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楼宇烈:佛教的和平精神
2024-11-20 08:27

佛教的和平精神

实现人类的和睦相处,维护全球的长久安宁,是世界绝大多数人民的共同愿望。自古至今,有多少仁人志士为此理想而奋斗终身,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当前的世界形势,虽然有不少积极的、缓和的景象,但同时必须看到,当今世界还存在着大量不稳定的因素,各种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宗教的、种族的,乃至军事的冲突,在世界各地不断发生。因此,广泛发动人民去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仍是当前全球仁人志士的迫切而光荣的任务。

在争取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宗教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宗教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当今世界上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如果全世界的宗教徒能团结起来争取和平,必将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是最具有和平精神的宗教,这已为它自身的全部历史所证实,也已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共许。所以,传播和发扬佛教的和平精神,以佛智慧启发众生,净化人类的心灵,制止和消除人类的暴力行为,求得个体心灵的和平和群体生存环境的和平,肯定是有积极意义的。

佛教的慈悲精神

佛教被称为慈悲的宗教,在其发展进程中,从自度到度人,以至发愿有一众生得不到超度誓不成佛,贯穿着一种伟大的慈悲精神。慈悲体现为一种同情和怜爱。按佛教经典本来的解释,慈与悲是分别从两个不同方面来体现佛教的同情和怜爱的,慈是给予快乐,悲是除去痛苦。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佛教视世间与人生为无尽的苦难,佛陀以拯救众生出此苦海为己任。所以,不少记述佛陀本生的经典中,在描写佛陀降世时的奇异中,于其自言天上天下,惟我为尊之后,或有言此生利益一切人天(《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或有言三界皆苦,吾当安之(《修行本起经》卷上)。总之,佛陀感伤群生耽惑爱欲,沉流苦海,起慈悲心,欲拔济之。(《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由此可见,佛教慈悲的拔苦与乐中,拔苦更为根本。

佛教的慈悲精神,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和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甚至认为是佛教的根本精神。如上引《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中就说:慈悲是佛道之根本。而《观无量寿佛经》中也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佛教的这种慈悲精神,不单是对于人类社会,它也遍及于一切有情之生命,乃至所有无情之草木土石。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体现了佛教最博大、平等、无私的精神。不仅如此,佛教为救助一切有情而不懈努力,是佛教最为推崇的菩萨的利他行。这在一方面,表现为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连头目脑髓都可施舍与人;在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戒杀和放生。我们在众多的佛教戒律中可以看到,戒杀生总是放在第一条的位子上。佛教的戒杀生,不仅是指戒杀这一行为,同时也指不得持有杀生器具。如《梵纲经》卷下说:若佛子,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鉾斧斗战之具,及恶罗网杀生之器,一切不得畜。这里也包括不得制造杀人武器。当然,佛教的戒杀生是指没有应杀理由的故杀,而对那些有害于社会人类的东西,则也还是主张应当杀除的。这种除害的杀生,同样是佛教慈悲心的体现。佛教对于无情草木土石的慈悲,则体现为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良好保护。这也正是当今世界和全人类面临的严重的问题,是引起当今世界不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此可见,佛教以这种慈悲精神为出发点,致力于世界和平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反对各种暴力和非人道的行为,对于佛教徒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义不容辞的。

佛教的兼容精神

佛教理论,特别是大乘中观学派的理论,充满着辩证的思维方法,而反对各种偏面、独断或绝对的理论和方法。因此,佛教往往在尖锐批评他所反对的理论的同时,注意吸取其中的合理因素,或通过分析比较给予其适当的地位,表现出一种宽厚的兼容精神。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佛教由印度传播到亚洲各国,并先后在亚洲各国生根、开花、结果的历史中得到深刻的印象。佛教在传入这些国家后,虽然也与该国家的原有民族文化和宗教发生各种矛盾和冲突,但从未发生过用佛教去消灭和替代该国家的原有民族文化和宗教,而是不断地使自己适应该国家民族的文化环境,与该国家的原有民族文化和宗教开展对话,和平相处。

