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罗安宪:性心情的三维向度与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
2024-11-22 10:11

中国哲学标举性、心、情,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由性、心、情展开的三维向度,其主体是心性之学。

心性之学涉及三个基本的维度,亦即三个主要的概念,一是性,二是心,三是情。

一、性者,人之天

性,本字为生。《说文解字》曰: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从心,生声。 何谓性?孟子引告子之言曰,生之谓性。《尔雅》曰:性,质也。性是物类天生的本性或特质。庄子曰:性者,生之质也。(《庄子庚桑楚》)荀子曰: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性是物类天生之本性或特质,所以,同一物类,其性亦同。赵歧曰:凡物生同类者皆同性。(《孟子注告子上》)[1]牟融曰:物类各自有性,犹磁石取铁,不能移毫毛矣。(《理惑论》)故金刚水柔,性之别也。(《南史张充传》物各有其性,其性不同,故其用也有异。人类认识事物,重在认识事物的特性,人类利用事物以实现自己的目的,也应依循事物的特性。

由物性而有人性,物性是物类的本性或特质,人性是人类的本性或本然之性、天然之性。[2]人性根源于人之天,故称作天性。《中庸》说:天命之谓性,这里的命既有命令的含义,又有命定的含义。就前者而言,强调其必须如此;就后者而言,强调其必当如此。性是天之所命,这是必须并且必当的,是不能也是无法逃避的。郑玄解释说:天命,谓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谓性命。(《礼记正义》卷五十二)孔颖达解释说:天命之谓性者,天本无体,亦无言语之命,但人感自然而生,有贤愚吉凶,若天之付命遣使之然,故云天命。(同上)性突出的是人的先天的本质,故可以曰:性者,人之天。

1.1儒家:性有善恶

儒家之人性论,根基于其仁义之道。儒家对于人性之论证与说明,目的在于要为其所张扬的仁义之道确立一根基与现实之出路。作为儒学之开山始祖,孔子一生讲得最多的是仁。然孔子之论仁,主要局限于仁本身,即何为仁,为什么行仁的层面上。至于如何行仁,在孔子那里,还不是问题的重点。[3]孟子处处以孔子之继承者自居。孟学对于孔学之发展,主要即在于为仁之方方面的发展。孟子自觉地将孔子仁学的终点作为自己仁学的起点,并通过对为仁之方的论述,而建立了自己的心性论。

在孟子看来,人之为人,在于人先天地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人都有四心,有人的外形而没有四心,是不可能的。人有四心,是人之为人的标志。所以,人的本性就其本原意义而言,原本就是善的。[4]这种本原的、先天性的善,正是人为仁向善的基础;人本身原有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正是人为仁向善的发端。所以,儒家所宣扬的仁义礼智,并不是外在于人或强加于人的东西,而是根源于人性,并且是由其发育出来的东西,是人性中本有的东西: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为仁行义不过是使人性之中本有的善端得以发扬广大而已。

与孟子不同,荀子并不认为人天生就具有为仁向善的倾向。为仁向善,在荀子看来,完全出于人的有意作为,即出于人之伪,特别是出于圣人之伪。虽然荀子也像孟子一样,认为人性是人秉受于天的,是先天的,是天赋的。但是与孟子不同,荀子将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好利恶害的自然本性,当作基本的人之性。[5]如果顺乎人的自然本性,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相贼相残和社会的混乱。所以,人之本性为恶。在荀子看来,君子小人就其天性而言,并没有什么不同。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荀子性恶》)人之实际的不同,完全在于后天的力量,完全在于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个人的主观努力,即在于注错习俗之所积耳。(《荀子荣辱》)慎习俗,大积靡,则为君子矣;纵性情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荀子儒效》)

孟子和荀子均承认人有好利恶害的本能,荀子将这一本能称为人之性,而这一人之性是人与动物相共的。孟子虽也承认人与动物这一相共的本能,他却不认为这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人异于动物之根本所在,在于人先天地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才是人之所以为人者,才是所谓的人性。荀子论性,只承认人与动物相共的因素,承认人之性,而没有孟子之所谓人之所以为人者,亦即人性的概念。

然而孟子之性善论突出人之先天因素,荀子之性恶论强调人之后天作为。人之为仁,既不能不根于先天,但亦不能忽视后天之努力。只强调先天,而不注重后天,只有根据而无功夫;只注重后天,而不承认先天,则只有功夫而无根据。后代儒学发展之切实问题,正是如何将孟与荀结合起来,亦即将本体与功夫如何结合起来的问题。董仲舒、韩愈的性三品说,以及张载、二程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理论,都是为了调合孟、荀的问题,为了将本体和功夫结合起来而发的。

