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林克智:《净土十疑论》浅讲 第五疑 具缚得生疑
2024-12-20 11:06

第五疑 具缚得生疑

问: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未断。西方净土出过三界,具缚凡夫云何得生?

答:有二种缘,一者自力,二者他力。自力者,此世界修道,实未得生净土。是故《璎珞经》云:始从具缚凡夫,未识三宝,不知善恶因之与果,初发菩提心。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受菩萨戒,身身相续戒行不阙,经一劫二劫三劫,始至初发心住。如是修行十信十波罗蜜等无量行愿,相续无间满一万劫,方始至第六正心住。若更增进,至第七不退住,即种性位。此约自力,卒未得生净土。

他力者,若信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取念佛众生,即能发菩提心行念佛三昧,厌离三界身。起行施戒修福,於一一行中,回愿生彼弥陀净土,乘佛愿力机感相应即得往生。

是故《十住婆沙论》云:於此世界修道有二种,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者,在於五浊恶世,於无量佛时,求阿裨跋致甚难可得。

此难无数尘沙说不可尽,略述三五。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三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四者声闻自利,障於大慈。五者唯有自力,无他力持。譬如跛人步行,一日不过数里,极大辛苦,谓自力也。

易行道者,谓信佛语,教念佛三昧,愿生净土。乘弥陀佛愿力摄持,决定往生不疑也。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须臾即至千里,谓他力也。譬如劣夫从转轮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转轮王力也。若言有漏凡夫不得生净土者,亦可有漏凡夫应不得见佛身。然念佛三昧并无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随分得见佛身相也,菩萨见微细相。

净土亦尔,虽是无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发无上菩提心,求生净土,常念佛故伏灭烦恼,得生净土,随分得见粗相,菩萨见微妙相,此何所疑?

故《华严经》说:一切诸佛刹,平等普严净,众生业行异,所见各不同。即其义也。

【译】

第五个疑:具缚得生疑

问:被烦恼束缚的凡夫,恶业深重,烦恼也未断一丝一毫,又怎么能往生到出离三界的西方净土呢?

答:有两种因缘可以成就,一种是靠自己的力量,另一种是他力。所谓自力就是一直在这个世界自己修行,这种人确实没有往生净土。在《璎珞经》上这样说:一个烦恼不断,不了解佛法僧三宝,也不懂得善恶因果的凡夫,从初发心修行开始。凭借着对佛法的信心,常生在有佛法的家庭,以戒为本。受菩萨戒后,并且生生世世不断的持戒修行,这样一直修行三劫,才能达到别教初住位,也就是所谓的初发心住。接下来就修十信位的十种波罗蜜等无量的愿行,一直不间断的修直至满一万劫为止,这时才能证到第六的正心住。如果再能精进用功的话,就能进入第七的不退住,就是种性位。这就是所谓的自力修行,但即便这样,还是没有能力往生净土。

借他力修行的人,若是相信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能够摄取念佛的众生,于是就开始发菩提心,开始修念佛三昧,心里很厌恶三界,很想离开三界中的烦恼身,并且力行修布施、持戒等的善行福报,还把所有的善行福报,全部都回向愿意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最后乘佛的愿力及自己的念力,互相感应而得以往生。

所以《十住毗婆沙论》中说:在这个娑婆世界修行有两种,一种是难行道,另一个是易行道。难行道就是在五浊恶世修行,虽经过无量佛出世,但想要得到不退转,不再退堕为凡夫、不再退至三界六道轮回,这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这种艰难的程度,无数尘沙劫的时间也难说完。简单归纳如下五种:一、或许会和其他外道成为好朋友,结果受影响,坏了自己的菩萨修行法;二,遇到凶恶之人,破坏阻挠我们修行;三,善恶颠倒,好的当成坏的,结果破坏了别人的清净梵行;四,声闻小乘,没有大慈大悲之心;五,只凭借自己的力量,但却没有佛菩萨的加持。就好比跛脚的人,一天最多只能走几里路,非常辛苦。这就是所谓的自力。

易行道,就是相信佛的话,知道要一心念阿弥陀佛,知道发菩提心,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乘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摄持,就一定能往生西方净土。好比走水路的人,藉著船的力量,片刻就可以走千里,这就叫做他力。譬如愚劣的凡夫跟着转轮王,一天一夜就可以行遍四天下,这不是他自己的力量,而是转轮王轮宝的力量。

