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常净:三论宗纲要 三论宗的教理和观行 第三章 观智义2024-12-15 10:35
第三章 观智义
第一节 明观行
已辩教理,次明观法。观法就是修行的方法。“观”是观察义,明达义,观照义,谓观察邪正,明达教相,观照真理。今宗观法,有三观、二观、一观三种。
一 明三观
言三观者,一是名字观,二是义相观,三是心行观。“名字观”者,观有多种,名字各不相同,以名表义,因名识观。如小乘观名生灭观,大乘是无生灭观。虽同是观,观名不同,观义即异,是为名字观。又名字观者,谓诸法性空,但是假名,观此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中间,即观此名字无所有,不可得,从名字便悟入真如实相,是为名字观。
义相观者,“义相”就是教理教相,如二谛中道等。教理是修行的依据,如修二谛观,必须先明了二谛意义,二谛的“义相”在心中明明白白,就是义相观。修中道观也是如此,中道的“义相”在心中清清楚楚,就是义相观。修观,即以所学的教理为所观境,无教理即无观。试问,离开教理,哪里还另有观法?所以中假二观,所观还是二谛八不教理,修观要依据教理,要依法不依人,离开教理修行,便是邪行。学懂教,明白理,即须依此教理修行,不然,学而不修,只是狂慧。修观不依教理,又无明眼人指导,便是盲修瞎练,会出很多问题,所以要教观并重,不可偏废。古德云:“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吉藏大师说:“如说而行,行则行我所说,如行而说,说则说我所行,故所行如所说,所说如所行。故说行不二,谛智平等。”所说的是中假二谛,所行的是中假二观,故言“说行不二,谛智平等。”
心行观,本无多言,就是根据所说教理,实践修行便是。然《中论疏》释八不,有一段文可以作为心行观的楷模,疏云:“然解此八不,一一皆须将自心来承取之。如破假实二生,前须自看己心,若见此身心,有实生实灭,即是实病,求之无从,故实病即差;若为他说者,还为他检实病无从,则他实病亦差。若自心中闻说因缘,即作因缘假解,成因缘病,以检假生,无踪迹处所,假病即差;为他说亦尔。如此之人,于念念中,自他俱益,语默之间,,常顺佛教,为诸佛护念。于念念中,身心得住无生,名之为住,回一切假实颠倒心,向于实相,名为回向。得此心不可动,故名为地,所以常须看心。作此释者,不违三世诸佛,真龙树门人矣。”这是教人依八不,修二谛无生观,要如此实践,世谛破性实生灭,明不生不灭,即是世谛无生观,真谛离言,破假名生灭,明不生不灭,即真谛无生观。这是世谛破自性实生,真谛破因缘假生,八不二谛破假实二生,明一切法不可得,即是无得正观。所以学中观者,不应一向专破他人,要常以此返观自心,破除自己心中的虚妄颠倒想病。能这样实践,就是心行观。
其实,四卷《中观论》就是一部中道观法,《十二门论》就是十二门实相观法,为什么要取名“中论”?是讲中道之论,故名《中论》。为什么又名“中观”?是讲的中道观法,所以名为《中观》。离教无观,即教为观。所以三论学者,读经研论,阅览章疏,要深体其义,随文入观,便是修学并进。切不可只当学问研究。
《三论玄义》释《中观论》论题中说:“《中观论》三字皆观‘中\’是义相观,‘观\’是心行观,‘论\’是名字观。又如三种般若,即是三观,实相般若是义相观,观照般若是心行观,文字般若是名字观。”此三观又是闻思修三慧,名字观是闻慧,义相观是思慧,心行观是修慧。法门无量,每一法门都具此三种观法,故此三观,通一切法。
二 辨二观
言二观者,又有三种:第一就大小乘合论,说有二观。一是小乘生灭观,二是大乘无生灭观。小乘生灭观者,如声闻人观四谛,观苦集相生为生,灭道还灭为灭,苦集道三谛是有为,入无余依涅槃时都尽为断。证灭谛无为是常,所以小乘是生灭断常之观。大乘无生观者,菩萨观诸法本自不生,今亦不灭,观诸法不生不灭,故名无生灭观。又生灭观者,小乘人有烦恼可灭,有智解可生,有圣可取,有凡可舍,故是生灭取舍之观。无生灭观者,菩萨知诸烦恼本自不生,今何所灭,平等性中无生佛之假名,何取何舍?了悟诸法不生不灭。法性平等,故名无生灭观。