1.2道家:自然而自由

在道家看来,道是万物之本原、本根,亦是万物之本体。道在具体物上之彰显,即是德。德来源于道,得自于道。得自于道而成为物之本体,而使某物成其为某物者,就道而言,就物之得道而言,是德;就物而言,就某物之所以为某物而言,是性。[6]天有天之道,人亦有人之道;天有天之德,人亦有人之德;天有天之性,人亦有人之性。天道是道的具体显现,天德是天自道之所得,天性是天道、天德之落实而使天之所以为天者。道--德--性,在道家是一以贯之的。天道、人道、某物之为某物之道之总体是道;天、人、物自道而得而成为天、成为人、成为物,此自道之所得者,即是德;天、人、物自道而得而落实于天、于人、于物,此之落实使天方为之天、人方为之人、物方为之物,此之落实者,即是性。道落实于天,为天性;落实于人,为人性;落实于物,为物性。道并非虚而玄的东西,它必然要向下降临,它必然会得到具体落实,它必然要化为具体物的生命,成为具体物的主宰和灵魂。由道而德而性,就是由一般而具体。性不是别的,正是道在具体物上之现实显现,由此,性亦可谓之曰道性。

《老子》一书无性字,但老子并非无性论。性所关涉者,为人的主体性方面。老子所注重者,为道之普遍性、恒常性,而于人之个体性、主体性并不甚关注。[7]然老子对于德有充分的说明。对于德的说明,其实即是对于性的说明。老子之所谓德,其实即是后代之所谓性。[8]德者,得于道者也。得于道而为物之根本者,即物之性也;得于道而为人之根本者,乃人之性也。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老子》三十八章)在老子看来,道之本性即是自然无为,自然无为乃支配宇宙万物之根本法则,也是人类应当信守之基本行为准则。上德不德,不德并非无德,不德是不以德为意,不以施德为动机,其行为不过是内在心性之自然显发。不德故本有,不德故不失。本有而不失,故为常。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二十八章)如此之常,即是原初、原始,即是自然,即是朴。

如果说,老子所突出者,为性之本然、自然,那么,庄子则更强调性之本真、自由。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庄子马蹄》)马之真性,亦即马之自然本性。马之自然本性,即是在天地之间自由自在,亦即所谓龁草饮水,翘足而陆。自由而自在是马之真性,所以对马而言,并不需要什么义台路寝,并不需要什么巍峨宽大的寝卧之榻。马如此,其他生类也莫不如此。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食,百步一吸饮,当然很是艰苦,但却绝不愿意被人囚拘于鸟笼之内。

自由而自在是动物之本性,又何尝不是人之本性?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庄子马蹄》)民之织而衣,耕而食,就如马之龁草饮水,翘足而陆,鸟之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此亦民之常性,名曰天放。天为天然、自然;放为自在、自由。民之本性、常性即是自然、自在而自由。所以,民之本性与动物之自然本性是相通的、一致的。自由而自在是人之自然本性,在自然状态,人之本性获得了最充分的体现。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庄子天地》)自然、自在是人之本性、常性,不尚贤、不使能,人人不求、不为仁、义、忠、信,而仁、义、忠、信自在其中。

二、心者,人之人

心,本义是人之心脏。《说文解字》曰: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黄帝内经》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黄帝内经灵枢经邪客》)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心为人生命之根本,亦是人精神活动之基础。

心在中国哲学中也是复杂的范畴,约而言之似有三义:一为思维器官。如孟子曰: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荀子曰:治之要在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荀子解蔽》)朱熹曰:所谓心者,乃夫虚灵知觉之性,犹耳目之有见闻耳。(《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三)二为身之主宰。如荀子曰:心者,行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荀子解蔽》)朱熹曰:心是神明之舍,为一身之主宰。(《朱子语类》卷九十八)王阳明也有身之主宰便是心之语。(《传习录》上)三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在这一意义上,心亦即是性。如孟子说: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孟子告子上》)陆九渊说:在天者为性,在人者为心。(《语录》)陈献章说:人具七尺之躯,除了此心此理,便无可贵,浑是一包脓血裹一大块骨头。(《禽兽论》)王阳明也说: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传习录》上)