如果说有漏的凡夫不能往生净土,那么有漏的凡夫应该也不能见到佛身了。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知道念佛三昧是随着无烦恼的无漏善根而引发起来的,有漏的凡夫还是可以随着他修行的进展,而见得到佛身的粗略相状,菩萨见得的是佛的微细相状。

往生净土也这一样,虽然一开始是有漏的善心善行,但只要发菩提心,愿意求生净土并经常念佛,就能够降伏烦恼往生净土,并且能随各人的功力见到佛的粗略相,而菩萨见到的是微妙相。这是没有什么好怀疑的。

因此《华严经》说:所有诸佛的净土,全都是一样的庄严清净,只是由于众生各人的业力及修行程度不同,所以各各所见不同。就是这个意思。

【讲】

第五个疑问:具缚得生疑

我们前面介绍了自力的修学与佛力修学的差别,在整个佛力的修学中,成败的关键在于一门深入,如果你念一切佛、念很多的经咒,到最后会心思散乱、三昧难成,什么法门都不能成功。所以我们必须在有限的生命当中,在有限的精神体力当中,集中我们的心力,在所修的法门当中,对本尊一心归命,通身靠倒,这样才有成功的把握。那么在这么多的法门当中,我们到底应选哪个法门来一门深入呢?我们前面也说过了,从一个生死凡夫的角度,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加持,有他特殊的效果,所以我们选择,以阿弥陀佛作为我们的本尊。

第五具缚得生疑,缚指的是烦恼跟罪业,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念阿弥陀佛,这个时候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我得到佛力的加被。但是,我们的心中有很多障碍,有烦恼障、有业障。那这些障碍怎么办呢?这些障碍是不是会障碍我们往生呢?虽然我有一种前进的力量,但是我也有一种系缚的力量,那这二种力量到底应该怎样平衡?就是说,我虽然能够得到佛力的加被,但是我有烦恼障、业障,那这个应怎么解决呢?我们看征问:

征问

【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未断,西方净土,出过三界,具缚凡夫,云何得生?】

我们身为一个生死凡夫,在我们的阿赖耶识当中,还有很多很多杀盗淫妄的罪业。在阿赖耶识当中,还有很多很多贪嗔痴的烦恼在睡眠。那我们现在以具足烦恼跟罪业的心来忆念阿弥陀佛,我们也真心的归依阿弥陀佛,我们的目标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它是超越三界之外的清净国土,而我们的内心却有很多的烦恼罪业没有断,像这样的具缚凡夫,怎么能够得生净土呢?现在我们就来看智者大师的释疑:

释疑

【有二种缘:一者自力,二者他力。】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我们生死中的凡夫要想解脱,有二条道路可选,一条是自力,另一条是他力。如果你选择自力,那你只有完全的去面对你的惑业苦,就是靠你心中的正念力与善业力,慢慢的断除罪业、慢慢的调伏烦恼,最后把生死的果报结束。第二是面对强大的惑业苦,我们也可以仰仗佛本愿力的摄受,信愿持名念佛,仗佛愿力往生西方,这就是他力法门。首先我们看自力的方法:

【自力者,此世界修道,实未得生净土。是故《璎珞经》云:始从具缚凡夫,未识三宝,不知善恶因之与果,初发菩提心,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受菩萨戒,身身相续,戒行不阙,经一劫、二劫、三劫,始至初发心住。如是修行十信、十波罗蜜等无量行愿,相续无间,满一万劫,方始至第六正心住。若更增进,至第七不退住,即种性位。此约自力,卒未得生净土。】

所谓自力,就是一直在这个世界自己修行,这种人确实没有往生净土。

所以《璎珞经》上这样说:一个烦恼不断,不了解佛法僧三宝,也不懂得善恶因果的凡夫,从初发心修行开始。凭借着对佛法的信心,常生在有佛法的地方。一个受了菩萨戒的初学者,刚开始先成就善业力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不想到三恶道去。慢慢的菩萨戒身身相续,时间久了以后,戒行不阙,在这个善业当中,心中要培养一种观照的力量,就是正念的力量,就是无常、无我的智慧。开始用无常、无我的真理,来观察妄想的起伏,它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有这个妄想?因为有根与境的碰撞才有妄想,所以它的根源是找不到的。它生起的因缘找不到,它离开以后,它过去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妄想消失的时候,未来心也不可得。现在也不可得,现在是生灭的也不可得。所以我们经常用无常、无我来观察妄想,等慢慢累积了经验,就知道原来我们这个妄想的真实性,是觅心了不可得。这个时候妄想的活动势力,就慢慢慢慢的薄弱,就从躁动转成寂静,就成就了发心住,这个时候断了三界的见惑,成就位不退。慢慢的从我空观再继续修法空观,广泛的修十波罗蜜福德、智慧二种资粮,经过一万劫,经过第六的正心住到第七的种性住,这个种性位就是成就了大乘的行不退,断除三界的思惑。这个时候,就把整个惑业苦的力量,全部停下来了。但还没有生到净土。

