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慧老和尚:数息观的关键是什么?
2025-01-27 13:06

我们从娘肚里一出生,首先就是呱呱一叫,这是打开息道。从娘肚子里出生,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吸一口气,真正地用自己的鼻子接触外面的空气,在娘肚子里面不是直接地接触空气,只能借助娘的呼吸来保证自己不会窒息死亡,所以从娘肚子里一出来首先是吸一口气,自己虽然感觉不到,在医学上是能够证明的。

婴儿呱呱落地,首先就是深深的吸一口气,吸的这口气表明他从此正式来到人间,要过人间的生活。离开世间的时候,与此相反,最后一口气吐出去回不来,生命就结束了,如果这一口气还能回来,还能够入息,还能够继续有呼吸,他的生命就还不会结束。因此,在数呼吸的时候,尽量地练习到在呼吸一出一入之际数入息,这样可以跟生命的源泉保持一致。当然也不是不可以数出息,如果心里感到很闷,肚子很胀,好像有异物耿耿于心,这时候数出息也可以,这是因人而异,不是绝对的。不过佛经上告诉我们,数入息比数出息更加殊胜。

怎么数息呢?

呼吸一出一入数一个数字,从一至十,周而复始,念念分明,在数字与数字之间不要有其他的妄想参杂进来。万一数字数乱了,数到五数不下去了,怎么办呢?重新从一开始。数呼吸开始的时候可以直接观鼻孔,观鼻孔容易把握,鼻孔在呼在吸,容易把握。开始可以这样,久了不行,久了容易使心疏散,不能够定下来。开始是观鼻孔,以后就由鼻孔吸,一直吸到丹田(肚脐下三指的地方)。这非一日之功,比较敏感的人容易做到,但是大部分人是麻木型的人,对呼吸不敏感,所以大部分人要逐步地从鼻孔到呼吸道,然后到胸腔然后到腹部,最后到丹田。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如果能够把呼吸引入丹田又从丹田引出来,就算有一点点道道了,用功就很容易上路。要记住这是逐步地加深,不能着急,着急对用功不利。

其中前三相是不调相,最后一相是调相。风,就是在呼吸的时候,从鼻孔呼吸出入就像拉风箱一样,响声很大,打坐时中间隔着两三个人都能听到呼吸,这就是风相。喘,就是呼吸的风相慢慢地变小,向息道转化,但是粗细快慢不均匀,就好像一个人走累了那样喘气不均,好像老人上楼梯上气不接下气那样。

第三个是气,喘慢慢地向气过渡,气是呼吸粗的状态,听得见声音,感觉得很清楚,这就是气。学气功的人,就是在气上做功夫,他们没有达到息的状态。上面这三相都是息的不调相,都是息的从粗到细、从浅至深、从明显到不明显的转变的过程。不是说离开了息还另有风、喘、气,不是,它们实际就是一回事,只不过前三相是不调的表现,所以叫息不调相,呼吸的调相就是息。息的特点是若有若无、绵绵密密,这就是呼吸的调相,用功到这个程度时,呼吸似乎感知得到,又好像感知不到,但是又绵绵密密不会间断,就能够真正做到像我平常讲的用功六个字真言:“专注、清明、绵密。”在打七开始的时候按照这样的方法做就一定会有很好的收获。

每一个念头跟息是紧密相连的,是同步的,叫念依于息。你的念头不能离开息,离开了息就是打妄想。能够做到念依于息,就没有妄想,或者说没有杂念,把一切的妄想、杂念都集中在一个念头上,就是在数呼吸。

怎么检验自己的功夫呢?

我们怎么样来检验自己的功夫呢?就看自己的念头是不是和呼吸紧密相连,有没有其他的妄想参杂进来。如果有妄想参杂进来不要理它,不要去追,不要跟它作对,越追妄想越多,不理它那是最好的方法。你不理它那就不随过去、现在、未来,就能够直接安住当下,用功夫的诀窍就是能够心心念念安住当下。远离过去、现在、未来,心心念念能安住当下,我们的功夫才能上路。这是古代的祖师们告诉的方法,也是我亲近善知识、修行多年得到的宝贵经验,供养给各位作为修行上的敲门瓦片。无门这个门怎么开?怎么打开这个无门?找一块瓦片,这个瓦片是什么呢?就是这个方便,用这个方便把这个门打开了,这个方便也不需要了。

End

虚云老和尚圆寂前对僧团的嘱咐

◎ 体 光农历九月十二日,至十二时半,公唤侍者一起进来,举目遍视,有顷曰:你等侍我有年,辛劳有感。从前的事不必说了。我近十年来,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憾之中,受谤受屈,我都甘心,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

