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林克智:人间佛教与净宗修持
2024-12-20 10:43

净土宗义理已略明,但对净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具足欣、厌二心,要认识娑婆之苦方能精进念佛,方可报终得生净土这个问题,有人认为不合社会潮流,甚至与人间佛教思想违背,其实这是片面理解净宗修持的结果。

净土教与佛教其他宗派一样,依行业果报之因果律而建立,经有明示。往生净土上、中六品之生因,皆依行业之功德高下而定其品位及证果迟速。下品三生则依恶业轻重与所余善根之多少,以及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回恶向善之行业,感阿弥陀佛施胜方便,使众罪消灭,善根增长,临终十念亦得往生净土。如此看来,欲生净土,莲品高下必依《无量寿经》中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与上、中二品六生中以此善根、功德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国。这是往生的必要条件。经中所说的功德、善根,是以愿力将所修善业回向净土,转为往生之功德资粮,如果没有发愿回向之心,则所修善业只是人天福报。如不行善业,仅有往生之愿,而无可回向之功德善业,也入不了上二品六生,因无生因故。所以修净业者必须明九品生因,多行善业,以期各修上品,如此说来净业行人除念佛外,尊圣敬善、仁慈博爱,广植德本,布恩施惠,勿犯道禁,忍辱精进是十分必要的。难道我们还能说净宗修持与人间佛教无关吗?

在净业修习中,我们还必须懂得净宗所讲的往生,是仗自、他二力,虽仗佛力,亦须行人的深信、切愿、力行精进修持,否则就不能感应道交,也难以往生了。

行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是培植德本的方法,是净业行人争取品位高增的必要途径,故必须好好修习。

此外,我们在理上还必须明了在《学佛宜修菩萨道》篇末后几段所说的:净业行人,最好依念佛一行入一行三昧,以念佛一行融会世间、出世间法。在明心之基础上,修理事不二、净土与此土不二的念佛法门。即动静忙闲不忘念佛,打成一片。静时念念系佛,动时(包括工作中)以佛为榜样,以佛心广行利益众生之事,以一切世间善事为建设人间极乐之手段,作往生西方之资粮。而此二事二而不二,这在理论上既可破佛与我,彼土与此土为二的执着,在事上则可变纯欣净厌秽之净修,为有益世间的、积极的净土法门。

但在实际的行持上,则仍应有所侧重。在年纪轻时,相对地说应以佛心广行善事为主,福慧双修;至晚年则转向以修行念佛为主,还可结期闭关,以期实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净业行人如能如此精进,则名为老实念佛。人间佛教不就是净宗修持的路径吗?

南无阿弥陀佛!

学佛宜修菩萨道

信佛为了学佛,学佛就必须进行修持,如果信佛而不如法修持,便得不到信佛的真实利益!学佛的目的是最终得到自他的解脱,学佛与修持的旅程就是使佛子逐步体悟、实践,解脱众苦的过程。佛陀认为所有在世界上生活的人都离不开苦枣都有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诸苦,这些苦是谁也离不开的。因此,解脱道就是灭苦之道。

佛认为一切事物枣从宇宙到人生的一切枣的产生与散灭,都是依缘起性空原则而现,缘起性空是究竟的真理。人们只所以觉得有种种痛苦,究其原因实是由于不解缘起性空的道理之故。由于这样,就认不清自己的本来面目,也难辨事物的真相,结果把我与外界环境对立起来,做我的奴才,自以为我的、我能、我爱、我恨、我要、我不等等,就造成纷争、罪恶、烦恼,使自己或他人感受到痛苦。如果能从缘起性空的道理来认识,就会知道眼前的一切为假有的、暂时的,皆为我往昔所造诸善、恶业所感,如果能看透、看空了,就会放下我,我能放得下,就是无我,就能解脱。

由于佛法讲看破、放下,讲离苦海、得解脱,这就容易被误解为佛教徒自私消极、逃避现实,但这只是个表面现象。因为佛教看破了世法的聚散无常,才能悟透世间景像的虚幻不实,才能放下一切而从彼此物我等幻景的妄执中得到绝对的解脱,此时不仅解脱了爱憎取舍的束缚,最终还解脱了解脱境界的束缚,这是突破时空的拯救世间、净化世间,这是最积极的建设世间。因为佛教能把一切放下,而在放下之后,却又能把利益众生作为己任,为利益世间而行菩萨道,这就是佛法的伟大之处。