第二,二观者,即是真俗二谛观。俗谛观,观诸法缘生如幻,如《大品般若》十喻:谓了解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乾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金刚般若》说有六喻,如偈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观一切法,都无自性,虚幻不实,皆是缘起假名,故经云:所谓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论亦云: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如是观察,就是世谛观。真谛观,观诸法本来不生,今亦不灭。观外境无名无相,观内心无主无依,性空寂灭,了无一物,如此观照,名真谛观。又观世谛生灭,是假生假灭,如幻如化,观此世谛假生假灭,空无自体,即是不生不灭真谛实观。真俗不二,名为中观,不二而二,名二谛观。
第三,二观者,即是中假二观,“中”是非真非俗中道观,“假”是真俗二谛观,是中道观和二谛观合称为中假二观。似乎可说有三观,世谛观、真谛观、非真非俗中道观。但真俗二谛是教用,是假名,故二谛观是假观,非真非俗实相理是中实,名为中道实观。三者一实二假,故称中假二谛观。然《华严》、《大品》、《涅槃》等经,《中》、《百》、《智度》等论,只谈二谛,并无三谛,是故今宗,依此经论,只谈二谛。假设言有三谛,而亦是真俗为教,中道是理,教和理性质不同,义分假实,不能混为一谈。故前明二谛观,是依教起观,名为假观,后显一中道理体,是约理明观,名为实观,今双就教理,辨假实观,故称为中假二观。若就二谛三种中道,便有三中三假,如前八不中说,而大乘无生妙观,悉蕴含在中假观中。二谛俱说无生,世谛说自性无生,真谛说假名无生,二谛合明中道,双泯性假,归无所得,即是究竟无生观。三种二观,列表如下:
┌小乘观法————生灭观
│┌世谛无性实生┐
大小乘观法┤大乘观法┤ (无生观)├二谛观——假观┐
│└真谛无假名生┘├中假观
└大乘无所得实相观———————中观——┘
三 明一观
言一观者,谓一中道观,一实相观,又名无所得正观。中道观者,如八不,不生不灭,不常不断,非空非有,远离二边,即是中道,修此观法,名中道观。又真俗二谛是言教,由此言教说明阐发非真非俗中道实理,观此中道,名为中观。中观有双遮双照两种:观非空非有,是名双遮,空有齐观,名为双照,不偏二边,皆是中观。中是无碍义,不碍空有和非空非有,故名为中。又中是无方义,无有方位处所,无在无不在,一切法一切处,无非中道。故《三论玄义》释云:“中以色为义,中以心为义。是故《华严经》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故一法得以一切法为义,一切法得以一法为义。”“中以色为义,中以心为义”者,即是随举一法,无非中道。“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者,即是法界缘起,融通无碍,观此法法无碍,即是一中道观。
所言实相观者,诸法实相是宇宙真理,此理非空非有,非亦空亦有,非非空,非非有。无名无相,言忘虑绝,不可以之示人,唯证方晓。如《三论玄义》说:“体绝百非,理超四句。言之者失其真,知之者反其愚,有之者乖其性,无之者伤其体。故七辩辍音,五眼冥照,照达此义,名实相观。”如经云:“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以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又名无得正观者,深观一切法体,了不可得,名无所得观。了达宇宙万有,皆由众缘所生。从众缘生,即无自体,若有自体,何假缘生,缘生即空,空则无所得。无所得者,离能所绝缘观,心体离念,无所依住,如佛境界。故宝积赞佛云:“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达诸法相无挂碍稽首如空无所依。”以上所说中道观,虽有三名,实是一观。约义不同,无有二体。
第二节 权实二智