由此我们可知修了生脱死的自力法门,刚开始要先对治业以成就善业力,再对治烦恼以成就正念力。

那他力法门是怎样的呢?我们先看净土的正行:

【他力者,若信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取念佛众生,即能发菩提心行念佛三昧,厌离三界身。】

选择他力,刚开始要做的是培养信心,要相信阿弥陀佛本愿的摄受力。培养对阿弥陀佛归依的心情,但这个信心很不容易培养。我们讲一个严格的标准,就说打佛七,人家打佛七你也跟着进去念佛,在念佛的过程当中,如是对佛号没有完全的一心归命,通身靠倒的心情,这还不是真正在修净土法门。净土法门的根本你还不了解,你连念佛前方便的准备都还没有做好,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代表什么?为什么要归依阿弥陀佛?有这么多佛可以选择,我们为什么要选阿弥陀佛?还根本没有闻经达理,断疑生信。如果没有明白道理,那心中就有疑惑,带着疑惑来念佛,根本不能构成净土法门,因为你的三资粮还没有具足。

所以净土法门第一:深信弥陀本愿的摄持,相信阿弥陀佛有足够的能力可以救拔我们。第二,开始发愿,发起广大的菩提心,修习念佛三昧,要有一定的定课,执持名号,先从一心,然后成就不乱。从这个发愿当中,虽然要成佛,但是要先完成第一个目标,要先离开三界火宅,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在三界火宅中,都被火烧得自身难保了,这样怎么会有可能行菩萨道呢?所以发菩提心以后,成佛道的第一个问题要先离开三界。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就是我们在修净土法门的时候,要先成就信愿行三资粮,这是第一个正行。

再看第二个助行:

【起行施戒修福,于一一行中,回愿生彼弥陀净土,乘佛愿力,机感相应,即得往生。】

有正行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些助行来帮助我们心中的正念。那怎么办呢?布施、持戒、修福,所以在净土当中,它是先成就正念力,就是对弥陀归依的心情,然后再成就善业力。那有人就会说:我念佛为什么要持戒呢?诸位要知道,净土法门叫做带业往生,横超三界。那带什么业呢?

首先,我们要认知到凡夫众生都是烦恼相当重的,每天妄想杂念纷飞,我们与生俱来的贪、瞋、痴、慢、疑诸多的无明烦恼,一定会驱使我们的身口意三业造作恶业,正因为我们是这样罪恶的根机,才有阿弥陀佛同体大慈悲心所流现的念佛法门,和西方净土的设立。佛为的是使烦恼不断的众生,能够带业往生!只要我们在烦恼当中有信愿持名愿往生的心,我们决定能蒙阿弥陀佛愿力的加持、能横超三界,这是不会有问题的!如果说我们信愿持名,能心很清净,没有烦恼,能够功夫成片,那往生不在中下。然而我们业障深重,还烦恼不断,大恶虽不再造了,但每天还有造作这样那样的罪业,然而我们只要信愿持名,也一定能往生!

有人说带业只带旧业不带新业。我看了许多的经论之后,觉得带业不但带旧业,新业也同样可带。难道说我们学佛以后就不会造业了吗?只要观察一下我们每天的念头,起个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之念,就是坏的念头、这就是个业、就有一个因果啊!我们因无明的烦恼没有断,俱生我执坚固,会有什么清净呢?有什么慈悲、无我呢?我们内心想的大多还是贪嗔痴三毒烦恼,这些都是业啊!阿弥陀佛悲悯我们,不舍一切众生,旧业新业一揽子解决,这是个大航船啊!比如我们原来的业力是四十由旬的大石头,然后我们再加点新业,成五十里的大石头放在这个航空母舰上,它照样运载过去呀!但并不意味着反正带业可以往生,我就不管而任其造作。不能这样啊!一个真心学佛的人,一定要持戒,一定要修净业三福,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

念佛行人尽最大努力消旧业,尽可能做更多的善业,但在起心断恶修善业的过程当中,渗合着贪、瞋、痴的烦恼,这种杂毒之类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在世间生活,能找到一个不犯错误的人吗?我们常会犯错误,我们是在错误之中成长的!如果这个念佛法门非常严格,只能带旧业不能带新业,那我们都没有办法往生了。所以,这个带业一定要把它辨识清楚。我们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好好地净化自己的心,然而确实还有做不到的地方,那只好交给阿弥陀佛了,他老人家会怜悯我等,会有慈悲愿力给我们解决的。带业往生,横超三界,疾速成佛,这净土法门的异胜方便圆妙法,我们当深信不疑!