我们为救度众生,也为自度,作为一个佛弟子就必须放下我执与法执,如法地修持。修持包括利他的净化世界、利益与救度众生;自利的净化自身、使业消智朗。但这两者不能截然分开,而是相辅相成的。佛教的菩萨行是自他两利的,为便于初入佛门者的行持方便,我们就来谈谈修持菩萨道的问题。

修菩萨道是佛说法度生的本意

佛学的修行有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二大类:世间法包括人天二乘。人乘讲说做人最基本的条件,但求福寿康宁之现世福报,故佛为修人乘者说做人的道理,教以受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占住这几种道德、人格,将来可保不失人身;天乘是佛为希望得到自然衣食,珍宝宫殿等胜妙天福者说升天之理,教以十善并四禅八定等世间禅定,是人命终之后可依其所行善业及禅定之浅深,而趋升于相应之诸天。出世间法,则能超出三界,永离生死。修四谛法得阿罗汉果者称声闻乘;修十二因缘之行法可得到辟支佛果为缘觉乘;修六度之行法可得佛果,是为菩萨乘。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既包含了戒、定、慧三学,同时人天乘所修的五戒、十善亦在其中,所以菩萨道可以说是修行佛法的根本道。依其所修的果来说,人天乘均在轮回之中。声闻、缘觉虽出轮回,亦只能自己解脱。只有修行菩萨道,不仅可使自己解脱、取得修行的极果枣成佛,还可助人解脱,既是解脱道的求证者,也是人天道的实行者,所以修行佛法以修菩萨道为最可贵。

佛法是自度度他之法,佛说法的目的是希望一切众生均能获得解脱枣都能证到佛果,故修行菩萨道实是佛的本意,其他法门都是方便,为佛弟子应修菩萨道!

六度万行是修菩萨道的根本

修菩萨道是上求下化广度众生,是悲智双运、福慧齐修,最后,能圆满佛果妙法。菩萨道的修持是修六度万行。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种法门。度,梵语为波罗蜜,新译为到彼岸,说明行此六法能使众生度生死流,到涅槃岸。推而广之,若为利益众生、圆满佛果,宜修一切上求下化之法,此即以万行总摄。六度万行是修菩萨道的根本。

布施度是以己之所有,施与众生。在六度中以布施为首,因为要度众生,必先使众生在物质上与精神上得到安慰。只有这样,才能使众生对你发生好感,信任于你接受你的化导。所谓未成佛道,先结法缘。这就是菩萨道的实践,应以布施为先的主要原因。

布施有三种:1.财施枣指以饮食衣服、舍宅珍宝、乃至身命等一切内外之财,能施与所需的众生。如释迦世尊往昔舍身饲虎、代鸽喂鹰等,亦属内财布施;今天的献血、献器官救人行为亦属之。2.法布施枣将自己从经论中及从善知识处所学得的世出世法,以清净心为人讲说,均属法布施。3.无畏施枣指对遭受到灾难危苦而心生恐怖者,解除怖畏的救人行为,使得无畏、使其心安的布施。以上三种布施中财施是属于物质方面的,法施与无畏施是属于精神方面,理想的布施工作是三种并重。

行布施是广结善缘,故布施的人自然无怨,且布施者并不因施而缺乏。布施可除悭贪之障,使人自在解脱,故学佛者人人应行。有钱有物可施钱施物,无钱财者可出力,无力者见人布施念念发心随喜功德亦可。

六度之二是持戒度,戒有三聚净戒:1.摄律仪戒,重在止恶防非,是佛教徒立身的仪则,故称为律仪,包括五戒、八关斋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2.摄善法戒,重在修习善法,以修一切善法为戒。3.饶益有情戒,重在化度众生,以饶益所有众生为戒。持是守而不犯。

能持戒者三业清净,当下即得清凉。能断烦恼惑,将来必得解脱。因为戒能防非,故可断除恶业之障,止身口意三业之恶,凡佛弟子均应尊重严持戒律。经云: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可知持戒之重要。