广钦老和尚闭关

1933年,42岁的广钦老和尚决定闭关修行,他向转尘法师辞别,独自来到泉州城北的清源山,这座山里荒草丛生,人迹罕至,经常还有野兽出没。老和尚觉得越是这样的环境,越没有红尘俗世的打扰,越有利于修行。于是

本焕老和尚:多修多得

为什么我今天要来这里?因为庙里的执事多少有些变化,要变化一下,所以要讲讲话。但是我今天要讲话,讲些什么话呢?首先我要讲:事物是不断地发展,情况也是不断地变化,我们弘法寺2006年做了6件大事,那么这6

广钦老和尚:关于念佛与修行之精要开示

一念佛也不是简单的,必得通身放下,内外各种纷扰,都要摒弃,一心清净称佛名号,然后才能相应。要能将一句六字洪名,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不要有一丝疑念,其他杂念自然消除,决定会证到一心不乱。如果你们

真修实干的青萱老和尚

◎ 界 诠现在要真正找到一个像彻悟大师讲的,真为生死发菩提心的人,实在是太少了,都是泛泛地修。到目前为止,真修实干的人太少了!有些学教理的,道理懂得不少,真正去修又放不下。我见到楮楼的青萱老和尚,他是

梦参老和尚开示

行者五台山叩问百岁高僧梦参老和尚:究竟应该怎么修行最近有修道者的修行人问我问题。从山西来了几位和尚,他们住在山里头,从西安拜,一直拜到五台山,拜完了之后到这儿,问我:老法师,怎么修行?我想找一个修行法

来果老和尚二三事

◎ 法 正一、高旻寺革除经忏内地有经忏的丛林,代信众做一切的佛事。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以音声做佛事也是很好。所以在大陆唱念、拜忏乃至做水陆,九华山、普陀山等各大寺院都有。在内地最特殊的道场,专门

刘素云:海贤老和尚他究竟表了哪五个法?

下面我想跟大家重点说一说,海贤老和尚他究竟表了什么法?大家想一想,老和尚一百一十二岁圆寂,给我们表了什么法?我概括的总结了一下,因为老和尚的光盘我才看了两遍,看得不深不透,所以理解的也不深不透,就我目

广钦老和尚讲述一次殊胜的念佛体验

念佛三昧的殊胜境界,得道之人一般不去广宣,修学之人仅可感受了解三昧相状,不可执着其境界。念佛三昧的境界,只有证到的人才道得出来,广钦老和尚讲过念佛三昧的境界。据书中记载:一般人只知道老和尚是参临济禅开

本焕老和尚:念佛要有福德因缘

首座和尚、班首师父、各位执事、各位护法居士:你们各位来问我本焕小和尚,天天不过堂,为什么今天来过堂?我现在倚老卖老,虽然我倚老卖老,但我不比大家起的迟,我可以告诉大家,我每天四点就起床,一直诵经到七点

佛源老和尚与三位高僧

佛源老和尚与三位高僧◎ 吴言生佛源老和尚与虚云老和尚佛源老和尚年轻时亲近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受到器重,被委任为云门寺知客。佛源老和尚对师父也十分钦佩。他曾讲述过一个虚云老和尚降服老虎的传奇故事。任何境

广化老和尚亲述杀生的现世报应

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的腿是怎么摔断的?就是我过去杀的畜生太多了,虽然有的我并没有亲手杀它们,但却是因我而杀的,所以果报就现在我的身上。民国六十三年端午节的前几天,我在关房中拜净土忏,准备要求生西方

惟觉老和尚:放纵欲念及嗔心的后果

惟觉老和尚佛法里有句话: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火烧功德林。一个人无论从事任何行业,做学问也好,乃至于事业或修行,都必须化除忌妒心和嗔恚心。问题一:人发脾气时,是非常不理智的,即使伤到别人也不自

广钦老和尚法语

广钦老和尚法语1.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们的寿命。2.有功夫的人,

梦参老和尚:岁末茶话会上开示

在这个因缘殊胜的法是什么法呢?大家想一想,法是什么呢?法是我们的心,心生一切法,那我们的这个心是什么心?当然现在说是善良的心。但是我们这个心是要成佛的心。我们要改变我们的心,因必感果,一定感果。现在我

参老和尚开示

梦参老和尚开示一、生病的时候,如何发菩提心?吃饭是佛法,上厕所是佛法,在菩提心的观照下,干什么都是佛法。那么,生病的时候,如何发菩提心呢?你说你没看见地狱,实际上,人间随时都有地狱。你身上生病,解脱不

不拿佛法作人情的来果老和尚

内地有经忏的丛林,代信众做一切的佛事。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以音声做佛事也是很好。所以在大陆唱念、拜忏乃至做水陆,九华山、普陀山等各大寺院都有。在内地最特殊的道场,专门为了生死,完全不接受佛事的丛林

