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久坐不动,现代人常见“上热下寒”
2024-12-05 08:02

我们这个时代有一种病,很流行,十个人当中九个人都有,这种病叫上热下寒。

为什么会出现上热下寒?因为上面动得太多。眼睛老在动,看手机;嘴巴老在动,吃各种各样的垃圾食品,喝各种各样的冰镇饮料,服用各种各样的抗生素;脑子老在动,各种念头潮水一样袭来,操心完国家大事又操心自个小事

唯独不动的就是下半身,老坐着。

上面动的太多,血不足,气有余便是火,这火本来可以引到下面,温暖我们的手脚,但由于久坐与饮食的原因中焦脾胃不通了,火被阻挡了,咋办?只好反弹上去呗,于是出现了上热下寒。

天地有大宇宙,地气温煦向上,天气下降,天地交泰,才有了万物生灵。人体也有自己的小宇宙,心火要往下走,温暖我们的下半身,肾水要往上走,滋润我们的上半身,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平衡,就像太极图一样,是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具体来说,上热的症状是:动不动就上火,脸上长痘痘、口腔溃疡、喉咙痛、眼干眼涩是常有的事,有时还牙龈出血,流鼻血

下寒的症状是:大便不成形,便溏,腰膝酸冷,手脚冰凉,尿频,还有宫寒痛经

简单来说,上热下寒就是由于中焦不通、阴盛于下、虚阳上浮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一定要记住一点:上热下寒并不是你真的阳虚得厉害,而是身体里的火没有被利用起来。真正阳虚的人全身都会是一片寒凉的迹象,而不仅仅是下半身。

01、上热下寒到底怎么调理?

张仲景不仅给了我们思路,还给了我们方子,善哉善哉。

思路是:打通我们的中焦脾胃,再把上面的火往下引,这样上下对流,自然就上不热下不寒了。

打通中焦脾胃是扶正,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引火下行是祛邪,扶正祛邪双管齐下,既治标又治本,岂不妙哉?

我们来看张仲景的方子,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甘草泻心汤:

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12枚(擘开) 、黄连5克。

以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小伙伴们注意哦,煎药时一定要煮后去掉药渣,把汤液倒出来再煮哦。我们要遵循张仲景的思路,这样方子中的药物才可以寒热并行,攻补同施,以达到最大的药效。

我们来分析一下张仲景的方子。

要想打通中焦,首先要建中,要固住脾胃的正气,张仲景用了炙甘草、干姜、大枣。小伙伴们是不是对这三味药很熟悉呢。对了,这是张仲景健脾养胃药中的三味,还有一味人参。如果食欲不振,脾胃非常虚寒,又不缺银子的可以加入人参6克。

中焦有邪气怎么办?比如湿气比如积食比如有痞块,这时候半夏就派上用场了,半夏的作用就是降逆的,比如呕吐,比如打嗝,它都可以搞定。胃气以降为主嘛。

上面有虚火又咋整?不怕,咱有干将黄连、黄芩呢,这两味药可以把上焦的火清掉,还可以把阻塞中焦的痞块啊结节啊等一切绊脚石扫除。

这个方子有升有降,有守有攻,有温药也有凉药。不像有的大夫一看见上火就只用凉药,结果火暂时去掉了,很快就反攻,而且比上次更猛,频率也越来越多,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让患者苦不堪言啊。

甘草泻心汤的神奇之处在哪里?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说这个方子治狐惑病。

啥是狐惑病?这么说吧,凡是粘膜系统的病它都可以治疗,尤其对头面部反反复复迁延不愈的各种炎症有奇效。

比如很多人都有的口腔溃疡,比如扁桃体炎,比如咽喉炎,比如口角炎,比如牙龈炎,比如结膜炎,比如慢性胃炎胃溃疡,比如肠炎痔疮,生殖粘膜的病也可以治疗,比如阴道炎等等,甚至对胃癌、肠癌都有一定效果。

02、为什么寒重反而会引起火?

