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刘先和:时尚
2024-12-23 09:15

时尚

刘先和

认识他的时候他并不吃肉,原因是他从小身体不好,体弱多病,虽多方医治,也没有疗效。后经人指点,父母在他三岁时便将他拜寄在寺院里的一位老僧的门下,从此他便在寺院与僧人一道生活。令人奇怪的是,他进了寺院之后,并未服药,身体一天天好了。他就这样在寺院长大,直到要念书了才离开寺院,但他还时不时都爱往寺院里钻。他喜欢在那里玩,喜欢寺院里的素菜。

文革开始,寺院的佛像被砸,僧人四散,他也由此与寺院断了往来。但他仍然吃素,身体也很结实。再后来改革开放,他利用家里当街的铺面开了一间零售店,虽也经营酒、牛肉干等,但他滴酒不沾,是肉则不食。

我认识他是因为他出席优秀个体户表彰会,在会上他作了典型发言,后来又是我给他颁的奖。巧的是聚餐时他又恰恰在我身旁。因会议特给我做了几个素菜,他见状告诉我他也食素。由此我对他产生了关注,与他边吃边谈。餐后又到休息室小坐了一会儿,我以上知道的关于他的经历,就是那次交谈时他告诉我的。当时我对他有如此深厚的佛缘而感到十分高兴,鼓励他做好生意,将来有能力可以多做些回报社会的善举。

两年后的一天,我出席一次优秀民营企业家表彰会,在会上又见到了他。那时的他与两年前判若两人,明显发福,颇有些风度的将军肚结实敦厚,手里拧着一个很时髦的公文包。我坐在主席台上,见他不时在会场上进出,一副十分忙碌的姿态。我向坐在我身后的工商局长打听他的情况,工商局长告诉我,他现在是驻会的个协副理事长,是个大忙人,这次会议就是他直接参与与筹备的。工商局长很是赞叹地说,这是个很不错的人,进步很快,原先不喝酒不吃肉,为了跟上时代,硬是强迫自己学,吐过不少次,还发过高烧,但现在不错,鸡鸭鱼肉都能吃,酒量也不小,而且学会了跳舞,还跳得很好,家里的生意是他老婆操心,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工商局长还感慨地说,说句实在话,他比我们有些国家干部还强。听到这些介绍,对他的如此变化,我说不出啥滋味。

进餐时,他穿梭般地在大厅里转,尽责尽职地为代表服务,很明显他不与我们同时就餐,要待代表们退席之后他才能上席,工作甚是操劳。令人没想到的时,席间他一手拧着一瓶酒,一手端着一个酒杯,走到我面前非要敬我一杯,我说我不会喝酒,他满口酒气说,“我知道,你不仅不喝酒还吃素,我过去也一样。无所谓的,多喝几次就习惯了。要跟上时代,与时俱进嘛,来,干一杯。”他执意要敬,显然是在别处多喝了几杯,后来是我秘书走过来阻止了他,他才悻悻离去。

后来我偶然听人说起他,说他要与妻子离婚,主要是嫌妻太土,与他不配,并且说他在舞厅中跳得有一个舞友,两人关系有相当的程度。

再以后我向人问及他的情况,特别是问到他是否离婚时,那人告诉我:离什么婚,他自己一身的病,要不是老婆照顾他,他早就没命了。

我叹息:人一旦迷失心智,必定被所谓时尚卷走。六道轮回之所以转不出来,就是刚刚有点要出来的意思,迷妄就又会卷你回去,参与到轮回之中。这就是人!

End

刘先和:以心传心 唯传见性——略说禅的传承和修持

以心传心 唯传见性——略说禅的传承和修持刘先和随着佛教的恢复与发展,佛学、佛教中的许多义理、术语也广为传播,“禅”这一词就是传播中较为普见的一个词语,无论是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还是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

刘先和:佛学与科学

佛学与科学是一个长期困扰人们的认识问题,怎样认识这两者的关系,长久以来各有说法,最近我在一份报纸上读了一篇文章,文章中有一个突出的观点,即:宗教与科学是不相容的。由此又使我想起佛学与科学这个命题,便想

刘先和:依《金刚经》修菩萨行

依《金刚经》修菩萨行一位远方的朋友打长话告诉我,他过去与演红楼梦的演员陈晓旭有联系,是在她的指导下学习佛学。陈晓旭去世后他一直很困惑,不知今后的学佛路该如何走。他的情况从表面上看,好像有些特殊,但实质

刘先和:说执着

说执着执着是学佛悟道的一大忌,也可以说是学佛修行人的一大智障。之所以说其是大忌,是大障,这不仅是从理论上来谈学佛和修持,也是通观天下学佛人,无论是居家人还是出家人,可以说皆以执着为最大通病。这是为什麽

刘先和:生命的规律

生命的规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及现象,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微生物或细菌都有其内在规律,生命也如此。 认识一切自然规律,有利于我们顺应其规律创造物质世界,从而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环境。认识生命的规律,有利