六度之三是忍辱度,修行者之内心能安忍外所辱之境,为学佛护戒之需,忍辱亦分三种:1.耐怨害忍,指对遇到人对我之嗔骂打害种种逆境,能忍而不生嗔恼;对遇恭敬、供养等等顺境,能忍而不生骄逸。2.安受苦忍,指对于自然方面的风雨寒热,病苦老衰,饥渴死亡种种苦痛,能忍而不退道心。3.谛察法忍,指对于佛法无生深理,谛观诸法,缘生性空,能以安住不动。以上三种忍,次第分别为观人、观法、观空而忍。

以能忍故,则可护戒清净,所修善法亦皆可成就。嗔恚为修行的大障碍,能修忍辱度即可去嗔。

六度之四为精进度,心能精纯无杂不懈地努力上进,就是精进度。为修菩提道必须抖擞精神,勤行修断。精进可分三种:1.披甲精进:行菩萨道者,不怕困苦,勇往直前,如战士披铠甲。此重在自行方面。2.摄善精进:大小诸善勤行不倦,不以善小而不为。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此含自他两利。3.利乐精进:经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于利益劝化事不疲不厌,是为利乐。此则专重化他。

退转为人之通病,学佛者能行精进,则善法日增,速得成就道业。精进度可去除懈怠之障,《八大人觉经》云: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释迦世尊以精进故,超越九劫,于弥勒菩萨前先成佛道,历代祖师大德亦复如此,即如近代净宗十三代祖印光大师,一住普陀,居法雨寺三十余载而不出山,故能阅藏三遍、念佛功深而大弘净宗。我等凡夫后学,当勤精进,慎勿放逸!

禅定度为六度之五,梵语禅那,译为静虑,如果能心止一境思维研修,则可得定,故名禅定。禅亦可分三种:1.世间禅,就是色界无色界的四禅八定。2.出世间禅,如六妙门、十六特胜,观练熏修等,为出世之禅定,修此能出离三界。3.出世间上上禅,即能于一法中,圆观空假中三谛,即空即假即中非一非异,此为佛之大定。若如净土念佛法门,经上称为无上甚深微妙禅。

精修禅定始则能引发智慧,终可开悟见性。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就是修禅定的功德。故学佛者修禅定能去散乱之障,平时历境遇缘亦常以定制乱,如是道业必成。净宗学人以一句弥陀直念下去,就能具足禅修诸法,故古德称念佛为无上深妙禅。

六度之最后一度是般若度,译成汉语叫智慧度。但这里称的智慧不是一般的聪明才智,智是通达诸法之智,慧是断惑证理之慧,故通常不译,直以音称为般若。般若亦分三种:1.实相般若,即是离一切虚妄相的众生本具之真如实性,这是所证的理体。2.观照般若,是观察照见一切实相真理的智慧,这是能证的实智。3.方便般若,是通达利益他人与证悟真理的方法与手段,这是化用的权智。

佛弟子因修般若,以观照而证实智就可究竟成佛。而以实智而施用权智,则能以种种善巧广度众生。学佛者办一切事均不能任感情冲动,应住菩提、用理智,如此则可去愚痴之障。

能修六度者,则福慧庄严。六度的前四度偏修福,后二度偏重于慧。入定是发慧的前导,般若是修行的最终目的。行菩萨道志在利益众生、圆满佛果,略说则六度尽含。若细分之,则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种种善行,以万行概称之。虽有万行,但不出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六度万行就是修菩萨乘的方法,菩萨能发菩提大心,普修六度万行,则福德日增、智慧日长,最后福慧两足,圆满佛果。

服务社会是行菩萨道的表征

所有的人,均生活在社会之中,佛教徒也是人,故佛教徒亦是社会的一员,不论是他的生活环境,或者是修道之所需,均不能离开社会。作为一个菩萨道的修持者枣一个菩萨道的理想的实行者,他与社会的关系应比常人更为密切。如果一个学佛的人因信佛、为求解脱而表现出孤独、冷漠、甚至竟与社会的关系疏远了,则可以说他修行的道路走偏了。