每个人都有上火的经历,比如夏天天气炎热引起身体燥热,吃了上火的食物后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还有肝火旺的人脾气急躁、内热大,久病之人阴虚火旺等。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这里指出了寒为热病之因。若寒邪过盛,身体内表现出的就是热症、热病,也就是说虚火实际上是由寒引起的。

当现代人不分季节大量误吃各种寒凉的瓜果蔬菜后,当人们在夏季长期使用空调后,当女士们为了显示身材尽量少穿衣服后,大量寒湿正悄然进入体内,自然肾火就越来越不足,虚火就越来越大。

而目前普遍都采用泻火、清火、降火的寒凉药物进行治疗,这就使得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

实际上,这是没有对症治疗。可如果要去掉身体内的寒湿,要补肾,用的都是温热的食物。

温热疗法,这难道不是火上浇油吗?

确实,有虚火的人普遍都存在虚不受补,但这种补不得的状况只是一种假象。

身体内寒湿重还极易造成经络不通,散热困难,容易感到闷热、燥热。

与老人相比,孩子的经络通畅,散热快,因此孩子在夏天是最不怕热的,大热天里照样在太阳底下玩耍。而老人经络不通畅,不易出汗,热散不掉就闷在身体内,人就很难受、烦躁,只有吃了冰凉的食品才感觉体内舒畅些。

当然这种经络不通引起的身体燥热已不只在老年人中出现了,现在的人们普遍贪凉,运动又少,自然就会造成血液流动的速度变慢、变缓,从而极易导致经络的淤堵,经络淤堵带给人的就是身体出现的各种疼痛,以及皮肤上长痘、长斑。

看看周围的人,有几个能说自己很健康,从没有过腰酸背痛、腿痛胳膊痛的?

再看看周围人的皮肤,又有几个色泽明亮、富有弹性、不长斑、不长痘的?

这些都是和长期贪凉有关的。

经常运动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只要运动开了,出汗了,就会感到身体内的燥热自然消失了,浑身轻松了,心情舒畅了,这是因为运动后体温明显升高,血液循环加快,出汗在排出寒湿的同时也能带走了虚火、疏通经络。这就是为什么多数运动员性格开朗的原因。

运动后不再郁闷了,再注意营养的补充,就不会患上抑郁症。现在的人普遍贪凉,大量吃著寒凉的食物还觉得燥热,是肾气虚弱、经络不通造成的。燥热则会进一步贪凉,就更加重了血管、经络的收缩、淤堵,这样就进入了恶性循环的状态。

End

世人对佛教常见的四种误解

神佛不分  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对于劝善的宗教皆能广为接纳。流传至今,凡持香礼拜者皆误以为佛教,实则诸多民间信仰之神祗,如城隍爷、土地公、三太子、妈祖皆被门外汉披上佛教外衣,不知神佛二者,其本质、愿力迥

五欲八风不动心

五欲八风来势汹汹,却最能磨炼人之性情。弘忍大师即说:五欲者,色声香味触;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此是行人磨炼佛性处。世间法中,顺缘成就人,逆缘磨损人。修行路上,情形往往相反,有时候毁人者为顺缘,而逆

在家居士修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很多在家居士来寺院做了几天义工以后,内心对佛法的体会比在家时要深很多。不少人问及在家修学不能很快进步的原因在哪里,原因有很多,首先要认识清楚在家修学容易犯的错误,然后纠正它,就可以进步很快。一、著于文

刘素云:外不着相,内不动心!

我们进寺庙进行祭拜的时候,会发现佛和菩萨的眼睛都是半睁半闭着的,这是为什么呢?著名的学者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个故事:我母亲信佛,但并不大懂得什么佛理。我在童年的时代,有次问她:妈妈,菩萨的眼睛为什

见美色不动心者必获福

广化老和尚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起意神先知。若问天神得知人们心念之后,又将怎样?答曰:天道福善而祸淫。行善以积阴德为最善,阴德又以护生及不淫为上。故见色不动心者必获福,犯淫行者定遭殃。善恶昭彰,无人幸免

现代人学佛不得力的原因

◎ 元 音 现在的人学佛不得力,有多种原因,大概分起来,不外下面几种: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学佛必须要自学、自修、自证。第二、误以为求佛可以消罪灭障得福报

元音老人:现代人学佛不得力的十五种原因

现在的人学佛不得力,有多种原因,大概分起来,不外下面几种: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学佛必须要自学、自修、自证。第二、误以为求佛可以消罪灭障得福报,而自己依然迷

落枕很常见,治疗有奇穴!

