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黄念祖:修行方法8
2024-10-13 10:12

修行方法

据《大阿弥陀佛经》上说:有一天,释迦佛容光焕发,并现出种种希有瑞相,侍者阿难觉得奇怪,就问世尊何以今日显得特别高兴,而且光明瑞相也比往常更为殊胜微妙呢?佛说:你问得很好!你今天这一问的功德,胜过供养一天下的声闻,缘觉,也比累劫布施六道众生所得的功德,更超过百千万倍还不止,为什么呢?将来十方世界中所有诸天,帝王,人民,?飞蠕动之类的众生,都因为今天这一问,而获得究竟圆满的解脱之道。我们从这一段经历上看,原来释迦佛在刚要宣说阿弥陀佛之时,己是先存于心而形于色,所以容颜瑞相更胜于往常,可见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有感于诸佛,已经够深刻的了,何况对于一切众生,能不大受其感化吗?及至阿难发问,佛对阿难说:将来诸天、帝王、人民、以及蠕动之类,皆因你今所问,而得度脱之内,而这些未得度脱的众生,仗着阿弥陀佛的大愿大力,便可以无所不度,所以说:皆得度脱之道。而阿弥陀佛于最初发愿时也曾这样说:我至成佛时,名声超十方,人天欣得闻,俱来我刹中,地狱鬼畜生,亦生我刹中。由此,可以证知凡在三界六道轮回之内的众生,阿弥陀佛是无所不度的,佛在此经中说:阿弥陀佛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又在十方世界教化无央数天,人民以至?飞蠕动之类,莫不得超度解脱者。?飞,是指微细的飞虫,蠕动,是指微细的蛆虫。像这些微细的虫类,佛尚且要去化度它们,何况是人呢?可见阿弥陀佛广度众生,是没有极限的,我们只要一念皈依,就有往生极乐国土的希望,这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龙舒净土文今译》

如谷种子在众缘和合的情况下生起谷芽,然实际上,该种子是不生芽的,因为要种子灭,而后其芽方得长,如果种子不灭,谷芽是不会生起的,由于种子灭了,所以不能说它是常,由于芽儿生了,所以不能说它是断,在此不常不断的情况下,谷子始得不断的延续。佛说众生在轮回中受身,其情形也是这样,虽然说是无我的,但业报并不失。如失业报,可说主张无我有大过失。因业报不失,主张无我,不特没有过失,且正是建立有情前后流转的,一般人听说无我害怕,就是怕前后生命联系不起来,了知生命可以前后延续,对于无我之理,还有什么可怕的。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佛说四圣谛时,苦谛位居第一,为众谛基础。同时又称为苦苦。修行上道八位良师益友,若稍有喜欢顺利平安之想,不愿意接收困难,干扰之意,别说修道了,就连你那颗心也会像夏天的草一样,很快就腐烂了。所以要你去学松柏,能在冰天雪地时婷婷玉立傲雪更显松柏之本色。世界上最美丽的玉石也需要修理打磨后,才能成为传世稀宝。百分之百的纯金,不打锻也不能成精美的饰品,钟不敲不响,刀不磨不快。(你虽本性是佛,今己被迷,不改过修善,平等众生,清净自己本性怎能现前)。哪有一位是不经多劫修行才证等觉的弥勒菩萨,更没有不经究心觉道而成就圆满的释迦牟尼佛。

人生一世,处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不应该去求事事如意。如果在这个世界上事事如意,样样顺心,必然有贡高我慢之心生起。财钱上也是同样,财产多自然不注意节约,从而奢侈浪费。因地位财产的无难,骄傲,奢侈的增大,从而不但听不进勤俭之言,节约之语,反而会看不起贫穷下贱之人,吃不下粗茶淡饭之食,甚至会对人欺压污辱,这样的人怎能论道。

《在十大障碍中修行》 印光大师

弘一大师在《礼敬三宝文》中说:礼佛的时候,不可以草率,如捣蒜一样,宁可少拜,必须要把腰挺直,再拜第二拜。

在礼拜佛菩萨的时候,应行普贤礼,顶礼十方一切诸佛。如《行愿品》所云:人要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及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应如是观想而礼,礼一拜则胜平常之礼千百万拜,其功德不可思议。

《菩提宝筏》

如果在念佛心中,还想其他的事情,还杂有其他的妄想,那便不是单提一句佛号了.