刘先和:佛学和谐观的根由

人们都知道佛学是倡导和谐的,佛学和谐的观念与思想可以说在整个佛学的理义中随处可见,比如佛学中的六和敬(身和敬,口和敬,意和敬,戒和敬,见和敬,利和敬),十善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侄,不妄语,不两舌,

刘先和:读《金刚经》有感

一部佛光灿烂的《金刚经》,在今天这个国泰民安,佛教昌盛的时代广为流传,在日益增多的居家学佛人的队伍中,读《金刚经》的信众也越来越多,这真是盛世兴佛,佛兴盛世,是中华民族的殊胜因缘。在读《金刚经》的人群

刘先和:佛学的“无我观”——于我离我

佛学的“无我观”——于我离我佛学从本质上揭示了世界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奥秘,指出一切有为法皆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世间一切既是因缘和合而有,那一切物质与现象本身都没有其永远不变的本性。由此理义来认识生命

刘先和:时尚

时尚刘先和认识他的时候他并不吃肉,原因是他从小身体不好,体弱多病,虽多方医治,也没有疗效。后经人指点,父母在他三岁时便将他拜寄在寺院里的一位老僧的门下,从此他便在寺院与僧人一道生活。令人奇怪的是,他进

刘先和:我与《金刚经》

我与《金刚经》刘先和我与《金刚经》是有缘的。早在四十多年前,我独自陪伴我的外婆在一座庵堂里生活,我见她每天清晨端坐在佛堂中,手捻佛珠,两眼专注着面前那本黄色的线装书,嘴里老是在咕噜咕噜地念着。我就问她

刘先和:为甚么要学佛 学佛有甚么利益

为甚么要学佛 学佛有甚么利益◎刘先和为甚么要学佛?学佛有甚么利益?笔者接触佛学二十年来几乎常常有人问及这个问题。回答为甚么要学佛,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为甚么呢?因为这里有一个缘的关系,世上的事凡涉及到

刘先和:都市一僧人

都市一僧人刘先和在人群熙攘的都市大街上走着一位僧人,他那一身淡蓝色的长衫,在那袒胸露背、敞腰亮脐的都市人群中,在那五光十色、如花似锦的都市人装束群中显得那么醒目、那么清淡平素、那么爽心悦目、那么自然纯

刘先和:修持要旨——定

修持要旨——定随着佛学、佛教的恢复和发展,学习佛学和亲近佛教的人越来越多。在这一大批的人中要求修持佛法的人也是与日俱增,笔者就常常遇到一些迫切要求通过修持而证法的人,在这些人中以青年和青年知识分子居多

刘先和:生命的密码--业

生命的密码--业刘先和关注生命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人类从存在那天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生命的思考,生命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个极为简单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上至宇宙天体,下至

刘先和:学佛在大难与大易之间

有位学佛的朋友,他读过许多佛经,也看了不少佛学书刊,还朝礼过众多名山大寺,对儒家、道家乃至民间气功学说也广学博览。有一次他与我谈及佛学,话语间他富有感慨地对我说:我思考过许久,也反反复复作过比较,我以

刘先和:供养与功德

佛理告诉我们:佛即众生,众生即佛。也同时告诉我们: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众所周知,佛法是不二法门,若是将佛、菩萨与我们众生分离开来,本体不是一,我们又何能成佛。由此,以我修持的体验所知,我们的一切供养,

刘先和:病与业力

病,人人望而生畏,凡是人都逃不脱病的磨难,这是人生无法抗拒的一种灾难。佛祖释迦牟尼在论说世间八苦之中,就有一个病苦,因而认识病苦的根源,如何对待疾病,这是人们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生大问题。人为何生病,病从

刘先和:佛教的物质观

佛教诞生二千五百多年来,在世间人生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几度昌盛,几度衰竭,时而被人污染神秘,时而被人怨起贬杀,很难以其本来面目真真切切地显示于社会,应了好事多磨这一条世间哲理。由佛教这种长久坎坎坷坷的进

刘先和:如何认识佛与菩萨

释迦牟尼创建佛学至今,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历史的长河中,尽管佛学历经沧桑,累遭劫难。但佛学以她不可灭的生命力顽强地生长,照亮着众生解脱之路,普渡众生走向觉悟和自由。时值今天,国泰民安,社会文

刘先和:修持重在行——与知识分子谈禅法修持

我国佛学、佛教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得到恢复和发展。当前不仅寺院香火兴旺,信众增多,更令人欣喜的是在佛学教育上也有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新境况,不少高等院校破例地设置了宗教专业、佛学专业或设置了相

刘先和:现象是结果

一位学佛的青年朋友问我:许多学佛信佛的个人、民族、国家很贫穷;不少并不学佛信佛的个人、民族、国家,倒蛮富裕:这是为什么?这位朋友还进而问到:按理说,学佛的、信佛的应该具有福报,具有福德,应该得到善神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