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林克智:道济师与其独特的语录
2024-12-20 10:06

道济师与其独特的语录

林克智

南宋时佛教中出了一位不同寻常,形迹癫狂又神异、嗜酒食肉的和尚道济禅师,在《 续藏》第121卷(P0001-0046)中收有《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一卷,系宋人沈孟袢所述,此书并非寻常之禅师语录,看起来就是有关道济禅师的演义小说。

道济禅师之奇特行状

道济(1148-1209),南宋僧人。又名湖隐、方圆叟。俗姓李,名修元。天台(今属浙江)永宁村人,父名李茂春,出身于仕宦之家。据《天台县志》等资料所载:其母王氏梦吞日光而生,时在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十二月初八日。师诞生时,适逢国清寺降龙罗汉倾倒,人称罗汉转世。他的神异故事广泛流传于民间,通称济颠僧、济颠和尚或济公。少年时常出入于国清寺,十八岁在灵隐寺住持瞎堂慧远禅师座下出家。传说他言行类似癫狂,嗜酒肉,浮沉市井或与群儿在呼猿洞翻斤斗游戏,寺众认为如此之僧不许共住。瞎堂回答:佛门广大,岂不容一癫僧。自此,寺内执事即不敢摈逐他,而让他常住。

瞎堂禅师圆寂之后,净慈寺德辉方丈请道济禅师为记室(即书记)。师其时可矢口成文,信笔满纸;后又谓众僧:寺宇破旧应该重新。他并且托梦给皇太后,太后赐帑金于寺。嘉定四年(1211),师醉卧绕廊,突然喊叫:无明发!众人莫知所以。旋起大火,寺院被焚。道济大师即赴严陵 (今浙江桐庐)募疏化缘,师以袈裟笼罩诸山,山木自拔,浮江而出。即回寺报告说:木材已运到江边。寺里就忙着派工去搬运。师说:不必去!此时大家才发现,在香积厨房有六个大汉,正源源不断地从井中拔出一根根硕大的树木。当家师要付工钱给这六个人,而他们就推辞说:我们是六甲神,岂能受寺里的工钱。说完了就清风般不见了踪影。今悬木井尚存净慈寺内。

西湖边有居民欲食螺丝,已敲去其尾,济公去要来放入水中。后来就有许多无尾螺活在湖内。

一天,九里松酒肆主人开门后,见门前卧一死尸,如果官方查问这无头命案,将如何是好,想起来心里很是恐惧。济公即为念咒驱之,其尸忽自站起,直奔至岭下方倒地死去。

有一天雷雨骤至,有姓黄的青年避雨寺中,济公预知他将被雷击而死,即呼其进内坐于八仙桌下,并以衣覆盖,自己趺坐桌上。迅雷绕师座久而不得下,遂击路边古松而止。

济公常为人诵经很灵验,惠及物类。如曾为已死蟋蟀、青蛙等诵经超度,火化之后,众人都见到青衣童子渐渐上升于天,诸灵异事多得无法一一阐述。

宋时,南屏山临湖一带自长桥至太子湾,旧名南新路。夹路多长松,几五里许,苍翠与袁仁敬所栽九里相掩映。宋时有临安赵府尹将伐树作他用,道济禅师赋诗止之,诗为:

乔松百尺接天高,曾与山僧作故交。

几望权柯千载茂,独怜刀斧一时抛。

窗口不见龙蛇影,耳畔无闻风雨号。

最苦凌晨飞去鹤,晚归已失旧栖巢。

嘉定二年(1209)五月十六日,众人听见济公忽然大喊;无明火发。个个惊恐非常,以为又有大火要烧起来了。及见济公跌坐着说:快拿文房四宝来!笔墨纸砚送至,济公即索笔书偈曰:

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大师掷笔趺坐而寂。荼毗时舍利如雨滴,葬于虎跑塔中。世寿六十,腊四十二。

火化后,有二位行脚僧,在六和塔下遇到济公,济公将信一封,鞋一双交给他们,托其带给净慈寺方丈崧大和尚。大和尚看到后大为惊骇,并说:济公临终时没有穿鞋,这双鞋是我给他穿上的,早巳火化了,怎么这双鞋还没有烧成灰呢?真是不可思议呀!

