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达摩西来,六祖分灯,一花五叶,广开妙法之门。义玄立宗,传称临济,棒喝交驰,付授正法眼藏。
寒山寺自古以来是临济宗的弘法圣地。究竟临济宗风如何?
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传法时曾说过一首偈子: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据说一花开五叶即暗指后世禅宗的五家分派--从六祖惠能之后,中国的禅宗逐渐分为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家。其中,临济宗创立于晚唐,由河北、山东一带向外广泛传扬。
六祖惠能门下法嗣最盛者,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两系。俗话常说跑江湖走江湖,其实这两个词最早来自于禅宗,唐朝时禅宗高僧各在江西、湖南弘法,求道参学者往来频繁,称作跑江湖。在江西弘法的高僧是马祖道一,即为南岳怀让的高足。
马祖道一门下,以制定《百丈清规》的百丈怀海较为知名。百丈怀海有弟子黄檗希运,而开创临济宗法的临济义玄正是黄檗希运之弟子,百丈怀海之再传。
义玄禅师俗姓邢,祖籍曹州(即今山东菏泽地区),剃度出家后,他曾花费大量时间研究戒律经论,心中却总觉不足。在他看来,这些内容诚然是济世医方,可无法让他直接领悟何谓教外别传之旨。于是,义玄选择外出游方参学。
他首先前往江西,在黄檗希运那里学法三年,首座睦州禅师见他修行精勤,特意询问他:你可曾去参问过?义玄摇摇头:不知道问什么好啊!睦州禅师再次指点:你不如拿这句话去问和尚--如何是佛法的大意?
义玄从善如流,向黄檗希运发问,话还没说完,黄檗希运便一棒打下。如是三问三打,义玄只觉得十分不解,心想,自己障深慧浅,无法领会老师的意思,索性还是离开吧!
辞行时,黄檗希运严肃地对他说:不可去别的地方,就到高安(即今江西高安)找大愚禅师,他一定能为你讲法。
义玄听从师命,果然到了大愚禅师那里。大愚询问他:黄檗同你讲过什么?此时义玄仍旧茫然不解:我三次问老师什么是佛法大意,结果就被打了三次,不知道我问这话是不是有什么过错呢?
大愚看向义玄:黄檗对你一片婆心,要为你扫荡迷障,止歇妄心--你到我这里来问自己有没有过错?
电光火石间,义玄的心念不再追寻某个预期中的具体答案,也不再困惑于老师不许自己发问的含义。越过纷繁妄想,最后一层窗纸无声消融,天光透彻,满室大明,领悟的时刻到来了。
义玄在大愚言下顿悟,再度返回到黄檗希运处,得到正式印可,继续从其参学。又过了一段时间,他才离开江西,一路北上,抵达河北镇州的临济院。由于义玄长期住在临济院,他传扬的禅法便以临济闻名,这是临济宗最初的来源。
在禅宗五家中,临济宗的特点是机锋峻烈,恰与曹洞宗绵密的宗风相对,自古以来,有临济将军,曹洞士民一说。临济宗的流传亦极广泛,入宋之后,分化出黄龙、杨岐两大系,远播海外,法脉延续至今。
临济家风,全机大用,棒喝齐施,虎骤龙奔,星驰电掣。负冲天意气,用格外提持。卷舒纵擒,杀活自在。扫除情见,迥脱廉纤。以无位真人为宗,或棒或喝,或竖拂明之。
摘自《临济家风》
End
◎ 编 者达摩西来,六祖分灯,一花五叶,广开妙法之门。义玄立宗,传称临济,棒喝交驰,付授正法眼藏。寒山寺自古以来是临济宗的弘法圣地。究竟临济宗风如何?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传法时曾说过一首偈子:吾本来
一切行人的修持,都应该是以般若为导,以净土为归。所以必须善于学习般若,遵循指示,直趋觉岸。学习之道就是:依文字般若的启示,按自己的正确体会来进行观照,一步步深入。文字般若的体会越深,观照的境界就越高。
明伟法师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个公案:讲某日寺庙要扩建殿堂,有一棵珍贵的银杏树需要移栽到别的地方。方丈命他的两个弟子去做这件事,办好后回来复命。两人来到树前开始挖土移树,但刚挖了几下,一位小和尚就对另一位说
禅宗五宗中影响最大、延续最久者是临济宗。临济宗因义玄在河北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的临济禅院创立而得名。义玄(?-867),俗姓邢,曹州南华(今山东省东明县)人,出家后首参黄檗希运,有三度问佛法大意,三
痛苦的来源是自己◎ 净 界这世上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就是你自己!心生种种法生。我们凡夫众生,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心中一定会出现相状,因为有善恶业力,它就会出现各种相状。这个相状可能是安乐的、你欢喜的
修行的动力来源◎ 清 净一次讲课中,谈及三乘法(人天乘、二乘和菩萨乘)时,一位居士问,如果分别修行三乘法,都很精进努力,其修证效果是否一样。 清净讲了一个《庄子》中的故事:某家会用草药做一种配方,冬