《那先经》中,国王问那先比丘说:人在生前造作诸多恶业,临命终时念佛,便能往生佛国,我不相信这话。那先比丘回答:比如将大石放在船上,大石因此不会沉没在水中。人虽然造了许多恶业,因为念佛而不堕入地狱。有的小石反而沉没水中,比如有人作了恶业,不知念佛,便堕入地狱中。

我们只要一面持戒,一面信、愿、持名,到临终的时候,乘佛愿力,机感相应,一定能往生。故到净土去的关键是乘佛愿力,感应道交而往生,是佛力的加被。

下面,我再引大安法师2009年11月9日在秦皇岛讲演中,有一段关于带业往生的开示来作说明:

我想稍微读净土经论和祖师的著作,对于往生是不是可以带业的问题应该都会明了,不应该不明了。净土法门的特点就是带业。通途的佛法八万四千法门都要消业,就是要断见惑、思惑断尽,你才出三界的轮回;断尘沙惑、无明惑断尽,才能出变易生死。唯有净土一法,你一品烦恼都没有断,以你的信愿称名感通弥陀的愿力,就能够横超,所有的业都能带。就是五逆十恶的即将要下阿鼻地狱的业,你只要至诚念佛,生大惭愧、大怖畏念佛,也能蒙阿弥陀佛的悲愿加持往生。而且在带业方面,你不要去分什么旧业、新业。旧业固然可以带,新业也可以带。你不能说,你学佛之前造的业是旧业,学佛之后就一点业都不造。你有这个水平吗?原来不学佛之前由于不信因果,没有畏惧感,造的业可能更多;那么学佛之后可能有点畏惧心,有点相信因果,但仍然由于我们的习气重,还是会造这样那样的业,包括我们的念头举心动念。念头就是业,想想你一天到晚打什么念头,大多数都是污染的念头,都是贪、瞋、痴、慢、疑的念头。这可不是业吗?如果这个业不能带的话,那阿弥陀佛的愿力就有不完满的地方了。阿弥陀佛连地狱的众生都能够让他走,难道我们造点不至于五逆十恶的业还不能走吗?所以你只要深信切愿称名,旧业能带,新业也可以带。但是这个话又得要说得圆满一点,不能由于这个话,哦,那造业就没有关系,我一天到晚杀、盗、淫、妄、酒都去造了,这也不行。净业行人还要老老实实地奉行净业三福,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三皈五戒,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这些都要去做。这是事相上,我们尽量奉行净业三福;在理上,要彻底地相信阿弥陀佛平等救度一切众生具有大的威神愿力:这样就理和事都把它圆融起来。

为此,智者大师在论中再引《十住婆沙论》中的话,来证明:

【是故《十住婆沙论》云:於此世界修道有二种,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者,在於五浊恶世,於无量佛时,求阿裨跋致甚难可得。】

所以《十住毗婆沙论》中这样讲:于此世界修道可分为二种:一种是很难走的路,这就是靠自己的力量自修。第二种就是仗佛的大悲愿力,比较简单容易做的,叫做易行道。

那么,什么是难行道呢?在五浊恶世之中修自力法门的人,他想达到不再退堕为凡夫,不再退至三界六道轮回,这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他虽然已经过无量佛出世时的修行,但仍无法达到阿鞞跋致[5]。故知靠自己的力量来修持,想要断惑、想要超越三界,非常之难!

