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佚 名
《洛阳伽蓝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在20世纪,研究者已取得不少成果,但在北朝史学、中古佛学、中古文学、语言学、中外文化交流史以及宗教建筑等诸多方面,仍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及研究空间。《洛阳伽蓝记》的史学价值,史学界有较多的讨论及研究。
首先,在史学理论方面,台湾学者何寄澎《试论杨炫之的历史精神》提出杨氏是在一份浓厚历史感的驱策下创作《伽蓝记》的,其撰作的真正目的乃是要传述一段信史。李晓明《〈洛阳伽蓝记〉的特点》,认为《伽蓝记》有以下几方面的史学特点和价值:(1)因地叙事,以地系史;(2)采取多样形式,寓褒贬于叙事之中;(3)广泛的史料来源和多方参证、勇于存疑的治史态度相结合;(4)丰硕的历史文学成就。王美秀《从质疑历史到争夺诠释权--以〈洛阳伽蓝记〉的历史论述为例》,指出杨炫之身处中国民族激烈冲突的时代,在北魏长期汉化之后又遭遇所谓鲜卑化的文化逆流,其牵动的文化认同问题势难规避,此书显露的历史特质与此深有渊源。
其次,《伽蓝记》在佛教史研究领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如潘桂明《〈洛阳伽蓝记〉与北朝佛教》根据《伽蓝记》记载的有关佛教事迹,勾画了佛教在北魏洛阳繁盛的图景。卢宁《由〈洛阳伽蓝记〉看北魏的中原法化》从《洛阳伽蓝记》保存的有关建筑园林、教法流播、民俗风情等大量宝贵资料分析,认为北魏统治者推行的汉化与佛教法化对中原地区产生过巨大影响。
再次,人们对《伽蓝记》所反映的北魏社会经济、风俗民情、音乐艺术、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也多有探究。如黄公渚《〈洛阳伽蓝记〉的现实意义》,从揭露统治者的丑恶、反映都市经济面貌、记录各阶层的动态和社会风尚等方面探讨了《洛阳伽蓝记》的社会现实意义。《洛阳伽蓝记》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四库馆臣评其文秾丽秀逸,烦而不厌,可与郦道元《水经注》肩随。由于传统的文学史研究多重南朝而轻北朝,《洛阳伽蓝记》亦因此沦为遗珠。直至20世纪80年代,《洛阳伽蓝记》的文学价值才逐渐得到学界较多关注,林文月《〈洛阳伽蓝记〉的冷笔与热笔论》认为:杨炫之以冷笔写空间,故条理井然,以热笔写时间,故好恶分明,有别于后世修史之枯淡处,冷热交织,遂令这部奇书呈现特殊面貌,而永垂不朽。曹虹的《〈洛阳伽蓝记〉新探》则认为,《洛阳伽蓝记》整体组织上善于经纬,融史笔与文采于一炉的局部描述是《洛阳伽蓝记》一书的不可多得之处。
韩国学者成润淑《〈洛阳伽蓝记〉的小说艺术研究》在范祥雍研究的基础上,对《洛阳伽蓝记》的小说史价值作了专题研究,认为该书已符合小说演进中的各种特质,不论从题材上还是从艺术手法,都已成为介乎六朝残丛小语与唐代传奇之间的过渡形态,台湾林晋士《〈洛阳伽蓝记〉在文学史上之价值》对《洛阳伽蓝记》的文学史价值进行了全面研究,指出《洛阳伽蓝记》不但在散文史和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即从文学史料的角度而言,《洛阳伽蓝记》记载的古籍逸文与俗谚歌谣,也为后世的文学史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洛阳伽蓝记》以佛寺为中心记述北魏京城的建筑,次序整然,体例明晰,是研究北魏洛阳城市规划、建筑和园林艺术的重要资料。劳干《北魏洛阳城图的复原》,利用《洛阳伽蓝记》和《帝王世纪》、《续汉书》郡国志刘昭注引《晋元康地道记》等资料绘出了北魏洛阳城复原图。何炳棣《北魏洛阳城邦规划》根据《洛阳伽蓝记》的记栽,确定了洛阳的规模和建筑,提出北魏洛阳的坊里制不只是土地利用制度,而是根据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不同社会经济性能的全盘都市设计。孟凡人《北魏洛阳外郭城形制初探》参照《洛阳伽蓝记》记栽,结合墓志以及部分地区的实地考察,对洛阳外郭的形状、郭门、城墙和主要建筑布局等进行了探究。张金龙《北魏洛阳里坊制度探微》结合《魏书》和《洛阳伽蓝记》记载,对学术界研究歧见较大、或未曾注意又关涉洛阳里坊制度认识的一些主要问题作了探索。薛瑞泽《读〈洛阳伽蓝记〉论北魏洛阳的寺院园林》,认为北魏洛阳寺院园林的构成有两种形式,其寺院园林具有达官贵人园林的特色。
在此方面,日本学者亦用力颇多,如水野清一《洛都永宁寺解》(注:该文1939年初次发表,收入《中国佛教美术》,1968年),森鹿三《关于北魏洛阳城的规模》1(注:该文1952年初次发在,收人《东洋学研究》历史地理篇,1970年)、服部克彦《北魏洛阳的社会与文化》(1965年)和《续北魏洛阳的社会与文化年》(1968)等,均是以《洛阳伽蓝记》作为为主要史料的翘楚之作。
