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静波法师:邪见会让佛教徒偏离正确的修行道路
2024-12-23 12:51

所谓邪见,就是对事物错误的看法:不符合现实中的缘起法,否定世俗谛的三宝。虽然也有行善积德的内容,已经到了似是而非的信仰,分明是附佛外道的非佛教思想。

因为否定三宝,所以不相信世谛因果。而佛教的因果律,是建立在世俗谛上的。如此,真正的佛教徒,为什么要否定世俗谛的三宝呢?所谓的传统文化,如果偏离了自己信仰是什么的问题,那么不过是一种山寨版的招牌而已。

在此,我也要提醒我们的佛教徒,因为没有智慧,所以我们做的一些事情都是有后遗症的。我们有理由说,如果没有智慧,那么我们所做的事情,往往都是坏事。要知道,世上百分之八十的坏事,基本是好心人做的。

前几天,我们到松花江边做了一次义务的放生宣传。告诉大家:放生不如护生,护生不如吃素,吃素不如救人。我们来这里放生完全是义务的。我们不去化缘,每一年只搞一次义务的放生,因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我们听说松花江里有九道打鱼的网,更多的人都在放生,导致杀生,甚至放上瘾了。

有假和尚、假居士也在利用放生,并不是真正的慈悲和智慧,以此敛财、蒙人。结果,很多被放生的鱼洗个澡后,又都被捞上来了。那些打鱼的人,每天都等着、盼着我们去放生,一旦我们去了,他们就特别高兴。而且被放生的那些动物,因为水土不服,所以游到岸边来,要不就掉到他们的网里。它们洗个澡就出来了,然后又去洗澡,不断地这样折腾,很多放生的动物都被折腾死了

我们放生的目的是慈悲、修行!慈悲很重要!放生是因为生命需要尊严,我们需要敬畏尊严,但是我们忽略了结果。很多人放生的目的就是:我放生,然后我会长寿;我放生,我的病会好转。固然可以这样认识,但是如果没有慈悲,没有对生命的敬畏,那么这个放生的意义就会改变,而且会出现种种的怪象。

我们那里的一个人大代表,曾经一次放了十只狐狸,一只一千元。他很困扰地问我:法师啊,我放那些狐狸,钱多钱少姑且算了,但是我们想把它们赶走,它们却怎么都不走?

我告诉他:那些狐狸是家里喂养的狐狸,不是山上的野生狐狸,它们依赖于人,怎么可能走呢?因为走了就活不成,所以不跑,并不是要感谢你啊!对方说:啊,原来是这样。是的,没有错。然后,那些被放生的狐狸,不是被打死剥皮,就是又被抓走了,重新卖给别人,然后再重新放生,结果则是恶性循环。这当然非常可悲,所以我们不是反对放生,是因为放生不如护生啊!也有人弄了一些动物乐园,专门为它们养老送终问题是:这些动物不可能单纯地是养老送终的问题我们忽略了众生各自业缘的问题。

在河北兴隆县,前些年的时候,有人放了数千条蛇,整个村子里人心惶惶,大家都被吓坏了。因为这个地方根本就不适合蛇的生存,没有食物,怎么办呢?于是它们就往居民家里爬。最后大家打死它们、吓唬它们。这样的事情是谁干的?理直气壮的佛教徒啊!好心干了坏事。只是不干事行吗?不干当然也不对。不能说我们什么都不做,然后还要去指责别人,那就更不对了,这种人更可怕。不干是不对的,但是一定要把它干好,要没有后遗症。

现在很多人不做事,反而指责做事的人,肯定是不对的。所以我说,那些干事的人,可能是不懂,可能是没有智慧除了别有用心,总比旁边麻木不仁、冷酷无情要好得多。他们固然是有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去指责他们,自己却无动于衷,这是不对的。所以说,邪见更可怕。我们知道:帮忙动物的佛教徒很多,真正吃素的佛教徒很少。不是营养问题,而是心里想不开。

佛经里说:释迦牟尼佛有一个弟子,叫央掘摩罗。在他出家之前,别人给他出主意,说杀人会得好报于是他就去杀人,每杀一个人,会把一个指头挂在身上,称为指鬘外道。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佛陀,彻底改变了邪见的困扰。那么我们很多自以为是的佛教徒,是不是邪见而不是正见呢?因为自以为是的顽固,所以不是依教奉行的自利利他,而是自害害他的行为呢?