如果说,性是指人之先天的、本然的方面,即人之天然之质,那么,心则是指人之后天的、实然的方面,亦即人之内在精神,或是人之精神的主宰。由性而心,即是由先天向后天的落实。人之性必显于人之心,由人之心,亦可见出人之性。人之为人,不在于性,而在于人之内在精神。虽然人性不同于物性,但人有性,任何一物亦有一物之性,其性虽有不同,但有性,却是相同的。但是人不仅有性、有人性,而且有心。有心,是人有是非、有判断、有意志,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基础。每一物都有性,但只有人才有心。人之所以为人,虽然与人性有关,因为人性不同于物性,不同于兽性,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人有心,因为只有人才有心,心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所以,心者,人之人。

2.1儒家:自作主宰

儒家之言心,往往是与性联系在一起的。性是人之成仁之先天根据,是人之先天的性德,而心则是人之后天之下功夫处,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根本所在。

心作为一个独立概念,在孔子的思想中尚未出现。[9]在孟子的思想中,心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孟子讲心,往往是与性联结在一起的。在孟子的思想中,性之与心,是一体而两面的东西。人性所表明者,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孟子以为,就是人先天所具有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此心既是人之心,亦是人之性。[10]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亦皆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有四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的标志。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乍见即是当下一刹那间良知的自然感发,亦即良知自身的本性显现。[11]由乍见之一刹那所呈现出的良知的自然感发,是良知自身真实无伪的显露。由乍见之一刹那,可证人皆有恻隐之心;由人皆有恻隐之心,进而可知人亦皆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由人皆有四心,进而可证人皆有良知。人之良知是人性的自然真实的表露,亦是人性本质的直接呈现。由人皆有良知,可以证实人的本性原本是善的。由心而知而性,这是由下向上的一种追溯;由心而知而性,这也就是孟子的思想逻辑。所以,在孟子看来,人性与人心本是二而一的东西,人性即是人心,人心即是人性。从人之所以为人之角度,从不学而能、不虑而知之天赋之角度看,是人性;从其居于人之内心,支配人之思想和行为之角度看,则是人心。

与孟子将心与性密切联系起来不同,荀子将心与性严格分离开来。荀子认为,心之为心,约有二义:一为思维之器官,如其云:治之要在于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荀子解蔽》)二为身之主宰,如其云: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荀子解蔽》)然而,不管是感官之心,还是身之主宰,在荀子这里,心只具有主观性,心与性是没有关涉的。

从汉代到唐代,儒学在心学方面并没有多大的建树。宋明理学在心学方面的重大建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心统性情论,二是心外无理论。心统性情论为张载所首倡,后为朱熹所大力发扬。在张载看来,性是体,情是用;性是静,情是动。而心不仅兼体用,而且主动静。所以,心统性情。人能做功夫处正是心,心、性、情三者之中,起主导作用的也是心。

朱熹对心统性情有极高的评价:伊川性即理也,横渠心统性情二句,颠扑不破。(《朱子语类》卷五)并且,也对这一理论有重要的发挥。什么是心?朱熹认为心是身之主宰。心者,人之知觉,主于身而应事者也。(《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五)心是人对外在事物产生感应的主体,也是对人的身体起制导、主宰作用的主体。外在事物通过人的感官而作用于人,反映到心而对其做出反应,但是这种反应并非被动地反映,而是经过思虑、经过反省、经过掂量,而给出的积极的主动的反应。正因为如此,所以,心不仅是感应的主体,而且是主导、宰制的主体,不仅是制动的主宰,而且是主静的主宰。心,主宰之谓也。动静皆主宰,非是静时无所用,及至动时方有主宰也。(《朱子语类》卷五)

进而,朱熹对张载提出的心统性情作了重要的发挥。心统性情的统字,在朱熹看来,有二重含义。第一重含义,这里的统字是兼有、包括的含义。仁义礼智,性也,体也;恻隐羞恶辞逊是非,情也,用也。统性情该体用者,心也。(《答方宾王四》,《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六)第二重含义,统又包含有主导、宰制的含义。性是体,情是用,性情皆出于心,故心能统之。统如统兵之统,言有以主之也。(《朱子语类》卷九十八)

如果说,心统性情在张载那里,还只具有一般的意义,张载也未对其作具体的说明,那么,朱熹则对心统性情的理论不仅有具体的说明,也有重要的发挥。[12]因为性是天之所命,情是性之所动,所以,人于性情方面无法做功夫,无法用力。然而,心统性情,人须用心、尽心,还须养心,人所能作功夫的所在,正在此心。就心、性、情的关系而言,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性,当然更不是情,而是心。以程朱为代表的宋明理学的心性论,所突出和强调的正是心。

