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黄夏年:抓住历史机遇 构建和谐世界 促进世界和平
2025-03-20 11:00

结集本是佛教界举行的会诵经典和堪验佛理,并且带有一定的学术性质的活动,其最重要形式,是大家聚集在一起,对一些涉及到佛教的戒律与理论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或取得共识,或提出见解。结集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针对佛教的大事做一些讨论,作出决议。结集的成果最后形成了文字,留给后人。

从佛教史上的几次结集活动来看,它对推动佛教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

一、佛教教团的认识得到了深化。每一次佛教结集活动的内容,都是围绕当时佛教界发生的一些重要事情而进行的,例如第一次结集,是复诵佛陀的生前教法,这些教法被僧人们整理出来,获得僧团共同认可,佛教界的活动有统一的戒法可依,人们意识到佛教教法的重要性,有力地维护了佛陀的权威。

二、佛教文化得到了保存与创新,佛教理论日益丰富。佛教一直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宗教。佛陀本人在世时就主张要随顺世间,圆寂前遗嘱要依法不依人,也就为未来佛教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创造的空间。后世的佛教徒一直遵循佛陀的教导,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社会,提出了不同的理论,佛教的理论宝库日益丰富。结集的成果用文字记述下来,留给后世,起到保存文化的作用,同时也创造了新的理论。例如第四次结集留下的重要成果《大毗婆沙论》,代表了当时佛教论学的最高水平。斯里兰卡的僧人完成了巴利藏经的编纂成册,。它们把当时的佛教论学与三藏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峰,也是一次理论的创新活动。

三、佛教力量的一次大检阅和重新整合。参加结集活动的僧人至少数百,多的时候上千,甚至上万。众多的僧人与会,代表了不同的派别与地方势力的意愿,反映了各个地方势力的色彩与各个集团的利益,就此而言,它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宗教对话的情况。通过参加结集活动,僧团内部进行了沟通,已有的矛盾被摆上了桌面,整合成为必然的结果,每个与会的僧人将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本集团的利益,采取不同的立场,参加不同的集团或派别,如第二次结集之后,统一的僧团分成裂成大众部与上座部二大根本系,佛教的力量重新做了整合,这对后来的佛教发展起到至关的影响。

四、佛教的影响进一步增大。结集是佛教界的大事,所以它被载入史册。由于结集活动的成果显著,推动了佛教各派的发展,也使佛教的影响进一步增大,特别是在有官方背景参与下的佛教结集活动,其影响更是全面的。像南传佛教界举行几次结集活动之后,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热情,也影响到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佛教界。佛教史上第二次结集活动完成之后,上座部与大众部二部实际上就划分出各自的势力范围,分别在各自所在的地区广为传播,最终形成了地域性的佛教文化,渗透到一些地区的民族精神之中。

总之,应该承认,结集对佛教发展所起的正面作用是主要的,超过了因此而带来的负面影响。虽然结集活动会造成僧团的分裂,产生不同的派别,但是分裂对佛教来说,并不是坏事,因为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地方文化特点,每个僧团都有自己的教会利益和理论需要,结集只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派别和不同集团与势力利益之间的较量与斗争,也是妥协与沟通的需要。与之所产生的派别,实际上是地方文化和地方势力利益的集中代表,说明佛教只有适应当时的民族文化和社会特点,才能够生存,然后才会进一步发展。

距世界佛教史上缅甸佛教界的第六次结集活动之后,又过了50年,我们也从20世纪跨入了21世纪的新时代。现在,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增强、大国地位日显,中国佛教界办大事机会已经来到。根据历史和现实,庚续前贤,发挥祖师遗志,举办佛教史上的第七次结集的活动机缘已经具备。理由如下:

一、以中国大乘佛教为特点的北传佛教一直是世界佛教三大语系中最有实力和最有影响的一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佛教自传入以后,佛教界从来没有举办过有广泛性和全面参与性为特点的世界性佛教大事。20世纪上半叶,太虚大师曾经想把中国佛教推向世界,专门成立了世界佛学苑等组织,但是在国弱民穷的处境下,太虚大师的理想最终也没有能够实现,带着遗憾离开人世。所以,在世界佛教界中,中国佛教至今没有达到一个大国所应起的作用及其所发生的影响。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佛教界发生了根本性地变化,一改唐宋鼎盛期以后佛教一直不前的局面,佛教界可以在新形势下,为世界佛教作出更多的贡献,进而引导世界佛教走进一个新时代。

二、1980年以后,中国政府实行了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国策,经济腾飞,国力增强,世界重大事务中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大国的地位已经显示出来,中国在世界格局中起到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中国佛教界在这一形势下,能够体现大国佛教的重要性,发挥大国佛教参与世界佛教的作用,是历史大势所趋和走向必然的道路。

三、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已经得到了全面的落实与保护。现在的佛教界,走上了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通过修复寺院,培养人才等活动,佛教正在进入历史上少有的黄金时期。寺院经济充足,人才济济,各种大小佛事活动不断举行,全国佛教徒心情舒畅,真正感受到因国家富强与好的政策而带来的实惠。特别是在国家发展旅游业的影响下,寺院经济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实力,能够拿出钱来承办大事。20余年来,佛教界一直重视办教育,全国有数十所佛学院,培养学僧7000余人,这些人现在已经走上了不同的岗位,充实了各个寺院,正在为我国的佛教发展作出新的成绩。

四、佛教史上的以往各次结集,都没有离开国家的支持,像50年前的第六次结集活动,就是在缅甸政府总理吴努的亲自参与和国家出资的情况下完成的。现在的中国政府对佛教事业非常支持。去年政府曾经协助佛教界在海南召开了两岸四地的佛教论坛,取得了在教内外和国内外的很好反响。今年世界佛教论坛得到了国家宗教局的批准,浙江省政府全力支持会议在杭州召开,保证了会议能够如期举行。佛教史上证明,有政府的支持,对中国佛教界举办大型活动,是最好的保障。

五、中国佛教有悠久的历史,其影响也是世界性的,世界上信仰大乘佛教的有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在越南北部地区和南亚与东南亚等南传佛教国家也有不少大乘佛教徒,这些都是中国佛教的有利条件。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拥有三大语系佛教的国家,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佛教已经打破了各系以往从不交流的局面,现在汉传、藏传和南传三大系交流频繁,团结互助,真正地走到一起,在世界佛教里呈现了一个全新的形象。

六、历史上中国佛教一直是连结中外宗教与文化交流的纽带,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起到过不可泯灭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佛教界对推动中日、中韩以及东南亚等国的民间外交,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当前,在促进两岸交流,祖国统一的大业上,佛教界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举办第七次结集,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外各国的友好关系,特别是增进与毗邻国家与地区的民间交往。

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的佛教更多的是请进来的情况,走出去的时候不多。我们应该改变观念,将我国的佛教推出国门,向世界宣传中国的佛教,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佛教,只有这样,中国佛教才能在世界佛教里拥有更多的发言权。第七次佛教结集活动举行,就是当代中国佛教对世界佛教作出的最大贡献,对中国佛教在世界佛教的地位,必将起到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世界佛教论坛的举办,是中国佛教界做的一次很好的尝试。它的举办成功,影响是巨大的,同时也为未来的中国佛教办大事提供了经验,积累了知识,对今后举办第七次结集活动,提供了范例,也圆了中国佛教前贤的梦想。

总之,根据现在的中国形势与中国佛教界的情况,我认为,举办佛教史上第七次结集活动的时机已经到来,只要我们找到一个好的题目,做出详细的计划,就能将这件有意义的历史大事做成功。

End

修慈悲的机遇

◎ 达 照行者在始觉的修习路上,在生起了真正大慈悲心之后,所要努力的,就是对于修慈悲行之机遇的把握了。在对待所有众生都能够平等的基础上,分别以各种适当的方法使他们体悟这个本觉真心,使他们能够解脱生死的