观就是智,智也是观,故有时称为观智或观慧。但有区别,凡位初修名观,久修成就,名为智慧,故前明因行,次辨智果,智慧圆满,成就菩提。凡位初修名真俗二谛观,久修成圣便是权实二智。七地菩萨,能真俗并观,名得中道智,佛地究竟圆满,称一切种智。然离二谛,无别中道,二谛不偏便是中道,乃至佛地也称权实二智,所以先明因行,次辨果智。《大品般若》初,说菩萨名道慧,道种慧,佛名一切智,一切种智,这是菩萨名慧,佛地名智,所以经说,佛名一切智人,又说佛智名为一切种智。然通常佛菩萨皆称智慧,也分空有。但总的来说,佛地都是中道智慧,不可强分空有,只是约义说空有罢了。
权实二智,“权智”是差别智,又名“方便智”,凡位修世俗观,修行成就名“方便智”,此智以分别世俗,自行化他为用。“实智”是无分别智,又名“如实智”,因位修真谛观,成就名“如实智”,此智以观照实相,冥契法性为用。此二智就是“摩诃般若”。般若分二道,即“般若道”和方便道”。“般若道”是智体,故名“实智”,“方便道”是巧用,故名“权智”,方便入有,般若照空。通而言之,二智皆如实而照,应皆名实智,也都有善巧,可悉称方便,但就差别而言,般若名实,方便名权。
略以四义,释实智名:一者般若照实相,从所照为名,故称“实智”。二者般若从实相生,从能生为名,故名为实。三者如实而照,镜鉴无倒,当体名实。第四对凡夫二乘不实之慧,故称叹般若为如实智。
次释方便智。“方便”是从善巧立名,对实智为称,故还对实智以释方便,也有四义:一者照空为实,入有为方便。《智度论》云:“般若将入毕竟空,方便将出毕竟空。”以空是实相,般若照空,故名实智。虽复照空,即能涉有,涉有名为方便。方便涉有的同时,便能照空,照空即是般若,此用也巧,也应名方便,但照空为实,实智是体,故隐其巧称,立实智名,第二直照空有,皆为实智,行空不证,涉有无著,名为方便。实是一般若智,既照且巧,义分权实,故此二智,实无两体。虽巧分别而能照空,故名实智,虽照空而能善分别,名方便智。三者般若为实,五度为方便。所以然者,般若为空解,空解故为实,五度为有行,有行故名权。四者般若照空为实,知空亦空,能不证空;能不证空,即是方便。所以然者,二乘不知空亦空,以空为妙极,故名但空,所以证空,菩萨知空亦空,空亦不可得,名不可得空,故不证空,即能涉有,名为方便。此二智圆融无碍,不偏在一边,即是中观智慧。
释摩诃般若。权实二智,只是体用关系。但实智名为摩诃般若,权智不名摩诃,此是为何?总而言之,般若称大,方便也可称大,如《般若·常啼品》说:“沤和俱舍罗,大师方便力。”别而为言,般若称大特有其义,略明十条。一者实相旷而无边,深而无底,无有一法出法性外,般若照于实相,故名大慧。方便虽巧,不照实相,故不名大。二者三乘实智,皆从般若中生。所以然者,所照实相既一,即能照般若无二,但众生根性,不堪闻大般若,故于一般若慧,开为三乘智慧,三乘智慧,摄入般若观中,故名为大。三者由实相生般若,实相既无所依,则般若也无著,以般若无著,能引导众行,也无所著,故不住三界,不中息二乘,直趣佛道,以有引导之功,故名为大。四者五十二大贤圣位,在般若观中,故名为大。所以然者,唯是一般若,只是明味不同,故开成五十二位。五者三大阿僧祇劫,修此大慧,故名为大。六者能断大惑,所谓无明。是故经云:“无明住地,其力最大,二乘虽倾四住,未能断之,菩萨照穷实相,方除此大惑,故名为大。七者能拔三界内外,一切大苦,故名为大。八者诸大菩萨之所行法,故名为大。九者于众行中,最胜无过,故名为大。十者信之而得大福毁之而招大祸,故名为大。
第四章 断证位次
第一节 论明位次
“位次”是学佛修行者,从初发心修行,直至成佛,中间经过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的级别和层次,今宗依《华严》、《仁王》、《璎珞》等经,建立五十二个位次,也就是五十二个级别、层次。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首先是十信。明信心浅深不同,有十个层次。一信心,二念心,三精进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护法心,八回向心,九戒心,十愿心。