以二程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的核心概念,是所谓的理。因为是理,所以他们的学说也被称为理学。以陆象山、王阳明为代表的宋明理学的另一流派,虽然并不反对理,但他们坚持认为,理并不在人心之外,离却人心,别无所谓理,他们的口号是: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因为强调心,所以他们的学说被称为心学。

在陆象山看来,人虽然只是宇宙间的一物,但它不是普通的一物。因为人有自己的主观意识,所以它将整个世界当成一个对象性的世界。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杂说》)没有人,虽然也有世界,但不是现在意义上的世界;而如果没有世界,那么根本就不可能有人,人不能在这个世界上孤立存在。所以,不能离开人孤立地谈论宇宙,更不能离开宇宙孤立地谈论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人以宇宙为事,宇宙以人为心。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杂说》)因为与人对应的是这样一个整个的宇宙,人所面对的也是同一个宇宙,所以,宇宙有同理,人类有同心。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是如此。(《语录》)人有同心,物有同理。而理,并非就是一种纯然客观的存在,并非一种如此这般的样态性的存在,理是人对于事物个中究竟的体认。离开人甚至可以有物、有事,比如离开人还可以有天、有地,虽然离开人的天、离开人的地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天与地。但是,离开人,则根本不可能有理。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有心,人之所以能够体认理,也因为人有心。所以,理与人不可分离,实际上是理与人心不可分离。正因为此,陆象山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与李宰书》)心即理也,这样的心当然不是人体内跳动着的心脏,而是人的知觉,是人的良知,是人的本心。

王阳明继承了陆象山的这种思想。在王阳明看来,理不在人心之外,就在人心之中。什么是心?王阳明说:心者身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传习录》下)心并非就是那一团血肉,而是那知觉灵明,是那视、听、言、动的性。这种知觉灵明是人身体的主宰,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所在。我们不能设想人没有这样的知觉灵明。人没有这样的知觉灵明,不仅人与动物无别,人亦将不复存在,并且,没有这样的知觉灵明,世界也将不复是如此这般的世界,世界也将不复存在。如果说,心即理的即在陆象山那里最主要的意思是不离、不分,那么,在王阳明这里,心即理的即,虽然也有这样的含义,但也有即是、便是的含义,甚至第二种含义在王阳明的心目中占有更为重要的位置。心即理在陆象山那里,强调的是心外无理;在王阳明这里,更强调:心即是理。

王阳明对陆象山心即理的发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明确提出无心外之理,并进而指出本心即是天理,天理与本心无二无别;另一方面,于无心外之理之外,更进而提出:无心外之物。

什么是物?心与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王阳明指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是所在便是物。(《传习录》上)无心外之物的物,并非或并非主要是指身外的一草一木,而是我们人应当做的事,所以,意之所在便是物。意之所在亦即用意所做之事,如事亲、如事君;如仁民、如爱物。因为物是用意所做之事,而意是心之所发,心之所发便是意,所以,无心外之物,离开心,便没有物。

在程、朱理学那里,还只承认性即理,但却否认心即性,从而心与理还流于二,[13]从而在理上做功夫,所以,程朱认为人身修养的过程就是一个格物致知的过程。而陆王的心学则更突出和强调直接在心上作功夫,本心与天理无二无别。

2.2道家:虚心与游心

道家之心论与儒家之心论有很大之不同。虽然道家也有所谓本心之论,甚至也认为此一本心与人之本性有关联,但道家认为人之本性为自然,与此相关,人之本心亦是虚静;虽然道家也认为心为人之精神主宰,但更突出心为人之精神状态与精神生活;虽然道家也讲修养,其修养也是心之修养,但其修养却不是在心上作功夫,而是保守心之原本之清静灵虚。

道家之心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老子所倡导的虚心,二是庄子所倡导的游心。

虚心即是涤除掉物欲观念,保守人的虚静之心。所谓:涤除玄览(《老子》第十章),所谓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十六章),其意都是如此。老子的虚心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虚民心,二、虚君心,三、为道者之虚心。虚民心,即是要使民众保守一种自然淳朴的心理。使民众能够守住自然淳朴的性情,处于安其居,乐其俗的无争、无虑的状态。