念佛时,必须经常用功观照,使一句佛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念出来,心中若想其他的事情,杂有其他的妄想,那便是种下娑婆因,娑婆因,也就是苦因。

看破无常,不是让你消极退缩,而是要你心地清净,不生贪著。要是你对世间的一切,只管成其事功,而不生自私贪著心,那是崇高的道德,这是最积极的。

妄想也名烦恼,从因来说,叫妄想,从果来说,名烦恼。除去烦恼以后,心才得清净,以清净心念佛,念一声是一声的功德,凡夫起的烦恼有两种,一种是从习气上起的,一种是从现前起的,现前起的,就是对当前环境而起的烦恼,这种烦恼又叫做正使,习气的烦恼,往往不容易感觉到,比如念佛静坐,稍微有一点静意的时候,偶然有一种悲哀的感觉,或是烦躁的感觉,这都是习气的烦恼。

起大烦恼大悲痛的时候,只要能至诚恳切念佛,烦恼悲痛也能自然减轻,消除,不相信可试一试。

清净心除烦恼,是自力修,至诚心起佛号,是他力修,念佛法门就贵在自他二力成就

念佛必须要放下身心世界、自私自利才能往生,放不下的话,临终业障现前,只能生三善道。

代众生念佛号,只要真诚心,就能收到效果。

个人修行能令家亲眷属得大福报,那是你修行成功,得一心不乱。

房间里有躺着睡觉的人,不可以念经读经。

我们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所谓一心,便是制心于弥陀圣号,所谓不乱,便是不乱于五欲,这样心自然清净,念佛一定能得受用。

梦中所见,有佛有魔,我们应该确实分辨:一,所见到的使人恐怖,欲念;热恼,便是魔,不是佛;如果真是佛或菩萨,会使人身心一片清凉。二,佛有相好,魔则没有,因为魔不能现三十二相。三,佛光没有影,接触到身体有清凉的感觉;魔光有影耀眼,接触到时,会感到身心烦燥不安,因为佛光无量,所以无影无暗。

总之,清净无染,一心不乱,便是好境界,就算见到西方境,也不可信口乱道,要想知道正邪,可独自向师请问,不可逢人便道,见人便说。

你要是见神呀,见鬼呀,起感应呀,有特殊的功能啊,以为这是有进步,那就错了,因为那不过是唯心所造。真正的好境界,清清净净,没有一切人我是非。

见了佛才叫念佛三昧,见佛有三种,有化身佛,报身佛,法身佛。这三身佛都从一心中得,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就可见佛了。

我们凡夫只能见化身佛,不能见报身佛,因为报身佛身量高大,不是我们所能见到的。至于法身佛呢,无相无不相,无色无不色,无声无不声,那凡夫更见不到了,可是相反的凡夫能够见到法身佛,但是他见了法身佛不认识,法身佛不生不灭,不来不去,可惜他不认识他,不知道他是佛。

你的清净心就是佛,若是看到外边出现的佛像,那是化身佛,那是假的。心清净是法身佛;心清净自然心平等,心平等是报身佛,心平等自然心慈悲,心慈悲是化身佛,法报化三身佛在你一念清净心中见。

何为佛光?佛光无影,魔光有影耀眼。无影的佛光是怎么样的呢?比如玻璃的桌子面上是有光的,桌面下也有光,它没有暗影。有影的魔光是怎么样的呢?像日光灯照在柱子上,这面是有光的,那面是暗的。

你的心清净了,就是见到法身佛,叫毗卢遮那佛.你的心要是平等了,就是见报身佛,叫卢舍那佛,你的心要是发起慈悲,就是见千百亿化身佛。

念的你的心不起分别,没有能念的我,也没有所念的佛,那就是法身佛,念到你的心不分别人我是非,一律平等,就是报身佛,念到你的心对一切众生起怜悯心,同情心,慈悲心,那便是化身佛。

不管什么烦恼来,总是尽量地念阿弥陀佛,用一声佛号系心,这样任何烦恼都会慢慢地消失。

虽然心空空的,但是一句阿弥陀佛始终不离心,心空空的,叫空心佛,不离心叫不空法。空乎心,可以转凡情,不空法,可以成境智。因此,念佛人的心,要和太虚空一样,或者说是和一面镜子一样。你骂你打,镜子都照出来,你走了以后,镜子里一点影像不留,还是清清楚楚的,这叫大圆镜智。

要不看外境,不听外境,不为外境所转,装聋装瞎,一心念阿弥陀佛就对了。

怎样才是阿弥陀佛和我相应呢?