把极乐世界的莲花念出来

净界法师在宋朝有一个越国夫人,这个《净土圣贤录》有讲到。这个夫人福报很大,她领着一群婢女一起共修。有一天发现有个婢女懈怠,几天都不来参加共修,夫人就把这个婢女叫过来,就诃责了一下:你这么懈怠,你这个往

无需怀疑极乐世界之实

◎ 印 光 【原文】世间所有,若根身即吾人之身。若世界。即现在所住之天地,皆由众生生灭心中同业(世界)、别业(根身)所感。皆有成坏,皆不久长。身则有生、老、病、死,界则有成、住、坏、空。所谓物极必反

世界原本是安静的

◎ 海东青诗僧世界原本是安静的,只是被浮躁的喧嚣所掩盖。在城市之外的郊区,在郊区之外的乡村,在乡村之外的旷野,世界依然是安静的。山上的树是安静的,树下的山是安静的,山下的村庄也是安静的。炊烟缓慢得像是

《世界佛教通史》

◎ 欣 闻《世界佛教通史》是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道儒研究员主编、国内外20多位老中青年佛教研究学者参与撰写,全书历时8年完成,共800多万字,论述了佛教

李炳南:为什么称极乐世界为莲邦?

为什么称极乐世界为莲邦?极乐世界莲花最为微妙特殊,所以称为莲邦。今天中国以梅花为国花,日本以樱花为国花,称梅称樱就可以代替国名。

刘素云:这个世界什么能量最大?

有人问,说在这个世界什么能量最大?老法师说了,我不知道你们记没记住?就阿弥陀佛最大,在这个宇宙之中能量最大、能量最善的就这四个字,阿弥陀佛。你把其它的都排掉,就留这个阿弥陀佛,你决定今生成就。

刘素云:今生的任务就是去极乐世界

念佛法门我们这一生遇到了,你是福报大,你是运气好,就看你知不知道珍惜,你遇到了如果你又错过了,那就太遗憾了。因为什么?你遇到这个法门就是说你机缘成熟了。什么机缘?成佛的机缘。我们修行人不就是要成佛吗?

安心就能安世界

人心不平衡,事事争。与人争,要改变他人,其实伤害了他人;与自然争,要改造自然,结果破坏了自然。每个小人物的心安定,世界就能安定只要有人的一天,只要有地球的一天,只要是生存在地球上的一天,就会有天灾人祸

妙宝世界

释尊告诉曼殊室利,从我们这个世界往东方去,过五倍恒河沙那么多的佛国土,有一个佛国世界,名叫妙宝,其佛祖号称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应、正等觉。有无数、无量亿的菩萨围绕着佛陀,聚精会神地听佛宣讲微妙

他方世界

根据现代科学的发现,我们了解人类世界的局限性,同时也重视宇宙还有其他世界的说法。有一回,佛陀论及宇宙的本质与构成,佛陀说:总共有三十一种不同形态的生命生活在这宇宙间。 人类世界为限的有四类众生。它们是

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因果

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因果星云法师人有一个身体,可以做好事,做坏事。拳头,我打你一拳,你把我送到公安局,是恶;你帮我捶背,那就是好事。钱有净财,也有不义之财。人有三个东西很重要:身体可以做好事做坏事;嘴巴

世界只有一个人比我富

世界只有一个人比我富◎ 寂 静曾经,有人问世界首富比尔盖兹:世间还有没有人比你更富裕?盖兹答:有啊!有一个人就比我富裕。然后他说了个故事当年我还没有钱,也没有名。我在纽约机场碰到一个卖报纸的小贩。我想

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永不亏本

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永不亏本星云大师1)人家侮辱你,你要当作是培福;人家伤害你,你要当作是他来成就你。你受尽委屈,记得!你是有福报的人,不要抗拒,一个人伤害别人两种情形:伤害别人就是花自己的功德法财,一个

合掌世界上最美的姿态

合掌不是并拢双手,而是恭敬万有。军人见到长官要敬礼,学生见到老师要问好;过去,晚辈见到长者要鞠躬,西洋人见面也要握手,甚至拥抱,这些都是一种心意的交流。合掌的意义也是这样。《华严经》云:合掌以为华,身

世界眼光 中国话语

◎ 洪修平由魏道儒研究员主编,国内二十余位学者参与撰写的《世界佛教通史》(14卷)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这部耗时8年共800多万字的皇皇巨著,以世界的眼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如来

◎ 李 睿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众,长夜已过,勿再沉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大众觉昏衢,疏昏昧!故丛林的一天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一天,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

胡小林:想到极乐世界,但睡眠太多怎办?