相对而言,老子更强调虚君心。虚君心的第一要义是君道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道的本性、道的一切所作所为,均是自然而然的。人以道为法,也就是以自然为法。道是自然的,道也是无为的,人君依道而行,故亦应当自然而无为。虚君心的第二要义是作为君,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作为民众的领袖,天下百姓的利益,就是君的利益;天下百姓的危害,就是君的危害。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这里圣人与百姓对举,相应以为义,此圣人就是人君。身为民众领袖,君主没有属于自己固有不变的希翼、愿望和追求,老百姓的利益就是君主的利益,老百姓的愿望与追求,就是君主的愿望与追求。老子告诫统治者: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老子》第八十一章)虚君心的第三要义是为君者应当具有宽广雄厚的胸怀,应当能够容纳天下一切贤良与愚不肖。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第四十九章)人君作为天下百姓的领袖,应当无条件地爱护天下百姓。天下贤良之士要爱护,天下一切愚者、弱者、不良与不肖者,也应当爱护。善良者,我以友善的态度来对待;不善者,我也以和善的态度来对待。守信者,我以诚信的态度来对待;不守信者,我也以宽弘的态度来对待。作为天下百姓的领袖,应当无保留、无遗弃地保护、爱惜天下所有人等。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老子》第二十七章)无弃人,就是无所遗弃地爱护一切人。

虚民心与虚君心主要是一种政治原则、一种政治行为,为道者之虚心则主要是一种个人行为,是一种修养身心的行为。为道者是立志要过道所彰示的生活的人,是立志要以道作为自己生活指南的人。老子以及整个道家学派,从来没有强迫、甚至没有要求人们必须过道所彰示的生活。他们只是宣示了这样一种生活,这种生活是一种自然、淳朴、恬淡、安逸、无争、宽厚、包容的生活,他们只是认为这是一种美满的生活。为道者以道为法,而道不可言。老子认为世间之物,最接近道的莫过于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因为水最接近于道,为道之人以道为法,亦当以水为法。以水为法,就是处下而不争。处下而不争,亦只是一个虚。

老子思考问题的重点还是社会的治乱。从社会角度、从社会治乱的角度立论而观人,老子突出人的自然,从而强调虚心。庄子立论的出发点则是个体的人。庄子虽也肯定人之自然,但庄子更推崇和强调者,则是人之自由。[14]由于强调人之自由,所以庄子标榜游心。

庄子很关注个体人等之生活状态,故很在意人心之现实情形。因为人之为人,即在于人之有是心。在庄子看来,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人死,是个体生命的终结。世界上最可宝贵者是生命,故人死为可哀;然人之为人,正在于人之有是心,心死而徒具有一付躯壳,似人而非人,有人之形而无人之实,则更其可哀。一方面,庄子反对心灵之遭受威压,反对心驰于物,反对心为外物所役使而苶然疲役;另一方面,庄子亦反对心之死寂无感。表面看来,庄子很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反对心驰于物,反对心为外物所役使,并非要使心处于寂而无应的境界,而是要使心处于虚、静、清、明的境界。不为外物所役使,亦即名利、恶欲观念不荡于胸中。虚静而清明的境界,才是庄子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庄子把心灵之自由自在称做游。逍遥游之所谓游,实际上不是别的,就是心游,就是神游,就是精神的解放和自由。[15]游一字,在《庄子》书中凡113见,除《齐物论》三言子游为人名外,其余110次,均为动词用法。审查庄子之所谓游,约有三意。一为形游,二为神游,三为心游。形游者,身体之游闲也,形之无拘束也;神游者,精神之游驰也,神游万里之外也;心游者,心灵之游乐也,精神之自由也。庄子最为推崇的,是心游,是心灵的解放,是精神的自由,即游心于物之初。(《庄子田子方》)心游即是心灵之自由。这种心灵之自由,根源于性之虚静与空灵,是人所本有的。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庄子人间世》)乘物以游心,物者,身外之物也,既指身外之物事,亦包括对人生有重大影响之功、名、利、禄之类;乘者,凭也,假借也。乘物者,物为我役,物为我所用,如此,方才可以游心。外物只是人得以心游之凭借或工具,心游才是最为宝贵和关键的,才是目的,当然不能为工具而牺牲目的。在庄子看来,人生最为关键的是把守自己生命之根本,以己役物而不是以物役己,也就是所谓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山木》)物物者,以己役物也;物于物者,以物役己也。如此,方谓之至人;如此,方为人之至;如此,方能游心。