第二天,又有人从天台回钱塘,带回济公从天台寄给大和尚的诗。其诗云:

月帆飞过浙江东,回首楼台渺漠中。

传与诸山诗友客,休将有限恨无穷。

脚骈紧系兴无穷,拄杖挑云入乱峰。

欲识老僧行履处,天台南岳旧家风。

与人迥异的语录

《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全文约九万余言,而所记述的除开始部分讲济公的身世外,其余都是记述他塑佛、造寺、救人、治病、超度亡灵等种种神异之事。在记到济公生活小事时,虽说禅师不拘小节,但他狂而疏,介而洁,着语不刊削,往往超诣。有晋宋名缁逸韵。由于行为疏狂,不检细行;常饮酒食肉,与市井中人游,因此当时人以之为颠狂,而称之为济颠。试举数端如下。

《语录》说大宋高宗时,有一金身罗汉,在天台山托化来临安府显圣。时台州府天台县人士李茂春,他是高宗朝李驸马之后,为人纯厚,不愿为官,辞职隐于天台山。夫人王氏年三十余而未生子,每每祈神求佛。忽一夜王夫人梦吞日光,自此得孕,后来生一子,国清寺方丈为取名修元,其意为令他修本命元辰。修元诞生时适逢国清寺罗汉倾倒,故方丈于定中知其为罗汉降生。修元至十八岁,双亲先后亡故,舅父王世安屡与其言婚事,元亦不挂怀,而时往诸寺。不久人灵隐,礼新任方丈瞎堂慧远大和尚出家,继受具足戒于寺。

《语录》有一处谈到:一天济公到清河坊饮酒,天近暮,又飘下雪花,遇沈提点之弟沈五官为付酒钱,遂又与李提点等三人共饮。五官见济公醉了,便请来三个娘子同坐。五官说:济公,我看你冷清,特请娘子陪。济公曰:好!好!即作诗一道云:

每日贪杯又宿娼,风流和尚岂寻常。

袈裟常被胭脂染,直裰时闻腻粉香。

五官日:这里无人,济公可同娘子一睡。只见酒保上来道:使不得。济公吟诗一首云:

满库琼芳斗色鲜,就中一朵最堪怜。

凭伊万种风流态,惟有禅心似铁坚。

五官喜称:真佳作也。吟罢又喝几碗,渐渐天色已晚。五官道:济公,现天已晚,回不得寺了。即令当直者扶济公下楼,与李提点分别后,五官即拉济公到新街妓院,虔婆叫了两个女儿来,五官令大姐同济公去睡,自己则与二姐去睡。大姐推济公入房中,坐在床上,关了房门与济公脱衣裳。济公见此连说罪过,便起身开了房门欲走,又怕被巡夜的捉拄,只见春台畔的大火箱有些热,便扒上去睡,大姐也自去睡了。待济公听到朝天门钟响,看天色将明,即题一绝云:

暂假夫妻一宿眠,禅心淫欲不相连。

昨宵姑顺君台意,多与虔婆五贯钱。

济公写毕,即开大门径直而去。由此可知济公虽然饮酒食肉,不拘小节,但到关键时刻,即使喝醉了酒也不糊涂。

本《语录》还讲了许多则济公的神异事迹,其事各种小说所载大同小异,不再一一述说。总之,有关济颠和尚的轶事,自宋代以来,流传甚多。但不论他是如何地不检细行、如何地诙谐不合法度,如果我们透过他的所行所为,则会发现他一直维持着济世助人的准则,以及对生命能自主自在、不为毁誉所动的高尚风格。

End

慧律法师清心语录

◎慧 律充满热诚的人,会像磁石一样,深深吸引四周的人。知足的乞丐,强过贪求财物的富翁。快乐就像一副眼镜,可以校正你心灵的近视。快乐有如香水,向人们洒得多了,自己也必沾上几滴。土木工程的技师,懂得如何疏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 赜 赞上堂一次受昭觉请,拈帖云:有眼者见,有耳者闻。不从天降,不从地涌。既然符到奉行,岂可囊藏被盖!请维那宣过。升座云:火不待日而热,风不待月而凉。鹤胫自长,凫胫自短。松直棘曲,鹄白乌玄。头头露现

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序

从 伦曹溪派列淘涌而流注无穷 ,南岳岐分巍峨而联绵不尽 。云仍曼衍,枝叶滋荣 。非止荫覆人天,抑亦光扬祖道 。无说之说,须知意不在言;无闻之闻,果信言非有意。此皆理极无喻之道 ,绪余影响者也。故临济祖

诸方门人参问语录

◎ 慧 海 人问:将心修行,几时得解脱?师曰:将心修行,喻如滑泥洗垢;般若玄妙,本自无生,大用现前,不论时节。曰:凡夫亦得如此否?师曰:见性者即非凡夫,顿悟上乘,超凡越圣。迷人论凡论圣,悟人超越生死涅