这就是习气。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你看我们这些男孩子,见女孩子就起心动念。你学了多少年的佛,佛在经上讲过这个故事。一小和尚在山上跟老和尚学佛,学了十年了说,师父,我成就了。下山了,下山见一小姑娘,不

我们这个世界人的来历

成 刚那么,小劫是怎么来的呢?得先讲人的来历。我们这个世界人的来历。色界光音天的天人,他们乐多苦少,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无需劳作,依报世界,七宝俱全,琉璃宫殿。虽然也有佛法,天道也在生死轮回,但因为他

从四个要点带你领略美妙的极乐世界

星云大师《阿弥陀经》里描述了一个美轮美奂的理想国: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 修学净土法门的,都希望往生后能去西方极乐世界,佛在《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佛经》,也用了大量篇幅描绘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

同心同德成就缔造和平的世界

净慧法师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人们对佛教的认识越来越接近事实。佛教的和平、理性与人本(与神本相对)精神,让越来越多的明智人士认识到,佛教就是慈悲、理性、和平的宗教。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在历史上

《金刚经》的心灵世界

《金刚经》的心灵世界圣严法师(一)净化人心心灵环保便是人心的净化,由人心的净化,推展到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净化,始能落实、普遍、持久。所谓心灵环保,是一个现代的名词。其实,佛教很早就主张,要把我们的心

三千大千世界

三 千 大 千 世 界◎ 于凌波在佛法上,把世界分为有情世间和器世间两种。有情世间,名为正报,是由业因所感得的正果。指有情--有情识的众生--的肉体和精神而言。器世间,又名依报,为有情所依。是指山河大

佛 法——构建和谐世界的生命向导

佛 法--构建和谐世界的生命向导释国亮众缘聚合,人类面临巨大的变革与挑战。心灵缺乏佛法引导,人们认知混乱,焦虑、迷失、妄执、内而自心,外而世界,失去和谐。家和血缘的执著,积淀了汉文化,面对变革,撼动根

世界与古镜

◎ 虚 云这段大事,不是说了便休,所以中峰国师有云:世界阔一尺,古镜阔一丈。还知蒲团上一个吞不下、吐不出的无义味话头也未?若向这里一肩荷负得去,便可唤世界作古镜,唤古镜作世界,都无异致。如其未尔,世界

阿弥陀佛的世界

阿弥陀佛是梵语,梵语,就是印度讲的话,翻译成中文就叫无量光,又叫无量寿。无量光,因为他智慧无量;无量寿,因为他福德无量。智慧无量,就叫无量光;福德无量,就叫无量寿。我们为什么要念佛呢?就因为阿弥陀佛在

全世界只有这个人能伤害到你

净界法师你把《楞严经》读通了以后你会发觉,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伤害自己,外境只是一个助缘,它没有理由伤害你,它怎么可能跑到你心中伤害你呢?它是在那边动,你自己跟着它动,然后你的妄想伤害你自己,其实说穿还

沈家桢:金刚经与极乐世界的关系

各位都晓得《阿弥陀经》中有这么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善根、福德、因缘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重要条件。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金刚经》的正信希有分第六,佛告须菩提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

沈家桢:《金刚经》与西方极乐世界

各位都晓得《阿弥陀经》中有这么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善根、福德、因缘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重要条件。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金刚经》的正信希有分第六,佛告须菩提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