当阿弥陀佛和我相应的时候,就可以见到阿弥陀佛了,可以现前见佛,也可以定中见佛或梦中见佛或临命终时见佛,或命终以后生到西方见佛,这都叫作修成了念佛三昧。

在《百喻经》就有一个故事说:有两个比丘出门去托钵化缘,走到雨林当中,有一比丘被人射了一箭,和他一起托钵去的比丘是一个比较愚痴的比丘,他跑去问佛:佛陀你是一切智者,他结了什么冤仇,别人会射他一箭,这个箭是铁做的还是木头做的,有没有毒呀?问了一系列问题。后来佛陀说:愚痴比丘,你如果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中了箭的比丘早已没命了。你首要的问题是把那个箭拔下来,给他药,疗他的伤。因此世间的学问,有很多领域,更何况出世间的佛法?你听了佛法以后不去治疗自己的病,而是带了一大堆问题去朝三暮四,那么恐怕穷你毕生的精力,这些问题也问不清楚,你的生命就到此结束了,人身已经失去了。学和修可以循序渐进,如车之两轮、如鸟之两翼,不可偏废一边。

学经和听经是明理,家庭生活和社会工作是实践。千万不要以为到了庙里才是学佛,工作上就不是学佛。真正的莲花是开在火里的,污泥当中才显出莲花的清洁,火中莲花才显出金贵。学佛不是消极、厌世、逃离世间,回避矛盾,而就是要我们先出世再入世。然后再到这个世间证到果位。正因为这是一个五浊恶世,烦恼的世界,才需要这些种了清净菩提种子的菩萨和比丘来度化这世界的众生。世界本身就是清凉的,佛法就失去了它的妙用,也不需要学佛了。

做为佛教徒,我们有必要和责任了解释迦牟尼佛的历史、修道方法、思想。了解了这些,并贯穿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这就是正信的佛教。不了解释迦牟尼的思想、修道方法和佛教的基本教义,而盲目的崇拜,要求佛保佑、发财、平安,这就是迷信了。做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一定要树立自己的正信、正见。

信佛也重在明理,就是为什么行善?佛法的善和世间的善又有本质的区别,虽然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教徒的善应该按照佛法的道理依理去做,明理而行善,这样的善再小也是大善。如果为了落一个好人的名声、一个大善人的名声,最终还是落在名利圈上。因此,必须福慧具足。在南传佛教国家,佛陀在世时,我们从序分这段经文可以看出,比丘们过着非常清净无染的生活,当太阳升起时,光辉洒在菩提树上时,比丘们成群结队,光头赤足,披衣托钵,到村庄去乞食。乞食以后,把食物分成几份,其中一份用来供佛、另一份救济贫穷,然后,每一个比丘在按照自己饭量的大小平均分配,把剩下的残羹喂鸟雀,表示佛法的平等。有的比丘偏于禅定,他不愿意讲经说法度众生,常住在泉边林下,远离人群,离群索居,他的智慧非常卓越,证了罗汉果位,因为没有同众生广结善缘,托钵乞食时,人们并不知他是罗汉,他连饭都要不到。这就叫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学佛的人不但应学修并重,更应该福慧具足。