摘自百度文库
End
唐洛阳慧林寺释圆观◎法 宣 法师不知何许人也,居住于洛阳城中之宅第,平日为人率性而疏阔简朴,有时精勤于佛学,然而喜好从事世间生产,而获得田产园林之利益,当时的人称之为空门中的农牧富人。此外,其举止行为
◎道 证如果今天丢掉的是一件不太喜欢的东西,我们可能就会觉得很平常啊,心里不会难过,因为那件东西你觉得不怎么有价值。如果今天是别人失去了她的先生,你也不会觉得不快乐,可以说根本就不会受影响。因为别人的
洛阳桥的故事◎南怀瑾观音菩萨在这个世界上常现女身,以慈母的德性与形像,抚慰一切有情种种的苦痛。我们若能深切了解世上一般妇女们作为一个女人的甘与苦,那么也便差不多能体会得这个世界种种不同的生活滋味了。在
人 身 的 价 值◎ 济 群首先,必须认识到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很多人不曾意识到,人的身份究竟有多重要。因为我们此生是以这一身份来到世间,似乎做人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殊不知,在无尽的生死轮回中,我们历经
◎ 佚 名《洛阳伽蓝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在20世纪,研究者已取得不少成果,但在北朝史学、中古佛学、中古文学、语言学、中外文化交流史以及宗教建筑等诸多方面,仍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及研究空间。《洛阳伽蓝
◎ 吴 平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从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从改头换面到脱胎换骨,终于发展成为一种深邃、严谨的思想体系,并以其强盛的生命力渗透到哲学、伦理、语言、文学、艺术等领域,对中国
《碛砂藏》题记的史料价值◎ 游 彪 《碛砂藏》题记是宋代民众日常生活的史料 由于《碛砂藏》题记是宋人捐款雕刻经版流传下来的,虽然雕刻佛经的时间不一,这些题记所涉及的主题却是相通的,都是宋人为求得佛菩萨
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
一、佛教的形成和发展简况佛教产生在印度,它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他降生在印度东北喜马拉雅山麓的迦毗罗卫国,就是现在尼泊尔国境内的毕柏罗婆地方。释迦牟尼是国王净饭王的太子,原名悉达多。他从小就学通了各种学
洛阳不仅是和西安、北京、南京齐名的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历史上曾有夏、商、东汉、北魏、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这里还有着甲天下美誉之称的牡丹园,每年春暖花开之时遍布全市的牡丹花争相开放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素有植物皇后美誉。香菇多糖能提高辅助性T细胞的活力而增强人体体液免疫功能。另外香
巍巍双塔,馥郁牡丹。(图片摄影:三晋都市报记者周俊芳)硕大无朋,花香四溢。(图片摄影:三晋都市报记者周俊芳)[原标题]双塔寺,邂逅400年的牡丹硕大无朋,花香四溢,色彩斑斓,真可以用牡丹花下死,做鬼也
一粒米在现代人眼中,谈不上有什么价值,但要知道需多少因缘才能成就这一粒米呢?农夫播种、耕耘、施肥等等,辛劳的付出,还要有阳光、水分等各种助缘,及不遇上天灾,才可享用这粒米。社会上无论是富人或穷人,在日
一提起素食,很多人很容易就会想到寺庙里的僧人生活状态。但是,现在提倡素食的人越来越多了。有人素食,是为了宗教的理由,有人则是为了健康,更有人二者兼顾,一举两得。其实,素食的好处极多。那么到底素食的好处
2004年11月18日至21日,中国宗教文献研究国际研讨会在日本京都召开。来自中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美国、奥地利、德国等国的学者26 人在会上发表论文,并就中国宗教文献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前提:从文化全球化视野中看佛教全球化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政治现象。全球化不是某一时段上的状态,而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进程,它没有最终的状态和归宿。因此,全球化就是人类不断地跨越时空障碍