次是十住。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
次是十行。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嗔恨行,四无尽行,五离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
次是十回向。一救护众生离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诸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坚固善根回向,七等心随顺众生回向,八如相回向,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
其次是十地。一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再加等觉、妙觉,为五十二位。
这五十二位,十信是外凡夫初发心修习信心,信什么?信佛法僧三宝的功德,信真如法性的真理,要经过这十个位次,信心才能成就。次十住又名十解,谓理解三宝功德,理解法性真理,而安住其中,故名为住。如经云:“入理般若名为住。”次十行者,行,谓修行。既理解佛法,须要依教修行,名为十行。十回向者,菩萨修行六度诸行,同时也教化众生,所生功德,尽须回向,回向众生及佛道,故名十回向。此三十心人,超脱外凡,名为内凡,称为贤位菩萨。其次十地,地是所依义,能生义,不动义,菩萨所有真实功德,皆从此生,坚固不动,故名为地。登地以后,皆名圣位,断三界烦恼,了分段生死,以慈悲愿力,不住涅槃,常在世界,修行六度,教化众生。等觉菩萨,级别最高,位居补处,与佛相差一等,故名等觉。最后妙觉,无明断尽,智慧圆明,万德具足,究竟果位,称为妙觉佛地。
菩萨修行成佛,时间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从初发心到初地经一阿僧祇劫,从初地至八地为第二阿僧祇劫,从八地到佛果是第三阿僧祇劫。这是从凡到圣为一阿僧祇,从功用心到无功用心为二阿僧祇,从因地到佛果为三阿僧祇。阿僧祇翻为无数,是《华严经》中一百二十个大数目名称之一。这是有数的无数,因为数目太大,是世人智力数不清的数,故名阿僧祇。
第二节 论断证
“断证”,是断烦恼证菩提,烦恼即贪嗔无明等诸烦恼,它能令人心烦意恼,故名烦恼;又能迷惑人心,使不清醒,故又名惑名使。烦恼无量,难以备举,今以五住地,总摄一切烦恼。何谓五住地?一是“见一处住地”。这是把三界众生,所有见解上的颠倒迷惑,聚在一起说,断除它也是在见道时一同断,故名“见一处住地”。二是“欲爱住地”,这是欲界众生的情欲爱染烦恼。三是“色爱住地”,这是色界众生对宫殿色身光明的贪爱烦恼。四是“有爱住地”,这是无色界众生对于禅定安隐贪爱的烦恼。五是“无明住地”,这是三界外,三乘圣人不明了一切法,没有智明的烦恼。四住烦恼名烦恼障,无明住地是所知障,三乘圣人,阿罗汉、辟支佛,断除了三界内四住地烦恼,了分段生死,证偏真涅槃,但没有能断除三界外的“无明住地烦恼”,包括大乘登地菩萨,也没有能断尽无明住地烦恼,还得受三界外的“变易生死”。生死原有两种:一是三界内的“分段生死”,二是三界外的“变易生死”。三乘圣人,只了脱三界内“分段生死”,还有三界外的“变易生死”,只有成佛,才能断尽无明住地烦恼及习气,了脱三界外的“变易生死”。《胜鬘经》说:有漏业为因,四住烦恼为缘,招感三界内“分段生死”;以无漏业为因,无明烦恼为缘,招感三界外“变易生死”。为了断除五住烦恼,了脱二种生死,所以须要修学佛道。声闻缘觉,虽出三界,并不究竟,至于成佛,方才究竟。
断惑证真的位次,诸宗各说不同,吉藏大师,依据经论说:十信菩萨伏“见一处住地”,十住菩萨伏“欲爱住地”,十行菩萨伏“色爱住地”,十回向菩萨伏“有爱住地”,初地初心断“四住烦恼”尽,了“分段生死”,与阿罗汉同。引《地持论》云:“二障三处过,地前一向伏。”但大乘菩萨,发四弘誓愿,愿成佛度众生,不出三界,不取涅槃,常生佛前供养三宝,常在世间救度众生,不与二乘同。初地初心断三界烦恼尽,从初地到金刚后心,断二十二种无明便成佛。