我们现在用食是分段吃饭,早、中、晚三段时间,有的民族四顿饭,有的两顿,还有五顿的。汉族地区是三顿饭。早上为人食,中午为佛食,晚上是畜牲食。这里的含义虽然是吃饭,可和修道密切相关。在天台教义当中,除了调身、调吸、调心以外,还有一个调饮食。为什么说早上是人食呢,吃了以后,精力充沛,要做很多的事情,这是人的习性。佛陀日中一餐,过午以后就不食了。早上要弘法,即使中午这一餐,也不过量食。为了贪图色香美味,吃的腰都弯不下去。调饮食就是不能过量食。一切修定的人、一切学佛的人,在饮食上都应这样。也不是饿的精疲力尽,然后狼吞虎咽。饮食又和爱欲紧紧连在一起。如果三顿饭,酒足饭饱,葱酒蒜肉样样具足,这个人就会多昏沉、多淫欲。因此,要调饮食。一个人要清清静静、自自在在的生活,就要把握那些当食,那些不当食;不过量食,也不要饥饿后暴食。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说佛陀是个医学家,他对事物的方方面面了解的这样周到,解脱之道,才能自在。

摘自 净土修行必读第一集

End

调身的方法

◎ 净 慧正式打坐的时候,关于调身有九个步骤:1、对座位的要求我们走到座位上来,首先要把位置整理好,垫子铺好,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不要妨碍他人。使自己能够坐在这里很安稳,身体很安稳。身体安稳了,我们的

善知识的寻找方法

信众: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们怎么样去寻找自己的善知识?法师:是啊,确实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善知识说这句话,邪知识邪师也会说这句话,所以你也就分辨不出到底谁是邪,谁是正。大安法师:真假孙悟空在这

八种方法成就净土法门

◎ 方海权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佛心。而我们所学到的净土法门,也即是用最快的速度来修学就能够即刻成功。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教导善财童子,以及

黄念祖:堂舍楼观 第十六卷

堂舍楼观 第十六卷黄念祖老居士【又无量寿佛讲堂精舍。楼观栏楯。亦皆七宝自然化成。复有白珠摩尼以为交络。明妙无比。诸菩萨众。所居宫殿。亦复如是。】无量寿国中说法的讲堂、修法的精舍,以及一切楼观栏楯(观音

黄念祖:受用具足 第十九卷

受用具足 第十九卷黄念祖老居士【复次极乐世界。所有众生。或已生。或现生。或当生。皆得如是诸妙色身。形貌端严。福德无量。智慧明了。神通自在。受用种种。一切丰足。宫殿。服饰。香花。幡盖。庄严之具。随意所须

黄念祖:德风华雨 第二十卷

德风华雨 第二十卷黄念祖老居士【其佛国土。每于食时。自然德风徐起。吹诸罗网。及众宝树。出微妙音。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安和调适。犹如

黄念祖:决证极果 第二十二卷

决证极果 第二十二卷黄念祖老居士【复次阿难。彼佛国土。无有昏暗火光日月星曜昼夜之象。亦无岁月劫数之名。复无住著家室。于一切处。既无标式名号。亦无取舍分别。唯受清净最上快乐。】决证极果,阿弥陀佛的大愿就

黄念祖:宝莲佛光 第二十一卷

宝莲佛光 第二十一卷黄念祖老居士【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亦然。复有无量妙宝百千摩尼。映饰珍奇。明曜日月。彼莲华量。或半由旬。或一二

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第1集)

《净修捷要》是先师夏莲居老居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著作。一个真实的修行有成就的人,他所写的东西、所讲出来的东西,不同於一般人。所以我们在研究正文之前,我们先看一下这个序。《净修捷要》,一开始这篇就是序,也

黄念祖:三辈往生 第二十四卷

三辈往生 第二十四卷黄念祖老居士【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前一品是第十七诸佛称叹大愿的成就,本品是大愿核心第十八十念必生大愿的成就。此愿是从真实之际、真实之慧所生的真

黄念祖:十方佛赞 第二十三卷

十方佛赞 第二十三卷黄念祖老居士【复次阿难。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

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第3集)

他是「兴大悲」,兴起了大的慈悲心。慈和悲的含义不同,慈是与乐,所以慈母,小孩子你要什么给你什么,我给你,这是慈;悲就是拔苦,要他出苦。所以大悲观音是千手千眼上头现出一个威猛相,第一个头是红的是阿弥陀佛

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第2集)

第一条,这一条就是介绍我们这个世界的导师,所以一切都是尊师重道,重道就必然要尊师。所以我们对於师,这都是一般的,尤其是佛法这样,这种不是释迦牟尼如来,谁也不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实重要的问题,而且得到解