由性而心,是由天而向人之降落,亦是人之现实之肯定与落实。老子强调人性之自然、本然,故突出人心之虚静恬淡;庄子强调人性之自由、本真,故亦突出人心之自在与自由。自然、自在而自由,根自于道,由道而成性,由性而成人之心,成为人之精神,成为人之精神之本真,成为人之精神生活。此一精神生活,即是道家所推崇的精神生活。此一精神生活之基本内容,亦是自然、自在而自由。所以,道家之心性论,到庄子才形成一系统。[16]自然、自在而自由,为一整体,本身亦不可分离。

三、情者,人之我

情,本义为人之情绪、情感。《说文解字》曰: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从心,青声。情一字,其出现亦甚早。《尚书》: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尚书周书康诰》)

何谓情?荀子曰: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荀子正名》)《礼记礼运》曰: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严遵曰:因性而动,接物感寤,爱恶好憎,惊恐喜怒,悲乐忧恚,进退取与,谓之情。[17]王充曰:情,接于物而然者也,出形于外。形外则谓之阳,不发者则谓阴。(《论衡本性》)韩愈曰:性也者,与生俱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者也。(《原性》)简而言之,人之主观对于外在物事所发生的情绪反应,即是所谓的情。

性、心、情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性是指人之先天本性,突出者为人之先天性的因素;心是指人之内在精神,突出者为人之为人之主体性因素;情是指人之主观情感,突出者为我之为我之情绪感受。佛教之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所言者,即是人之情。由性而心而情,愈来愈主观化,亦愈来愈个性化。性虽然已经是人,是人之性,但还是人之天,所以,性即天;人之为人,不在于性,而在于人之内在精神,所以,心即人;而我之所以为我,根本之因并不在于性,亦不在于心,而在于我之情,所以,情即我。我之性、我之心与人莫不相同,所谓性之同然也,心之同理也,而我之情却不可能与任何人相同。我之喜怒哀乐,惟有我得以知,惟有我才能真正体验。

中国哲学对于情,一般持一种否定与压抑的态度。

3.1儒家:制情复性

儒家对于情的基本态度是制情,亦即对情采取压制的态度。儒家讲情,往往将情与性联系起来,如认为:性是体,情是用;性是静,情是动;性是未发,情是已发,等等。

孔子于情无有明论。[18]孟子认为,情与性有关,性本善,而情则有善有不善。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告子上》)才,即人天生之才质,亦即所谓性。在孟子看来,情有不善,非由性之不善也。

先秦时代,儒家情论最有特色的是荀子。荀子讲情,往往亦与性合而言之。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反也。(《荀子正名》)性是人天生的、先天性的因素;情是性的内在实质,也是其实际内容;欲是情对于外在物的实际反应。

既然情是性之质,所以,在荀子看来,性既为恶,情亦为恶。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性恶》)情是性的实际内容,是性的实际表现。与孟子性善而情有善有不善之论不同,荀子既主张性非善,所以性的实际内容、实际表现,当然也非善。人之情性既为邪、为恶,所以应当用礼义、法度来导引它、矫正它。故人知谨注错,慎习俗,大积靡,则为君子矣;纵情性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荀子儒效》)君子、小人的区别不在于性情上有差别,而在于君子懂得情性之不善,从而能够慎习俗,大积靡,不断学习、修练、上进;而小人则纵情性而不足问学,所以愈来愈堕落。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荀子性恶》)

荀子情论与正统儒家思想有两点根本的不同:一是他公然承认情恶而非善,不像正统儒家所主张的情有善有不善;二是他对于人欲并不采取简单地压制的态度,而是主张养欲。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人生而有欲,这不仅是天然的、自然的,也是无法杜绝、无法避免的。既然如此,不可能对人的欲完全采取压制的态度,但也不能任其恣意横行,否则,必将导致社会的混乱。所以,必须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必须通过礼义来约束人之欲。荀子认为,人不仅好利恶害,而且好声、好色、好味、好愉佚,这一切也都是人之情性本自具有的。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荀子性恶》)人既有好声、好色、好安逸、好愉乐的本性,就应正视人的这种性情,就应当规范、引导、以至于养育人的这种性情。而礼与乐就是引导、养育人情的重要手段。礼是规矩、是制度、是规范,与礼之人为制作不同,乐是由乎人情而自然生发的。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荀子乐论》)乐是人情之所必不免也,人不能无乐。礼的作用是别异,是使人各守其分;乐的作用则是合同,是使全体社会成员达到精神上的统一。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

