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刘先和:佛学的“无我观”——于我离我
2024-12-23 09:10

佛学的“无我观”——于我离我

佛学从本质上揭示了世界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奥秘,指出一切有为法皆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世间一切既是因缘和合而有,那一切物质与现象本身都没有其永远不变的本性。由此理义来认识生命,使我们得知生命也是因缘而有,生命中也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我”,“我”的存在也仅仅是一个妄念。然而世上之人都认为生命中有一个“我”,有一个真真切切的“我”,而由此认为这个“我”便是生命的主体。因为认定有一个“我”,于是生命便由此以“我”为核心而产生诸多观念,比如我的利益,我的价值,我的地位,我的前途,我的人生等等。并由“我”的扩散滋生出许多理念,如:我的家庭,我的家族,我的亲人,我的朋友等等。由此及彼的种种观念生出种种情与恋、爱与恨以及种种贪、嗔、痴,以此造出无数无量的业,即便是许多学佛人也放不下一个我,以为生命中有一个以我为连线的生命存在,由此认为有一个我的前生,我的今生和我的来世。也还有一些人始终在怀着一个我在学佛,从学佛那天起就认定一个目标,即我要成菩萨,我要成佛。然而佛学的理义十分明朗地告诉我们,生命是无我的。《金刚经》中说“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但现实生命中人人又感到确有一个我的存在,这就产生了一个有我和无我的矛盾。如何去认识现实生命中的我,如何去认识这个所谓客观存在的我,以及这个我与佛学的“无我观”的关系,这是学佛人的一个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这个问题能否解决得好,是学佛修持上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因此笔者本文就立意从自身学佛修持的体验着手,对此谈点认知。若是对学佛人多少有些启示,那笔者随喜。

佛学有三藏十二部,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佛法的修持也有八万四千法门之说。可见学佛之方便,修持之便利,无有任何世间之物可比。但笔者以为无论学习佛学的什么经典,无论操行佛法的什么修持法门,最终都是在走一条无我的基本途径。如此说是因为佛与众生之别实质上就是一个“相”。一部“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金刚经》)的《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该经又说“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由此可以说学佛人能修持到离一切相时,当下便是佛。所以禅宗就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六祖坛经》)“无相为体”之体就是清净本体,就是生命的本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学佛修持的要旨就在去相。要去相首先得知相由何生?佛理告诉我们:相由“我”生。为什么相由我生呢?是因为有我执必然生我相,我相一生,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随即皆有,“我”是万相之首。也正是因为人们都执有一个“我”,因此对佛学的“无我观”便难以有正确的认知。也许会认为佛学的“无我观” 是不顾客观事实的存在,是一种虚无漂眇的东西,不可信等等,这都是对佛学“无我观”不能正确认知的一种错觉。

那么如何来认识佛学的“无我观”呢?佛学的“无我观”不是否认“我”的存在,而是指出这个“我”不是真实的,不是生命的本性,而只是生命体在五蕴受用中形成的一个妄念。由此佛学“无我观”的核心是教导人们不要去执着这个虚妄的“我”,不要被这个“我”所牵,要“于我而离我”。“于我”就是认同众生在世间生活中生命的基本感受,不是否定意识中我的存在。 “离我”就是不要去执着这个“我”,不要受这个“我”的束缚,要超脱于“我”。简而言之“于我”是入世,“离我”是出世。这就是佛学“无我观”的要旨。于我住我是众生,于我离我即佛。

为了加深读者对于我而离我的理解,笔者在此讲一个于相而离相的公案。众所周知《六祖坛经》中有一著名公案,即“风动、幡动、心动”公案。说的是两僧人因见风吹幡动而争执,一人执风动,一人执幡动。惠能见状而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对此公案许多人不解,笔者就知道有一位教师在上课时就此公案对学生说,惠能是一位典型的唯心主义者,这位教师当时就说难道心不动风就不动吗!难道心不动幡就不动吗!怎么能以唯心主义的观点否定风动和幡动的客观事实呢!这位教师是用世间之见来认识这一现象,他根本不知动上有不动,他没有智慧,只是用世间之见来评价惠能。其实惠能大师并没有否定风动、幡动的事实,大师只是指出风动、幡动是相,不是根本,根本在于心动。两位僧人与这位教师都是于相住相,而惠能大师是于相而离相,故而能道出这千古流传的惊人之语。佛学的“无我观”也是同理。