我们已经知道修持布施等六度,是菩萨自利利他圆满佛果的大行,要利益众生,就必须接近众生;四弘誓愿中有众生无边誓愿度,你要度众生,就必须与众生打成一片,否则就不可能实施你广度众生的行愿。佛教徒是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且靠社会以生活,故修利他之行应从热情地帮助人、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做起,这就是菩萨行最现实的方便之门。太虚大师曾说过: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正说明我们作为人乘的众生,要修菩萨道就要先把人做好枣完成人格,也说明了行菩萨道必须做服务社会的实际工作,否则怎能说是完成人格呢?太虚大师于晚年更说:想复兴中国的佛教,树立现代的中国佛教,就得实现振兴佛教、服务人群的今菩萨行。因此,我们可以说服务社会是行菩萨道的表征,愿同修们都能发菩提心,都能悲智双运、各显身手来实现菩萨的行愿。

为佛弟子人人应成为真菩萨行者

信佛、学佛是为了脱生死,为了成佛。为佛弟子不管你修何法门,当遵佛遗教,发扬大乘佛法的真正精神,做个真正的菩萨。学佛绝不是口头上说说就可以的。现在皈依佛门,受菩萨戒的人很多,这是一种好现象,如果受了菩萨戒的人都能真发心、切实地依教奉行,都能理解佛法的根本精神,而让每个佛弟子都能照佛法去做,则佛教对于社会将作出更大的贡献。

话又说回来,我们学佛、直至成佛,应当运用戒定慧三学,依信、解、行、证的步骤去达到。一个真正的菩萨行者,必须是脚踏实地的务实者。不重实行,空谈大乘的人之作为,是使佛教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这里所说的菩萨行,是佛教大乘理论结合实际行持的菩萨行,学佛者绝不是只尚空谈的菩萨,菩萨行的工作很多,太虚大师就说过:改善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提高一般民众的教育,增加农村的生产,协助工业的发达,兴办救济贫病的医院、教养院等慈善事业。这些都是菩萨利他之事,也是修行菩萨道者的实际工作。

因此,一个真正的菩萨道行者,应广行利他之事以完成人格,这是属于修福的方面;另一个重要的工作是在理解佛法的大意后,修慧、明心。此属闻、思、修的思之阶段,最好依念佛一行入一行三昧,以念佛一行融通世间、出世间法。在明心之基础上修理事不二,世间出世间不二,佛与我不二,净土与此土不二之念佛法门。即动静忙闲不忘念佛,打成一片。静时念念系佛,动时(工作中)以佛为榜样,以佛心广行利益众生之事,以一切世间善事为建设人间净土手段,作往生西方净土之资粮,而此二事,二而不二。这在理论上即可破佛与我,净土与此土为二的执着,在事上则可变过去纯欣净厌秽的消极往生为有益于世之积极净土法门。

至老年则可结期闭关一意念佛,以期修成念佛三昧,现前即见弥陀,则往生之胜券可操。

如此修行虽是念佛法门,但其总摄禅、教、律、密之精华,是既仗自力又仗他力,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可仗佛尽快超出生死的好法门!

End

中日佛教交流史研究

◎ 江 静杨曾文先生在佛教思想及中国佛教研究领域的代表作,以时间线为轴,基于相应的研究成果,将杨先生对日本佛教及中日佛教交流史的研究整理分为四个时间段,分别对应萌芽、开花、结果和圆熟时期。1.萌芽期(

世人对佛教常见的四种误解

神佛不分  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对于劝善的宗教皆能广为接纳。流传至今,凡持香礼拜者皆误以为佛教,实则诸多民间信仰之神祗,如城隍爷、土地公、三太子、妈祖皆被门外汉披上佛教外衣,不知神佛二者,其本质、愿力迥

中国佛教第一僧 朱士行

◎无 碍汉、魏时代,官方是不准汉人出家的。当时佛教如同黄老学说一样,只是在社会上层和知识分子中流传和崇信。沙门不入王者,没有出家受戒的僧人,就连伊存、景卢等,也仅是居士、信徒而已。直到西晋后赵石虎时代

近代马来佛教的特点

近代马来西亚佛教由于来自于亚洲各地的不同族群,受各母亲国的文化影响,故带有不同的地方文化特征,其表现如下:一、从民俗走向正信。早期移民马来西亚的各国人士都是来自于下层的劳工,又初到外乡,在感情与记忆

