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楼宇烈:悼念净慧老和尚
2024-11-14 13:27

悼念净慧老和尚

楼宇烈

赞曰:

行弘誓愿续佛慧命主笔《法音》传播法音

唱生活禅除氓迷情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我与净慧老和尚相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了。那时,党和政府拨乱反正,重新落实信仰自由的政策,国内各宗教团体也逐步开始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当时,为了推动对我国传统佛教文化的研究,我与我的老师石峻教授,以及学友方立天教授、许抗生教授、乐寿明教授等一起商议,决定编辑一套《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以解决当时各寺庙、各学校佛教文化资料缺乏的现实。于是,我时常去中国佛教协会,也就结识了当时主笔《法音》杂志的净慧老和尚,交谈之下十分投缘。净慧老和尚为人谦逊,记得有一次,在他的寮房中,我与他谈起了当时也刚刚恢复的僧人教育问题,不知不觉谈了一个下午,其间老和尚一直虚心地听着,使我十分感动。

净慧老和尚是现在佛教界的领军人物之一,是一位很有学问的高僧。他早年在中国佛学院读过研究生,是佛教界最早的一批研究生之一,有很深的佛学修养和造诣。改革开放以后,他一直负责编辑《法音》杂志,在推动新时代佛教发展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二十年前净慧老和尚提出生活禅理念,并且一直以来都在踏踏实实地推行。从在河北赵县柏林禅寺组织生活禅夏令营,到最近几年,在老和尚的亲自组织、参与下,每年于河北举办的三禅(赵州禅、临济禅、生活禅)学术研讨会,以及在湖北四祖寺举办的禅文化学术研讨会,都是在踏踏实实地宣传、推动和实践生活禅。

我一直认为生活禅的理念非常重要。因为佛教最终应该落实到生活中去,这也契合佛教的根本宗旨。所以我几次强调,生活禅是契理契机的佛教。六祖慧能在《坛经》中明确地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净慧老和尚认为,生活禅就是要我们学佛之人在日常生活中学,而不是离开日常生活去学。他提出一个学佛修行的原则,即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这是对修行者的一个极好引导。老和尚还对生活禅提出了一个宗旨,就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悲智双运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智就是智慧,就是要我们觉悟人生;悲就是慈悲,就是要我们奉献人生。净慧老和尚的这个诠释,既符合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又符合我们时代的要求和精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老和尚还强调说,我们不仅要了解佛法的教义和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实践,实践并不仅仅是停留在形式上的修行,而是应该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应当根据我们的生活去修行。这样一个倡导,在当今这样一个时代,在人们都很繁忙很紧张的时代,怎样使大家的心能够静下来,尤其是在现实的生活中间,怎样根据生活禅进行修行,这是一件非常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净慧老和尚提倡和推动生活禅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很艰难的,因为当时也有很多教内教外的人并不认同生活禅,但是老和尚坚持了二十年。今年恰恰是生活禅夏令营20周年纪念活动,很遗憾老和尚不能再参加了。本来净慧老和尚提出这个理念到去年已经是二十年了,但是因为中间停止过一次,所以到今年才举办生活禅夏令营20周年纪念。去年,我们曾经相约今年一起在生活禅夏令营20周年的活动上,继续探讨这个问题,可是现在很遗憾,他已经走了。我们应当很好地纪念他,把生活禅的理念更好地坚持下去,而且还要不断地发扬光大。

净慧老和尚,是一位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人。在化导众生方面,他始终不厌其烦地听取信众们的数说,耐心地开导和帮助信众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包括家庭、婚姻、父母子女相关的种种矛盾痛苦。他没有一点高僧的架子,不管是谁请他开示,他都非常有耐心,这方面也是我们青年僧人学习的榜样。

净慧老和尚一直十分重视僧才的培养,多年来已经选拔和培养了一批法门龙象,堪继法脉。老和尚的往生,让我们深感悲痛。但我们也坚信,由老和尚倡导的生活禅,在其弟子和广大信众的坚持下,必将进一步发扬光大,健康发展。

(作者系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End

虚云老和尚圆寂前对僧团的嘱咐

◎ 体 光农历九月十二日,至十二时半,公唤侍者一起进来,举目遍视,有顷曰:你等侍我有年,辛劳有感。从前的事不必说了。我近十年来,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憾之中,受谤受屈,我都甘心,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

