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袈裟下千年的承诺
2024-10-07 07:56

袈裟下千年的承诺,

九朝天子命,十世状元才,今生遇正法,披得福田衣

选择了一条清净无悔的路,

是宿世因缘,

也许是对佛陀的许诺,

是对自己的负责

若以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

修行是一种心境体验,

是对众生脱离苦海的一个展现

是表法

莫道僧家容易做,皆因屡世种菩提

虽然不是真罗汉,也搭如来三顶衣

因为佛法以灯传灯,

续佛法身慧命,

出家为人天师表

一字之师,一句之师,一时之师,一世之师,都要尊敬如父

所以袈裟有多少重量,

无法估计,

是三世如来衣,

赞叹无量功德

一等人出烦恼之家,二等人出两扇门之家,三等人出家是搬家

虽然出家,

要出三界之家,

常生惭愧心

一修人我不计较,二修彼此不比较,三修处事有礼貌,四修见人多微笑,五修吃亏不要紧,六修待人要厚道,七修清净无烦恼,八修口中常说好,九修所见皆君子,十修一起成佛道。人人若是实十修,何处逍遥不净土

出家不易,

是日已过,

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

但念无常,

慎勿放逸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最难!

袈裟下,

远离世俗,

远离了愦闹,

把一切看破

修行不是为了遇见佛,而是为了遇见自己

佛法讲内在的解脱,

如法修行,

受十方供养,

今生不了道,

因果丝毫不爽

人,不一定要信佛,但是,一定要有佛性

袈裟下,

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佛法博大精深,

犹如海洋

智慧的人积福,愚痴的人积财

每个出家人都有应尽的责任跟义务,

弘法是家务,

利生是事业,

有一番修行,

才能把佛法传扬下去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行还不够。

不经一番寒彻骨,

哪得梅花扑鼻香,

出家路艰难

世间除了生死,不过都是闲事已!

肩上扛着很重的担子,

每走一步都要很小心,

这需要很大的决心跟毅力,

而不是世俗的眼光中,

逃避红尘去躲懒偷安

常怀感恩的人有福气

佛法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

佛法是出世也是入世,

佛法是不二法门

福是修行布施来的,而不是求来的!

今生已有目标,

就不要辜负世尊的教诲,

受戒是一条清净的路,

不管路有多长多远,

都要无条件的走下去

超越自我,

学佛菩萨的品质,

袈裟下,

少欲知足

最高境界是内在的法喜,

持戒是一条无上的路,

是走出轮回的路,

是佛陀的伟大慈悲,

不知怎样用语言去描述,

只有用心去体会了

--感恩!

最真实的佛法就在最真实的家常话里,礼貌的对待每个人,平和的对待每件事,人生也许笑一场,哭一场,累一场,忘一场,只要今天比昨天懂得更进步,懂得更乐观,不必要人生轰轰烈烈,活在佛眼里,活在佛手里。盘点人生,感谢生活!

End

支遁——袈裟下的名士

◎ 孙昌武中观教理是鉴于大乘般若思想主张我、法两空,荡相遣执太过,修证失去依据,提出有、无双遣的中观教理。《中论》里有两个偈。一个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另一个说:诸世间可

那袈裟飞起像浪花

林青霞我应该很专心的跪下磕头再站起来,跪下磕头再站起来,就这样连续做二十分钟,心里要想着该忏悔的事和该感恩的事。开头我并不很专心,眼睛往旁边一瞥,见到一双轻盈的脚步从我身边走过。那袈裟飞起,就像浪花。

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如瑞法师袈裟是梵语,华言有坏色衣、不正色等义。依律所说,袈裟有青、黑、木兰三种颜色。青色是指染成类似青铜的颜色;黑色不是正黑色,而是用一种黑泥染成的灰色;木兰色是用木兰树皮染成的赤黑色。这些颜色不是通