净慧老和尚:学会放松

居士们来到禅堂,一定会感到禅堂的气氛很紧张、很严肃。禅堂的气氛,在当今的时代,只有在禅堂里才能感受得到。在社会其他生活领域中,不会有禅堂这种严肃的气氛。实际上,禅,它并不是在严肃中能够获得的一种感觉。

梦参老和尚:真正想要修行,就不要太贪睡

在世间修行的时候有三种:第一种是修定心,第二种是读诵,第三种是营福。这个修定的行者就是修行的人、行道的人。定,就是静虑、寂静。在修因的时候,就是修寂静、修静虑、修观,而后成就的时候,达到三摩地。三摩地

我在虚云老和尚身边朝夕不离有近三年时间

我在虚云老和尚身边朝夕不离有近三年时间净慧长老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脚步很轻,说话声音很柔软、很低,与人交谈满脸笑容、满脸慈祥,和蔼可亲,一切言行举动都有禅者的风度,给人一种飘然若仙的感觉,那就是轻安

广钦老和尚关于“念佛、修行”之精要开示

广钦老和尚关于念佛、修行之精要开示一念佛也不是简单的,必得通身放下,内外各种纷扰,都要摒弃,一心清净称佛名号,然后才能相应。要能将一句六字洪名,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不要有一丝疑念,其他杂念自然

楼宇烈:悼念净慧老和尚

悼念净慧老和尚楼宇烈赞曰:行弘誓愿续佛慧命主笔《法音》传播法音唱生活禅除氓迷情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我与净慧老和尚相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了。那时,党和政府拨乱反正,重新落实信仰自由的政策

虚云老和尚的慈悲开示

明因识果,自能放下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再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全把佛所说法包括

妙莲老和尚:福报从那里来呢

贵是由尊敬别人而来,一个人不要什么人都看不起,你能处处尊敬人,就感高贵之报;你高傲,什么人都瞧不起,自觉比人家高一等,这种憍慢的心,就得下贱报。虔诚供养三宝,就得出世富贵报;如果不知以此供养的功德回向

老和尚的慈悲法语!

让人醍醐灌顶的30句法语!梦参长老梦参老和尚毕生讲筵不绝,精通显密,高树法幢,德被四方,以百岁高龄复兴道场,日常接见信众,谆谆教诲,被誉为深山中的一盏明灯。他的法语你知道多少?哪句让你触动最大?一起来

净慧老和尚:克服两种情绪,防止两个偏差

打七到今天为止,已经是第九天了。如果功夫用得好的话,应该有些消息。这些天来,十方护法的护持,常住的操办,在这里,各位可以说是百事不关心,十指不沾水,菜来伸手,饭来张口,事事现成,般般如意。看得出来,大

妙莲老和尚:得了中西医都治不好的病怎么办?

◎想占尽天下最便宜的事吗?只要你发心到灵岩山寺来,就能时时眼见庄严佛像、耳听万德圣号,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利益,天底下竟有如此好的最便宜事都让你占尽了,这是你的福报!◎得了中西医都医

绍云老和尚:奶奶虔诚祈求观音菩萨找回被拐孙子

《观音菩萨普门品》大家都看过了,普门品里称观音菩萨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这个名号是有来由的。他在我们娑婆世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例子,不可胜数。下面我就讲一个我亲身见闻的例子。1997年

每天6000步,竟然走掉三大慢性病!但关键是要这样走!

一起吃饭,不如一起出汗日渐盛行,走路这种最实惠的养生法,已经成了健康生活的象征。走路这件迈开腿就能做的简单事,它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研究证明,走路能够为骨骼、肌肉和关节提供很多的益处

春捂四处,一年无病!揭秘人体关键点!

春天,根据时令养生保健,获得最大功效!老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顶有道理的,但捂的位置很有讲究,绝不是不减衣服这么简单。春季捂对4个位置,不但养生效果事半功倍,一年无病的效果分分钟达到哦!春季气候多

太极拳中“顶头悬”,是入门过渡到中级阶段的关键

师爷曾说过,头乃统领全身,但练功时总是说不到头,因为徒弟们练不到一定层次,头竖不起来,说也理解不了。这句话对我有了启发,也就是说,顶头悬是八卦掌功夫的关键,不管你练多少年,头顶不起来,就不能做到全身一

虚云老和尚:念佛一法 具足六波罗蜜

文:虚云老和尚盖念佛一法,具足六波罗蜜。昔世尊住世四十九年说法,皆因时而化,对机而教,亦不离六种波罗蜜门。故而见贪心众生,教之以布施;见恶心众生,教之以持戒;见嗔心众生者,教之忍辱;见懈怠众生,教之精

《虚云老和尚方便开示》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再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全把佛所说法包括无余了。因果二字,

虚云老和尚:你为什么逃不出吉凶祸福?