End

中国佛教第一僧 朱士行

◎无 碍汉、魏时代,官方是不准汉人出家的。当时佛教如同黄老学说一样,只是在社会上层和知识分子中流传和崇信。沙门不入王者,没有出家受戒的僧人,就连伊存、景卢等,也仅是居士、信徒而已。直到西晋后赵石虎时代

新时代下中国佛教慈善的特点

明生法师慈善是学佛的根本,要成为佛教徒生命的全部  作为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委员会的主任,我有责任跟大家讲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做慈善。我觉得做慈善工作是我们佛教徒学佛的根本,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在利生,也就是说弘

对治中国人通病的佛法

◎ 太 虚佛如一个大医生,能善知一切的方药,遍医一切的病症。又如一个医剂师,能采集一切的药材,配成一切的药品。佛法如一部大医书,种种的病理医方,无不载明。又如一爿大药铺,种种的药材药品无不备蓄。但医药

李炳南:孝是中国人的根性

中国的古训夫孝德之本也百行孝为先这一类的话很多,不能枚举,只就这两句上看,便知做人的根本是个孝字。父母活著的奉养,死了的丧葬,都要尽上十二分力量去办,这也不算完事,还得永远的祭祀,才觉孝道无亏。佛教讲

李炳南:释迦佛有没有在中国现身教化?

问:释迦佛有没有在中国现身教化呢?(林秀艳)答:释尊法身,遍满虚空,娑婆世界,处处应现,不过我辈凡夫,睹面不识。隋朝智者大师,人以释迦呼之,此其显者,暗示者则不知凡几矣。再者,释尊之舍利,与众圣典记律

汉明帝夜梦金人,佛法传到中国的一个胜妙缘起

汉明帝夜梦金人,是佛法正式传到中国的一个胜妙的缘起。这在《后汉书》里都有记载。汉明帝刘庄,在永平十年,就是公元64年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金黄色的高大的人,项背后面有日月之光,来到他的庭院当中。这个梦很

钟茂森:振兴中国精神(第二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振兴中国精神」。昨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了中国精神十条纲领头三条,所谓是「一体、二相、三宝」,这三条是讲我们本性,或者是自性体相用,我们用性德来代表,这是我们本来的样

钟茂森:振兴中国精神(第一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中国精神。在最近我们看到,我们国家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复兴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到底是什么,如何来复兴?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中国精神。】可以说是做为一

钟茂森:振兴中国精神(第三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振兴中国精神」。前两集我们学习了中国精神十大纲领里面从一到六。一到三讲明德,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四到十是修德,明明德,这是我们修学的纲领,我们讲了四勿、五常和六和

人生要有好心情

人生要有好心情◎ 如 瑞你有个好的心情,一切负面的东西就给你转化成正能量了。那一个人要活得幸福,活得自在,不是说我在这个地方麻烦,我跑到那个地方就不麻烦了。佛法的智慧就告诉你,当下的麻烦事你能用智慧解

中国佛教义学概说

佛教是一种以信仰为根本、解脱为目的、教育为中心、文化为纽带的宗教,教理研究是佛教信仰的理论基础,是学佛修行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佛陀把学习佛法归纳为闻思修三个步骤,学佛以闻思为开端,通过对佛教教义的深

佛教传入中国

◎ 任继愈王莽时期,西域各国因王莽的倒行逆施和欺诈政策而先后叛离朝廷。始建国五年(公元13年),焉耆诸国杀都护但钦。天凤三年(公元16年),王莽派大使五威将王骏、西域都护李崇率领戊己校尉出西域,当时各

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

◎ 太 虚中国佛学,并非与发源之印度及弘扬于世界各国的截然孤立,不过从中国佛教历史研究,就有中国佛学的特殊面目与系统,把中国佛学的特殊面目与系统讲出来,故成为中国佛学。今先讲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什么叫

世界眼光 中国话语

◎ 洪修平由魏道儒研究员主编,国内二十余位学者参与撰写的《世界佛教通史》(14卷)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这部耗时8年共800多万字的皇皇巨著,以世界的眼

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方向

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方向◎ 程恭让为什么要提佛教的转型发展呢?我知道有些人看到这个题目,见到转型发展的字眼,就要摇头,乃至反对,这种情结说到底就是我提过的当代中国佛教或当代中国佛教文化的第四大危机原教旨

