的相遇都是上一世的重逢◎ 桑吉平措佛说:这一世所有的相遇,都是上一世的重逢。爱了,是续写前世故事。恨了,是了却前尘仇怨。没有哪次相遇可以准备,没有哪次重逢可以预演。生命是一场情理之中的意外。修行就

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 妙 婷 幸福是什么,由物质决定还是精神决定?毫无疑问,由精神决定,幸福在于自身心态。物质财富只能解决一部分现实问题,使心灵获得暂时的满足。俗话说得好,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万万不能

法舫的人间佛教观

◎ 杨曾文(一)何为人间佛教按照法舫《人间佛教史观》的原意,佛教将有情众生分为十个法界,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前六法界的众生属在凡世的众生,称六凡;后四法界的众生

人间胜事 无如念佛

◎ 印 光《譬喻经》云:昔有夫妻二人,祷天求子,妇即怀娠,生四种物:一旃檀米斗,二甘露蜜瓶,三珍宝锦囊,四七节神杖。其人叹曰:吾本求子,何用此物?天神问曰:汝欲得子何为?其人曰:吾欲得子,将来望其养育

陈大惠:美女?吸骨髓的!

我们的大脑的下面是什么呢?是脊髓。脊髓的下面是什么呢?是肾精。肾精、脊髓,脊髓就是脊椎骨里面的那个骨髓啊,那个是最宝贵的,我们知道治白血病都用那个东西。它的上面是脑脊髓,脑髓啊,连通在一起的。那么西医

人间英雄

林清玄英国作家卡莱尔在《英雄与英雄崇拜》一书里,这样界定人间的英雄:大勇无畏,勇中有温柔之情的人。独具慧眼,达于永恒深处的人。以生命火,来照亮真实之光的人。甘于沉默,不爱自我炫耀的人。情智交融,有似云

一切细行都是修心

◎ 虚 云《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

灾难,都是自己感召来的

有一位上海的女士一见到我就痛哭流涕,说她丈夫欺骗她。她刚跟她丈夫结婚半年,她丈夫就在外面花天酒地、吃喝嫖赌,是个流氓。她说她现在想离婚,想找一个好人过日子,问我行不行。我看着她说:我直接跟你讲,你找不

一切修行都是修心

虚云老和尚《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

佛眼中世间的快乐都是痛苦

◎ 容 通在佛的眼中世间的快乐都是痛苦,而我们众生因为太苦,所以世间的苦稍微轻一点,就觉得快乐,是一种傻傻的痛并快乐着。佛教说苦有三种,苦苦,行苦,坏苦。世间所谓的快乐,充其量也就是坏苦,乐极生悲,快

富贵都是自己修来的

◎ 定 弘或人富有,但悭惜成性,不肯施与,这是我们也见到的。有的人确实家财万贯,可是一毛不拔,非常的悭吝,见到贫穷的人不肯布施,甚至见到人有苦难,也不舍得去捐助,从来不愿意做慈善的事情。他的人生哲学就

参禅念佛礼拜诵经,一切细行都是修心

虚云老和尚《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

由人间净土法尔自然皈命极乐净土

由人间净土法尔自然皈命极乐净土◎ 姚冬梅净土,顾名思义就是指清净的刹土。人间净土就是要在人间建立清净的国土。这种观点似乎很让人向往、振奋。然而,仔细思维,却是站不住脚的,何以见得?首先,要建构净土,就

识得平常心,一切处都是道

虚云法师昔日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还可趣向也无?泉曰:拟向即乖。州曰:不拟争知是道?泉曰: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

向人间苦难行去

证严法师三十五年来,慈济的脚步没有一天停息,未来的路还长远,更要步步踏实勇往向前每一天每一个时刻,我都充满了感恩,尤其在慈济三十五周年的这个时刻。第一、要感谢父母恩。感恩与父母有缘,有幸生在台湾、生在

贫病都是我们修道的助缘

◎ 宣 化病后始知身是苦,死后方知错用心。这是众生的通病,在没有病时,满以为在世间非常快乐和满足,到有病的时候,不能动,也不能吃,一切都不自由了,再加上种种难以忍受的痛苦,才觉得原来这个身体是令我们苦