说我供一个护法堂,我刚从北京回来时,极乐寺佛学院的后面有供奉。那里专门有狐黄大仙的位置,供着烧鸡、茅台、二锅头,甚至猪头。我研究了好几天,我从来没有看见狐黄大仙什么样子,更没有见过它们吃供品,只是见到最后的结果是被人吃掉、喝掉了。

这个问题已经很严重,原来是有人在利用这个东西。既然叫护法堂,那么护什么呢?应该是护持佛法!它不能喧宾夺主,入乡要随俗,应该是这样的,但很多佛教徒却忽略了。于是,我们把它拆除了。对此,有人传播:我只能活三个月了有信徒打电话给我,神秘小声地问我:法师怎么样了?我也小声地告诉他:活着哪

邪见往往可怕,它会让佛教徒偏离正确的修行道路,走上歧途,然后你的结果就会南辕北辙、事与愿违,同你最初解脱的愿望完全背道而驰。

我们经常会说:修净土法门,万修万人去。这当然没有错,这是祖师大德给我们增加一个信心,但是如果没有信心:我们又没有愿和行,那么阿弥陀佛就能接我们去极乐世界?就给我们开支票?就给我们开个通行证?应该是开玩笑!不是这样的。净土法门有他力阿弥陀佛的愿力;也有自力自己需要努力,既然是缘起法,凭什么我们不努力?

有一些错误的邪见,比如说杀生,有人说杀动物,杀什么就会变成什么如此荒唐:杀人就变成人吗?杀佛变成佛吗?

那都是错误的邪见,由此会误导。

还有一种附体的现象。

有人被忽悠附体了,让他烧大宝、还什么阴债之类的故事频繁。大家想一想,我们中国的老祖宗最初是用人来祭祀的;后来因为文明了,改用三牲猪、牛、羊来祭祀,不再用人了;再后来更文明了,改用俑来祭祀。比如兵马俑,它应该是祭祀的产物。

到了唐景宗年间,有位姓李的老板,造了一批质量很差的纸,就是我们现在用的黄裱纸。开始时,这个黄裱纸就是卖不出去的,李总研究了当时人们的心里,然后,到处做广告,说:把这种黄裱纸祭祀去世的先人,他们可以在九泉之下享用这样的钱,于是被抢购一空,并供不应求,延续至今。

为什么?因为纸的成本太低了,而猪牛羊则很贵。直到今天,很多人依然烧大宝、烧纸钱,造成环境的可怕污染。至少佛教徒到极乐世界不花这样的钱。如果热心烧这样的纸钱,那么可能就需要到地狱里享用吧?可见,这个后遗症很可怕!

还有舍一得万报。

当年回到极乐寺之前,我们的信徒忽悠别人,说:舍得舍得,舍一得万报啊!于是有人把家里二十万元捐到寺院里,然后在家等着舍一得万报的奇迹。最后他得不到了,就跑到寺院来算账,每天都来要钱。这当然可怕啊!告诉大家,我们说的方便人家可当真了,还有学佛的目的智慧,岂可以用有限的钱财衡量?彼此不明白佛法,最后是要同我们算账的。

原标题:【极乐法雨】 静波法师 : 邪见会让你偏离正确的修行道路

转自微信公众号:哈尔滨极乐寺

End

宗性法师:缺乏信仰的综合症

必须确立一个正确的人生信仰,这个药方是给现代社会开的。现代社会面临很多问题,总的来说根源就在于缺乏信仰,以至个人道德修养失落,公德荡然无存。在这信仰失落的时代,大家普遍感觉无依无靠,内心空虚、浮躁,就

把精进努力放在正确的地方

◎ 明 一祖师们在《禅关警策》里面记载了很多他们用功的情景。佛陀也在各种经典里面一再强调要我们精进,比如在《大方广宝箧经》中说:菩萨所有善方便业,皆由精进而得成办。等等。而在《离睡经》中更是教导我们要

倓虚法师出家后度化妻子的精彩对话

倓虚法师九二零年,我和禅定和尚,离观宗寺,一块回北方,预备到北京去请藏经,路过营口。那时我的家眷还住在那里,我到营口时,住到佛教宣讲堂,那里边的人,都是我在家时的老朋友。我走之后,原来开设的那间小药铺

圆瑛法师:佛弟子如何修身摄心

◎ 圆 瑛我佛所说法门,因机施教,犹如对症开方,由众生有种种病,故佛说种种法。果能信解依修,无不得益。是以称为无上医王,乃能医众生之心病者。一切众生,皆依妄心,迷惑不觉,妄执此身为我。因有我执之病,遂

