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六祖慧能的“顿悟”禅法到底在说什么
2025-03-27 06:50

慧能的南宗禅一反禅宗史前念佛、坐禅、看心看净的传统禅法,认为禅不应当拘泥于外在的形式,最重要的是内心体悟。同时,扩大了禅的范围,将禅运用于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无为之运”。这就使中国禅学走向新的转折。

慧能对“禅”和“禅定”作了新的解释,即“外离相即神,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故名禅定。”(《坛经》)接着又引用《维摩经》一句话“即时豁然,还得本心”,来说明禅定应是以证悟本体心性为主旨。同时,又提出了“定慧不二”的观点,认为禅法以定慧为本,定慧体一无二,即定是慧体,慧是定用,也就是说,慧之时定在慧,定之时慧在定。并对“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定慧各别”的分离说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种将定、慧看作是一事物的两个侧面,相即互含的思想,为南宗禅的“顿悟”理论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慧能在“定慧不二”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戒禅一致”的观点,突破了自小乘佛教以来的戒、定、慧“三学”的分离理论,使“三学”统一。

慧能的南宗禅的另一特点是,提出了不同于“东山法门”和神秀北宗禅的“一行三昧”修行方法,即“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意思是说在任何时候都可从日常生活中体悟本心,不需要念佛、坐禅。

End

六祖慧能大师悟道后的生活

星云大师在佛教里,悟道的禅师们如何生活?一般人对这个问题深感好奇,总以为悟道了以后,是不是就可以上天入地,神通自在,呼风唤雨?事实上,神通和悟道不一样。悟道就等于从黑暗里面忽然见到光明,从迷惘里忽然见

慧能与神秀的不二法门

神秀是禅宗五祖弘忍最欣赏的弟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受班主任赏识的学霸。弘忍要是外出云游一段时日,也会把寺庙里的大小事务都交由神秀来掌管。其他和尚都明白掌柜的迟早要换成神秀,以防今后被穿小鞋,所以都对未

神秀和慧能谁的境界更高

谈境界,肯定是惠能大师境界高,惠能大师是佛境界。净空法师---释迦牟尼佛现的是佛身,六祖能大师现的是比复丘身,比丘身是佛身,外现比丘身,里面的确是佛境界。净空法师---我们看六祖跟神秀两个人,要从学术

神秀与慧能彼此有什么评语

禅宗自菩提达摩五传至弘忍,其下分“南能北秀”。“南宗”主张“直指人心,顿悟成佛”的顿悟教说;“北宗”则重视“息妄修心”,强调“渐修渐悟”。后来,顿渐一直纷争不已,能、秀的门徒也势如冤家,各护其主。首先

吴立民:第二章 曹溪一脉 一、慧能求法

一、慧能求法慧能,一作惠能,原籍范阳(今北京大兴、宛平一带)人,俗姓庐。父名行瑶,早年做官,后来遭贬,于唐武德三年(620)被流放至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娶当地李氏女为妻,唐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初

禅宗公案--六祖慧能

次年,慧能到了曹溪的宝林寺,弘扬禅宗,主张顿悟,传法37年,被后世奉为禅宗南派祖师。禅宗北宗六祖神秀在公元701年被武周皇帝武则天接到东京洛阳,安置在当阳度门寺和于尉氏抱恩寺,奉为国师法主,神秀在长安

六祖慧能的禅理和禅法

六祖慧能所代表的南禅,在初唐形成到盛唐,是最中国化的佛教,也是中国后来最兴盛的禅宗,唐代大文豪柳宗元在《曹溪六祖赐谥大鉴禅师碑》中所说,“凡言禅皆本曹溪”。以神秀大师为代表的北禅宗在盛唐以后渐趋衰落,

六祖慧能的“顿悟”禅法到底在说什么

慧能的南宗禅一反禅宗史前念佛、坐禅、看心看净的传统禅法,认为禅不应当拘泥于外在的形式,最重要的是内心体悟。同时,扩大了禅的范围,将禅运用于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无为之运”。这就使中国禅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