具有觉悟的慧眼才能看见人间真相

具有觉悟的慧眼才能看见人间真相有一次,大学士黄山谷去拜访祖心禅师,见禅师日日轻松安稳,处处安详自在,于是总觉得禅师肯定有处世秘术未曾传授。一日,他们一起走在山坡上,道路两旁开满了各种鲜花,姹紫嫣红,散

化人间为净土

化人间为净土◎ 戴胜德佛教的宗旨是在解脱生死,有生有死是世间法,不生不死是出世间法。世间法中有生死,所以苦多乐少,变化无常,不足贪恋。佛教形容世人贪恋世间的财色之乐,如同无知小儿贪吃刀锋之蜜,不足一餐

元音老人:一切法都是假相

人的错误,都错在望风捉影,是吧。我知道了,噢,一切法都是假相,不可得,我不捕捉,心空了。心空了,你做人也做得舒服了,不要什么东西嘛,我也不去求人嘛,是吧。人到无求品自高。我不求你,我和你一样高,我一求

每一个生命都是圆满的,生命趋于圆满而快乐

每一个生命都是圆满的,生命趋于圆满而快乐明海法师每个人的生命中,总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发生,让我们遭受不愉快、不欢喜,甚至痛苦的经验。每当回忆起这些不开心的事,就感慨自己的命不好。经常会羡慕别人,认

智慧法语:佛说其实修行无处不在 浑身都是道场

编者按:道场是什么?你知道四大菩萨的道场吗?你的道场在哪里?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慈悲喜舍是道场,其实我们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是道场。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忍疲苦故。喜是道场,悦乐

不爱换微信头像的人,通常都是这几种性格,有你吗?

微信头像,简单直白,直抒胸臆,是一张无声的名片。有些人很活泼,头像换得很频繁;有些人很内敛,头像一直都不换。更换微信头像不能反映出一个人具体什么样子,但多少能看出他的心态变化。不爱换微信头像的人,通常

这种水果浑身都是宝 不仅好吃又解渴还能美容养颜

橘子浑身都是宝,不但果肉功效众多,果皮也芳香宜人、有不少功效。而橘子作为一种养生水果,除具有食用价值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那橘子具体有什么功效呢?1、生津止渴橘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柠檬酸,具有

每段路,都是一种领悟

慢慢地,我们都会变老,从起点走向终点,自然而必然。成长的途中,匆匆而又忙忙,跌跌而又撞撞,奔波而又小心,劳累而又费心,一生,留下什么,又得到什么。细想,活着,就该尽力活好,别让自己活得太累。想开、看淡

于凌波:人间佛陀-第四讲 僧伽 - 僧团的成立与发展

第四讲 僧伽僧团的成立与发展一、 初转法轮据 过去现在因果经 上说, 悉达多太子,在尼连禅河畔菩提树下,入定思维 :第三夜分, 破于无明, 明星出时, 得智慧光, 断于习障, 成一切种智。成为证悟真理

于凌波:人间佛陀-第一讲 佛教诞生的背景

第一讲 佛教诞生的背景一、 印度早期佛教活动的舞台在现代具有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中,诞生自印度的佛教,是最古老的一个。三个世界性的宗教,是佛教、基督教、回教。基督教是耶稣基督于西元一世纪初所创立的,它的历

于凌波:人间佛陀-第二讲 百家争鸣 - 思想混乱的时代

第二讲 百家争鸣思想混乱的时代一、 婆罗门的堕落印度古代的婆罗门四吠陀时代的司祭者, 对于印度文化有值得肯定的贡献。他们是人民的导师, 在日常生活上予人民以呵护及指导。在佛教原始经典杂阿含的婆罗门经、

于凌波:人间佛陀-第五讲 佛陀证悟的真理——缘起

第五讲 佛陀证悟的真理缘起一、 诸法因缘生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理, 有受印度传统思想影响的与外道共通的部分, 有不与外道共通, 而为其本身所特有者。因为一种宗教,或一种思想、学说,不能自外于历史传统或时代