佛教心理学的智慧

有学者曾预言,21世纪将是心理学的世纪。心理学家们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医治心理疾病,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令人惊叹的是,已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佛教,拥有大量关于心理的理论,佛

佛教名胜与文化传播

◎湖 江 中国与东盟国家拥有许多佛教名胜,它们与一般自然和人文景观不同之处在于,被赋予了神圣性。所以佛教旅游除了观光、娱乐之外,往往都带有朝圣的性质。段玉明指出,自然环境由于佛教元素的介入被纳入了佛教

佛教故事两则

阿难说:佛陀在舍卫国,祗(音齐)树给(音几)孤独园的时候,罗睺罗和他的老师(和尚)舍利弗,有一天的清晨,风和日丽,他们身上穿整齐了出家人的法服,一手拿着锡杖,一手持钵,师徒二人,一前一后,安祥徐步,慢

新时代下中国佛教慈善的特点

明生法师慈善是学佛的根本,要成为佛教徒生命的全部  作为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委员会的主任,我有责任跟大家讲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做慈善。我觉得做慈善工作是我们佛教徒学佛的根本,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在利生,也就是说弘

读李叔同《断食日记》——珍贵的佛教断食经验

佛家有断食之说,道教有辟谷之术。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目连问耆婆曰:弟子有病,当云何治?耆婆答曰:唯以断食为本。断食时无须太多能量消化食物,大脑会变得极度清晰,若以适当方法引导这些能量,将可提升心智

佛教和气四瑞的故事

佛教里流传着一则和气四瑞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只羊角鸟、一只山兔、一只猴子,还有一头大象。他们和睦相处,从不吵架,在一起快乐地生活着。有一天,大家讨论道:我们之中谁最年长呢?

明清民国时期的佛教雕塑

◎ 赖永海明清工艺造像主要是继承宋代城市工艺的传统。明代的工艺造像包括玉石雕刻、牙雕、木雕、竹雕、雕漆等工艺。明清民国工艺造像有一定的延续性,故本小节内容叙述上顾及时代。自明代中期起,江南嘉定、金陵成

藏传佛教的文物宝库

◎ 王家鹏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收藏文物一百多万件,其中与西藏有关的文物就有几万件,是中国内地保存最完好、最丰富的西藏文物宝库。由于皇宫的特殊地位,文物的特殊来源,使

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 星 云在佛门中,语默动静安详,一切合宜合法,就是礼仪。僧团讲究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用意在培养一个人出众的威仪。昔日马胜比丘以威仪度化舍利弗,成为千古的佳话。因此,树立良好的形象,不但是做人的基本条

佛教正能量

◎ 中 观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而只有健康、积极、乐观的人才带有正能量,和这样的人交往能将正能量传递给你,让你觉得活着是一件很值得、很舒服、很有趣的事情。而人的意念力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于人体的能量

《世界佛教通史》

◎ 欣 闻《世界佛教通史》是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道儒研究员主编、国内外20多位老中青年佛教研究学者参与撰写,全书历时8年完成,共800多万字,论述了佛教

佛教以孝为本论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来乘之以证觉道。故儒之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佛之戒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是世出世

浅谈佛教中的菩萨

菩萨这个称呼在民间扎根很深,他们慈悲为怀,救苦救难,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非常伟大,尤其观世音菩萨更是家喻户晓,普闻十方。可遗憾的是,由于人们不懂佛法,对菩萨并未真正了解。首先,菩萨到底在哪里?一般人都

南怀瑾:浅谈佛教《盂兰盆经》中的孝道思想

当今孝的观念和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生了显著的交化,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孝道思想在应对这种社会变化的时候,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佛教中孝道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积极影响和价值。《盂

李炳南:佛教有何原因要分宗派?自古以来有分几宗派?