至此,也许人们对生命中的“我”的虚妄性认识不足,我们不妨用反证法来对生命中的“我”加以剖析。如果我是真实的,那么我到底在那里?或者说谁是我?佛学将人分为眼、耳、鼻、舌、身、意六个部分,那么我们说谁是我呢?是眼是我,显然不对,因为无眼的残疾人仍旧有一个我,以此类推不能说耳、鼻、舌、身是我。由此看来我是在意识里,是人的意识中有一个我的概念,我的意识。这个概念是人的全部活动所形成的,是人的五蕴(色、声、香、味、触)受用所形成的一种意识。一旦形成这个意识后,人们便不断加深、加重这个意识,逐渐形成一个我的意识,由此使生命就限定在一个我的束缚之中,受我所制约,由此可见众生的“有我观”实质上就是执着一个“我”的意识,一个“我”的概念,这便是众生的悲苦,悲苦在于不知这个“我”是一个不真实的虚妄。对此理义我们还可以从这样两个方面另以认识。

一, 我们如果稍稍注意,就会发现意识中的这个我是一个不断变迁的概念。比如我们今天思考、分析和判断问题绝不会用前数年、前十年或者前二十年的我去思考、分析和判断。一个成年人怎么也不会用过去婴儿时的我去思考、分析和判断事物,一个大学生无论如何也不会用自己是小学生时的我去思考、分析和判断问题。为什么?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常理,那就是我在成长,我在成熟。可见我是在随着生命的运作而不断产生变化,由此可见我是一个变数,既在变,就是有为,一切有为法皆有生有死,正如《金刚经》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由此看来,永恒的我是不存在的,我不过就是一个随着肉身有生有死的妄念而已。

二,为什么我们会知道我在不断地变化呢,这是因为这个我的后面有一个不变的东西,正是这个不变我们才知道我是在不断变化之中。这个不变就是生命的本性,是生命的本体,也即是我们所说的佛性。就是释迦牟尼在悟道之后感言:“惟我独尊”的我,这是一个真我。佛经上不是说众生平等吗,不是说人人都有佛性吗,众生如何能平等?人人怎么会有佛性?就是因为凡生命都有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无垢无净,无大无小,如《六祖坛经》所说:“心量广大,犹如虎空,亦无方圆大小,亦无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这个东西如同虚空一般,本性为空,无有一法可得。也恰如此经所说:“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也正是有这个空性,才会有五彩缤纷的世界,也正是生命有这空性,生命才呈现出无量无数的现象。

既然人人都本自具有一个真我,即佛性,为什么我们自己却不能亲识这个本性呢?有一句诗说得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众生不能亲识生命的本性也是因为我们身处其中,而且本性被我执所盖。释迦牟尼在成道时就感言:原来众生实平等无异,皆有佛性,能入不可思议解脱之境,如今却被愚痴妄想所盖,不见自性真心,恒作种种颠倒执着,以致轮转生死海中,受大苦恼,久不能出,真是可怜可惜!

释迦牟尼悟道之后,也即成佛后仍在世间传法了数十年,惠能大师悟法会道之后同样也在世间传法数十年,悟道前后同样是两个肉身之人,这其间有什么区别呢?笔者以为区别就在于悟道后这两位伟人已是无我之人。这即是告诉我们无我之人便是佛。或者换句话说,佛就是一个于我而离我的人。这个理义告诉了我们:要成佛,就要做一个于我而离我的人。要修持成佛,就要朝着于我而离我的方向去努力。若是学佛人持有这个理义,笔者以为无论是对于学佛人的生活,还是对于学佛人的修持,都是极为有利的。这个理义的建立,会使我们求佛不是向外求,修佛不是向外修。而是求自己,修自己。以此确定我们学佛人的着力点。

放眼世间,可以得知世间之人虽然人人都有我的一个念想,但只要稍稍留点意就会发现对我的执着并非人人相等。有的人我执极重,时时处处以我为中心去作分辨,去衡量得失,而有的人就不一样,我执较轻,时时处处替他人考虑得多,他人幸福自己也感到幸福,他人快乐自己随喜。我们完全可以以此推理想象。一个修持到于我而离我境地之人,已断除一切苦恼。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也无非法相。已离一切诸相,已是亲见本性,自识佛体实相。已了却生死,已具佛的智慧。于此,这就是佛。这就是自性本体佛。

怎么才可以修持到于我而离我呢?最为关键的是要通达佛理,这是因为“道由心悟”(《六祖坛经》)。要通佛理就得认认真真地学习佛经,逐段逐段地读,逐字逐字地学,若是能正信佛理,深解佛理,能真正认识到生命中的我虚妄不实,不受我的束缚,不成为我的奴隶,不受我的牵引,那么于我而离我只是时间问题。