中国佛寺志丛刊

◎ 一 音在印度,早期佛教并无寺院。佛教徒按照佛陀制定的外乞食以养色身,内乞法以养慧命的制度,白天到村镇说法,晚上回到山林,坐在树下,专修禅定。后来摩揭陀国的频毗沙罗王,布施迦蓝陀竹园,印度佛僧才有了

禅宗学在中国的发展

◎ 理 证 佛教中国化同步展开的禅的中国化,使禅与禅行的内涵不断被拓展,对心性的重视在禅学中日益突出,禅与禅行也逐渐突破原有坐禅入定的藩篱而趋向于观心守心、随缘安心。南朝时期的宝志和傅大士之禅就表现出

《中国观音文化史》前言

◎ 吴 燕白马驮经入华以来,苍狗白云,时移世易,佛教在漫长的岁月中已在中国深深扎根,尤其是观音文化, 仅仅是佛教文献典籍中的经典、法门、仪轨、经咒、图谱等,便已品种繁多,汗牛充栋;至于不同身相和材质的

“吠陀经”与东方哲学

◎ 杨 路近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曾三次提及印度文化源头--吠陀经。第一次是2014年9月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印度文化对他的影响,印度跌宕起伏的历史深深吸引了我,我对有关恒河文明、

中国佛教思想选编本说明

楼宇烈无论从研究我国历史、文化、现状的需要来说,还是从世界文化与学术交流的需要来说,了解和研究佛教文化都是十分重要的。编选一部实用的又能系统地反映中国佛教发展的基本脉络,反映中国佛教各宗派的主要理论,

中国佛教的佛性理论

◎ 赖永海一如上一章所指出的,由于大乘佛教中的佛已被本体化,佛性在印度佛教中,是以一种抽象本体形式出现的,这种情形一直维持到完全中国化了的禅宗出现才告结束。而禅宗佛性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印度佛教中那

佛教与中国传统民俗

佛教与中国传统民俗◎ 广 行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仅限于伦理、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更与民俗有着紧密的联系。佛教融入民俗,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由此才成为大众信仰而非仅是精英宗教。 佛教融入

中国佛教的三大语系

◎ 任继愈中国是世界上佛教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之一,佛教在我国分为三大语系,分别为:汉传佛教(汉语系佛教)、藏传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南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汉传佛教: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佛教哲学本身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誉佛教徒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在世界观上,佛教否认有至高无上

世间哲学

世 间 哲 学◎ 伦 哲世间的最高智慧即古圣贤人经过几千年的岁月沧桑对生活乃至人生宇宙的客观观察所得出的自然规律,或者说是客观定律而编撰出的学问,被称为哲学。从中国到西方,从孔圣人到牛顿和柏拉图等人,

禅宗·静默的哲学

◎ 冯友兰禅或禅那是梵文Dhyana的音译,原意是沉思、静虑。佛教禅宗的起源,按传统说法,谓佛法有教外别传,除佛教经典的教义外,还有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教义,从释迦牟尼佛直接传下来,传到菩提达摩,据说

佛教对中国文学之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学之影响◎星 云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无论是文体的开创、技巧的表现、文藻语法的讲究、境界的创新、内容的蕴涵、价值观的突显等,对人们思维领域的扩大,产生既深且广的影响。扩大中国文学词汇随着佛

中国佛教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

中国佛教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演 觉四十年来,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中国佛教迎来温暖春天,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几乎是一片荒芜中拓荒重建,从恢复振兴走向健康发展,创造了一段光辉的历史。全面深入

佛教实有功于中国甚大

◎ 吴学昭1919年,陈寅恪、吴宓同在哈佛大学学习。在闲聊中,陈寅恪议论风生,纵论古今中外文化。12月14日,吴宓在日记中撮其精要记录如下:中国家族伦理之道德制度,发达最早。周公之典章制度实中国上古文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黄 强 东汉后期,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最终爆发了黄巾起义。阶级力量对比形势发生了变化,各地豪强地主集中了地方的军权、财权,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经过连年混战、兼并,最后成为分立的三

中国古代的译经院

◎张家提9月30日是国际翻译日,每个国家的语言都不一样,而为了能够互通交流、互相了解才有了翻译。在中国历史上,佛经翻译对中国历史、政治、宗教、哲学、艺术和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发挥了

中国佛法之兴衰

中国佛法之兴衰◎ 梁启超从中国佛学史大量观察,可中分为二期:一曰输入期,两晋南北朝是也。二曰建设期,隋唐是也。实则在输入期中,早已渐图建设,在建设期中亦仍不怠于输入,此不过举其概而已。输入事业之主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