【此难无数尘沙说不可尽,略述三五。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三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四者声闻自利,障於大慈。五者唯有自力,无他力持。譬如跛人步行,一日不过数里,极大辛苦,谓自力也。】

困难的程度与种类之多,就是用无量无边恒河沙数来计算,也无法算清。简略的说有五种:

第一个是外道相善,乱菩萨法,外道表面看起来很善良,可惜所说的不是佛法。我们今天这种情况就太多了,他们所说的看起来很像佛法,但若是深入地加以研究,就知道他们与佛法都是大相径庭的。这就是惑乱佛法,使你分不清楚邪正。

第二个就是无赖恶人,破他胜德,无赖就是不讲道理,他们专门诽谤有德行的法师。别人若是稍有德行,或是较有名望,他就受不了开始诽谤,任何事都给别人抹黑。你若是听到他诽谤而中毒,佛法就乱了。所以对于无赖恶人的恶意攻击,你若是没有智慧分辨对与错,听信了他对法师的诽谤,你就会对他所攻击的人丧失信心,于是这位法师讲经你也不来听了,这就断了众生慧命。所以佛说谤僧罪业最重,比损塔坏寺的罪更重。塔寺损毁了还可重造,诽谤法师则令众生对法师失去信心,断绝了法身慧命,故其罪更甚。所以,千万千万不要诽谤三宝!

第三个是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什么是颠倒善果呢?比如有人教你一种错误的方法,叫你如此这般修行,就会得到什么善果,结果却是刚好相反,所得到的是恶果。又如有人要出家,于是教唆他的父母去寺院里把他拖回来。这就是能坏梵行。把错的当作对的,把恶因当作善因,把恶果当作善果,这就是颠倒因果,破坏清静的修行。

第四个就是声闻自利,障于大慈。声闻行就是只为了自己,认为自己修行比较重要,就没有大慈大悲之心了。

第五个就是唯有自利,无他力持。后面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好比跛脚的人走路,一天也不过走几里路而已,靠自己的力量,极为辛苦。

【易行道者,谓信佛语,教念佛三昧,愿生净土。乘弥陀佛愿力摄持,决定往生不疑也。】

易行道就是信佛所说的,因为佛是过来人,佛最清楚。信佛所教诲的念佛三昧,并要脚踏实地去行持,愿生净土。藉着阿弥陀佛愿力的摄持,不要再存有疑问,是决定会往生的。

现在,我们再看总结:

【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须臾即至千里,谓他力也。譬如劣夫,从转轮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转轮王力也。】

这以下再把自力的修行跟佛力的修行作一个比较。先看第一个譬喻:就像有人在水中前进,比如说我在水中,我靠自己的力量游泳。你靠自己的力量游泳,你一天能游多久呢?如果是仰仗佛力,好比是坐船,坐阿弥陀佛的大愿船,就能够日行千里。就是说,面对我们的惑业苦,完全不仗佛力的加持,完全用自己的心力来面对,那不仅是非常辛苦,而且是非常缓慢的,就像一个人不坐船而游泳。如果我们能够坐船的话,那这个速度就快多了,断惑证真就更快了。以坐船跟个人的游泳,来作为第一个譬喻。第二个,譬如劣夫,我们是一个果报卑劣的生死凡夫,我在地上跑,也是跑得很慢。如果能够跟着转轮王出巡,坐在转轮圣王的轮宝上,一日一夜就可周行四天下,就能够遨游四天下了,因为有转轮圣王轮宝给你的加持力。

所以从断惑证真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自力法门,它一定先成就善业力,再成就正念力。一定要广修福德,广泛的跟众生结缘,因为善业力是他的基础,如果福报不够,修止观就会障碍重重。净土法门虽对修善也非常赞叹,但它要求的是先成就正念力。我们的心必须跟着佛的功德,先把那种信愿的力量培植起来。

下面几句就好懂多了:

【若言有漏凡夫,不得生净土者,亦可有漏凡夫应不得见佛身。然念佛三昧并无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随分得见佛身粗相也,菩萨见微细相。】

如果说像我们这样烦恼重,又造了很重恶业的凡夫,不能生到极乐世界。如此则有漏的凡夫,也不可能见到阿弥陀佛的身相了。但不是这样,你只要把心定在阿弥陀佛上,即一心念佛,那么无漏的善根,就是不生不灭的心性就会展露出来。我们有漏凡夫就可随自己念佛的功夫,随分得见佛身相。所以,有的人念佛见到佛,有的人梦中见到佛,有的人见花闻香,这些感应太多了。又寺院中所塑的佛陀金身也是佛陀啊。这就是随分得见佛比较粗略的相。菩萨见到阿弥陀佛,是见到阿弥陀佛的清净微细之相,因为我们的能力、境界不够,见到的佛相不可能微细。

【净土亦尔,虽是无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发无上菩提心,求生净土,常念佛故伏灭烦恼,得生净土,随分得见粗相,菩萨见微妙相,此何所疑?】

