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六道轮回的对治法门
2024-10-21 11:26

惑、业、苦三道为轮回之根

六道乃是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此谓之六道。

因什么有此轮回呢?这六道所说的是果,当然要问其因。由有因,必有缘;有缘,必有果;有果,必有报。

这因缘果报是根据何来?乃是根据人心而来。

这人心来的是什么呢?来的就是迷惑。

什么是迷惑?迷惑,就是贪瞋痴三毒:所谓贪毒,贪不正之名利;瞋毒,瞋无理之忿怒;痴毒,痴不明道理之是非。

此三毒俱备,必造杀盗淫三恶业:杀业,杀害生命;盗业,不与而取;淫业,奸淫妇女。

造此恶业,必成三灾:一名刀兵灾;二名饥馑灾;三名杂病瘟疫灾。

若造恶业过重者,可能造成水火风大三灾,不易避免。

此惑、业、苦三道为轮回之根,以其迷惑必造业,造业必受苦,愈受苦愈迷惑,愈迷惑愈造业,愈造业愈受苦,于是轮回无已,受苦无休。感动诸佛无缘大慈,又诸大菩萨同体大悲,共驾慈航,以救诸苦,苦劝众生,速修戒、定、慧之三学,对治贪、瞋、痴之三毒,戒止杀、盗、淫之三业,以减大小三灾之苦。

由戒、定、慧三学有缓急不一,则贪、瞋、痴减去的有多少不同,于是而有三善道、三恶道之分,成六道轮回之别,乃全是根据戒、定、慧修学之缓急及多少而定之。

此戒、定、慧三学,有世间之戒、定、慧,有出世间之戒、定、慧,有世出世间之戒、定、慧。

今略说世间的戒定慧

先学三皈之戒体,次学五戒之戒相。其戒相受之可多可少,能受一戒、二戒,则来生不失人身,其寿夭、高卑由戒多少而定。又世间之禅定,有九次第定,分而言之,四禅八定等分,若修有成效,当能升天,天有三界二十八层天之阶级:此皆世间之戒、定、慧,只享世间之福,未出出世的戒定慧,其戒体仍是三皈,戒相二百五十条,条条皆是保护戒体,故永免轮回之苦。

又世出世间的戒定慧,其戒体仍是三皈,其戒相有三聚净戒及十重四十八轻。唯一的重在保护戒体,不见轮回之相。戒经所谓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是也。其禅定功夫无出无入,所谓那伽(译如来)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平日送客迎宾、搬柴运水皆在禅定之中。所谓慧者,《般若》云一切法皆是佛法。

又《法华经》云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此皆名成佛之智慧,唯是佛知。佛见此三种三学,唯此世出世间的三学为究竟。

就按这世间的三学,虽然皈依三宝,但得戒体,未受戒相,不能保护戒体,不过是修世间的福,纵然有受戒相的多是有名无实,果然能持净戒即是菩萨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因未受戒相,就是不肯离开世间的思想也。就是因世间人的耳闻眼见等总未离开世间,自己甘心承认我的身体总归生、住、异、灭,又我所创成的依止事业当然是成、住、坏、空,这是逃不开的,甘心自认,那就无可如何了。若出世的三学,就能超凡入圣、永免轮回及生老病死等苦。若世出世间的三学与前二种三学就大不相同,应要如是知见这无量无边的世界就是自已一个完全的清净法身,与三世诸佛同体同住一个常寂光中的世界,这是人人有分的。

《辽海潮音》2016第1期

End

六道轮回的对治法门

惑、业、苦三道为轮回之根六道乃是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此谓之六道。因什么有此轮回呢?这六道所说的是果,当然要问其因。由有因,必有缘;有缘,必有果;有果,必有报。这因缘果报是根据

六道轮回存在的根源有三个

倓虚法师今先说轮回二字之义,这轮回之义就是人间所共知的一句俗话,乃说轮过来又回过去的意思。若问云何是轮过来回过去的呢?你要观察,世界上种种样样,无一不是轮过来回过去呀!且看这天上的日月,其昼夜间轮过来

小儿感冒外治法,都在这里了!

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外感疾病,由外感风邪引起。临床以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等为主要症状。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体弱年幼小儿尤多罹患。包括现代医学所称的上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一、

陈兵:“六道轮回”在心理学中怎么解释?