End

佛学三故事:让夏日清凉且温暖

常常听到人们说被工作和日常的琐事困住,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自在生活,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那种自在的生活到底是什么?如果你认为自在就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整天吃饱饭没事干,那你就错了。无所事事能让人清闲,

李炳南:佛学常识课本

小序一小序二第一课 总体第二课 教义第三课 教主略史第四课 三藏结集第五课 七众弟子第六课 世界第七课 世界数量第八课 界分内外第九课 大小乘第十课 五乘说法第十一课 因缘果第十二课 因果通三世第十三

历劫如何报佛恩 ——龚自珍与佛学

历劫如何报佛恩--龚自珍与佛学中国近代史上有三个重要人物:林则徐、龚自珍和魏源,他们既是朋友,又都在社会上大声疾呼,锐意进取,要求改革自强的风云人物,他们的思想、著述和功业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

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

◎ 太 虚中国佛学,并非与发源之印度及弘扬于世界各国的截然孤立,不过从中国佛教历史研究,就有中国佛学的特殊面目与系统,把中国佛学的特殊面目与系统讲出来,故成为中国佛学。今先讲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什么叫

觉群佛学译丛总序

◎ 觉 醒佛教源于印度,而发扬光大在中土。自东汉时输入,经诸多朝代之努力,将原为梵文(或巴利文)等古天竺文字的佛经译为汉语,并通过手工抄写到印刷技术之运用,终于使佛法深入人心,广大信众,同沾法益,此功

重刊《佛学通释》序

重刊《佛学通释》序◎ 王恩洋民国十九、二十年间,龟山书院初建,作佛学浅训,以教始业。境行及果,拟各一篇。篇若干章,章一二百字,便持诵也。平生执笔,动涉深思。思深,辞遂广。二章以往,体例顿变。缘生唯识

《阿含经》为佛学的基础教义

◎ 善 戒有句话说:学佛就要从阿含开始。更准确地讲:学佛要从阿含开始,也在阿含结束。为什么?因为《阿含经》本身是佛陀当时给弟子们开示说法的大集成,是佛陀说法的总纲,可以代表佛教的一切(《阿含经》属于三

蔡礼旭: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6

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六集)2007/3/3澳洲净宗学院档名:52-200-06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在去年十一月份末学回到台湾,刚好有机缘能够到桃园的

蔡礼旭: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7

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七集)2007/3/4澳洲净宗学院档名:52-200-07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我们昨天讲到「首孝弟」,这个首就代表著一定要从这里

佛学可化解科学的危机

◎ 文 珠 回顾近年科学的导向,是毁灭性武器的发明,多于建设性的设备。假如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假如核子战争发生,世界人类的悲惨结局,科学家们实难辞其咎。当时代杂志,最近访问前苏联领袖戈巴卓夫,问他美苏

蔡礼旭: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4

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四集)2007/3/1澳洲净宗学院档名:52-200-04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有一群鸭子,它们成群结队要跟老鹰学飞,觉得老鹰能够

蔡礼旭: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3

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三集)2007/2/28澳洲净宗学院档名:52-200-03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好。我们早上讲到了,孝道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核心所在,以

蔡礼旭: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5

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五集)2007/3/2澳洲净宗学院档名:52-200-05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我们每次在上课前都会先念佛十分钟,我们在念佛当中就

蔡礼旭: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1

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一集)2007/2/26澳洲净宗学院档名:52-200-01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来到图文巴,末学心中都是一分感恩的心情。我记得在

佛学与医学的关系

佛学与医学的关系◎ 太 虚表面看来,好像佛学与医学毫无关系,了不相涉。但如果把医学的范围放大了,作广义的讲,佛学也是医学;就是各种宗教、哲学、政治、法律,都可视作医学,归入医学范畴之内。古语说:上医医

佛教、佛法、佛学

◎ 张家成佛教、佛学、佛法是人们接触佛教文化时经常碰到的几个概念,它们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佛教一语的含义较为广泛,是指包括教主、教义、教徒组织、清规戒律、仪轨制度和情感体验等等复杂内容的综合体。佛教经

佛教与佛学

佛 教 与 佛 学◎ 罗 颢任何宗教都是以它独特的教义决定其性质特征的。教义是宗教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其它宗教相比,佛教的教义最为精致、渊博。佛教数义的范围通称为经、律、论三藏,三藏是佛学的基础,它既是

佛学之中国化

◎ 钱 穆南北朝佛学,北尚禅行,南重义解。周武毁法,北方禅宗亦避而至南。所谓佛学中国化运动,亦至是始成熟。其后禅学崛兴,则全以南方为策源地。举其要者,则有天台、华严、禅宗三家。今若以魏晋南北朝佛学为传