二十二种无明者:第一执著有相我法无明,怖畏生死恶趣无明。此二无明障于初地,初地菩萨断此二种无明。二者微细学处误犯无明,发起种种业行无明。此二无明障于二地,二地菩萨断此二种无明。三者未得今得爱着无明,能障殊胜总持无明,此二无明障于三地,三地菩萨断此二种无明。四者味著等至喜悦无明,微妙净法爱乐无明,此二无明障于四地,四地菩萨断此二种无明。五者欲背生死无明,希趣涅槃无明,此二无明障于五地,五地菩萨断此二种无明。六者观行流转无明,粗相现前无明,此二无明障于六地,六地菩萨断此二种无明。七者微细诸相现行无明,作意欣乐无相无明,此二无明障于七地,七地菩萨断此二种无明。八者于无相观功用无明,执相自在无明,此二无明障于八地,八地菩萨断此二种无明。九者于所说义及名句文,此二无量未善巧无明,于词辩才不随意无明,此二无明障于九地,九地菩萨断此二种无明。十者于大神通未得自在变化无明,微细秘密未能悟解事业无明,此二无明障于十地,十地菩萨断此二种无明。十一者,于一切境微细所知障碍无明,极微细烦恼粗重无明,此二无明障于佛地,等觉菩萨金刚后心断此二种无明,金刚后心断除最后一分无明习气尽,一转而成为妙觉佛果,便得大解脱,证大菩提,湛然不动,法身常住。
此二十二种无明出《解深密经》和《金光明最胜王经》,嘉祥所引用的是《解节经》,即旧译《解深密经》,今所用者出《最胜王经》。
又大乘菩萨常修中道无生观,约五忍另分五位。五忍即:信忍、伏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初十信菩萨,信诸法无生,名为信忍;三贤菩萨,折伏生心令不起念,名为伏忍;初地到六地,无生观稍明,随顺无生,名为顺忍;七地至九地,生心动念不再现起,无生观现前,名无生忍;十地到佛地,生心动念毕竟寂灭,无生妙悟,了了分明,名寂灭忍。以上断证位次,是每一个学佛修行人,从初发心,直到成佛的整个经历过程。
第三节 菩提与涅槃
菩提涅槃皆是佛果上的功德智慧的嘉称,清净法身常存的美名。“菩提”译为“觉”,译为“道”,故以觉道为菩提。菩提有三种:一是声闻菩提,二是缘觉菩提,三是无上佛菩提,即是三乘道。佛菩提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或译为“无上正遍知”,一切众生无有谁能与佛相等者,故称“无上”,无明断尽,智慧圆满,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故名“正遍知”。是从智得名,故佛名大觉,智德圆明,即以智为佛,故佛名“一切种智”,称“佛菩提”。得此菩提,便得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一切功德。又名得大解脱。何为解脱?破除五住烦恼,了脱二种生死,不为万累所拘,纵任无碍,得大自在,故名解脱。
“涅槃”译“灭度”、“不生不灭”、“无为”以及“圆寂”。烦恼法灭,而人得度,故名“灭度”。不再受分段、变易两种生死,故言“不生不灭”。永恒不变,称为“无为”。德无不备名“圆”,累无不尽为“寂”,德圆累寂,故称“圆寂”。“涅槃”有二种,一是有余涅槃,二是无余涅槃。烦恼业尽,果报尚存,名有余涅槃。烦恼业尽,身智又舍,灭身泯智,名无余涅槃。此是小乘义,声闻人证阿罗汉,了脱烦恼业种,名有余涅槃。若又舍去身智,就是无余涅槃。例如释迦世尊,树下成道,烦恼业尽,身智健在,名有余涅槃。双林入灭,捐身弃智,名无余涅槃。释迦是应化身佛,示同声闻。若纯大乘圆满报身成佛,有余无余同时,无有先后,无灭身泯智,同法身常住,故不分有余无余。约三身讲,法身报身是无余,应化身是有余,又大小乘合论有余无余,大小乘对比,小乘有余无余皆是有余,大乘有余无余,皆是无余。又大乘涅槃具足三德,谓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具此三德名大涅槃,又为翻小乘所说的无常、苦、无我、不净四倒,而说大乘涅槃是常、乐、我、净四德。世间有为法,可说是无常、苦、无我、不净,佛果涅槃原是常、乐、我、净。万德圆具,法身常住,是大乘涅槃。
第四节 佛身与佛土
一 佛身