例如在中国,佛教传入后与中国原有的儒家文化和民族宗教道教也发生过礼仪、教义和理论等方面的严重冲突和争论。但与此同时,佛教也积极吸收了中国本土儒家与道教的东西,使自己适应于中国的文化环境。因此,佛教不仅在中国生存了下来,而且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以至成为中国文化有机体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隋唐时代,佛教的影响遍及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而与此同时也就开始形成了儒、佛、道并重兼容的格局。宋明清时代的佛教,在其内部则调和各宗派,倡导禅、教并重,在外部则在保持自身根本教义的情况下,进一步融合儒、道思想,从而也使自己得到了深化和发展。佛教的兼容精神,在中国佛教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在世界历史上,有相当一部分国家民族之间的暴力冲突是由文化或宗教的矛盾引起的。就是在当今世界,在一些令人不安的地区,宗教性的紧张也还在助长那里的动荡局势。应当说,这是与宗教的根本宗旨相违背的。佛教在其发展和传播的历史中则是以完全和平的方式推进的,它为世界各国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宗教对话,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发扬佛教的这种宽厚兼容精神,对争取和维护世界长久和平是有重要积极意义的。

佛教的净化心灵

佛教认为,人类的种种苦难(如烦恼、争斗等)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贪欲心、嗔怒心和愚痴心,即所谓三毒。同时,这三毒也是人类身、口、意等一切恶行的根源。按照佛教的说法,贪欲是对名声、财物等己所爱好的东西没有满足的一种精神作用;嗔怒是对不合己意的有情生起憎恨,从而使自己身心不得安宁的一种精神作用;愚痴是指愚昧无知、不明事理的一种精神作用。这些精神作用的扩张,使得人类相互间争夺不已,仇恨不已,以至永远不知道解脱人类苦难的真正道路在那里。佛教教导人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就是要人们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养,去除贪欲心、嗔怒心和愚痴心,净化自己的心灵。而在具体实践上,则是要人们以布施去转化贪欲心,以慈悲去转化嗔怒心,以智慧去转化愚痴心。

佛教认为,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大乘起信论》)又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第一》)因此,要建设一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种族之间和睦相处、持久和平的世界,那么佛教净化心灵的教义是很值得重视和借鉴的。

在中国佛教中,特别是在中国禅宗的理论中,佛教净化心灵的教义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禅宗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本性清净,众生与佛本无差别。如有差别,则在于一迷一悟,迷即众生,悟即是佛。而所谓悟的根本内容,就是能自净其心。佛教认为,三毒是魔王,只有用佛教的正见去自己除掉三毒心,才能恢复清净的本性,才是真佛。而在禅宗的根本经典《坛经》中,也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说法,如: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但愿自家修清净,即是西方等等。

产生人类社会的争斗、暴力、战争等,其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因此,要消除人类社会的这些丑恶现象,也是须要从许多方面去努力才能奏效的。佛教从净化心灵这一方面来促使人们各自摈弃私见私欲,以博大的胸怀,视人类为同胞兄妹,视万物为与我一体,从而去共同维系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和谐。应当说,这对于争取世界的持久和平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End

中日佛教交流史研究

◎ 江 静杨曾文先生在佛教思想及中国佛教研究领域的代表作,以时间线为轴,基于相应的研究成果,将杨先生对日本佛教及中日佛教交流史的研究整理分为四个时间段,分别对应萌芽、开花、结果和圆熟时期。1.萌芽期(

世人对佛教常见的四种误解

神佛不分  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对于劝善的宗教皆能广为接纳。流传至今,凡持香礼拜者皆误以为佛教,实则诸多民间信仰之神祗,如城隍爷、土地公、三太子、妈祖皆被门外汉披上佛教外衣,不知神佛二者,其本质、愿力迥

中国佛教第一僧 朱士行

◎无 碍汉、魏时代,官方是不准汉人出家的。当时佛教如同黄老学说一样,只是在社会上层和知识分子中流传和崇信。沙门不入王者,没有出家受戒的僧人,就连伊存、景卢等,也仅是居士、信徒而已。直到西晋后赵石虎时代

近代马来佛教的特点

近代马来西亚佛教由于来自于亚洲各地的不同族群,受各母亲国的文化影响,故带有不同的地方文化特征,其表现如下:一、从民俗走向正信。早期移民马来西亚的各国人士都是来自于下层的劳工,又初到外乡,在感情与记忆