衲衣的来源与功德利益◎ 陈浦燕 衲衣就是用世人丢弃在粪堆上或者野外的朽坏破碎的衣片修补缝缀所成的法衣。衲衣的衲就是缝补的意思。《类书纂要》云:衲,补缝也。衲衣又作纳衣、粪扫衣、弊衲衣、五衲衣、百衲衣。
梦的五种来源◎ 太虚睡眠不定就成为梦。佛典《善见律》说梦的来源有四种,《大智度论》、《毗婆娑论》说有五种,内容所讲大同小异。今用《毗婆娑论》的五种:1、是由诸病:即身体上四大不调发生出来的病态,如身体
从阿拉伯历史的记录中,该地区是没有禁食观念的,而犹太人和基督徒则有禁食的礼仪。穆氏在麦加时期所得的启示中,也鲜有谈及禁食的事。穆氏从麦加迁到麦地那的时候,他宣布以正月初十日为斋戒日(只是一天)。有学者
《十善业道经》实叉难陀(唐)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
在佛教里,每一位本尊或菩萨都有其应化之因缘由来。十一面观音是观世音菩萨的其中一个化相,这个化相的故事尤其殊胜:在无量劫之前,观世音已经是一位发心度尽众生苦难的一位大菩萨。在救度众生之苦经过若干劫(即很
娑婆有几个名字:1是堪忍世界;2是忍世界;3是苦世界。堪忍这都是很美化的叫法,正常来说在这个娑婆就是一个诸苦汇集的世界,所以娑婆就是苦世界。各位要清楚一个事情,任何物质世界本身没有善恶美丑之别,这些器
二、“三佛”禅法宋道融在《丛林盛事》中评价杨歧与黄龙派的势力与地位时说:黄龙、杨歧二宗,皆出于石霜慈明。初、黄龙之道大振,子孙世之,皆般般不减马大师之数,自真净四传而至涂毒,杨歧再世而得老演,演居海会
三、慧南禅风慧南禅学思想,散见于各处的言论(书信、语录、偈颂、笔记等)中。虽然具有他所处时代的鲜明特色,而且对后世禅宗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但由于他没有系统的禅学著作(他恪守了不立文字的禅规),未作深入
五、传承与发展慧南嗣法弟子83人,再传弟子满天下,充分显示其宗法的旺盛生命力,对慧南宗法的倡导与发展影响较大的黄龙传人有祖心晦堂、宝峰克文、东林常总、云居元祐、隆庆庆闲、泐潭洪英(以上皆一传);死心悟
三、宗杲及“看话禅”(一)大慧宗杲爱国兴教的一生大慧宗杲(1089-11643),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依张浚所撰《大慧普觉禅师塔铭》的记载,十七岁出家受具足戒,离乡出游:先后曹洞宗尊宿洞
六、惠洪禅学在黄龙诸徒中,惠洪是一位最值得重视的人物,他的禅学思想和禅史研究,对后呓影响很大。惠洪(1071-1128),一作慧洪,后改德洪,字觉范,赐号宝觉圆明禅师,自称寂音尊者,明白庵人。筠州新昌
一、杨歧宗的创立杨歧方会(992-1049),袁州宜春(江西宜春)人,俗姓冷。二十岁在筠州(江西高安)九峰山出家,曾到潭州(湖南长沙)随石霜楚圆习禅,后到袁州杨歧山和潭州云盖山开辟道场,禅林称为杨歧方
三、延沼传承风穴延沼(896-973),俗姓刘,浙江余杭人。少年即怀出世之志,剃发受具膈,“游讲肆,玩《法华玄义》,修止观定慧,”可见面礼于教门义学下壹番功夫,但自觉大事未了,未能发明心地,遂各处参学
六、石霜楚圆石霜楚圆(987-1040),法号慈明,全州(今属广西)人。俗姓李,年二十二于湘山隐静寺出家。后四处参访,慕汾阳道望,前往参谒。据说汾阳一见之下,即识其大器利根,但并没有当下与其开示,相反
四、省念承风接响首山省念(926-993),俗姓狄,山东莱州人,少即出家,“为人简重,有情识,专修头陀行,诵《法华经》,丛林畏敬之,自以为念法华。”头陀,梵语dhuta之音译,去除尘垢烦恼意。头陀行,
二、祖先与南方临济南方禅宗是临济宗天下,有影响的禅师多出于大慧宗杲和虎丘绍隆两支。大慧的弟子以佛照德光(1122-1203)最为知名。他曾历主名刹,弟子众多,并入宫说法,得到孝宗皇帝的欣赏。德光之后,
五、汾阳善昭汾阳善昭(947-1024),山西太原人,俗姓俞,史载“剃发受具,杖策游方,所至少留,随机叩发,历参知识七十一员。”古来大德为求开悟,不惮艰辛、剋期求证的精神,适足为学人典范,后到首山道场
久美堪布开示说:于佛陀时代。当时追随佛陀学习佛法的人很多,很多人很想供养佛陀,但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供养,所以就有人去问佛陀。佛陀说:你们怎样供养国王就可以怎样供养我。那时国王出外巡游回宫,宫内的人会
临济禅与安祥禅耕云先生 著序一九九一年七月廿日于河北正定临济祖庭首先对净慧法师、住持法师以及各位表达我最深的敬意。天气这么热,各位在百忙中能来参加这个聚会,可以说彼此有缘。能到临济祖庭来参访,也是我的
“普佛”一词来源于隋代信行所创立的三阶教。三阶教将佛法分为普法和别法。所谓普法,即于法不分大小,于人不辨圣凡,普信普敬,不尊此法而斥他法,所以名为“普”;所谓别法,是分别大小乘法和圣贤凡夫,所以名为“