往生净土也是这样。虽然一开始是有漏的善心善行,但只要发菩提心,愿意求生净土,经常念佛就能够降伏烦恼,往生净土,并且能随各人的功力见到佛的粗略相,而菩萨见到的是微妙相。这是没有什么好怀疑的。

【故《华严经》说:一切诸佛刹,平等普严净,众生业行异,所见各不同。即其义也。】

所以《华严经》说:一切诸佛之三千大千世界,皆平等且非常庄严。但因每个众生所造的业力不一样,所看到的佛身也各不相同。这就是它的道理。

End

劝修净土诗四首

◎ 省 庵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足下时时游净土,心头念念绝娑婆。傍华随柳须回顾,临水登山勿放他。等得阿侬生极乐,十方来去任如何。住时念佛好观身,四大之中那一真。我与弥陀非两个,影兼明月恰三人

净土法门是权法还是实法

了然法师【原文】客曰:弟子昔日闻言,净土法门,全属小乘。极乐国土,原是权说。因是久怀疑惑,自莫能决。今日闻师所言,《华严》《弥陀》,大小相入。以此互相证明,足信净土法门,至大无外,极顿极圆。方知昔日所

古代名士的净土修行

中国古代有很多官宦名士专修净土法门。他们有的先由修学其他法门转为专修净土,有的则受高僧指点一心修学净土法门,他们由于虔诚信奉并坚持念佛实践,都得到了不可思议的感应。本文以陆子元、闫邦荣、钱同伯、昝省斋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预设济度

大安法师这一节是谈浊世津梁,预垂济度。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在这个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里面,我们若是想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竖出生死,很难的。释迦牟尼佛也知道五浊恶世的众生

念佛人的楷模——略述省庵大师净土情怀

导读: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往生日。与诸位净土祖师相比,省祖的住世时间是最短的,只有49年。他临终给我们留下了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范仲淹修净土

◎ 佛 泉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989--1052)考取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开始实现他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范公一生的历史成就涵盖政治、军事、文学和教育等多个方面。在政治上,他出任

一代宰相“郑清之”,导禅归净,劝修净土

历史因缘有宋一代,虽禅风盛行,却不乏导禅归净,劝修净土之人。当时诸宗高人,深感根机不堪,自力难证,教依本宗,行无不归心净土。禅宗自永明延寿大师作四料简偈,劝修净土,言: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其后,禅

八种方法成就净土法门

◎ 方海权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佛心。而我们所学到的净土法门,也即是用最快的速度来修学就能够即刻成功。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教导善财童子,以及

至心信愿得生净土

如何才是直心道场?如何顿圆弥陀?如何才是至心信愿得生净土?善男子,能如是问究竟直心,圆顿,至信,汝之善根亦不可思议,何以故,直心者、即绝对无相寂灭无生也;圆顿者、心境相应觉念性现前也;至信者、至诚深信

读《净土教概论》札记

◎ 施萍婷若干年前,读望月信亨著、释印海译《净土教概论》,第一章第四节《弥陀信仰之传播》有这样一段话:阿弥陀佛之信仰,很早时代就流行于印度及西域地方,后汉以来有关阿弥陀佛及其净土经典陆续不断翻译到中国

净土法门广泛流行说

◎ 谢路军自善导创立净土宗以来,净土法门日益广泛流传。若把种种流传的情况和表现加以归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善导称名念佛法门引发社会的普遍信仰;在民间净土集会结社风行;佛教其他宗派兼修净土。(一)引发

禅观了解过去,净土规划未来

当我们谈现在,其实是离不开过去,也离不开未来;如果你把过去跟未来都拿掉,现在就没有意义了,这个就是醉生梦死。活在现在─你就活在现在的因缘,柴米油盐酱醋茶!你要知道你的佛性是什么?你从什么地方来?你最初

李炳南:净土法门,没有什么秘密

而净土法门是出世间法,是小乘还是大乘?是大乘。我说的话皆是佛经上的,看祖师的注解说的,我怕诸位误会,以为我妄作聪明,强说净土是大乘。但是,我懂净土吗?这世界上没有懂得的,出家二众,在家二众皆不懂得。唯

李炳南:净土精华

净土精华李炳南老居士讲述民国六十五年元旦慎斋堂开示明伦月刊社整理大家在台中每星期有两三个地方可以听讲,但听的是教理,不容易了解,然教理归教理,自己须修行。实修的方法非常重要——修别的法门须一步一步地有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一)