佛教心理学的智慧

有学者曾预言,21世纪将是心理学的世纪。心理学家们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医治心理疾病,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令人惊叹的是,已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佛教,拥有大量关于心理的理论,佛

佛教名胜与文化传播

◎湖 江 中国与东盟国家拥有许多佛教名胜,它们与一般自然和人文景观不同之处在于,被赋予了神圣性。所以佛教旅游除了观光、娱乐之外,往往都带有朝圣的性质。段玉明指出,自然环境由于佛教元素的介入被纳入了佛教

佛教故事两则

阿难说:佛陀在舍卫国,祗(音齐)树给(音几)孤独园的时候,罗睺罗和他的老师(和尚)舍利弗,有一天的清晨,风和日丽,他们身上穿整齐了出家人的法服,一手拿着锡杖,一手持钵,师徒二人,一前一后,安祥徐步,慢

新时代下中国佛教慈善的特点

明生法师慈善是学佛的根本,要成为佛教徒生命的全部  作为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委员会的主任,我有责任跟大家讲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做慈善。我觉得做慈善工作是我们佛教徒学佛的根本,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在利生,也就是说弘

给精神导师的劝告

◎ 班迪达对任何有抱负成为传教师或禅修老师的人而言,这一点相当重要──在与学生的联系上,要练习明辨深思,如果与他们有任何关系,须谨记永远要跟随佛陀的脚步,以大慈悲为动机。与正在接受帮助的人变得太亲近或

读李叔同《断食日记》——珍贵的佛教断食经验

佛家有断食之说,道教有辟谷之术。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目连问耆婆曰:弟子有病,当云何治?耆婆答曰:唯以断食为本。断食时无须太多能量消化食物,大脑会变得极度清晰,若以适当方法引导这些能量,将可提升心智

佛教和气四瑞的故事

佛教里流传着一则和气四瑞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只羊角鸟、一只山兔、一只猴子,还有一头大象。他们和睦相处,从不吵架,在一起快乐地生活着。有一天,大家讨论道:我们之中谁最年长呢?

明清民国时期的佛教雕塑

◎ 赖永海明清工艺造像主要是继承宋代城市工艺的传统。明代的工艺造像包括玉石雕刻、牙雕、木雕、竹雕、雕漆等工艺。明清民国工艺造像有一定的延续性,故本小节内容叙述上顾及时代。自明代中期起,江南嘉定、金陵成

藏传佛教的文物宝库

◎ 王家鹏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收藏文物一百多万件,其中与西藏有关的文物就有几万件,是中国内地保存最完好、最丰富的西藏文物宝库。由于皇宫的特殊地位,文物的特殊来源,使

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 星 云在佛门中,语默动静安详,一切合宜合法,就是礼仪。僧团讲究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用意在培养一个人出众的威仪。昔日马胜比丘以威仪度化舍利弗,成为千古的佳话。因此,树立良好的形象,不但是做人的基本条

佛教正能量

◎ 中 观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而只有健康、积极、乐观的人才带有正能量,和这样的人交往能将正能量传递给你,让你觉得活着是一件很值得、很舒服、很有趣的事情。而人的意念力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于人体的能量

《世界佛教通史》

◎ 欣 闻《世界佛教通史》是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道儒研究员主编、国内外20多位老中青年佛教研究学者参与撰写,全书历时8年完成,共800多万字,论述了佛教

佛教以孝为本论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来乘之以证觉道。故儒之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佛之戒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是世出世

浅谈佛教中的菩萨

菩萨这个称呼在民间扎根很深,他们慈悲为怀,救苦救难,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非常伟大,尤其观世音菩萨更是家喻户晓,普闻十方。可遗憾的是,由于人们不懂佛法,对菩萨并未真正了解。首先,菩萨到底在哪里?一般人都

南怀瑾:浅谈佛教《盂兰盆经》中的孝道思想

当今孝的观念和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生了显著的交化,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孝道思想在应对这种社会变化的时候,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佛教中孝道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积极影响和价值。《盂

李炳南:佛教有何原因要分宗派?自古以来有分几宗派?