广钦老和尚闭关

1933年,42岁的广钦老和尚决定闭关修行,他向转尘法师辞别,独自来到泉州城北的清源山,这座山里荒草丛生,人迹罕至,经常还有野兽出没。老和尚觉得越是这样的环境,越没有红尘俗世的打扰,越有利于修行。于是

本焕老和尚:多修多得

为什么我今天要来这里?因为庙里的执事多少有些变化,要变化一下,所以要讲讲话。但是我今天要讲话,讲些什么话呢?首先我要讲:事物是不断地发展,情况也是不断地变化,我们弘法寺2006年做了6件大事,那么这6

广钦老和尚:关于念佛与修行之精要开示

一念佛也不是简单的,必得通身放下,内外各种纷扰,都要摒弃,一心清净称佛名号,然后才能相应。要能将一句六字洪名,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不要有一丝疑念,其他杂念自然消除,决定会证到一心不乱。如果你们

真修实干的青萱老和尚

◎ 界 诠现在要真正找到一个像彻悟大师讲的,真为生死发菩提心的人,实在是太少了,都是泛泛地修。到目前为止,真修实干的人太少了!有些学教理的,道理懂得不少,真正去修又放不下。我见到楮楼的青萱老和尚,他是

梦参老和尚开示

行者五台山叩问百岁高僧梦参老和尚:究竟应该怎么修行最近有修道者的修行人问我问题。从山西来了几位和尚,他们住在山里头,从西安拜,一直拜到五台山,拜完了之后到这儿,问我:老法师,怎么修行?我想找一个修行法

来果老和尚二三事

◎ 法 正一、高旻寺革除经忏内地有经忏的丛林,代信众做一切的佛事。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以音声做佛事也是很好。所以在大陆唱念、拜忏乃至做水陆,九华山、普陀山等各大寺院都有。在内地最特殊的道场,专门

刘素云:海贤老和尚他究竟表了哪五个法?

下面我想跟大家重点说一说,海贤老和尚他究竟表了什么法?大家想一想,老和尚一百一十二岁圆寂,给我们表了什么法?我概括的总结了一下,因为老和尚的光盘我才看了两遍,看得不深不透,所以理解的也不深不透,就我目

广钦老和尚讲述一次殊胜的念佛体验

念佛三昧的殊胜境界,得道之人一般不去广宣,修学之人仅可感受了解三昧相状,不可执着其境界。念佛三昧的境界,只有证到的人才道得出来,广钦老和尚讲过念佛三昧的境界。据书中记载:一般人只知道老和尚是参临济禅开

本焕老和尚:念佛要有福德因缘

首座和尚、班首师父、各位执事、各位护法居士:你们各位来问我本焕小和尚,天天不过堂,为什么今天来过堂?我现在倚老卖老,虽然我倚老卖老,但我不比大家起的迟,我可以告诉大家,我每天四点就起床,一直诵经到七点

佛源老和尚与三位高僧

佛源老和尚与三位高僧◎ 吴言生佛源老和尚与虚云老和尚佛源老和尚年轻时亲近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受到器重,被委任为云门寺知客。佛源老和尚对师父也十分钦佩。他曾讲述过一个虚云老和尚降服老虎的传奇故事。任何境

广化老和尚亲述杀生的现世报应

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的腿是怎么摔断的?就是我过去杀的畜生太多了,虽然有的我并没有亲手杀它们,但却是因我而杀的,所以果报就现在我的身上。民国六十三年端午节的前几天,我在关房中拜净土忏,准备要求生西方

惟觉老和尚:放纵欲念及嗔心的后果

惟觉老和尚佛法里有句话: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火烧功德林。一个人无论从事任何行业,做学问也好,乃至于事业或修行,都必须化除忌妒心和嗔恚心。问题一:人发脾气时,是非常不理智的,即使伤到别人也不自

广钦老和尚法语

广钦老和尚法语1.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们的寿命。2.有功夫的人,

梦参老和尚:岁末茶话会上开示

在这个因缘殊胜的法是什么法呢?大家想一想,法是什么呢?法是我们的心,心生一切法,那我们的这个心是什么心?当然现在说是善良的心。但是我们这个心是要成佛的心。我们要改变我们的心,因必感果,一定感果。现在我