落枕多因夜间睡觉时姿势不当或颈部受风寒所引起。患者经常是头一天晚上睡觉时脖子还好好的,但一觉醒来,便发现脖子酸痛,不能转动,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使人十分痛苦。这时,只要你按摩特定的落枕穴,问题就可以迎

一日禅|现代人社交潜规则

1.社交的前提,是让自己舒服,同时不让别人太尴尬2.微信上,问完在吗?,赶紧说事,不然会让别人难以回复3.如果对方没有爽快的答应你,其实就是拒绝,不要在继续追问4.微信上,能打字,就不要发语音,特别是

久坐不动,现代人常见“上热下寒”

我们这个时代有一种病,很流行,十个人当中九个人都有,这种病叫上热下寒。为什么会出现上热下寒?因为上面动得太多。眼睛老在动,看手机;嘴巴老在动,吃各种各样的垃圾食品,喝各种各样的冰镇饮料,服用各种各样的

现代人普遍阳虚, 空调是主要病根!

现代人普遍阳虚, 空调是主要病根!小编导读有一个特殊的现象,从道医的六淫来分类是风、寒、暑、湿、燥、火,那么我所看的病人阳虚寒湿证的十之有八九,而阴虚火热证的百不见一二,一例都没有遇到过。当时我就发现

太极拳常见膝关节疼痛原因

膝关节是人体下肢支撑身体最重要的关节,太极拳运动虽不是激烈的体育运动项目,但由于练习过程中要求身体放松下沉,下肢松胯屈膝,经常有一腿支撑重心,所以对腿部力量的要求很大,膝关节的正确锻炼则更要。  一、

养生就是养阳气,揭秘现代人耗伤阳气的十大恶习!

养生其实就是养阳气。但可悲的不仅仅是现代人或因压力所迫、或欲望所使、或随波逐流在每天不断的耗伤自己的阳气,更可怕是直至伤及根本,疾病丛生时仍浑然不知。正如一个反复发作口腔溃疡的病人来门诊就诊时说的:啊

辟谷疗法对哪些常见病有效

辟谷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传统养生法,不仅能够纯净心灵,并且大多数现代文明病和内脏器官的疾病都适合辟谷疗法的自疗。下面就来列举一些例子。1、治疗高血压。低血压:双向自调,辟谷12周。2、普通轻度心脏病:

常见中医养生法

中医养生,历史悠久,渊源极深。历代医家在探寻中医养生真谛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归纳总结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    饮食养生  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中医养生理

道医学堂丨一杯热姜茶可缓解12种常见病

生活中有个小毛病都是正常不过的事情。患病后我们往往急于采取吃药治疗,其实一些常见病简单的热姜茶就可以解决。下面我们来看热姜茶可以治疗的12种常见病。口腔溃疡用姜汤代茶漱口,每日2至3次,一般6至9次溃

唐卡中常见的33位佛像有哪些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著名的艺术表现形式,既在藏传佛教上有重要的意义,又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对于藏传佛教僧尼以及信奉者来说,唐卡乃是修行时必不可少的用具,礼拜唐卡可获功德,同时也要通过观看唐卡,引

蔡礼旭:《群书治要》对现代人的启示(第一集)

尊敬的胡小林老师,诸位法师,诸位贵宾,诸位海内外的兄弟姐妹们,大家早上好,阿弥陀佛!《中庸》当中有说到,国家民族将兴,必有祯祥。今天,我们在师父老人家的威德护佑之下,在马来西亚有两天的弘法大会。而我们