问:佛教有何原因要分宗派?自古以来有分几宗派?(庄庆贤)答:佛法无量,门类繁多,如天有日月风云,似地有山海草木。人无绝世之资,何能遍学遍通,必不得已,故有择类专一之举,如世学之设专科然,于是而宗派出焉

他们,从权贵富豪到伟大的佛教徒

嘎玛仁波切导语:综观佛教历史,从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开始,无数的尊者和大成就者们,在进入佛门前非权即贵,拥有无上的王权和财富。如果世人渴求的一切,能带来究竟的快乐,这些皇亲贵族们根本无需追随佛法,唯有佛法

僧伽——早期的佛教

◎ 于淩波佛陀初转法轮, 五侍者皈依,成为最初的五名比丘,据佛经上说至此三宝齐备,佛教由此诞生。三宝者,佛、法、僧。佛、是释迦牟尼佛陀; 法、是四圣谛; 僧、是五比丘。不过,由五名比丘到初具僧伽规模,

海上丝绸之路与佛教

中国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议是我们初次召开的专题会议,可以说现有的研究做的初步工作,今后将会越来越丰富。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基本上还是处在介绍阶段,谈不上深入的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与佛教,其实放

龟兹佛教的转折

公元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叶,龟兹佛教又进入一个转折时期,小乘佛教再次迅速抬头,大乘佛教则呈现衰弱的状况,并逐渐形成以龟兹为中心的小乘说一切有部,最终形成小乘佛教占据统治地位的局面。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李炳南:研究佛教应从何著手?

问:研究佛教应从何著手?做一个佛徒要具何种条件?要办哪些手续?及遵守哪些戒律。(白云樵)答:初机看书,不宜先研经典,因其理深难解也,而文言与白话,尚是其次。请先在港物色佛法导论学佛浅说三种合编二书读之

李炳南:佛教徒应不应尊敬神?

问:佛教徒应不应尊敬神?(妈祖、关帝、仙公等)(詹养)答:众生平等,皆是过去眷属,未来诸佛,当该一律恭敬,此常不轻菩萨之行也。但恭敬与信奉,大有区别,万不可混为一谈。如对本国元首,自应披胆沥肝,拥护奉

李炳南: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何不同之特色?

问: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何不同之特色?(胡美月)答:在因地讲,他教重信受服从,佛教则重信解觉悟。在果地讲,他教不断生死轮回,佛教独能得到不生不灭。在崇拜讲,他教推重天帝最尊,尝罚由之,佛教则视天帝为凡夫,

李炳南:佛教对于孝道如何解释?

问:佛教对于孝道如何解释?具有何义?是不是如崇国公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萧国雄)答:祭丰养薄之语,乃哀追之意,非教人养不必丰,祭必须薄也,岂可以此而问佛家之孝。佛之教孝,曾云一肩荷父,一肩荷母,

李炳南:你每天没有一定的功课就是挂名的佛教徒

你每天如果没有一定的功课,就是挂名的佛教徒。净土行者,每天务必要有一定的功课,每天念佛或一千或三千,或一万或十万,皆不拘束,以决定不缺为准。净宗九祖蕅益大师曾说:「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

李炳南:如何避免刀兵劫——战争与和平的因素

我们人生,生存在这个世间,一种苦未了,一种苦又跟着再来;可以说是八苦交煎,苦不堪言,真是受不了!但是除了八苦以外,还有许多未定的苦,例如刀兵灾祸的悲惨跟痛苦,真是一言难尽啊!甲、刀兵劫的来源我们大家要

高贵,一个人的精神风骨

高贵,一个人的精神风骨康 娜有品者高,有金者贵。高贵是一种情怀,是一个人在精神气质上的富足。高贵者不对位卑者颐指气使,也不对位尊者奴颜婢膝,随和而不随意,忠诚而不谄媚,即不仰望,也不俯视,以平视的角度

杜甫与佛教的因缘

杜甫与佛教的因缘◎许美中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迁居河南巩县。杜甫早年研习儒学,二十岁时开始漫游吴越齐赵,过了十年左右裘怀清狂的生活。三十五岁以后到长安求官,不第。后两次献赋,