佛学与中医学

◎ 耿刘同佛教医学的东渐是以佛教为契机的,传教者以医疗活动为传播手段之一,在民众中产生亲和力和影响力,从而推进佛教的传播;而接受者在原有的医疗保健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治疗手段及药物。因此,借医弘佛在某种

佛学认识论

佛 学 认 识 论◎ 楼宇烈佛陀在公元前六世纪创建佛教时,他本身也是个异端,因为针对当时印度占据主导地位的婆罗门教提出来的,当时的印度有九十六个外道,佛教修行当中的八正道很多都是针对外道而言的,所以永

楼宇烈:圆瑛大师的佛学思想

圆瑛大师(1878-1953)与太虚大师(1889-1947)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为振兴佛教事业奉献出全部身心,而在佛学理论上又各有千秋的佛门双譬。1989年太虚大师诞生一百周年时,我写了一篇题为《太

佛学的本质

佛学的本质◎ 太 虚 佛学的本质,就是佛陀所说明的宇宙事事物物之真相。约分四段:一、有情无始缘起事。有情者,即有生命的生物。唯物论以生命之原始为物质的,神造说者以生命之原始为神造的,其实不然。假使问,

沈家桢:佛学讲述集 二、佛学一瞥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金刚经》佛学一瞥诸位朋友:按照韦伯司特字典(Wedster diction-ary),宗教这个字指的是:用崇拜的方式,去礼拜和尊敬上帝,遵从神的命令,

沈家桢:佛学讲述集 八、学佛缘由

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法句经》学佛缘由第一讲五十年来寻答案亲爱的朋友们:我出生在中国以美丽城市之一见称的杭州,这里不但景色绮秀,也有不少历史性的佛教胜迹。虽然生长在一个佛教的家庭里

沈家桢:佛学讲述集 九、缘起性空与人生

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华严经净行品》缘起性空与人生(一)各位同学:今天想从一个常见的化学名词H2O讲起。原因是因为我本人是从对H2O的观察,进而对Energy能的观察而后对佛陀所说

沈家桢:佛学讲述集 六、佛学鸟瞰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观音赞》佛学鸟瞰亲爱的朋友们:各位大概都知道China是亚洲的一个国家。你们中间有多少人知道这China的汉字是那两个?是中国。从字面上来讲,中就是中央或中心,国就是

沈家桢:佛学讲述集 七、实相

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大般涅槃经》实相各位敬爱的朋友:今天从时代广场过来,看到两旁路上挤来挤去的男女老少,都带着匆匆忙忙的形色

沈家桢:佛学讲述集 一、五眼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偈五眼诸位朋友:什么叫做五眼呢?在佛教的名词里,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我今天想

楼宇烈:佛学与中国近代哲学

佛学与中国近代哲学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以大量史料揭示了佛学在近代中国思想界、学术界的广泛影响,认为探讨佛学与近代中国哲学的关系,是一个极重要的课题。第二部分从把佛学与西学相附和,强调佛学的哲理性,

心理学相遇佛学

心理学相遇佛学◎ 徐 钧佛学的整个修道的本质是摧毁负面情绪或具有潜在负面性的正面情绪。佛陀说,由于不如实认知,而有忧愁悲伤哭泣等烦恼左右个体,而由于如实认知就能转变这一世间的快乐和烦恼的心理规律。在这

佛学与宗教及科学

◎ 太 虚佛学的本质固为美满,而流行在世界上,必须适应于社会文化,方算真俗不二、圆融无碍的大教。现在世界文化,大致不出宗教与科学二种:宗教为富于情意的,其力量在团结人心;科学为富于理智的,其功用在能分

于凌波:一代佛学家吕澂

一代佛学家吕澂于凌波吕秋逸,名澂,秋逸其字,又作秋一、鹫子,早年以吕秋逸一名为人所熟知。他是江苏省丹阳县人,出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6年)。秋逸早年毕业于江苏省立镇江中学,继之考入常州高等实业学校

陈兵:中国佛学的继承与重建

中国佛学的继承与重建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西方文化的强烈冲撞,中华传统佛学遇到了一系列挑战。如何适应时势人心而继承革新的问题,突出地提到了热心弘法者的面前。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现代佛教革命的

陈兵:佛学对人类认识能力与认识方式的考察

佛学研究真实,不是一味朝外看,把真实作为孤立的客体去研究,而是从缘起论的立场出发,首先对人认识真实这件事本身作客观、全面的分析。这是佛学真实论最为重要的特质。从缘起论观察,人认识真实,是处在认识主体与