禅宗诗歌境界 第三章 临济宗禅诗禅宗自菩提达摩六传至慧能,下出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二位巨匠,南岳之下经马祖道一、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传至临济义玄?~867。义玄于唐宣宗大中八年854住镇州临济院,接化徒众
经临济宗禅诗二、四料简吴言生[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经典禅诗》,2002年11月初版第3339页二、四料简四料简是临济导引学人悟入的四种方法,即夺人不夺境、夺境不夺人、人境俱夺、人境俱不夺。人指主观存
临济宗禅诗一、四喝吴言生[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经典禅诗》,2002年11月初版第3132页禅宗一花五叶,叶叶不同,五家七宗,各有各的宗风,即纲宗。为了表达纲宗,禅宗各家都创作了数量可观的纲宗诗。临济
临济宗禅诗五、无位真人吴言生[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经典禅诗》,2002年11月初版第4954页五、无位真人无位真人是临济禅的又一思想精髓。铃木大拙在《临济的基本思想〈临济录〉中人之研究》中指出:人的
临济宗禅诗六、无依道人吴言生[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经典禅诗》,2002年11月初版第5456页六、无依道人无事是贵人、无位真人都有不向外求的特征,而无依道人则是不向外求的进一步深化,强调主体的自足圆
临济宗禅诗七、汾阳善昭的禅诗吴言生[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经典禅诗》,2002年11月初版第5763页七、汾阳善昭的禅诗在临济宗禅人中,汾阳善昭的禅诗创作颇有特色,这些禅诗较集中地收录在《汾阳录》中。
临济宗禅诗三、四照用吴言生[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经典禅诗》,2002年11月初版第3943页三、四照用四照用的照,指寂照之照,寂是真如之体,用是妙用。四照用系根据参禅者对主客体之不同认识,所采取之不
临济宗禅诗四、无事是贵人吴言生[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经典禅诗》,2002年11月初版第4449页四、无事是贵人每一宗派的禅学思想都有其最为典型的部分,即禅髓。禅髓诗,指通过诗歌语言艺术,或显或隐、或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收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各类收藏品中,蕴含深厚历史文化、精美艺术品味的藏传佛教艺术品,也被收藏者们所认可和追捧。在藏传佛教众多的收藏门类中,除了传统上的佛像和唐
【问:“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①。未审此意如何?乞师指示。”师云:“大通者,是自己于处处达其万法无性无相,名为大通。智胜者,于一切处不疑,不得一法,名为智胜。佛者,心清净光明,
定光古佛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流传最普遍的,是说他原来是唐末宋初的高僧,俗家姓郑,名自贤。祖父仕唐,为四门斩斫使;父任同安令,故为同安人。年十一出家,投汀州契缘法师席下,年十七游豫章,入庐陵契悟于西峰圆
相传南海一带瘟神作怪,疫疾虐行,民不聊生且民风愚劣,观音菩萨决心到南海弘扬佛法,发下“常居南海愿”。海龙王第五子狻猊主动化为鳌龙驮乘观音赴南海救苦救难,并随行护法,为一方百姓讲经说法、大化天下,使这里
临济禅风述要温金玉禅宗自慧能以后,以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风,席卷全国,迅速传播开来。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由慧能弟子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系逐渐衍化出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
据传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槃,火化后弟子们从灰烬中得到了头顶骨、牙齿、中指骨和84000颗舍利子。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荼毗后所得舍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遗骨舍利,如佛牙、佛指、佛顶骨等;另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