袈裟下千年的承诺

袈裟下千年的承诺,九朝天子命,十世状元才,今生遇正法,披得福田衣选择了一条清净无悔的路,是宿世因缘,也许是对佛陀的许诺,是对自己的负责若以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修行是一种心境体验,

袈裟之功德

袈裟之功德◎ 海 涛袈裟功德殊胜,凡有袈裟所在,一切天龙善神悉予守护,使此安宁。佛曾告阿难:过去诸佛着如是衣,得成佛道;未来诸佛亦当着如是衣,得成佛道。如我今日以刀割截,成沙门衣,不为怨贼所劫,此是解

袈裟背后的艰辛

袈裟背后的艰辛◎心即佛 一位法师到外地弘法,一路上电话不断,于是法师感叹事务繁忙,应酬太多。旁边一个人突然说到:法师啊,还是做一个小和尚(清众)清静些。法师却说:万万不可。现在小和尚也不好当的,出了家

在家人披袈裟的果报

◎ 善 言在佛门里,袈裟是代表佛陀的传承,袈裟所代表的就是佛法的正传。所以没有受过戒,是不能披袈裟的。尤其是在家人没有受过出家戒,不能随便乱披袈裟。有一些在赶经忏的在家众,他穿着出家人的袈裟,既没有佛

河北老人义务守护悬崖千年佛像30年

2017年1月8日,路千方,河北省井陉县天长镇北关村一名普通农民。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千年庙宇及佛像的看守者。30多年前,路千方从母亲手中接过巡护千年摩崖佛像庙宇的重任。从20多岁的青年,到满

中国五千年跳不出去的定律

中国历史的发展,如同陀螺的运动,不停地旋转,一圈又一圈,周而复始。在这种周期性的运动中,有某种恒定的东西,始终保持不变。杜牧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后人复哀后

信仰的记忆:碧落寺石窟,千年佛像诉说古国汉风

碧落寺位于晋城市西北约7.5公里处的泽州县巴公镇,南连氏村东。它背靠碧落山,面对万松岭,坐北朝南,依山而筑,是古泽州境内创建时间最早、建筑规模最大、声望最为显赫的寺院之一。据石窟西窟外石阶旁题记,寺始

两小时的修行,上千年的功效!

两小时的修行,上千年的功效!每天投资两个小时的打坐,有上千年之久的功效。因为当你打坐进入永恒时,时间停止了。这不只是两个小时,而是百千万亿年的进化和发展。你进入了不同的时空,就是这样子,你重新充电之后

布局精巧的川东千年古刹 张三丰曾留下镇寺之宝

在巴岳山南麓山腰上,立着一座千年古刹,这就是与华岩寺齐名的巴岳寺。传说,这里还留下了3件张三丰的宝贝。布局精巧结构仿造华岩寺巴岳寺建于唐代晚期,史料记载,巴岳寺原名普门寺,明代永乐六年,该寺被明成祖敕

为什么和尚圆寂后不能穿着袈裟火化?

别解脱戒,命终以后就没有了。所以说比丘命终不能穿着袈裟火化,只能穿缦衣,因为命终之后不是比丘了。世间上有些人着相,本来是居士,他命终了,还要求给他现个出家相,头一剃,甚至于穿袈裟,这个是不行的。戒律要

每天投资两小时打坐,就有上千年的功效

每天投资两个半小时的打坐,有上千年之久的功效。每天投资两个半小时的打坐,有上千年之久的功效。因为当你们打坐进入永恒时,时间停止了。这不只是两个半小时,而是百千万亿年的进化和发展。你们进入了不同的时空,

增福增慧的千年养生方式

延年益寿--辟谷术辟谷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即不食五谷杂粮。 道教从为,人食五谷杂粮,要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的道路。《黄庭内 景经》云:百谷之食土地精,五味外羙邪魔腥,臭乱神

方广锠:关于佛教传入两千年的几个问题

前言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已经2000年左右。两千年来,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摄,其结果,既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面貌,也极大地改变了佛教自己的形态,从而使外来的异邦宗教,逐渐演变成中国佛教,成为中国