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 倓 虚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老人有一最器重的学僧持律法师,外号人都喊他晒蜡的法师。大家知道,这个名字并不是恭维他,而是嘲笑他、揶揄他。 原因是他最初在金山住禅堂当香灯,每年到了六月六这天,照例常住

“三车和尚”窥基法师:玄奘认定的衣钵传人

窥基是唐朝一代法师玄奘的高足弟子。窥基之于玄奘,犹如子夏之于孔子。孔子学说须有子夏辈西河传经,方可阐扬宏发,广被于世;而玄奘之学,窥基不仅有克绍箕裘力,且具后修转密的功绩。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后,天天在

慧律法师开示的小故事

有一次忏公带领了我们一大堆的法师,还有这些护法居士,去参广钦老和尚,广钦老和尚就坐在那藤椅上。那时候我在南普陀佛学院,因为我们总共差不多有二十多个大殿,大的、小的统统拜,我们没意见。因为煮饭九点十五分

律航法师

◎ 陈义孝律航大师,晚年才出家,平日不论行住坐卧,佛号不离口,念珠不离手。大师念佛是用并耳念佛法,即将阿弥陀佛四字洪名,字字念得清楚,耳朵听得清楚。先将右耳听力,作意并在左耳,听一百声。再将左耳听力,

若衲法师

临安上天竺沙门若衲法师是宋代著名高僧,奉旨住锡杭州上天竺。法师经常带领徒众 千人修行,为大众弘扬一心三观、十乘观法、五重玄义、六即之道。法师辩才无碍,出言如泄悬河,堪称为当代四依。南宋淳熙三年,宋高

优昙法师与《莲宗宝鉴》

优昙法师是元代高僧,俗姓蒋,安徽丹阳人,家族世代奉事佛法。二十岁出家于庐山东林寺,后来住在安徽丹阳的妙果寺。元武宗至大初年(1308),皇帝下诏解散净土莲宗,优昙法师十分恐惧地说: 我承受净土教法将近

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 星 云在佛门中,语默动静安详,一切合宜合法,就是礼仪。僧团讲究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用意在培养一个人出众的威仪。昔日马胜比丘以威仪度化舍利弗,成为千古的佳话。因此,树立良好的形象,不但是做人的基本条

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

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宣 化 唐朝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时,途中见一位老修行在打坐,小鸟在他头上筑巢,衣服都已破了。玄奘法师用引磬为老修行开静。老修行问:你从何处来?玄奘法师答:我从大唐来,现在去印度取经。

贵在正确认识自己

贵在正确认识自己◎ 胡桂勤 近来读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先生所著的巨人三传之一《米开朗基罗传》,深深地被其中的一个故事所吸引。这个故事的大致情节是这样的:公元1500年,意大利佛罗伦萨采掘到一块

弘一法师往生的最后时光

陈慧剑1942年七月初,永春王梦惺居士二度聘请弘公到永春宏法,并寄来旅费,为弘公婉谢,也将旅费寄回去了,一心在温陵养老院安居。到中秋节这天,在开元寺尊胜院讲《八大人觉经》,由广义法师译闽南语。此时,他

玄奘法师到凉州

◎ 觉 悟玄奘法师遍谒了各位大师,广泛吸收了各家的学说,经仔细推求,发现各有所主,按之佛经,有合也有不合,无所适从。因此发誓亲自到西方向人求教疑难之处,同时取得《十七地论》来解众疑,这《十七地论》就是

印光法师辩一心不乱与佛念三昧

念佛修持的最高境界达到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进而往生西方净土。关于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的关系,古德的论述比较少。念佛本身是佛教禅定的修法之一,欲得三昧,必须达到一心,达到一心者,则自得三昧。如莲池说:至于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于凌波 圆瑛法师,俗姓吴,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他是福建省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阙氏,因祷于观世音菩萨,梦观音送子至,于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生此子。

玄奘法师

◎ 汤用彤玄奘法师(602-664)俗姓陈,名祎。隋仁寿二年生于缑氏之陈堡谷,即在嵩山少林寺之西北。兄弟四人,法师最幼。其第二兄长捷先出家,住于东都净土寺。因其奖劝,法师十三岁出家于洛。好学不倦,跋涉

刘素云:正确摆正干活与学佛的关系,不要学偏差了!