李炳南老居士讲述弟子钟清泉敬记前言民国七十四年六月十二日的华严经讲座,雪公老恩师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老恩师根据善导大师的观无量寿经四帖疏,讲述净土宗的安心法门,劝所有净业莲友,一起把心安住在至诚心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二)

丙二、夹杂恶性名杂毒善上一次说到安心法门,我们众生尘沙劫以来,心安不住,东奔西跑,所以轮回到今天,这轮回必得安住心才可能跳出。今天继续讲净土别安心,上次讲到至诚心辨真伪的三业修善,清净心作,今天接着讲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三)

乙二、明两利净土宗的三种别安心,上两次说至诚心,至诚心又分两项,辨真伪和明两利,辨真伪上次说过了,今天来讲明两利。明是明明白白地表示出来,两利是自他两利。辨真伪是谁修行谁得好处,自己得利益。两利是自己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四)

甲二、深心深心,深是一个讲法,心是一个讲法。深是以水的深作譬喻,水深水浅,有限度吗?深是因为有浅比较来的。心并不是胸腔里的肉团心,心是性一动谓之心。深心这个表,旁边括着两个字决信,为着大家不明白,所以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五)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虽然列出表来,还得有人讲,没人讲还是看不懂。我们现在不是讲华严经吗?怎么说到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呢?净土法门就在华严经上,没有华严经就没有净土法门。这些年来,我们大家都念阿弥陀佛,诸位可别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七)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特别的方法,不是随随便便能去的,懂得净土安心法门可以办得到,不懂这个方法,念上一百年也不生效。在观经说的净土三种特别安心法,现在讲到第二种深心。观经说发三种心,即便往生。这三心是至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六)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净土宗说带业往生,带业这两个字不容易讲,把三藏十二部都看完了,才能清楚带业往生的道理。往生为何还带业呢?除了佛才不带业,菩萨以下往生都是带业的。往生只有净土宗有主张,别的宗派并无往生这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八)

现在继续讲净土三种安心的第二种深心,深心的讲义表解有上下两层,下面七行是解释上面九行的,现在就来解释深心表解下面的七行文义。丙一、一心依佛所教一心这两个字十二万分的重要,是指修净土法门的功夫。而什么人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九)

我们来听一次经,总要得一点好处,这次先来谈念佛,怎样念可得一心不乱?有一首偈云:念佛不必求多念,但念百八声不乱,其中若有一念差,掉转珠头皆不算。不乱是指有人来打扰时,你打扰你的,我还是得我的一心,不被

李炳南:雪庐老人净土选集-序文

李炳南居士著述阿弥陀经摘注接蒙弁言阿弥陀经要解讲义重刊序重校新版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序净土三经合刊序净土丛书序蕅益大师净土集序中华大典印光法师文钞序重刊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序印光大师遗教两要序重印弥陀净土法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

乙二、随喜他一切三业世出世善根你若想存心做善事有的是办法,除了自己三业作外,可以随喜。什么叫随喜呢?譬如诸位今晚在此听经,听经是你的功德,这两个钟头你听进去的都是经文好言语。而这所有的人是谁约来的?他

李炳南:雪庐老人净土选集-佛七开示

李炳南居士讲述壬子年灵山寺佛七开示甲寅年灵山寺佛七开示戊午年新春结七念佛开示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之一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上)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下)幸酉岁佛七开示壬戌佛七雪僧贡言快刀斩乱丝乙丑年灵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一)

乙三、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动乱破坏净土宗是难信之法,为什么是难信呢?难信的原因是什么呢?谁能够说出来,不学佛的人听到净土法门是糊里糊涂,半信半疑;学佛的人对净土法门也多是一知半解,学佛的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二)

乙四、生彼国已回入娑婆教化众生华严经讲了十六年,全套华严经共有十六本,现在才讲到第七册,这还只是粗枝大叶的讲而已,细讲那就不用说了,个人也没细讲的学问。目前华严经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这和净土法门的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三)

乙五、忆持不忘无分时节常作此愿学佛修净土的人,无分时节,忆念不忘回入娑婆教化众生的大愿。大乘法是自度度他,自己先成就,但自己成就不行,局面太小了;中乘是自己成就,也给别人小小的帮助,不能全部地帮助,因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四)

华严经讲到梵行,梵行有二十条,安住梵行是第十六条,大家若能安住梵行,就到一心不乱了。念佛能念到一心不乱就行了,诸位或可有一心不乱的,但是我看不出来。要一心不乱须先伏惑,一起贪嗔痴就压住,学伏住惑再学断