于凌波:人间佛陀-第七讲 缘起的组成架构——三法印

第七讲 缘起的组成架构三法印一、 三法印、四法印在原始佛教中,[ 三法印 ]是佛法的基本教义。这是说明宇宙人生现象的三项定律,也是衡量一切教法的标准,凡是符合三法印尺度的,是了义佛法,若与此三法印相违

于凌波:人间佛陀-第十讲 四十五年游行教化

第十讲 四十五年游行教化一、 波斯匿王的故事佛陀大约在成道后的第五年,率领弟子到拘萨罗国的舍卫城游化,住在须达多长者所建的祗园精舍又名祗树给孤独园,沙门瞿昙的教团到拘萨罗国传道,是轰动舍卫城的一件大事

于凌波:人间佛陀-第九讲 证得涅槃的大道——八正道

第九讲 证得涅槃的大道八正道一、 佛陀的中道思想印度的传统宗教婆罗门教,向来有以修行而达到身心苦恼之解脱的思想。奥义书哲学的最终目的,即在于以修行而求得解脱。该书中尝曰:脱离住于彼胸一切之爱欲时,是时

于凌波:人间佛陀-第十二讲 佛经结集与佛教流传

第十二讲 佛经结集与佛教流传一、 佛经结集一代圣哲释迦牟尼世尊,在拘尸那城外的牛角沙罗林涅中,于沙罗双树下大般涅槃,经典上说: 大地震动,流星昼现,诸方炽然,于是虚空中诸天击鼓]。佛陀涅槃,随行的弟子

陈兵:正法重辉的曙光──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

大师一语,在近世中国佛教徒中颇有被降格滥用之嫌,甚至被当作对比丘尼的专称。其实,大师(梵语Wastr)在佛教中本是一个相当高级的称谓,按《本事经》解释,是指证到须陀洹果以上直至佛果的圣僧,此等人出现世

一日禅|盲目的去远方,都是耍流氓

美国总统约翰逊说:一个人在旅游时必须带上知识,如果他想带回知识的话。对约翰逊来说,有了知识的翅膀,沿途的风景成了他凝聚人生智慧的源泉,走的地方越多,视野就越宽阔,站的也就越高,也成就了他斐然的政绩。文

羊卓雍错:人间仙境里的一抹蓝

羊卓雍措,简称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为西藏三大圣湖。羊卓雍错面积67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441米,湖岸线总长250公里,湖水均深20-40米,最深处有60米,是喜玛拉雅山北麓最

一日禅|生活,都是苦乐相伴的

人总有一种心理,当现状不如意时,总以为换个环境就能变好。你厌倦了都市的生活,嚷着要去寻找理想中的乌托邦。可当你真正踏上旅途时,你会发现,苟且依然在。所谓的岁月静好,其实也给不了你想要的世界。而你以前所

道家十大人生天机,说尽人间至理

道家既有指导实际生活的经验性方法、技巧,也有待人接物的理论性原则、价值,更有超越实际生活、追寻心灵自由的超越性境界。充分挖掘道家处世之道,有利于我们深入传统,寻找解决其自身面临的困境。浮躁的时代,学一

长见识了!原来这些名茶都是僧人发明的

编者按:你喝过铁观音吗?喝的时候是否想过茶为何要以观音命名?佛教与饮茶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与渊源?其实,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

陈兵:弥勒信仰与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自太虚大师等大德倡导以来,经过八十余年的探讨、实践、弘扬,已获得佛教界和社会的赞许认同,成为当今海峡两岸佛教界共同高扬的旗帜,受到社会的好评,影响波及海外,越来越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被誉为20

一日禅:人间好话

人间好话,要如海绵遇水牢牢吸住;世间是非,要如水泥地般坚固,水过则干。面对恶言恶语,也是修行的法门之一。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话语秤起来不重,稍一不慎,即重重地压到别人心上;反求诸己,同时也要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