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灵魂不在迷路
2024-10-20 09:38

柏拉图

真正的医生是为人体健康服务的,而不是为了赚钱。医生既为医生,他谋求的不该是医生的利益,而是病人的利益。舵手不是普通的水手,而是水手们的支配者,他要关心的不是自己得了什么好处,而是他手下所有水手的利益。同理,在任何政府里,统治者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百姓的利益,恰恰相反,他的一言一行都该为了老百姓的利益。

有一些现象司空见惯,似乎很难驳倒。比如,正义的人跟不正义的人相比,总是处处吃亏。正义者和不正义者合伙经营,正义的人分到的红利总是少。再看交税,假设两个人收入相等,正义者总会比不正义者交得多。假设有钱可拿,正义者会分文不得,眼看着钱被不义之人一扫而空。要是担任公职,且不说别的损失,正义者首先会无暇顾及私人事业,其次,因为正义,他不肯损公肥私,也就会得罪亲朋好友,不肯为他们徇私枉法。而不正义的人恰好相反,有本事到处捞油水。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罢了,不能说明正义的真谛。

有人觉得,最不正义的人最快乐,不愿意为非作歹的人反而最吃亏、最苦恼。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极端的不正义就是窃国者的暴政。平常人犯了错,被查出来就要受罚,名誉扫地,背上强盗、拐子、诈骗犯、扒手等种种恶名。而那些不仅掠夺钱财、还剥夺人权和自由的人,不但没有恶名,反而被认为有福有权--受他们统治的人这么说,知道他们行不义之事的人也这么说。难怪有人说:不正义的事只要干得大,就会比正义更有用,得的好处也更多,因而,行不义之事也可以是明智的。如果你这么想,就等于把不正义归入美德和智慧,把正义归入相反的类别,就彻底颠覆了是非黑白!

每一事物,凡有一种功能,必有一种特定的品德。眼睛有其功能(看),就有一种德性(看得到)。如果眼睛没有德性,只有它的缺陷(看不到),就不能发挥它的功能。事物有功能,恰是因为有其特定的德性,不能发挥功能则是由于特有的缺陷。心灵也有德性。正义就是心灵的善德,不正义是心灵的邪恶。心灵失去了特有的德性,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心灵的功能。所以,由坏心灵指挥、管理的事一定是坏的,由好心灵指挥的一定好。

再来说挣钱这件事。各种技艺彼此不同,是因为各有独特的功能。医术给我们健康,航海术使我们航程安全。二者都能挣钱,但不能说医术和航海术是同样的技术。舵手由于航海而身体健康,他是在赚钱的过程中变健康的,但你不能把他的航海术叫做医术。医者行医得到报酬,你也不会把他的医术称为挣钱术。如果有一种利益是所有人都能享受的,那显然是因为大家用了同样的、而不是各自特有的技艺,比如说,医术带来病人的健康,但如果医生得不到报酬,他就不能从本职技术中得益。换言之,因为我们用上了独门技术、又用上了挣钱术,所以得到了报酬。是挣钱术产生了报酬,这在各行各业都一样,每种技艺尽其本职,劳有所得,并使技艺的对象受益。

没有哪种技艺或统治手段是局限于谋求自身利益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他们驾驭对象,是为了谋求对象(也就是弱者)的利益,而非为了强求强者的利益。所以,如果没有回报,世间没有谁甘愿去当统治者,去揽人家的是非,去订正他人的恶行恶状。做了统治者,他就要报酬,因为他拿出自己在治理方面的才能努力工作,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他们要治理的对象。想要谁心甘情愿扛下这种统领性的工作,你只能动用三种方式:给名,给利,如果他不愿意干,就加以惩罚。

惩罚也是一种报酬?当然是!这种报酬可以使最优秀的人来当领导。你肯定知道:贪图名利被视为可耻,事实上也的确可耻。因此,好人不肯为名为利来当官,不肯因为任公职而公开拿钱因而被人当佣人看待;更不肯假公济私,暗中舞弊,被人当做小偷。名誉也不能让好人动心,因为他们没有野心。所以,只能用惩罚这招,强制他们当官。最大的惩罚莫过于:你不去管人,却让比你坏的人来管你。好人怕被这样惩罚,所以勉强挺身而出。他们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是迫不得已,因为实在找不到能和他们相提并论的好人来担当重责。

这就怨不得大家看不起那些没有受到强迫,自己非要当官的人了。假如全国都是好人,大家势必会争着不当官,和现在大家争着要当官一样踊跃。那时候才能看出来:一个真正的治国者追求的不是私人利益,而是老百姓的利益。所以,有识之士宁可受人之惠,也不愿多管闲事。

必须承认,世界上有不正义的城邦,用不正义的手段去征服别的城邦,居然也能把那些城邦置于自己的奴役之下。要问的是,这个国家既然能征服别的国家,必然有强大的势力,这种力量究竟是靠不正义来维持呢,还是必须倚仗正义才能得到?大到城邦、军队,小到盗贼团伙,乃至任何集团,想要共同做违背正义的事,如果彼此相处时毫无正义可言,一定很难达成目的。不管自由人还是奴隶,不正义总会使人彼此仇恨,互相倾轧,乃至无法一致行动,令其分裂、仇恨、争斗不休。而正义使人们友好、和谐。