【栖霞文史】 千年沧桑舍利塔

南京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佛教圣地,曾经寺院遍布,梵刹林立,唐朝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就是最好的写照。除了南朝,南唐时代是南京的又一个佛教高峰,史书说“都下赡僧逾万人,造塔建寺,日

袈裟的具体介绍是什么

颜色袈裟之颜色在诸律中各有异说,然大抵赞同三种坏色之说,即以青、泥(皂、黑)、茜(木兰色)三种为袈裟之如法色(或谓若青、若黑、若木兰色)。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一复举青、黄、赤、白、黑五方正色与绯、

不同颜色的袈裟代表什么含义

不同的袈裟颜色并不代表什么特殊的意义。袈裟本是一种颜色的名称,因为佛制僧人必须穿染衣,避用青黄赤白黑五正色,而用一种杂色即袈裟色。我国旧译袈裟色是赤色,南方佛教典籍则说是一种橙黄色,可能是一种赤黄混合

袈裟有什么等级划分

袈裟之颜色在诸律中各有异说,然大抵赞同三种坏色之说,即以青泥(皂、黑)、茜(木兰色)三种为袈裟之如法色(或谓若青、若黑、若木兰色)。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一复举青、黄、赤、白、黑五方正色与绯、红、紫

袈裟的含义是什么

“袈裟”是梵语,到了晋朝葛洪撰写字苑,才把它改成“袈裟”了。“袈裟”又叫做“袈裟野”、或“迦罗沙曳”,义译是“浊、坏色、不正色、赤色”或“染色”之义。“袈裟”是僧尼们的“法衣”,它是从衣的“色”而立名

袈裟是什么意思

袈裟一词,本身就不是衣服的意思。袈裟是梵语,是不正、染、浊、杂的意思。所以只要是不正的、杂乱的、染坏的都叫做袈裟。很多东西都可以叫袈裟:出家人托钵乞食,那个饭就叫袈裟饭,因为那个饭是很多人供养,夹杂在

袈裟之间有什么不同

袈裟乃圣贤的标帜,自古为佛教教团所尊重。穿着袈裟的利益有十:一者、菩提上首;二者、处众人天;三者、父母返拜;四者、龙子舍身;五者、龙披免难;六者、国王敬信;七者、众生礼拜;八者、罗刹恭敬;九者、天龙护

袈裟的款式和颜色有什么要求

古代丛林,僧众出外云游参访,必须具备衣单和戒牒才能到寺院挂单。因此,《敕修百丈清规》云:“将入丛林,先办道具。”道具即衣单僧物,是资生办道之具,包括三衣一钵等头陀十八物。其中三衣即九条衣、七条衣、五条

袈裟的正确披法是什么

袈裟的披法:有通挂左右肩之通肩,与露右肩披左肩之偏袒右肩两种。于对佛及师僧修供养时偏袒右肩,若外出游行或入俗舍时,披通肩法。1、一般情况,裸露右肩,表“清净”。古印度,以漏右肩为清净,所以,流传至今,

为什么袈裟的颜色不一样

1。佛法传入中国近两千年,佛教僧侣的衣服,根据佛的制度,限于三衣或五衣。三衣是安陀会、郁多罗和僧伽黎。安陀会是五条布缝成的衷衣,郁多罗是七条布缝成的上衣,僧伽黎是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缝成的大衣。五衣是于

什么是袈裟

袈裟乃圣贤的标帜,自古为佛教教团所尊重。穿着袈裟的利益有十:一者、菩提上首;二者、处众人天;三者、父母返拜;四者、龙子舍身;五者、龙披免难;六者、国王敬信;七者、众生礼拜;八者、罗刹恭敬;九者、天龙护

千年不倒的10个佛寺,你见过几个?

普济寺,位于浙江舟山普陀山顶,创建于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供奉的是观音的主刹,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佛光寺,位于山西五台县的佛光新村,于公元857年建成。寺庙历史悠久,寺中佛教文物珍贵,有“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