1955年6月24日,虚云老和尚于江西云居山方便开示说:今天端午节,本是世俗的纪念日,佛门不在这里执着。虚云以前也随顺世情,住近城市也有人送粽子,常住也随俗过节。现在云居山没有人送粽子来,粽子本来是给

虚云老和尚:为什么你总是被境界影响缺乏智慧?

孔子《论语》二十篇,第一句说:子曰。学而时习之。子者,孔夫子;曰者,说也。孔子教人将学过的东西,时常温习,语默动静,念念不忘;若所学仿佛大意,功夫就不相应,不究竟了。世法佛法都是一样,要学而时习之。佛

信愿行,关键是愿

你光念阿弥陀佛,保佑我荣华富贵,生天,这样的愿与阿弥陀佛的愿不对头。阿弥陀佛的愿是:你念了佛就要在我这个地方投生,你在我这莲花化身,我接引你来生。你却说我念佛但不去你那,各说各,与阿弥陀佛的愿不合。念

香板下的祖师:来果老和尚

头陀苦行到六月二十五日,我私自过海,准备行头陀苦行。那位苦行僧听说我要去行头陀苦行,不忍心我独自上路,随同我一起过海。但是,我不愿有人相伴,就向他要了一方便铲、棕蒲团、木瓢、筷子,瞒着他躲进了深山。我

数息观的修学方法

首先开始调身、调息、调心,这三条是一致的。我们先调身。先端身正坐,正坐就是半跏趺或双跏趺坐。如果是半跏趺坐,把左脚放到右脚上,拉近身体就可以了。如果有人要用双跏趺坐的话呢,也可以,如果你的单跏趺,可以

数息观的简介

数息观在印度话是安那般那,为佛陀所教导禅定修行法的门之一,由于此观法对治散乱和不净观(对治贪欲)一样很有力,所以被称为“二甘露门” 这两个甘露之门可以让我们获得禅定,同时,如法的思维可以获得无漏的智

明一法师:禅修中的数息观

我们再来讲讲数息观。数息观可以说是现在用的最普遍的方法,因为安那般那法呢,是非常、非常原始,而且非常、非常安全,用的人也特别多。数息观主要是对治散乱。我们记住,不净观——贪,慈悲观——瞋,因缘观——痴

禅修的数息观常见问题答疑

问:数息观是从1数到10,然后再从10数回到1吗?答:从1数到10,再从1数到10,再从1数到10。没有从10数到1的数法。问:数出息还是数入息呢?答:数出息,呼出去一口气数1,吸进来不管,再呼出去一

数息观指的是什么?如何修数息观呢?

数息观,指的是数出入之息,停止心想散乱之观法。为佛陀所教导禅定修行法门之一,由于此观法对治散乱和不净观(对治贪欲)一样很有力,所以被称为“二甘露门” 这两个甘露之门可以让我们获得禅定,同时,如法的思维

数息观的修行方法

1.坐禅诸贤,盘腿是为了在坐禅时使身体保持平衡,只有保持身体平衡才能使其早入静修。坐姿分双盘或单盘两种,双盘是把左(右)脚压在右(左)腿上,然后把右(左)脚压在左(右)腿上,两脚心向上。单盘是先屈右脚

释广超法师:数息观的修法

首先找一个环境清净(师父:是清静吗?),空气很好的地方静坐,光线不要太亮,在座位上最好铺一个坐垫。你盘腿的时候,可以单盘或双盘,不管怎么盘,要全身肌肉放松的姿势。就是说,你在静坐的时候,身体的任何肌肉

净慧老和尚:数息观的关键是什么?

我们从娘肚里一出生,首先就是呱呱一叫,这是打开息道。从娘肚子里出生,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吸一口气,真正地用自己的鼻子接触外面的空气,在娘肚子里面不是直接地接触空气,只能借助娘的呼吸来保证自己不会窒息死亡

虚云老和尚讲解:四圣六凡十法界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

卢志丹:《金刚经》中的关键句

在《金刚经》中,释迦牟尼佛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说: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菩萨们应当这样生起清净心:不应当执迷于色而生

冯培德:广钦老和尚独宿超度三个日本鬼的故事

广钦抵台时,已55岁,初在基隆的极乐寺、灵泉寺等处挂单。中秋节后,到台北新店,在碧潭吊桥对岸的空军公墓附近,得一废置的日式空屋住下来。翌年,于新店后街的山壁间,凿了一个山洞,命名曰广明岩后来于此改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