王骧陆:净语录 悟心铭

净语录悟心铭不是有心 不是无心 不是不见 不是不闻 了了觉知不着见闻 荡然无住 是名无心 心若无住 妄依何立妄既不立 夙障自除 问心何来 因境而起 境亦不有同属幻影 妙用恒沙 尽是缘心 缘心息处 顿证

林克智:寺院游览趣话

寺院游览趣话林克智初次来到寺院旅游观光,人们往往会对所看到的东西产生好奇,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弄清楚其来龙去脉。这样的问题不少,但为篇幅所限,我们择其要简介如下:1.僧人见人为什么要合掌我们在寺院游览

林克智:道济师与其独特的语录

道济师与其独特的语录林克智南宋时佛教中出了一位不同寻常,形迹癫狂又神异、嗜酒食肉的和尚道济禅师,在《 续藏》第121卷(P0001-0046)中收有《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一卷,系宋人沈孟袢所述,此书

林克智:“十大碍行”是真精进的动力

十大碍行是真精进的动力林克智1.对于自身的健康方面,不要总希望永无病苦。身体无病,就容易产生贪欲的念头。贪欲念起,就一定会破戒而退失无上道心。如果能知道病痛本来是空的、是由因缘业力牵引而来的,那么病魔

林克智:学佛修行 万善同归——兼论延寿大师的四料简

学佛修行 万善同归兼论延寿大师的四料简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 林克智内容提要 本文旨在弘扬永明大师的禅净双修思想,提倡大师的万善同归。并以此说明万善同归,念佛求生净土,是学佛者适时的、自利利人的、直捷快

林克智:蕅益大师的九华山胜缘

蕅益大师的九华山胜缘林克智智旭(1599-1655)大师,字蕅益,是明末清初高僧,后人尊为净土宗九祖。大师一生淹贯内外典籍,着作等身,严净毗尼,极阐净土。大师与九华山,尤与地藏大士有深因缘,故乐于述之

林克智:施行六度是培养高尚人格的保证

施行六度是培养高尚人格的保证林克智六度是菩萨必修之行,是度过生死苦海,到达快乐的彼岸之六种方法。它能普度众生、培养高尚人格,也能成就菩提,现分述如下:一、布施梵语檀那,汉译布施,就是布己所有,施与众生

林克智:莲池大师与云栖寺

莲池大师与云栖寺林克智提要 莲池大师为净土宗八祖,本文先叙大师之生平,以明师之行状;继述师之净土思想特色,以志大师对净土宗之特殊贡献;续写大师初住云栖之因缘,文中揭示了大师为民除害、祷雨、禳疫、造桥等

林克智:南宗禅之形成与禅净合修之盛行

南宗禅之形成与禅净合修之盛行林克智??内容提要:本文先简略地说明禅、特别是最具我国特色之南宗祖师禅之形成,及其五家七宗的传统关系;然后列出自永明延寿后,对禅净双修有理论创新或有重大影响的禅宗大德48位

林克智:人间佛教与净宗修持

净土宗义理已略明,但对净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具足欣、厌二心,要认识娑婆之苦方能精进念佛,方可报终得生净土这个问题,有人认为不合社会潮流,甚至与人间佛教思想违背,其实这是片面理解净宗修持的结果。净土教

林克智:菩提达摩禅学及其现实意义

少林名刹远承祖灯。卓立道风,龙象辈出,已历1500个春秋。随着国家昌盛繁荣,法运回升,少林文化也由衰而兴。为更好地体现寺院特色与弘扬禅宗祖庭及其禅法,特撰此文。一、菩提达摩行略菩提达摩(?-536,一

林克智:逆抚念诵助生西妙法

逆抚念诵助生西妙法林克智对于临终时不能自主生西,经助念亦未见佛来迎者,可用逆抚念诵法,助其往生。其法为:以两手掌向其温处逆抚而上,至于顶门,掌离体约2公分,行者全神贯注于全掌,口中作如是言:南无阿弥陀

林克智: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佛教教育

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佛教教育林克智摘自《生活中的佛教》古今中外的教育名家,大家都十分熟识,但对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思想,则研究者不多。在佛典中常提到释迦牟尼佛是人天导师,笔者在学佛并对佛学的研究中,觉得

林克智:大迦叶给我们的启示

大迦叶给我们的启示普陀山隐秀讲院 林克智据经载大迦叶活到一百多岁时,就把法传给阿难,随之即到王舍城西南方的鸡足山席地而坐,并发誓说:我今以神通力使身体永不败坏,用粪扫衣盖着,等六十七亿七千万年之后,弥