有同修老跟我说:学上不上?公司办不办?家里的事管不管?我回答这些和你念佛成佛一点干涉干扰都没有。是一不是二,什么都不管了,什么都放下了,那不叫放下那叫放弃。一字之差,意义大不相同。一说我要学佛了那就都

他们,从权贵富豪到伟大的佛教徒

嘎玛仁波切导语:综观佛教历史,从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开始,无数的尊者和大成就者们,在进入佛门前非权即贵,拥有无上的王权和财富。如果世人渴求的一切,能带来究竟的快乐,这些皇亲贵族们根本无需追随佛法,唯有佛法

李炳南:佛教徒应不应尊敬神?

问:佛教徒应不应尊敬神?(妈祖、关帝、仙公等)(詹养)答:众生平等,皆是过去眷属,未来诸佛,当该一律恭敬,此常不轻菩萨之行也。但恭敬与信奉,大有区别,万不可混为一谈。如对本国元首,自应披胆沥肝,拥护奉

李炳南:你每天没有一定的功课就是挂名的佛教徒

你每天如果没有一定的功课,就是挂名的佛教徒。净土行者,每天务必要有一定的功课,每天念佛或一千或三千,或一万或十万,皆不拘束,以决定不缺为准。净宗九祖蕅益大师曾说:「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

弘一法师的三个约定

弘一法师的三个约定◎ 善 缘 1937年梦参法师奉倓虚法师之命,到厦门万石岩万石禅寺邀请弘一法师赴青结夏安居,讲律弘法。弘一法师应允,并与梦参法师立下三个约定。本文记述的是1937年弘一法师在青岛湛

法师自述求观音菩萨感应

法师自述求观音菩萨感应◎ 圣 严今天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这对圣严本人来说,尤其感到无限的亲切和无限的赞仰。因我自幼至今,无一天不是沐浴在这位大菩萨的恩光之中。我生而病弱,由我母亲虔信观音而得不

四种方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觉醒法师为了凝聚人心、摄受众生、开发智慧,佛陀提出了四种方法,指导人们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这四种方法被称为四摄法。1.布施摄,指以不怀任何回报的心向众生传授真理与施舍财物。布施,不光是指钱财、物质、

常惺法师塔铭并序

常惺法师塔铭并序太 虚常惺法师名寂祥,族如皋朱氏。母贤且慈,五岁亲为授学;以其颖慧而端静,才九龄送福成寺依自诚长老落发为弟子。长者独具只眼,当清末佛门多难,识其为僧中弘护才,乃使入学校读;旋升学如皋省

弘一法师出家因缘

弘一法师出家因缘◎ 弘 一在清朝光绪年间天津河东有一个地藏庵,庵前有一户人家。这是一座四进四出的进士宅邸,它的主人是一位官商,名字叫李世珍。曾是同治年间的进士,官任吏部主事,也因此使李家在当地的声名

饰演弘一法师影响我一生

◎ 濮存昕问:演了很多好戏、好角色,让你印象最深刻、或者说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几个?濮存昕:很有幸,我演了影响我人生的两个角色--电影《一轮明月》中的弘一法师和电影《鲁迅》中的鲁迅。但是,在商业放映渠道

如何摆脱颓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安法师大学生甲: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很不满意,学习不上进,整天生活很颓废,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后悔。我知道这样不对,也打算改变,可我总是发现行与心不一,十分无奈。特此想请教您,我该如何

发心正确不怕没回报

发心正确不怕没回报达真堪布我们经常说,发心重要,发心正确就行了。如果你有一个正确的发心,吃喝玩乐都是修持的方法,行住坐卧都是修行的过程。我们上班工作的时候也是,发一个好心,跟周围的人结个善缘,自己尽心

正确称呼佛教出家人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个在家居士,乃至出家人,对于出家师父的称呼方式,皆有佛门中的规矩。因此身为佛弟子,都应该知晓对出家师父适当而得体的称呼法,方能彰显内心的恭敬,从而得到佛法的利益。一般我们称呼

学诚法师的楞严感悟

【楞严经和大乘经典的当机众】常讲的几部大乘经典,古人读起来都不费什么劲,现代人读着就吃亏了,因为都是文言文,我们读的时候,除了一些有古文功底的人,大多数都要先熟读古代行文,然后在心里转化成方便理解的白

慧律法师清心语录

◎慧 律充满热诚的人,会像磁石一样,深深吸引四周的人。知足的乞丐,强过贪求财物的富翁。快乐就像一副眼镜,可以校正你心灵的近视。快乐有如香水,向人们洒得多了,自己也必沾上几滴。土木工程的技师,懂得如何疏

正确高效的睡姿“吉祥卧

肾虚的人要想身体快速恢复健康,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以正确的睡姿,在最高效的睡眠时间段入睡。因为中医养生学认为: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睡补是天补,是第一大补药,比吃