僧宝是世界的大轴

僧宝是世界的大轴◎ 倓 虚 井陉县信外道的人很多,我讲经的时候,他们的大老师和弟子们都天天去听。有一天晚上,我和同住的房东先生闲谈,他也是一位外道的信徒,他说:法师讲经讲得真不错,连我们村里的那位大老

世界读书日谈读书的三层境界

人总是走着走着,突然就读懂了某个句子。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袁枚曾说: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是不一样的。而会读书的人和不会读书的人也是不一样的。清代文学家

世界读书日

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

一日禅|世界最无谓的思考就是想太多

心中无挂碍,人乃有所安。尘世纷扰,充满着未知与不确定。人如纸鸢,我们总想紧紧抓住手上那一根线,但风起时,下一刻又不知身居何处,前路何方。只有到了一定年龄,经过生活的洗礼,才懂得心安是福,心安才是归处。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月1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七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经投票表决,决定雒树刚为文化和旅游部部长。根据3月17日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旅游局与文化部合并,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不再保

中国1000年前的状元文,秒杀当今世界所有鸡汤!

吕蒙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直接从平民出身的宰相,他读书中状元,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吕蒙正宽厚正直,对上遇礼敢言,对下则宽容有雅度。他有一篇流传了上千年的《命运赋》。这是吕蒙正当太子的老师

当你爱上读书,世界就爱上了你

1  上周末去图书馆,有一幕深深地触动了我。  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女孩,欢快地在书架旁边踱来踱去,然后轻声跟一个中老年女子说,奶奶,我可以看这一本吗?  奶奶说,当然可以啊,宝宝喜欢哪一本,就看哪一本。

庄子为什么这么牛?他的世界好难懂

先秦诸子时代,当所有人厮混名利场时,只有庄子在野外淡定地玩泥巴。作为穷光蛋,他擅长挨饿,饿到借米吃还坚持耍刻薄。他是唯一的超脱者,世界想和他谈谈,他懒得理睬。钓鱼是《古人装X指南》中第一条行为规范,姜

这座400年的寺院有尊世界最高檀香佛!

[原标题]通讯:探访康巴名寺桑披岭寺沿着硕曲河流淌的方向一路前进,在层峦叠翠的半山腰上会与恢宏的桑披岭寺相遇。阳光洒在桑披岭寺的金顶,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桑披岭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全名为噶

【夜读】当你爱上读书,世界就爱上了你

1  上周末去图书馆,有一幕深深地触动了我。  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女孩,欢快地在书架旁边踱来踱去,然后轻声跟一个中老年女子说,奶奶,我可以看这一本吗?  奶奶说,当然可以啊,宝宝喜欢哪一本,就看哪一本。

一日禅|这世界没有理所应当的善意

升米养恩,斗米养仇。讲的不仅仅是行善,还是感恩;不仅仅是别人,更是自己。这世上,没有善意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种接受,是可以心安理得的。对懂得感恩的人行善,会使自己的善意更有价值;而学会感恩每一份善意,

慧律法师:“恨”是世界上最愚痴的行为

犯错是平凡的,宽恕是一种超凡。宽恕,是人类的一种美德。宽恕的本身,除了减轻对方的痛苦之外,事实上,是在升华自己。因为,当我们宽恕别人的时候,我们反而能得真正的快乐。假如我们看别人不顺眼,对别人的行为不

一日禅:平凡的人生造就不平凡的世界

热闹往往是短暂的,所以我们绝对不能陶醉在热闹和繁华里。热闹过后,还必须把身心回到平静而简单的生活中,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回到简单。单纯而自然的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因为简单的思想和生活,最需要的是知足

灵山大佛-感受佛教世界的静逸和深远

灵山大佛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灵山地区,该处原为唐宋名刹祥符寺之旧址,为保存古迹,在恢复祥符寺的同时,兴建八十八米高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佛立像。大佛所在位置是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景区

一日禅 | 你简单,世界便不复杂

我们总是先认识了身边的人,才认识了这个世界。一个人,身边有多少人,就有多大的世界,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这些人素养的高低,决定了你的高雅与低俗、辽远与浅狭、明媚与卑琐。一句话,他人的质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