参老和尚开示

梦参老和尚开示一、生病的时候,如何发菩提心?吃饭是佛法,上厕所是佛法,在菩提心的观照下,干什么都是佛法。那么,生病的时候,如何发菩提心呢?你说你没看见地狱,实际上,人间随时都有地狱。你身上生病,解脱不

不拿佛法作人情的来果老和尚

内地有经忏的丛林,代信众做一切的佛事。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以音声做佛事也是很好。所以在大陆唱念、拜忏乃至做水陆,九华山、普陀山等各大寺院都有。在内地最特殊的道场,专门为了生死,完全不接受佛事的丛林

净慧老和尚:学会放松

居士们来到禅堂,一定会感到禅堂的气氛很紧张、很严肃。禅堂的气氛,在当今的时代,只有在禅堂里才能感受得到。在社会其他生活领域中,不会有禅堂这种严肃的气氛。实际上,禅,它并不是在严肃中能够获得的一种感觉。

梦参老和尚:真正想要修行,就不要太贪睡

在世间修行的时候有三种:第一种是修定心,第二种是读诵,第三种是营福。这个修定的行者就是修行的人、行道的人。定,就是静虑、寂静。在修因的时候,就是修寂静、修静虑、修观,而后成就的时候,达到三摩地。三摩地

我在虚云老和尚身边朝夕不离有近三年时间

我在虚云老和尚身边朝夕不离有近三年时间净慧长老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脚步很轻,说话声音很柔软、很低,与人交谈满脸笑容、满脸慈祥,和蔼可亲,一切言行举动都有禅者的风度,给人一种飘然若仙的感觉,那就是轻安

广钦老和尚关于“念佛、修行”之精要开示

广钦老和尚关于念佛、修行之精要开示一念佛也不是简单的,必得通身放下,内外各种纷扰,都要摒弃,一心清净称佛名号,然后才能相应。要能将一句六字洪名,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不要有一丝疑念,其他杂念自然

楼宇烈:我们应该说——智慧才是力量

我们应该说智慧才是力量在北京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的安排下,龙泉寺教化部研修处负责人悟光法师、学修处负责人禅兴法师和两名常住义工前往北京大学拜访了楼宇烈教授。楼教授就佛教发展、佛教本土化、佛教和科学的关系

楼宇烈:大乘佛教的慈悲与智慧

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悲智双运,福慧并修。这里,悲和福体现的是大乘佛教度人利他的慈悲精神;智和慧体现的是大乘佛教自度自利的智慧解脱。悲智双运是的大乘佛教就教义和宗旨来讲的,

楼宇烈:佛教的现代启示意义

我们现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病态的社会,特别是现在这个社会充满了种种的矛盾,人跟自然的矛盾、个人与社会的矛盾、自我的身心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造成都可以说是由于我们人的自我的异化。哲学上讲的异化的含义就是本来

楼宇烈:略论印光大师的念佛法门

净土一宗发展到近代已是十分衰微,或以为此仅为愚夫愚妇求生福报之法门,或以参念佛者是谁,成有禅无净之法门。净土教理闇而不明,念佛法门杂而无统。印光大师有感于此,大发慈悲,一生以弘扬净土教义,实践念佛法门

楼宇烈:圆瑛大师的佛学思想

圆瑛大师(1878-1953)与太虚大师(1889-1947)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为振兴佛教事业奉献出全部身心,而在佛学理论上又各有千秋的佛门双譬。1989年太虚大师诞生一百周年时,我写了一篇题为《太

楼宇烈:悼念净慧老和尚

悼念净慧老和尚楼宇烈赞曰:行弘誓愿续佛慧命主笔《法音》传播法音唱生活禅除氓迷情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我与净慧老和尚相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了。那时,党和政府拨乱反正,重新落实信仰自由的政策

楼宇烈:禅宗“自性清净”说之意趣

禅宗自性清净说之意趣宗密(780841)在其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一文中认为,禅修是三乘学人欲求圣道的必由之途。然修禅者不可不知,禅法乃有浅深阶级之不同。他把禅门分为五等,即: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