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第6集)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法身是最清净,离一切相。法身的佛,佛有三身,佛是法身、报身、化身。在西方现在说法的是报身,而报身之本是法身,法身就「遍一切处」,刚才不是说遍一切处?这个说的是法身,法身,没有一

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第9集)

「一心观礼,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这一段。亦号无量光,底下就说,「无边光、无碍光、无等光。亦号智慧光、常照光、清净光、欢喜光、解脱光、安隐光、超日月光、不思议光」,这是十二光佛,从无量光起。这十二

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第14集)

这一段是密净不二。「一心观礼,显密一体」,显教和密教是一体。目前大家好像有点分别,显教就是和尚,密教就是喇嘛,称为喇嘛教。确实有好些个风俗习惯表现,喇嘛和僧人不一样,服装也不一样,用的法器也不一样,念

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第12集)

现在到了第十段,第十段就是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我们「一心观礼,极乐世界,教主本尊」。教主,大家都知道吧!释迦牟尼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教主。本尊这是密教的语言,密教修什么法,那个佛

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第13集)

「一心观礼,佛由心生」,刚刚我们讲阿弥陀佛是出家多少年成就成了阿弥陀佛了。这个地方一句话说,佛由心生。佛在哪来的?佛就是由你心里头生出来的。这一句好多人听了之后,他就很难,他就说这么说起来,我就失掉了

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第10集)

「一心观礼,无量光寿,如来世尊」。无量光寿是别号,如来世尊是通号,就把十号都摆在里头了,就说一个头一个尾都代表了。他们的「光明普照十方世界」,前面有说无边、无碍等等,它是无量的,既然是无量、无边等等,

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第11集)

这一段就是在《无量寿经》里头,这一段是佛都把法都说了,阿弥陀佛怎么成就了,又说了我们这个世界众生如何如何苦,再三告诫。然后佛就问阿难说:你想看见极乐世界吗?你要想看见你就礼拜。阿难就听话,就礼拜,他头

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

《净修捷要》报恩谈黄念祖老居士前言《净修捷要》又名《五念简课》,是夏莲居老居士集大悲心、大愿心为我等末法粗陋浅机而作的简课。黄念祖老居士生前原拟撰写《《净修捷要》报恩谈》。但我等众生福薄缘浅,未能实现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8)(《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8(概要)菩提心是这样的大,菩提心量就是这样大,他要度尽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在一切空间,包括广大无边。这些众生过去的我要度,现在的我要度,未来的我也要度。包括时间,广大长远,都没有边际。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5)(《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5(概要)《华严经》经末,华严最后一卷,普贤大士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把普贤行愿品列入净土五经之一,这就是证明。《华严》讲了这么多,那么多玄妙,讲到八十篇,最后还是要用,尽除一切诸障碍,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6)(《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6(概要)你念佛名的时候,你这个时候正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心里就这一句佛号的时候,并且就一句的时候,别的妄想就没有了吧,就换掉了百千万亿的妄想杂念。如果念佛啊,我怎么还是妄想纷飞。你不知道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2)(《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2(概要)溪谷幽冥之处,悉大开辟,皆同一色,犹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瀚,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都开辟,都开开好了。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7)(《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7(概要)再引证一下《弥陀要解》,澫益大师说吾人现前,一念清净心性。我们每个人当前一念的心,一念的性,不在内不在外,在哪?在里头,在外头,在中间,都不是。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过去心不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9)(《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9(概要)有余涅槃,这才能够从同居土升到方便有余土。四土,同居土的之上是方便有余土,是小果的圣人,阿罗汉所居的土,这种叫做竖出三界。按通常的向上升,升天,出欲界到色界,出色界到无色界,出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5)(《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5(第1品)阿弥陀无量寿,就是我们的本觉。从本觉起,我们念佛庄严自心、清净自心,开始觉悟,最后达到究竟觉,就是清净平等觉了,这是配三觉。那要是倒过来,把这平等觉作为我的本觉,我们起心念佛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4)(《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4(总释题名)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底故,这个乘能够穷尽到一切法的源底、根源,所以乘为大,这是大乘的含义。十二类因缘又说了,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是无量无边,这个法是无量无边呀。以是因缘也叫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3)(《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3(概要)自主的本心啊自心啊。自心就是自然中自然相,自然有根本。自心他就郁单成七宝,横揽成万物。郁单成七宝,就是无意的话。郁单是本单四大部洲中郁单,是本单洲。郁单之自然,自然成七宝。自然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0)(《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20(第二品)就有了数量,无量的智,能够照见种种不同之相。刚才说众生有种种根,所以我们给种种药。如你不通达众生,那你怎么给药呀。众生种种差别呀!种种病呀!这差别相,这叫什么智慧呀,这叫无量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6)(《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6(第一品)这《净影疏》,慧远大师是隋朝的。他说神通已达,叹其德胜。所谓很神异。神异称为神。他神异,凡情所不能达的。什么叫通?没有壅碍叫做通,壅,堵塞了,堵住了,就不通了。通有身通,天眼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8)(《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8(第二品)究竟彼岸,彼岸就是波罗蜜。证到如来到达彼岸。《净影》就是慧远大师他解释究竟涅槃,涅槃正是彼岸,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这都是《智度论》的话。《净影疏》解释究竟涅槃就是解释究竟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7)(《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7(第二品)又贤护等十六正士,所谓善思惟菩萨、慧辩才菩萨、观无住菩萨、神通华菩萨 、光英菩萨、宝幢菩萨、智上菩萨、寂根菩萨、信慧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9)(《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9(第二品)还有另外一件事,爱欲同等的难办,那一切众生都不能承当。幸亏只有一个事情,这个事情最难办,爱欲。一切众生都因为爱欲而证性命,性命就是这么来的,生死之本啊。再有一件事情这么严重不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3)(《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23(大教缘起第三)护佛种性常使不绝。护者是护持、维护。佛种性者可以解释六度。我们引征《会疏》的话,他举佛种性四个解释,我们今日举其三个:(一)众生所具佛性,人人都有佛性,众生心中具如来性