十方诸佛皆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何为“法身”?就是真如法性理体,也就是众生固有的佛性。此性此理本非两物,原是一个理性,众生平等,人人本具,只因迷此真理,所以成为颠倒众生。若能依教修持,消除了颠倒妄想心,悟得本有法性,便得成佛,诸佛即以此为身,故名法身。此“法身”无名无相,而无所不在,因真如法性遍一切处,所以法身遍一切处。经云:“十方诸如来,共同一法身。”即是同一理性。
何为“报身”?菩萨修行六度万行,并彻悟法性,功行圆满,所得果报身,以是修因所得,故名“报身”。此“报身”又名“应身”。“应”有二义:一是诸佛以如实智,冥契法性,法性常故,诸佛亦常。以与法性相应,唯佛所见,名“内应身”,又名“自受用身”。二是外应机缘,教化法身大士,唯法身菩萨所见。如《华严经》毗卢遮那佛,光明无量,相好无量,眷属无量,纯为高位法身菩萨说成佛法门,凡夫二乘不见不闻,因是外应法身大士根缘,故名“外应身”,又名“他受用身”。
何为“化身”?化身是应钝根众生机缘,从报身佛以神通愿力分化示现的佛身。化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教化凡夫二乘和初发心菩萨。例如释迦牟尼就是化身佛,化身也称“应身”,是为适应凡夫二乘等初机根缘而化现的,所以称为应化身。
有的经论只说真应二身,“真身”谓法身,报身。“应身”即是应化身。但一般说三身。《大乘玄论》列三身有四种名称:一是法身,舍那身,释迦身。二是法身、报身、应化身。三是法身、应身、化身。四是佛所见身、菩萨所见身,二乘所见身。法身无始无终,报身有始无终,化身有始有终。法身如法性无始无终故,所以法身无始无终。报身初成正觉故有始,成佛已后,与法性冥合,湛然常住,故无有终。化身有始有终,如释迦如来,树下成道,双林入灭故有始终。就常、无常论者,法身报身是常,化身有生有灭,故是无常;若就大悲无尽,常现身十方,教化众生,化身亦有常义。
二、佛土
总谈佛土,凡有佛五种:一是净土,二是不净土,三是不净净土,四是净不净土,五是净秽杂土。所言净土者,菩萨以善法教化众生,众生都修善法,同造善缘,得纯净土,是为净土。言不净土者,若世界众生,不修善法,同造恶缘,便得恶报,故感不净秽土。言不净净土者,初是不净秽土,此不净众生缘尽,后净业众生来生,因此就变成净土,如释迦之与弥勒,同一世界,释迦佛时,是五浊秽土,弥勒佛时,是七宝净土。言净不净土者,初是净土,此净业众生缘尽,后恶业众生来生,此国土就变成不净,是为净不净土。五者净秽杂土,众生造善恶杂业便感得净秽杂土,是为净秽杂土。此五种国土,皆是众生自业招感,是众生的报土,应名众生土,但佛有主化之功,故称佛土。众生的报土,既有此五种,佛的应土也有此净不净等五种,报应合称,便有十种佛土。
问:何为“报土”?何为“应土”?答:“报土”是就众生业感说,“应土”是据如来示现说。若以宝玉之净,沙砾之秽,以此二土为佛土者,皆是应土,非是报土。为何这样说?凡说净土秽土,不出三界内外,而佛既无三界内外惑业,故无复有土,今说有佛土者,皆是应众生机缘示现,故名应土。即此应土也可说为报土,此有二义:一是据佛说,二是就众生说。据佛说者,如来昔在因地修行时发愿,愿我成佛时,国土清净,有缘众生,来生我国,事如法藏比丘四十八愿,今成佛果,遂能以净土应众生机,当知此土即是报土。二就众生说者,佛虽能应众生机示现净土,众生若无净业感招,尚不能见此净土,何由能生!以众生修行净业,感此应土,即此应土,复名报土。故《华严经》说:“非一因缘,净土得起。”
上说五种佛土,十种佛土,就净土中,复开为四,一是凡圣同居土,如弥勒出世时,凡圣同在净土中住。亦如西方极乐净土,九品往生为凡,复有三乘贤圣。二是大小同居土,谓阿罗汉、辟支佛及大力菩萨,舍三界内分段生死,生三界外净土中是。三是菩萨独居土,谓菩萨道,超过二乘,所居净土也不相同。如香积世界,无二乘名,亦如七宝世界,纯诸菩萨。四是诸佛独居土,如《仁王经》说: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普贤观经》说:佛住在常寂光中,即佛住常寂光净土中。所有净土,不出此四种,此是从劣到胜以为次第。
三论宗纲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