陈兵:佛学对真实的界说

佛学真实论,在印度瑜伽行派的《瑜伽师地论》等论典中,阐述最称细密。《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真实品》分真实义为二种、四种。二种者:一、“依如所有性诸法真实性”,略称“真实性”或“如所有性”,指一切现象普遍共

陈兵:原始佛教及部派佛学的心性论

心性(梵citta-prakrt,cittada),指心的本性、实性,可以理解为心本来具有、不可变易的性质、实体,或心未被烦恼妄念遮蔽的本来面目,禅宗人谓之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心性是中国化大乘佛学尤其

佛学养生

佛教认为,致病的原因不外乎下列二种:一、为四大不调。即地大病相为身体沉重,坚结疼痛; 水大病相为饮食不消,腹痛下痢;火大则会全身发热,大小便不通;风大会引起肺闷,气急呕吐;二、贪瞋痴毒,贪是对于自己的

妙泽:佛学的真面目·41:真实不虚话“往生”

41:真实不虚话往生往生有活着时往生和临命终时往生两种。这方面的书籍和音像资料及亲自见闻者都比较多。科学目前还无法确切地做出解释。所谓活着往生,即是指修行者无病无疾,身心安康的情况下,提前预知自己往生

妙泽:佛学的真面目·45:解悟空性很重要

45:解悟空性很重要所谓证悟空性者已是开悟了的大德了,可见学佛之人一下子就能证得空性的人并不多。对于般若空性,许多时候我们只能是望文解义,尽量保持正确的知见,用以观照我们的生活和修行,使之勿要产生太大

妙泽:佛学的真面目·43:做功课有何要领?

43:做功课有何要领?修密法,参禅打坐,念佛读经等等,任何方式、方法开始都是为了入静习定,人在禅定状态中才容易开慧证果。修习禅定的心要只有一个:止观双运(注:在此仅是一种狭义而表浅的说法)。一般来讲,

妙泽:佛学的真面目·47:修行的本质

47:修行的本质真正的修行就是如法修行。在于五蕴、六根、六尘所对应的点点滴滴。在于起心动念,当我念头起来,晓得此念头错了,马上把它改正和终止。这个念头,我是利己损人?我这念头起来是贪、嗔、痴、慢、疑?

妙泽:佛学的真面目·44:一部经典能有多长?

44:一部经典能有多长?我们常说的佛法即是指释迦牟尼佛所传下的法。但过去未来,一切佛法的核心要义又是没有差别的,都是胜义般若波罗蜜多的方便示现。一切十方三世所有诸佛菩萨皆由般若波罗蜜多生出 。释迦牟尼

妙泽:佛学的真面目·48:必须走的“中道”

48:必须走的中道所谓中道,即是不离不著,不落两边的意思。在世俗中即和儒家的中庸之道的意思非常接近。琴弦太松奏不出妙音,太紧则会崩断。世上没有非此即彼的事相。对于修行而言,中道在修持用功上,即是中观,

妙泽:佛学的真面目·46:也谈禅、密、净

46:也谈禅、密、净对佛学稍有研读便能明白,一切法门莫不是都以开悟见道、明心见性或成就法身为首要基础。禅、密、净从本质上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体说起来:禅是走觉门,即返其初(自性),净是定于一(佛

妙泽:佛学的真面目·49:魔障即菩提

49:魔障即菩提魔有外魔、心魔之别。外魔不过是另类较为高级的生命,也是有情众生修行不成功不圆满才会报得的一些生命样式,因为他们同我们人类不大一样,所以被我们统称为魔。当我们修行层次较高,或特定机缘下他

妙泽:佛学的真面目·6:存在的“实相”

6:存在的实相所谓存在的实相即是大空性,是真空与妙有同体不二,是一切存在的本际或本然。佛门勉强以相呼之,仅是为了顺应众生的世俗习惯。从义理上来讲实相有三种含义。第一是指真如空相。指它的本然之性真实不虚

妙泽:佛学的真面目·本书的缘起

本书的缘起(前言)在这里,我要先作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本人法名妙泽,公元一九六九年出生于四川成都,长在贵州。一九九0年大学毕业。于1999年开始修学佛学,现为自由职业者。或是某种层面上的因果使然,我不

妙泽:佛学的真面目·42:闲话“道交感应”

42:闲话道交感应道交感应即是一种超三维空间的相应状态,指凡在修行过程中所遭遇或体验到的不合常态、常规的东西。但一般来讲,我们不必太过于执著于这一类经验或现象(已知往生时日、专修密法或有证果之征兆的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