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卢志丹:佛说:公家财物,不与勿取
2025-01-29 08:27

佛说:公家财物,不与勿取

佛门有一副广为传颂的对联

杨岐灯盏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

这幅对联其实是讲了两个感动人心的故事:

上联的杨岐,指北宋杨岐方会禅师,他是袁州宜春人,俗姓冷,20岁时出家。

杨岐方会禅师的悟性很高,起初阅读佛教经典时,心明神会、进境远胜于常人。后来,他去长沙参谒石霜楚圆慈明禅师,并在楚圆门下做了十年监寺,但始终未能开悟。每次他向楚圆禅师请示时,楚圆总是敷衍他,说现在没时间,以后再说。杨岐为此十分苦闷。

有一次,杨岐又去参问,楚圆禅师说:监寺以后的门人遍布天下,何必急在一时?

杨岐只好苦笑而已。虽然师父的鼓励令人开心,可悟道的门径在哪儿呢?总不能老是在黑暗中摸索吧?

后来,杨岐实在忍不住了,把楚圆禅师拦在路上,发狠说:师父!您今天必须给我说,否则我对你您不客气!

楚圆禅师淡淡地说:监寺知道这个事就行了。

话音刚落,杨岐豁然大悟,当即跪拜在泥泞路上,向师父礼拜致谢。

楚圆知道他已开悟,颔首一笑。

杨岐又问:师父!狭路相逢时如何?

楚圆答道:你暂且避过,我要到那边去。

杨岐心领神会,回到了寺中。

杨岐开悟后,主持江西萍乡杨岐山,故称杨岐方会。

却说杨岐方会禅师夜间看经,自己另买灯油,不将常住油私用。但还是有人提醒他:你这样还算不上彻底清廉,你的灯挂在寺庙的灯下,寺庙的灯油便时时滴进你的油灯里,你岂非无意中沾了公家的光吗?杨歧恍然大悟,赶紧把自己的油灯挪到了寺庙的油灯的上面。

杨岐后来创立了五家七派的杨岐派。

下联的宝寿,指洞山自宝禅师(别号宝寿),在五祖师戒禅师会下作监院。

五祖戒禅师患了寒病,需要用生姜和红糖熬膏服用。侍者往库房求此二物,宝寿说:常住公物,何可私用,师傅用也不行,必须拿钱来买!

五祖戒禅师听了深以为然,当即让侍者持钱去买,并由此对宝寿的为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洞山住持缺人,请戒禅师举荐贤能,禅师荐道:卖生姜汉可以。

杨岐灯盏和宝寿生姜的故事,都生动地描述了高僧大德是如何的清廉自律。印光大师曾云:凡整理糖食,手有粘及气味者,均不敢用口舌舔食,但以纸揩而已。

常住财物在佛门指寺庙的公物公款,在世俗指公家的钱财物品。《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说:若有众生,偷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可见,未经允许,私占公家财物,哪怕是很少,就构成不与而取的偷盗罪,按佛教因果讲,其后果是很严重的,不仅会招感贫穷的果报,还要堕入无间地狱!所以,奉劝哪些肆无忌惮地贪污占用公款公物的人们,不要不明因果,坏了良心,而去承受将来的无边苦果!

End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概要

第一卷贰、概 要(十门分列中前九门)谨释此经,依华严宗法及《弥陀疏钞》例,总开十门:计为一、教起因缘。二、本经体性。三、一经宗趣。四、方便力用。五、所被根器。六、藏教所摄。七、部类差别。八、译会校释。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一

第一卷一、教起因缘教起因缘者,明大教所以兴起之因缘。初明大教与净土法门之兴起。次则详述本经兴起之因缘。夫一切法,不离因缘,大教之兴,因缘无量。而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故。《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三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三、一经宗趣经之所崇向者,名之为宗。宗者要也。全经之宗旨也。又宗者,修行之要径也。故知宗者,为全经之纲领。纲举目张,领提衣顺,是故于辨体后,首应明宗。体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二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二、本经体性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经正体。古德云:“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为印。”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实相无相,亦无不相,相而无相,名为实相。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五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五、所被根器前明本经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今当更明,万类之内,如何是器。三根之中,谁是当机。夫根器有“是器”与“非器”之别,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故名非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四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四、方便力用如《大毗卢遮那经》云:“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故知度生之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结归,大智之显现,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也。是故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八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八、译会校释“译”指本经之原译本。“会校”指根据诸种原译而会集校订之本,“释”指本经诸本之注释。甲本经译本本经乃“我佛屡说,诸师竞译,东来最早,译本独多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九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九、总释名题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一名《无量寿经》一名《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再记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伍、再记丙寅暮春之初,本解三校甫竣。乃于篇末,再赘数语。此解因海内缁素大德之倡导,由东林寺提出申请,重印五

恶行莫做!佛说筋骨节酸痛的因缘

佛陀不是创造万物的上帝,他有血肉之躯,跟你我一样,必须经历生、老、病、死的人生历程。当然,他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有很多处,其中之一就是当他经历以上的过程时,他没有烦恼,他不会像凡夫一样哀嚎痛哭,不会忧伤

佛说孝顺父母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议

广行法师《本事经》里说:世间聪慧人,恭敬于父母,恒时修供养,常生欢喜心。意思是说,世间有智慧的人,都会对父母特别恭敬,恒时供养,让父母心生欢喜。释迦牟尼佛在多部经典中宣说了子女孝顺父母的福德。下列若干

佛说菩提心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万人,其名曰智幢菩萨、法幢菩萨、月幢菩萨、日幢菩萨、无量幢菩萨、跋陀波罗等,十六正士,文殊师利等。六十同意、弥勒菩萨等,贤劫一切菩提萨埵

佛说: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心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心放下了,永恒的安乐与幸福也就随之而来了。人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

◎ 太 虚今天所讲的是《佛说八大人觉经》,在这七个字里包含着许多意义,须加以扼要的解释:佛,我们中国人大家都知道的,但其正确的义理,恐多未有相当的认识。考佛字的来源,是从梵文方面翻译过来的,今此佛字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