证严法师的大智慧

袁瑶瑶  1.两个小故事在接触慈济前,我对证严法师一无所知,直到有一天陪阮义忠至台中分享拍摄希望工程的心路历程。演讲结束已是傍晚,两位慈济师兄、姊开车送我们去火车站,谈到法师,其中两个小故事让我印象深

想赚钱要有正确的发心

想赚钱要有正确的发心达真堪布现在很多人都说,我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的事业,但都只是在嘴上这么说说。没有看破没有放下的时候,真正要做到很难。如果你完全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的事业,这样你在精神上不会有压力

相似的佛教徒和真实的佛教徒

索达吉堪布趋入佛门有两种:一种不太究竟,充其量只是相似的佛教徒;一种则是真实的佛教徒。那么,这两种是什么样的呢? 一、相似的佛教徒1.救怖之发心:如果进入佛门不是希求解脱,而是要么为了避免今生的感情挫

法师答疑

问:我原先诵经,后来就把一切经都放下了,就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了吗?师父:如果你能念得相应的话,一心念阿弥陀佛,真的能够降伏其心,心里越念越清净,越念越安稳,身心愉悦,善根增长,精神提高,法喜充满,

正确面对苦

◎ 乐 根(1)调整看待苦的心态面对苦,人们习惯的反应就是厌恶和逃避,但是这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必须调整看待苦的心态。第一,要勇于面对现实,如果问题还有解决和处理的方法,就根本不必生气;但如果问题已

印光法师弁言

印光法师弁言一切佛经及阐扬佛法诸书,无不令人趋吉避凶,改过迁善。明三世之因果,识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极乐之莲邦。读者必须生感恩心,作难遭想。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

诽谤法师的惨烈现世报

诽谤法师的惨烈现世报◎ 倓虚法师世间上的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想成功一件事,不知经过多少波折困难,才能慢慢成功。尤其当一个办事人,必须虚心下士,任劳任怨,各方面去凑和,末了还不知事情成功不成功。无论其

正确认识佛教

◎ 楼宇烈现在有很多人想了解佛教,特别是想了解禅宗。其实对于禅宗大家常常觉得把握不定,因为关于禅宗的许多公案大家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也不知道禅宗应该怎么样来修证,怎么样才能了脱生死,怎么样才能明心见性

正确阅读经典

◎ 印 光至于阅读经文,如果想作法师,为众人宣扬佛法,应当先阅读经文,再看注疏。如果不是精神充足,见解过人,没有不是徒劳心力,虚丧岁月的。如果想要随分亲得实际利益,必须至诚恳切,清净三业。或者先端坐片

惟贤法师论人生

人生问题是很重要的。人为万物之灵,既然具有灵性,就有异于一般生物。一般生物只是吃喝睡眠,而人类,就要发挥心灵,要善用其心。恩格斯讲过: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忽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假若忽略的话,那么洪荒时代

佛教徒怎样过清明节?

梦参老和尚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有很多传统习俗,当然主要还是祭奠已故亲人。原本清明节与佛教并无直接联系,但一个孝字将两者紧密相连。虽然佛经没有提到怎样过清明节,但是面对亡故亲人、历

学诚法师:但行善业,福报不求自来

网友:弟子是生意人,看着各商家的竞争,自己又能力有限。是不是可以理解各人各有福报,还得不断进取,但争来争去又感觉好累啊。学诚法师:福报的多寡,以宿业为主因,今生的努力奋斗为辅助条件。所谓的竞争,其实也

圆瑛法师开示四念处观

圆瑛法师开示四念处观主席!各位来宾!各位道友:圆瑛今日叨承开会欢迎,实不敢当。回忆十年前,曾来此地为筹集经费,救济祖国伤难同胞,以尽国民天职。返国后,日人指为抗日分子,遂被逮捕,饱尝铁窗风味,二十八天

济群法师:为何总是感觉孤独

济群法师:为何总是感觉孤独生命本身是圆满的,是自立并具足一切的,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依赖。但无明带来的贪心,却不断怂恿我们寻找外在的依赖。不幸的是,任何外在事物都是不可靠的,是无法永久依赖的。所以,我们在

真佛教徒———即俗即真的大乘行者

真佛教徒---即俗即真的大乘行者太虚大师谈佛法诸山长老参学在先,太虚何须立说?即诸大居士皆研究有素,亦不待太虚启言。况佛法甚深,非言语所能及!诸法实相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以实证说亦唯佛与佛乃能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