楼宇烈:普贤行愿与大乘佛教的修证

普贤行愿与大乘佛教的修证楼宇烈在汉传佛教中,普贤菩萨与地藏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分别表征了大乘佛教的行、愿、智、悲四种精神。他们被广大佛教信众视为悟入佛之知见的引导者,实践佛法和成就佛道(上求菩提,

楼宇烈:漫谈儒释道“三教的融合”

当我们问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时,大多数人会不加思索地回答道:儒家思想。这是由于有汉武帝接受卫绾、田蚡、董仲舒等人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有自南宋末至清末约六百余年间,作为官方思想的理学,是以批判佛老

虚云老和尚的慈悲开示

明因识果,自能放下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再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全把佛所说法包括

妙莲老和尚:福报从那里来呢

贵是由尊敬别人而来,一个人不要什么人都看不起,你能处处尊敬人,就感高贵之报;你高傲,什么人都瞧不起,自觉比人家高一等,这种憍慢的心,就得下贱报。虔诚供养三宝,就得出世富贵报;如果不知以此供养的功德回向

老和尚的慈悲法语!

让人醍醐灌顶的30句法语!梦参长老梦参老和尚毕生讲筵不绝,精通显密,高树法幢,德被四方,以百岁高龄复兴道场,日常接见信众,谆谆教诲,被誉为深山中的一盏明灯。他的法语你知道多少?哪句让你触动最大?一起来

楼宇烈:读慧海《顿悟入道要门论》随记

读慧海《顿悟入道要门论》随记提要:本文由读慧海《顿悟入道要门论》而引发出对禅宗南宗顿悟法门理解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思考 。如禅宗顿悟法门与经典的关系问题,文章认为在五家禅分门以前,禅宗大师们都是很重视以

楼宇烈:佛教的和平精神

佛教的和平精神实现人类的和睦相处,维护全球的长久安宁,是世界绝大多数人民的共同愿望。自古至今,有多少仁人志士为此理想而奋斗终身,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当前的世界形势,虽然有不少积极的、缓和的景象,但同时

楼宇烈:禅悟的认识论意义

佛教以悟为修行的根本目的,所谓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坛经》)[1],充分道出了悟的重要性。悟,指生起真智,扫却迷妄,断除烦恼,证得佛法的真理。其中,包含了两方面的意义,从开悟方面讲

楼宇烈:神会的顿悟说

神会的顿悟说*一.顿悟法门是禅宗(南宗)提倡的根本解脱法门,它的提出和确立在佛教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这一曹溪宗旨地位的真正确立和广为傅播,则是经过神会和尚的拚死斗争和竭力鼓吹,才得实现的。因此

楼宇烈:杨仁山先生小传

杨仁山先生小传杨文会,字仁山,生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死于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清末著名的佛教居士。中国佛教发展到清代,已日趋式微,高僧难得,学理无新。乾嘉时

楼宇烈:禅的生命,禅的正受——读耕云先生《安祥集》

禅的生命,禅的正受读耕云先生《安祥集》楼宇烈耕云先生所揭示的安祥禅,乃是当今社会环境下顺世适时、契理契机,适应相当部分在家居士根机的禅。佛教八万四千法门,究竟方便,而化导无量众生者一也。唯其法门之施而

楼宇烈:佛学与中国近代哲学

佛学与中国近代哲学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以大量史料揭示了佛学在近代中国思想界、学术界的广泛影响,认为探讨佛学与近代中国哲学的关系,是一个极重要的课题。第二部分从把佛学与西学相附和,强调佛学的哲理性,

楼宇烈:佛教与中国“和”文化

佛教与中国和文化传承千年东方智慧,践行佛陀经世教诲,和谐世界众缘和合。和文化如何理解?他体现的是怎样的佛家道义?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畅谈《佛教与中国和文化》。 王鲁湘: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

楼宇烈: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遍于一切有情

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遍于一切有情摘要: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悲智双运,福慧并修。这里,悲和福体现的是大乘佛教度人利他的慈悲精神,智和慧体现的是大乘佛教自度自利的智慧解脱。悲智

楼宇烈:佛教里的和谐

佛教里的和谐楼宇烈佛教里面和的思想,可以说是佛教跟儒道两家,乃至与诸子百家思想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共性之一。所以,也可以说在整个的中国文化里面,关于和的思想理论是一个共性的东西。当然,它的表达方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