林克智:《净土十疑论》浅讲 第五疑 具缚得生疑

第五疑 具缚得生疑问: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未断。西方净土出过三界,具缚凡夫云何得生?答:有二种缘,一者自力,二者他力。自力者,此世界修道,实未得生净土。是故《璎珞经》云:始从具缚凡夫,未

林克智:居士生活准则

我们信佛的居士首在皈依三宝,严守五戒。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严格地要求自己呢?有的人说出家人有律仪可依,我们怎样做才算一个合格的在家弟子呢?下面参照《沙弥律仪要略》等辑成在家居士生活准则,供在家同修

林克智:祥和洒脱之路 碑记篇

碑记篇天宁古刹迁址修复碑记巾子山位居临城东南,后枕北固,前濒灵江。双峰屹立,两塔差肩。寺观罗列,林幽木美。前人誉为一郡游观之胜,良有以也。斯山之胜,莫过于天宁景区。古天宁禅寺址在西麓,初创于唐开元间。

林克智:《净土十疑论》浅讲 第三疑 偏念一佛疑

第三疑 偏念一佛疑问:十方诸佛,一切净土,法性平等,功德亦等。行者普念一切功德,生一切净土。今乃偏求一佛净土,与平等性乖,云何生净土?答:一切诸佛土,实皆平等。但众生根钝,浊乱者多,若不专系一心一境,

林克智:祥和洒脱之路 基础篇

基础篇学佛基础教程第一讲 释迦牟尼佛略史一、世尊成道以前的状况释迦牟尼的意义创立佛教的大教主叫做释迦牟尼,我们佛教徒称他为世尊,因为他是世上最尊贵的人。释迦是种族的名称,意译是能仁,牟尼的意思是寂默贤

林克智:生活中的佛教 佛教与净化人心

生活中的佛教佛教与净化人心前 言谈到佛教,人们就有这样的概念:佛教是释迦牟尼开创的、是由印度传入的外来宗教。笔者认为这样讲也可以,但当你全面认真地将佛教研究一番之后,就会觉得中、印佛教有不同之处。原来

林克智:《净土十疑论》浅讲 第六疑 生彼不退疑

第六疑 生彼不退疑问:设令具缚凡夫得生彼国,邪见、三毒等常起,云何得生彼国,即得不退,超过三界?答:得生彼国,有五因缘不退。云何为五?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故得不退。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

林克智:祥和洒脱之路 序跋篇

序跋篇临海龙山精舍序莲之为物,虽出于泥,体常清净。城南村居有出类拔萃者,金家汇朱青莲居士也。居士年卅四忽病脑疾,顿觉病苦乃娑婆之大患,即发舍俗修行之心。遂以其夫为伊疗疾之资,独创精舍。矢志礼诵观音菩萨

林克智:临终关怀手册

一、 净土法门与临终关怀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希望长生不老,但死亡不会因人们的惧怕而消失,这是我们的常识。现代医学的进步,可以减轻许多人患病时的痛苦,但绝不能使人长生不死。某些疾病确会对濒死的患者带来极

林克智:通向极乐之路 净宗之理

通向极乐之路净宗之理修行中的难行道与易行道佛教有许多法门,但都必须经过修行,才能证到道果。据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中所说:此世界修行有二种: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道,在于五浊恶世,于无量

林克智:《净土十疑论》浅讲 第七疑 易生兜率疑

第七疑 易生兜率疑问:弥勒菩萨,一生补处,即得成佛。上品十善,得生彼处。见弥勒菩萨,随从下生。三会之中,自然而得圣果。何须求生西方净土耶?答:求生兜率,亦曰闻道见佛,势欲相似。若细比校大有优劣,且论二

林克智:通向极乐之路 附录

附录莲池大师的西方愿文明莲池大师所着的愿文,是净土宗同修最适用的愿文,全文为: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我今发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

林克智:生活中的佛教 前言

生活中的佛教前 言因为我学佛有年,故常有朋友和我谈起佛教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他们大都认为佛教创立在2500多年前,当今社会进步一日千里,现在还信这古老的宗教,好像太落后于社会,有的甚至还把信佛与迷信、落

林克智:《净土十疑论》浅讲 第一疑 舍离众生疑

第一疑 舍离众生疑问: 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只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途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答: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

林克智:通向极乐之路 行持方法

通向极乐之路行持方法漫谈念佛念佛是净土宗的主要修持方法。《观无量寿佛经》有: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楞严经》卷5载:我本因地,以念佛心,人无生忍。《起信论》说: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

林克智:祥和洒脱之路 居士篇

祥和洒脱之路居士篇金陵刻经处与近代居士佛教着名的社会活动家、近代佛教复兴的先驱杨仁山居士创办的金陵刻经处,已历130个春秋。回顾刻经处130年来对佛教乃至我国文化界发生的重大影响与贡献,对促进今后的弘