问:佛教有何原因要分宗派?自古以来有分几宗派?(庄庆贤)答:佛法无量,门类繁多,如天有日月风云,似地有山海草木。人无绝世之资,何能遍学遍通,必不得已,故有择类专一之举,如世学之设专科然,于是而宗派出焉

他们,从权贵富豪到伟大的佛教徒

嘎玛仁波切导语:综观佛教历史,从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开始,无数的尊者和大成就者们,在进入佛门前非权即贵,拥有无上的王权和财富。如果世人渴求的一切,能带来究竟的快乐,这些皇亲贵族们根本无需追随佛法,唯有佛法

僧伽——早期的佛教

◎ 于淩波佛陀初转法轮, 五侍者皈依,成为最初的五名比丘,据佛经上说至此三宝齐备,佛教由此诞生。三宝者,佛、法、僧。佛、是释迦牟尼佛陀; 法、是四圣谛; 僧、是五比丘。不过,由五名比丘到初具僧伽规模,

海上丝绸之路与佛教

中国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议是我们初次召开的专题会议,可以说现有的研究做的初步工作,今后将会越来越丰富。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基本上还是处在介绍阶段,谈不上深入的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与佛教,其实放

龟兹佛教的转折

公元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叶,龟兹佛教又进入一个转折时期,小乘佛教再次迅速抬头,大乘佛教则呈现衰弱的状况,并逐渐形成以龟兹为中心的小乘说一切有部,最终形成小乘佛教占据统治地位的局面。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李炳南:研究佛教应从何著手?

问:研究佛教应从何著手?做一个佛徒要具何种条件?要办哪些手续?及遵守哪些戒律。(白云樵)答:初机看书,不宜先研经典,因其理深难解也,而文言与白话,尚是其次。请先在港物色佛法导论学佛浅说三种合编二书读之

李炳南:佛教徒应不应尊敬神?

问:佛教徒应不应尊敬神?(妈祖、关帝、仙公等)(詹养)答:众生平等,皆是过去眷属,未来诸佛,当该一律恭敬,此常不轻菩萨之行也。但恭敬与信奉,大有区别,万不可混为一谈。如对本国元首,自应披胆沥肝,拥护奉

李炳南: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何不同之特色?

问: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何不同之特色?(胡美月)答:在因地讲,他教重信受服从,佛教则重信解觉悟。在果地讲,他教不断生死轮回,佛教独能得到不生不灭。在崇拜讲,他教推重天帝最尊,尝罚由之,佛教则视天帝为凡夫,

李炳南:佛教对于孝道如何解释?

问:佛教对于孝道如何解释?具有何义?是不是如崇国公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萧国雄)答:祭丰养薄之语,乃哀追之意,非教人养不必丰,祭必须薄也,岂可以此而问佛家之孝。佛之教孝,曾云一肩荷父,一肩荷母,

李炳南:你每天没有一定的功课就是挂名的佛教徒

你每天如果没有一定的功课,就是挂名的佛教徒。净土行者,每天务必要有一定的功课,每天念佛或一千或三千,或一万或十万,皆不拘束,以决定不缺为准。净宗九祖蕅益大师曾说:「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

杜甫与佛教的因缘

杜甫与佛教的因缘◎许美中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迁居河南巩县。杜甫早年研习儒学,二十岁时开始漫游吴越齐赵,过了十年左右裘怀清狂的生活。三十五岁以后到长安求官,不第。后两次献赋,

谭嗣同与佛教

谭嗣同与佛教◎曾琦云谭嗣同(1865-1898)是清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巡抚谭继询之子。他在浏阳创立学社,1896年入南京候补知府,著《仁学》。1897年,帮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

佛教中谦卑

谦卑谦卑,即谦虚﹐不自高自大之意。中国人有一股祖先传下来的骨子里的谦卑。学会谦卑,你会轻松,可以更好的经营自己的人生。谦卑的基本概念谦卑,就是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易经谦卦说

刘素云:亲人间不欠的四种债

每一个人都不是孤零零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家庭,都有自己的亲人。有的亲人之间的关系是牢不可破的,因为有血缘、亲情做纽带,因此大难袭来的时刻,他们会挽起手臂,共同抵御突如其来的灾难。但有的亲人之间

佛教生死观

佛教生死观◎ 黄 敏一休禅师自幼就很聪明。他的老师有一只非常宝贵的茶杯,是一件稀世之宝。一天,他无意中将它打破了,内心感到非常害怕。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了老师的脚步声,便连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后。当老师