缘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黄国达一 人生的际遇与应对方式人生的际遇千差万别,当遇到逆境、困境时,有些人怨天尤人,有些人自暴自弃,有些人算命、改运、求神、求加持,有些人逆来顺受、忍耐痛苦,也有些人不屈不挠、积
爱与敬畏是灾难给人类有价值的启示魏德东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9.0级大地震,又引发了海啸与核电站爆炸,诸灾相遇,创伤倍增,震惊世界。每每灾难降临,无不打动宗教信仰者的心怀。在一般科学意义上,灾
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传家宝节选自 卢志丹居士《结佛缘,好人缘》据佛典记载:有位书生以教书为生,但是家乡环境贫困,教书所得很微薄,他只好远离家乡到遥远的都市教书。二十年后,好不容易积存了一些钱,他带着这些
《三国演义》里为关羽被世人代代传扬,越传越神,成为神仙人物。关羽被后人称之为“武圣”,其也渐渐成为各行各业所推崇的先人,在一些地方关羽被视为财神,在佛教关羽为珈蓝,在道教关羽奉为大帝,儒教则为圣人等等
伽蓝神是佛教寺院守护神的通称 。又作伽蓝十八善神、护伽蓝神、守伽蓝神、寺神。 中国佛教界常以关帝(关羽)为伽蓝神。关羽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三国以后,人们
关公是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中的关羽,在明清之际被追封为关帝财神和道教四帅之一,同时在佛教关公也是被称为伽蓝神,那么,你知道作为佛教伽蓝神的关公摆放有哪些讲究和禁忌呢?神位安放位置是否合风水,是影响非常
关公(或称为关帝)原是来自三国蜀汉的历史人物,为刘备手下的大将,以刚正不阿的个性出名,之后在北攻曹魏时被孙权杀害,后代民间信仰将关羽奉之为神,用来驱逐危险,至北宋时被纳入人们膜拜的道教神祇,而佛教因为
伽蓝神,佛教崇拜的护法神,是佛寺(伽蓝)的守护神,负有保卫寺院的责任。指涉原本指记载于《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的十八位护法伽蓝圣众:“护僧伽蓝神斯有十八人各各有别名。一名美音。二名梵音。三名天鼓。
伽蓝殿是寺院道场的通称,佛教伽蓝神的代表形象。「伽蓝神」,就狭义而言,指伽蓝土地的守护神;广义而言,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我们见到的伽篮菩萨像穿圆领宽大之深绿袍,胸前加挂一盔甲,展现出华丽富丽之
据《佛祖统纪-智者传》载: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隋代天台宗的创始者智颇(智者大师),“到荆州,欲创精舍。一日,见关羽神灵告之,愿建寺护持佛法。七日后,师出定,见栋宇焕丽,师领众入室,昼夜演法。
中国四川省峨眉山,相传曾有普贤菩萨在此示现说法,所以古来即被奉为普贤菩萨之道场。普贤菩萨的应化事迹中,又以拾得大士最为著称。相传,唐朝天台国清寺的丰干禅师(世称阿弥陀佛化身),一日路经赤道城,看见一个
伽蓝是“僧伽蓝”的略称,梵文saaghirima的音译,亦译作“僧伽罗摩”,意思是“众园”,也就是“僧园”、“僧院”。原指修建僧舍的基地,转而为包括土地、建筑物在内的寺院的总称;《十诵律》卷五十六:“
2016年6月17日(农历五月十三日)恭逢伽蓝菩萨圣诞。在我国民间,关公被佛教徒称为“伽蓝菩萨”,是中华民族忠义、仁勇、诚信精神的代表。关公原身为关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为世代
《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附录:【戒体】《 佛学大词典 》戒之体性。旧译无作,新译无表。指行者受戒后,于身所生防非止恶之功能。亦即对于戒法之信念与奉持戒法之意志。戒体虽由作礼乞戒等作用而生起,但发得之后
问:或谓唯识落空,无甚价值。但唯识有八识及六根六尘之说,似乎与物理生理等科学相仿佛,并不落空。如佛菩萨之灵感因果报应等之记载,则可以证明神佛与六道轮回之实有,证据确凿,非但可以研究现象的物质界,而并可
一、佛学理论具体化修习禅观首先要有最极正确的佛学理论作指导,否则便会堕在与其它宗教无有差别的世间禅定中,而成为盲修瞎炼、徒劳无功的邪加行者。因此,在佛学理论具体化中,便有三是与三非的差别。明白三是、三
观音与文殊:悲智双运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 李利安菩萨信仰是中国大乘佛教最基本的外在表现形态。在中国佛教的菩萨信仰当中,四大菩萨出类拔萃,无与伦比。这四大菩萨尽管在学理上是平等无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