林克智:通向极乐之路 净土宗概述——代自序

通向极乐之路净土宗概述代自序净土宗又名莲宗,是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是以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净土为方便的修持法门。净土启教,首推《华严》。释迦世尊宣扬大法,文殊、普贤、善财、华藏海众共同发愿往生极乐,此

林克智:《净土十疑论》浅讲 第八疑 十念得生疑

第八疑 十念得生疑问:众生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识,又复作一切罪业,无恶不造。云何临终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过三界?结业之事,云何可通?答:众生无始以来,善恶业种多少强弱并不得知,但能临

林克智:《净土十疑论》浅讲 第二疑 舍此求彼疑

第二疑 舍此求彼疑问:诸法体空,本来无生,平等寂灭。今乃舍此,求彼生西方弥陀净土,岂不乖[4]理哉?又经云:若求净土,先净其心,心净故即佛土净。此云何通?答:释有二义,一者总答,二者别答。总答者,汝若

林克智:《净土十疑论》浅讲 杨杰 净土十疑论序

杨杰 净土十疑论序宋 无为子杨杰 述【译】这篇《净土十疑论》的序,是宋朝杨杰所作的。【讲】杨杰,是北宋的一位居士。字次公,号无为子,安徽无为人。他雄才俊迈,年少登科。十分爱好参禅,多次叩拜许多名山的长

林克智:通向极乐之路 后记

后记早几年,我一直忙于《净土宗词典》的资料整理与编撰工作。其间,也写成部分工作手记式的资料性文字,发表于佛学论文集或佛教杂志中。师友与净宗同修们看到以后就说,这些文章对他们来说太有用了,希望我能多写一

林克智:生活中的佛教 序

生活中的佛教序与时俱进是佛教缘起论的应有之义。佛法是不变的,又是随缘的。正信正行的佛教内在地具有能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属性,故佛教必然是与时俱进的。由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由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由诸

林克智:佛教旅游项目的开拓(下)

佛教旅游项目的开拓(下)6、佛教金石碑刻鉴赏游众多的寺院,素有深山藏珍宝,古刹有名碑的美誉。我们去寺院游览观瞻,也可将此列为一个项目,相信会很有收获的。自古以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一些重大事

林克智:祥和洒脱之路 后记

后记拙作《香光居寄语一生解脱之路)出版后,笔者又收到一些师友的来信,希望我能将其他著作选辑出版,以作修学的参考。于是再选数十篇,名为《香光居文选祥和洒脱之路》。是编选有多种文体,选文既盛赞释迦世尊及其

林克智:生活中的佛教 筹建“极乐世界苑”的设想

生活中的佛教筹建极乐世界苑的设想总则本苑是一座园林式的建筑。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房舍古朴玲珑,四围花木成荫,并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错落其间。不仅是老人休养终老的好地方,也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一、宗旨:

林克智:《净土十疑论》浅讲 陈瓘 后序

陈瓘 后序人心无常,法亦无定。心法万差,其本在此。信此则遍信,《华严》所以说十信。疑此则遍疑,智者所以说十疑。出疑入信,一入永入。不离于此,得究竟处。净土者,究竟处也。此处有说法之主,名无量寿。此佛说

林克智:《净土十疑论》浅讲 后记

后记《净土十疑论》是智者大师弘扬净土之作,同修们如果破除了这些疑问,就会对西方净土产生信心。虽然这部论很短,但是对一个修净土法门的人来说,却是非常非常的重要,净土的往生讲信愿行,其中的信心是根本。信为

林克智:通向极乐之路 序

通向极乐之路序昌臻法师佛所开示的一切法门,均为使众生破迷开悟,了生脱死,圆证菩提。法法平等,本无高下,不过,由于时节因缘不同,众生根机各异;如同治等,必须对症用药,方能获致良效。时际末法,一般众生善根

林克智:念珠与念佛机

念珠与念佛机都是修行念佛法门的法器,为同修们所常用,现简单介绍于下:念珠又称佛珠、数珠,为念佛号、经咒或礼佛时用以计数束心之物。在我国之使用念珠来称名计数,始于隋唐之际,遂成为我国、蒙古、日本、韩国和

林克智:生活中的佛教 天台忏法与社会和谐发展

生活中的佛教天台忏法与社会和谐发展天台止观向有四种三昧、二十五方便、十乘观法、十境、百法成乘等,智者大师将其概括成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和圆顿止观三种。圆顿止观不历次第,初后不二,一尘一香,法法互具,当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