黄念祖: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一)

后汉支娄迦谶译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编辑说明前 言经 题法会圣众第一德遵普贤第二大教缘起第三法藏因地第四至心精进第五发大誓愿第六必成正觉第七积功累德第八圆满成

黄念祖: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二)

大教缘起第三底下是别序。别序是本经独有的序。经中世尊放光现瑞,阿难请问,世尊回答,演出弥陀愿海、第一希有难逢法宝《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尔时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镜。影畅表里。

黄念祖: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三)

必成正觉第七【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我建超世志 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 誓不成等觉复为大施主 普济诸穷苦 令彼诸群生 长夜无忧恼出生众善根 成就菩提果】本品是必成正觉。上一品发大誓

黄念祖: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下)

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下)(四)发愿信愿持名为宗,底下谈愿。愿就是厌离婆婆,欣慕极乐。对于娑婆世界我们毫无贪恋,愿意出离,一心所向往的只是极乐世界、这就叫作愿,愿很重要,所以说金刚非坚,愿力为坚。金刚

黄念祖: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上)

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上)黄念祖居士著(一)引言(二)明宗(三)生信(四)发愿(五)持名(六)妙果(七)后语附文:集科学家与佛学家于一身的人善护念蕅益大师开示: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启愿

黄念祖:《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3信有六信

信有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1)信自《要解》说: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

黄念祖:《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4全妄

下说: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依是依报,黄金为地、七宝楼台、八功德水是极乐的依报。依报属于器世间正指正报,表有情世间。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诸上善人等,是极乐的正报

克制淫欲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夏坝仁波切勿睹他妻室,设观如母女。姐妹想随年,起贪思不净。首先是勿睹,这个里边讲的是妻子,但是你也可以同时理解成为他人的丈夫,丈夫、妻子都一样。首先你不要去对人家有家庭的人的妻子或者丈夫起贪心,因为这

黄念祖:《心经》讲解_黄念祖讲心经

一、《心经》要义今天给大家讲我们经常念的一本经,也是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我们学习的题目叫做生活中的智慧--《心经导读》。《心经》共268字。正文260字,题目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