见月律师的克苦精神

见月律师的克苦精神倓虚大师明末清初时,有见月律师,传三昧老人衣钵,继主千华(即宝华山,)专事宏律。三昧老人,从行门入手,一生持律谨严!临终时,前三天预知时至,鸣楗槌,集众方丈,取紫衣戒本,当众将华山法

谭嗣同与佛教

谭嗣同与佛教◎曾琦云谭嗣同(1865-1898)是清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巡抚谭继询之子。他在浏阳创立学社,1896年入南京候补知府,著《仁学》。1897年,帮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

佛教中谦卑

谦卑谦卑,即谦虚﹐不自高自大之意。中国人有一股祖先传下来的骨子里的谦卑。学会谦卑,你会轻松,可以更好的经营自己的人生。谦卑的基本概念谦卑,就是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易经谦卦说

佛教生死观

佛教生死观◎ 黄 敏一休禅师自幼就很聪明。他的老师有一只非常宝贵的茶杯,是一件稀世之宝。一天,他无意中将它打破了,内心感到非常害怕。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了老师的脚步声,便连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后。当老师

佛教故事:五百只大雁得闻佛法,死后转生天界享福

那时候佛住在波罗奈国,在旷野中为天人等四众弟子演说微妙法义。当时空中有五百只大雁,听到佛说法的殊胜梵音,心里非常欢喜,在天空中盘旋飞翔,不忍远离,很快他们又想飞到世尊那边,刚好有猎人张开罗网在狩猎,五

佛教治疗失眠的方法

◎ 德 祥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好的睡眠是对人体的定期修复,也是对人体的不断充电,对恢复体力、增强智力、保证健康都十分重要。可以说,适当的睡眠是对生命最佳的保养。 现在有很多人由于

学佛的基本精神

◎ 惟 贤作为一个人,能够学佛,走佛法正道,是很有价值的。你们作为佛子,用网络来宣传弘扬佛法,使想了解和学习佛法的人通过网络就能很方便地进行交流,这是很好的。学佛的基本精神,最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

略谈佛教在当今社会中的责任与使命

历史选择了佛教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同时,人类的精神领域却面临着重重困境。面对着无穷的竞争压力、面对着毫无节制的物欲渴求,面对着种种情感矛盾的迷茫与失落,痛苦、烦恼甚

佛教寺院为何要做早晚功课

在寺院里,全寺僧众每天朝暮都要在大雄宝殿内集体诵经,成为佛教寺院定时念持经咒、礼拜三宝和梵呗歌赞的佛事,在念诵的准则当中冀获功德。由于在课诵朝暮进行,所以称为朝暮课诵或早晚功课。诵经的方式从《金刚顶瑜

明末的居士佛教

◎ 圣 严佛教在中国,自从宋室南迁(西元一一二七年)之后,渐渐式微,尤其经元朝蒙古族的统治(西元一二八○─一三六七年),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虽曾做过沙弥,并未把佛教特别重视,以致到了西元一四二五至一五

佛教的作用可以坦然面对痛苦与死亡

索达吉堪布很遗憾的是,许多人并不了解佛教的教义。尤其在汉地,经常有人打着佛教的旗号,算命打卦、欺骗民众,做各种不如法的行为,误导无数人以为这就是佛教。其实,佛教的精神,在汉文《大藏经》中完好无损地保存

佛教的修持方法

是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仅仅信仰佛教而不作佛教生活的实践,那只算是种了一些将来成佛的善根种子,但却很难得到即生的利益。佛教的修持,即是佛教生活的实践。最主要的有四大项目,那就是:信、戒、定、

钟茂森:振兴中国精神(第二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振兴中国精神」。昨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了中国精神十条纲领头三条,所谓是「一体、二相、三宝」,这三条是讲我们本性,或者是自性体相用,我们用性德来代表,这是我们本来的样

钟茂森:振兴中国精神(第一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中国精神。在最近我们看到,我们国家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复兴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到底是什么,如何来复兴?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中国精神。】可以说是做为一

钟茂森:振兴中国精神(第三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振兴中国精神」。前两集我们学习了中国精神十大纲领里面从一到六。一到三讲明德,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四到十是修德,明明德,这是我们修学的纲领,我们讲了四勿、五常和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