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修行方法62024-10-13 10:06
修行方法
你想难不难?咱们这些贪嗔痴,大家自己想一想,敢说断哪?生气不生气,一句不好听的话,马上就分别了;买东西,刚排到我这儿,没有了,很遗憾,这就是贪嗔痴啊。买东西挑好的,正果老法师买东西坏的也要,他说我不要,就会留给别人,这就不是贪心了。但说一切处,贪嗔痴都没有了,很难做到,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就不是这样,是带惑往生,这些惑不需要你破,你只要真生正信,发了正愿,你还念佛,求生净土,就可以往生,往生就是出生死,这个就是最胜方便。
地球上的修行人,虽然有的人开悟了,开悟的极少啊,千个万个难得一个半个,现在恐怕一亿里头也难得一个半个,中国十亿人口,咱们中国能出十个开悟的人吗?恐怕不容易,这不是很明显了,过去有几位,都圆寂了,有的人自称是开悟了,实际没有。
现在有很多人,他真烧香,真磕头,真祈祷。但要说他信佛嘛,他只是迷信,或者邪信,十分可惜,有很多了,他虽然是信,不能称为正信,为什么呢?举些例子:有些人说,我生前念一句佛,死了后到阴间就多一个元宝,这当然不是正信了,还有人就晓得,死是很痛苦,看到修行人死得好一些,于是他念佛,只求死的时候舒服一点儿,这是第二种,第三种,他就求佛保佑一切吉祥,求现生一切如愿,只求世福。第四种就希望,我活着时候很安乐,很舒适,死后也求这样,第五为了超度亡灵。自己有个亲属他已经死了,很思念他,有什么办法呢?于是念佛求对亡者有好处,如上种种千门别类的念佛都不是正信,这样念不能往生,最后一种,他就认为自己根器不好,学别的自己都不够,既然学别的都不够,那么只好念佛吧,那么就念佛了。这个也很消极,对于这个佛号功德就信得不够,这种最多也只能够生到边地,这都不是正信。
一般人都会谈,我是佛教徒,焉能不信?这由于不知信有深、浅、邪、正之别,许多人皈依佛教仍信外道,这个信心就不正;又有人能信有西方 ,有极乐,有阿弥陀佛,只信到这里,此信很浅。不是深信,《弥陀要解》指出六信:理、事、自、他、因、果、六者都信才是深信。信有极乐,是信事。信有弥陀是信他。在六信中,只占两信,仅有三分之一,此信是浅,若要深信,就须明理。
一部华严经讲的就是“信、解、行、证。”具足信解 ,最重要,首先,是个“信”字。所以在信字上,我们必须要深入,深入这个信,还有一个很要注意的事,就是要“破疑”。《金刚经》赞云:“破疑生信,绝相超宗,顿亡人法解真空”。破疑,有疑惑要把它破掉,不要听任它存在,要主动,要作努力,哪些地方有怀疑,要把它破除。破疑,疑与信是对立面,疑破了信就生长了。因为你信了,你就可以理解了,因为你理解了,你就真信了。就这么循环,这么增长。信一点,多理解一点,多理解一点,更信一点。更信一点,更深入理解一点。这就对了,信解具足的时候,就怎么样?就入佛智慧。就进入到佛的智慧,不要小看他。
人身难得,哪方面难得?天人比人聪明,有福有寿,天人比人好。为什么不说天人身难得?因为在解决根本问题来说,天人身不如人身。天人享乐放逸,不像人能精进;人身难得而易失,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这就是说,解决问题的最好机会是人身,但这个机会如电光石火,稍纵即逝。三途一报五千劫,如何得了!因为第一个问题很明显,活着就是为解决生死,也就是抓住“这一生”机会永超生死。《净业导》黄念祖
摘自净土修行必读第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