六道轮回在心理学中怎么解释?要说服一个完全不相信佛教的人相信六道轮回,确实不太容易。因为这件事情虽然有很多的证据,但在关系到自己最切身的问题上,都是要眼见为实。毕竟能够亲身有这种体验的人并不多。所以,

观辉居士: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情想多寡 分生六道

楞严经白话解 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情想多寡 分生六道内容提要:佛说此经名目。阿难请佛开示微细沈惑。佛告诉阿难,众生临命终时,情分下沉,想分飞升,依情想多寡,分别生于六道。原文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

投胎的六道分别是什么

六道:一、天道,二、阿修罗道,三、人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此中上三道,为三善道,因其作业(善恶二业,即因果)较优良故;下三道为三恶道,因其作业较惨重故一切沉沦于分段生死的众生,其轮回

何为三界六道

六道轮回的众生,根据有无色身、性情、以及所居住的器世间等等不同,又可以分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所谓的欲界,因为欲界的众生都有饮食、睡眠、男女欲等欲望,故名欲界。生活在欲界的众生,包括地狱、饿鬼

三界六道之外是什么

佛教中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而不是什么玄天人。六道从高到低排列是指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后面五道都属于欲界,天道共二十八层天,其最低的六层天也属于欲界。佛教将众生世间的生

三界六道你真的弄清楚了吗

佛教根据人的欲念和色欲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又根据佛教宣传的因果报应说把生死轮回分为六道,分别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六道轮回。而道教根据阴阳说把

什么是三界六道

三界。界,限也、别也。谓三界分限各别不同,故名界也。三界,即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分为三:欲界、色界、无色界。佛教对于世界的看法,除了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论述外,还可以概括为有情世间和器世间两大类。所谓有情世

何为三界六道,你怎么理解三界

三界六道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而且佛道两家对三界六道的认定还不相同。佛教将众生世间的生灭流转变化,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统称为三界。又称为苦界,或苦海。而道教就比较简单,道

分段生死——三界、六道之生死

什么是“分段生死”?“分段生死”,乃佛教术语,二种生死之一,又称作分段死、有为生死。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三迷界中,轮回六道的具见惑、思惑之凡夫身众生所受之生死,为“变异生死”之对称。变易生死,指超越

愿你人间走一遭,圆满了三界六道,看透了是非善恶。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无论多么犀利深刻的话,都不会让你立刻清醒,只有你自己亲身走一遭,刻骨铭心地经历一次,才会在某个瞬间顿悟。有人在奔跑,有人在睡觉,

三界六道分为九类

天生万物,适者生存。茫茫岁月,漫漫虚空,我生故我在,抛一切尘俗,忘一切庸杂。天地悠悠,行我所好,妖魔鬼怪?罢。神精仙佛?罢。我为人,做自己心中所想,不问结果只问心。天地再大,挡不住我自在而行。妖:妖者

六道详解——三恶道

畜生、饿鬼、地狱称作三恶道,其中众生造作恶业多于善业,苦多乐少。其中地狱众生以识为食唯苦无乐。三恶道是可怕的迷惑世界,首先是地狱,这里是因极度愤怒怨恨而造作恶业的人,死后在这里接受身心极度痛苦的折磨,

六道中 最幸运的是人道

我们在修行六道轮回的时候,我们一般情况下都是特别羡慕天道众生的,因为他们出生就是非常幸福的,有很大的功德,而且不会生病,并且他们都是寿命很长,神通广大的。但是我们要知道其实在六道中,最幸运的就是人道。

迦毗摩罗开示:六道众生是什么意思

六道众生,指六道中的所有生物;佛陀概括世间一切有情,归为六大种类:阿修罗道(魔神)、人道、 天道(天人)、 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六道,是指“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三善道”:人道、阿修

慧眼观六道的故事

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于最后一天夜里悟道成佛,此时佛陀以无碍的慧眼,观看这娑婆世界里六道众生的情形,想要了解众生的根机,以及度化的因缘。天人们住在黄金、玛瑙等七宝建构而成的宫殿中,终日游乐

六道轮回中的饿鬼道详解

鬼道,亦称鬼趣,六道轮回中的一道,属于三恶道之一,也称为饿鬼道。六道轮回:天;阿修罗;人;畜生;鬼;地狱。前三个为三善道,后为三恶道。早期佛教经典常译作饿鬼,是因为鬼道众生确以饿鬼为多,但因鬼道亦有夜

鬼道和六道轮回中的饿鬼道有什么不同

说“鬼道”的话,是指人离去后,呈中阴身状态所存在的空间。我先解释一下中阴身。“中阴身”是指在灵魂状态下,却仍然使用人在身体内的习性而存在,这样的灵魂就会缚在地球层面,会徘徊于他们生前熟悉的空间。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