黄念祖:净土资粮-信愿持名【一】【二】

净土资粮《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三昧耶戒优婆塞黄念祖敬述(一)引言《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现在也可以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来参加今天广化寺念佛七道场。在北京的佛教徒。

黄念祖:真觉路会归净土

真觉路会归净土黄念祖居士勤修三无漏学,消除自他三毒,背尘合觉,直登彼岸。这是万古颠不破的原则。至于具体行持,则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通觉岸。但当前已是末法,环境是五浊恶世,所选行门,切须合于时代,契于

家庭就是你的净土,就是你的修行处

1.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专修净土肉身不腐

◎ 念 佛昙鸾大师(476~542),俗名不详,自号玄简大士。南北朝梁时山西雁门人(北魏境内),家居五台山附近。他从小就听人谈起山上佛教各种神奇灵异之事,听过以后亲自前往寻觅参礼,后来终于出家为僧。昙

李炳南:修净土不过是种种善根罢了,对吗?

听人说,修净土不过是种种善根罢了,对吗?很对。树无根不长,怎么还能开花结果呢?念佛是因根,往生是果实。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某人这句话的毛病在不过是三字,他的善意或者恶意姑且不管,只看

李炳南:净土三经是五时说教的哪一时?

问:净土三经是五时说教的哪一时?答:天台宗五时教即是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净土三经属于大乘,自然就要列入方等时,但净土教法,就不受此限制。因为最早讲华严时,就已经说了极乐,最后讲

李炳南答:净土宗信者有需要研究外宗经典吗?

问:净土宗信者有需要研究外宗经典吗?李炳南答:法门无量誓愿学,为四宏誓之一,为大乘学者之原则,净土宗岂能例外,不过为学应须知其本末,明其先后耳。本者本宗之经宜先通,末者他宗之经继后学,本不通而务他端,

李炳南:如何修净土法门_修净土法门必须了解的十件事

什么是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指修持往生佛国净土的法门,具体实施起来就是每天念 南无阿弥陀佛,一向专念,乘佛愿力,往生极乐世界净土。如何修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靠佛力与自力修行。但是真正相信净土

李炳南:修净土法门必须要了解的十件事

佛法修行有「通途」和「别途」之分,净土法门是属于「别途」,也就是「二力法门」,与普通法门不一样。修一般法门是「信解行证」,但净土法门重在「信愿行」。为什么没有「解」呢?因为这个法门除了佛以外,没有第二

李炳南:末法时期如何修净土法门?

在佛学中,本没有什么宗派,因为末法时期,众生根器薄弱,智慧不及从前。所以修行方法必须有所选择。佛说: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就必须依佛陀之教化而修。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靠佛力与自力修行。但是真正相信净土

李炳南:雪庐老人的净土思想

鸟惭居士著前言始学净土的因缘净土思想的确立净土思想的大要净土思想的实践净土思想的验证结论●前言无常迅速,一恍之间,雪庐老人生西至今,已满十周年。这些年来,整个台湾社会在各种层面都呈现著不小的变化。就佛

一家七口全部出家,夫妻二人同生净土

了相,四川西蜀吴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于安徽,于是在安徽安居下来。后来,祖父经商致富,父亲是善乘法师,母亲是善果比丘尼,在他们出家前均笃信佛教,供奉观音大士更是虔诚。生下二男二女,了相大师是长子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一集)

尊敬的主法和尚上悟下行法师,尊敬的开林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好。行师父慈悲,吩咐定弘给大家在佛七当中,今天在圆满之前给大家讲个半小时的话,鼓励大家念佛。佛七是自古以来祖师大德按照经典所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二集)

尊敬的主法和尚,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上午好!定弘昨天跟大家谈到闻名的功德,这是弥陀本愿的核心,第十八愿所说到,若有众生,闻佛的名号功德,必定能产生至心信愿,而能至心信愿就决定得生净土。所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十集)

尊敬的主七和尚,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接到念佛同修的一些问题,其中提到对于念佛怎么念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境界,有疑惑,那么想抽一点时间谈一下这个问题。念佛要是会念,就很容易得到三昧;如果不会念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四集)

尊敬的主七和尚,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今天是佛七的第三天,大家的状态是渐入佳境,刚才大家念佛声音非常整齐,听起来很安定,证明大家的心就愈来愈静下来了。通常佛七到中间第四天这是状态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