佛教故事:五百只大雁得闻佛法,死后转生天界享福

那时候佛住在波罗奈国,在旷野中为天人等四众弟子演说微妙法义。当时空中有五百只大雁,听到佛说法的殊胜梵音,心里非常欢喜,在天空中盘旋飞翔,不忍远离,很快他们又想飞到世尊那边,刚好有猎人张开罗网在狩猎,五

佛教治疗失眠的方法

◎ 德 祥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好的睡眠是对人体的定期修复,也是对人体的不断充电,对恢复体力、增强智力、保证健康都十分重要。可以说,适当的睡眠是对生命最佳的保养。 现在有很多人由于

略谈佛教在当今社会中的责任与使命

历史选择了佛教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同时,人类的精神领域却面临着重重困境。面对着无穷的竞争压力、面对着毫无节制的物欲渴求,面对着种种情感矛盾的迷茫与失落,痛苦、烦恼甚

药师法门的七种修持方法

对佛教文化有一定了解之人,都知道西方三圣、东方三圣、华严三圣等说法。其中东方三圣又称药师三尊,即药师如来与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药师如来即药师佛,他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则是其胁侍菩

佛教寺院为何要做早晚功课

在寺院里,全寺僧众每天朝暮都要在大雄宝殿内集体诵经,成为佛教寺院定时念持经咒、礼拜三宝和梵呗歌赞的佛事,在念诵的准则当中冀获功德。由于在课诵朝暮进行,所以称为朝暮课诵或早晚功课。诵经的方式从《金刚顶瑜

人间三千事 淡然一笑间

◎ 慧 南一、胸襟决定器量,境界决定高下。人心就像一个容器,装的快乐多了,烦恼自然就少;装的简单多了,纠结自然就少;装的满足多了,痛苦自然就少;装的理解多了,矛盾自然就少;装的宽容多了,仇恨自然就少。

明末的居士佛教

◎ 圣 严佛教在中国,自从宋室南迁(西元一一二七年)之后,渐渐式微,尤其经元朝蒙古族的统治(西元一二八○─一三六七年),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虽曾做过沙弥,并未把佛教特别重视,以致到了西元一四二五至一五

佛教的作用可以坦然面对痛苦与死亡

索达吉堪布很遗憾的是,许多人并不了解佛教的教义。尤其在汉地,经常有人打着佛教的旗号,算命打卦、欺骗民众,做各种不如法的行为,误导无数人以为这就是佛教。其实,佛教的精神,在汉文《大藏经》中完好无损地保存

佛教的修持方法

是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仅仅信仰佛教而不作佛教生活的实践,那只算是种了一些将来成佛的善根种子,但却很难得到即生的利益。佛教的修持,即是佛教生活的实践。最主要的有四大项目,那就是:信、戒、定、

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 妙 婷 幸福是什么,由物质决定还是精神决定?毫无疑问,由精神决定,幸福在于自身心态。物质财富只能解决一部分现实问题,使心灵获得暂时的满足。俗话说得好,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万万不能

汉魏两晋佛教传播路线

◎于卫青 陈 寒公元前后至五世纪时,为佛教初传入华时期。从学界基本认可的西汉元寿元年(公元前2)伊存授经到东晋灭亡(公元420)的四百多年之间。除了东汉政权的统治外,中国社会基本上都处在政治分裂、社会

正确称呼佛教出家人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个在家居士,乃至出家人,对于出家师父的称呼方式,皆有佛门中的规矩。因此身为佛弟子,都应该知晓对出家师父适当而得体的称呼法,方能彰显内心的恭敬,从而得到佛法的利益。一般我们称呼

佛教疗养之法

文:圆瑛吾人铸形父母,寄迹乾坤,随业受身,依因感果,是身不实,四大假合所成。有病方知五阴幻报为苦,古云有病方知身是苦,斯言信不诬也。然当知病苦与身不相舍离,病是身生,身为苦本,苦乃身受,世人一一皆然。

佛教没有“本命佛”的说法

佛像是木石所造,人心却不是木石。把它当做木头,它就是木头;当做佛像,它就代表着无上的悲智。建造寺庙、塑立佛像、供养宝藏等,都是历代大护法、大居士之力,用以表达内心的信仰。国外最好的东西都用来建造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