不正义似乎有这么一种力量:不论在国家、家庭、军队或者任何团体里面,不正义首先会让他们产生分歧,因而不能一致行动;其次,使他们彼此为敌,不仅内讧,也跟正义的人们为敌。同样,一个人若是不正义,不义的能力不会轻易丧失,而会累积起来,渐渐的,不正义积少成多,早晚会爆发出它的全部本领:首先,使这个人自我矛盾,自相冲突,拿不出主见,不能行动;其次使他与自己为敌,并视正义者为敌人。

正义的人更聪明,更能干,更好相处,而不正义的人呢?你简直无法与之合作。所以说不正义者可以一致行动,实在有点不合逻辑--因为,他们如果彻底违反正义,结果必然是内讧。他们残害敌人,而不至于自相残杀,正是因为他们之间多少还有点正义感。哪怕就凭这么一点儿正义,他们做事才好歹有点成果;而他们之间的不正义,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他们自己的恶行。不如这么说,绝对不正义的、真正的坏人,绝对做不成任何事情!

摘自《理想国》

End

灵魂不在迷路

◎ 柏拉图真正的医生是为人体健康服务的,而不是为了赚钱。医生既为医生,他谋求的不该是医生的利益,而是病人的利益。舵手不是普通的水手,而是水手们的支配者,他要关心的不是自己得了什么好处,而是他手下所有水

大乘佛教的灵魂是发菩提心

大乘佛教不管是烧香拜佛、诵经磕头,还是闻思修行,任何一个善事都离不开菩提心。任何善事行善都要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去做,这样才能叫做大乘佛法。没有菩提心不叫大乘佛法。没有菩提心不叫做大乘佛法。大乘佛教的灵魂

灾难会把依附在灵魂上的业障带走

◎ 稻盛和夫我认为人心是一种由多个同心圆环绕而成的多层次结构。由外向内依序为:1、知性--后天所学到的知识和道路2、感性--主宰人的五感与感情等精神活动的心3、本能--维持肉体所需的欲望4、灵魂--裹

科学实验证灵魂存在 佛教竟说“灵魂不存在”

中国有句古话:人死如灯灭。但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人体的死亡有了新的看法。物理学家用科学仪器证明灵魂存在俄罗斯著名科学家、世界著名的人脑研究所的维得罗夫斯基教授对记者说:俄罗斯的科学家经长期观测

道教法术与灵魂之谜

道教法术与灵魂之谜研究道家法术,就必须触及到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世界上是否确实存在鬼神?如果回避这一关键问题,研究工作就根本无法入手,那无异于缘木求鱼。因为修习法术是从不回避鬼神的,这项技术就是要同鬼

雪漠:你是否冷落了你的灵魂?

你是否冷落了你的灵魂?祈祷是几乎所有宗教修炼的重要内容。佛教中重要的百字明咒,内容其实是一段很长的祈祷文。离开了祈祷,便不可能有宗教。祈祷的本质是向往。向往一种比人类更伟大的存在。在这种向往中,我们在

干净的灵魂:无愧过往 不畏将来

一个人把自己交给痛苦比交给快乐更容易一些。譬如,听别人讲话,听到最后,耳朵里只会记住两类话:最愿意听的和最不愿意听的。然后,喜欢听的未必化成快乐,但不喜欢听的一定化成了痛苦,其他的都化成了风。风早已刮

道是拯救你迷失灵魂的良师

《道德经》是万经之王。它之所以称之为万经之王,是因为它系统地揭示了宇宙的根本真理;揭示了宇宙万物形成和化生的源动力;揭示了人类与这个真理和源动力的根本依存关系;揭示了人类提升品质回归大道的必由之路。道

杨维中:中国佛学 四、灵魂与佛性(三)真神论与灵魂说

(三)真神论与灵魂说前文对于庐山慧远思想的分析中,已经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即在玲珑剔透、不可言说的“实相”、“空”、“中道”面前,神不灭的灵魂说如此根深蒂固,以致于很多中土人士难于理解其深刻的含义。尽

灵魂与佛性有什么区别

问:灵魂与佛性有什么区别? 元音老人答:灵魂是佛性与无明的和合。如你没有识得本性,著相的,就是灵魂。有分别心,有粘染的就是灵魂。魂与魄也有区别。有人说三魂七魄,就是三分灵魂七分魄。魂是阳气,魄是阴气

灵魂附体

民间传说人类死亡后的灵魂,附着在生者的身体中,简称灵魂附体。但道教正统典籍有明确记载:人死后,三魂升天,七魄入地,唯留人生前寄居身体内的变化生前人形象,称之为鬼。因此,鬼并不是人的灵魂。对于民间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