禅修的数息观常见问题答疑

问:数息观是从1数到10,然后再从10数回到1吗?答:从1数到10,再从1数到10,再从1数到10。没有从10数到1的数法。问:数出息还是数入息呢?答:数出息,呼出去一口气数1,吸进来不管,再呼出去一

程叔彪:无门直指 第八节 动上有不动

第八节 动上有不动《华严经》:贤首菩萨曰:阿修罗中雨兵仗,催伏一切诸怨敌。郁单越中雨璎珞,亦雨无量上妙花。弗婆瞿耶二天下,悉雨种种庄严具。阎浮提雨清净水,微细悦泽常应时。长养众花及果药,成熟一切诸苗稼

十大明王之不动明王

不动明王梵名 Ac-alana tha,译作不动或无动。大日如来的教令轮身。不动明王受如来教敕示现忿怒相,常住火生三昧,焚烧内外障难及诸秽垢,摧灭一切魔军冤敌。不动明王示现初发大心、诸相不备之形,为如

洪启嵩:读经的心要与常见问题

研读佛经最终的目的,是要让我们能依经修持成就,因此了解了佛经的整体风貌之后,接下来我们要进入读经的心要,让经典在生活中真实运用。一般我们会以为读经是阅读经中的文字,事实上,经文只是帮助我们证得无上智慧

郑石岩:禅悟与实现 第一章 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情境

禅悟与实现郑石岩第一章 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情境提要第1篇 禅与精神生活禅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盏明灯。由于现代人太重视物质与感性的生活,精神生活被一片朦胧的物欲所笼罩,而顿感迷失。本篇旨在分析现代人困顿的精

常见佛号的作用及功德

1、南无阿弥陀佛(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后生极乐世界,一生成佛)2、南无释迦摩尼佛(已闻今闻当闻释迦牟尼佛名者是诸众生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3、南无弥勒尊佛(往生净土)4、南无药师佛(若称彼佛如

郑石岩:禅悟与实现 第二章 现代人的精神症状

禅悟与实现郑石岩第二章现代人的精神症状由于我们生活在上述的境里,脱离不了工技社会僵化及紧张的生活,摆脱不了物质欲望的引诱,当然也很在感性的纷乱价值中超越出来。无疑地,现代人很难脱离颖而出去过清醒自在的

常见与断见的不同

佛陀反对常见与断见这两个极端。要了解什么是见?首先必须先认识到「常见」和「断见」,这两个极端都是不完整和不正确的。「常见」,是一种认为生命或万物可以永恒存在的信仰。在佛陀降世之前,这是一种主流思想,认

断见与常见的区别是什么

所谓“断见”,就是只相信五官现量识认识对象的存在,只承认现实世界、现世生命的存在,不承认现实世界和现世生命的前因后果,即不承认过去和未来,认为人的思想感觉和功能是肉身的功能,人死神灭,无前世也无后世。

断见就是常见

现世美观点的这个特征说起来是很危险的,比如说“苹果的香味从哪里来?”现世美说是偶然性的。“我造了因、我做了坏事会有结果吗?”现世美说不会有结果,因造过了就随之而消失了,任何事物的这个从因到果的过程全都

断见与常见的误区

断灭相是佛学名词,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断见,一是常见。什么是断见呢?好比说信仰唯物哲学,他们认为生命死了就是死了,没有轮回也没有三世因果,就像这香烟一样,抽完就没有了,不会再回来,这就是断见。什么是常见

常见的观音法相有什么

1、送子观音送子观音大多数怀里都会抱着一个小孩,有些也会手持翠竹(翠竹代表着新生儿健康成长),代表着顺心如意的添子,让人丁更兴旺。传说中,在过去有个道士为了长生不老,为了炼制仙丹需要一百个男孩的心脏作

陈燕珠:佛法要义 附后:解脱的圣者八风不动

附后:解脱的圣者八风不动大乘菩萨一切为了众生,菩萨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在宁静恬淡的心境中,胜过一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八风,对解脱的圣者是不动于心的。人在生命之流中,都不得不面对利(lab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