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每日养生所应注意的事项之卧起
2024-12-07 08:07

卧起就是指睡卧和起床。药王孙思邈说: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卧起定要有规律性,如果没有规律性就说明自己的睡眠或工作不规律,不规律自然很难正常地进行起居,不能正常地起居,对身体的健康自然会是有影响的,如在(管子》中说: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果而寿命损。我们知道,行住坐卧惟睡眠最为安适。当精神疲乏工作劳顿之际,偃卧一榻,栩然睡去。-觉醒来, 如游华胥,神恬气畅,身心安逸。陆放翁日:相对蒲团睡味长, 文人与客两相忘。须更客去主人睡,一枕西窗半夕阳。对于睡卧的恬适,只有相忘才能真正进人睡境。古人说:花径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为什么要觅睡方?试想,如果辗转反侧,难以成眠,便难以缓解身心之疲惫。

在《元关真谛》中说日:每卧时,舌抵腭,目视顶,提缩谷道,即咽津口,行数次然后卧,可愈频溺。也可以说,如果睡卧得法还能治病。的确如此,因为睡眠就如同在给一辆汽车充电,每天晚上睡眠时,人体的蓄电池就会自行充电,睡的越好,蓄电愈多,精力越是充沛。

不过,有时卧的好与否同环境的选择是有关系的。古人认为在卧时,床常令高,则地气不及,鬼吹不干。鬼气侵人,常因地气而逆上。人卧室宇,当令洁盛,盛则受灵气,不洁则受故气。故气之乱人室字者,所为不成,所依不立。对身亦然,当沐浴而使之洁净。而在《养性延命录》中则有较为详细的说法,其认为:凡人卧不得于窗樽下,令人六神不安。凡卧,春夏欲得头向东,秋冬头向西,有所利益。凡丈夫饥,欲得坐小便,饱则立小便,令人无病。凡人睡,欲得屈膝侧卧,益人气力。凡卧,欲得数转侧,微语笑,欲令至少语,莫令声高。春欲得联卧早起,夏秋欲得侵夜卧早起,冬欲得早卧晏起,皆有所益。虽云早起莫在鸡鸣前,晏起莫在日出后。冬日天地闭,阳气藏,人不欲劳作汗出,发泄阳气,损人。新沐浴讫,勿当风湿语,勿以湿头卧,使人患头风,眩闷,发颓,面肿,齿痛,耳聋。湿衣及汗衣,皆不可久著,令发疮及患风瘙痒。睡卧对坏境的选择有一定的 要求,而在没有睡觉之前对身体的护养也更为重要,因为护养的适中,睡卧自然不成问题,如果护养的不合理,比方因感冒所引起的身热或头痛,自然会影响到睡卧。

通常情况下 ,卧不利于久卧,如在《黄帝素问》中说:久卧伤气,劳于肺也。这里的久卧就是休息的已经足够了,不要强休息。另外,独自卧比较好。彭祖日: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千裹,不如独卧。色使目盲,声使耳聋,味使口爽,苟能节宣其道,适抑扬其通塞者,可以增寿。一日之忌,韩食无饱。一月之忌,韩饮无醉。一岁之忌,暮须远内。终身之忌,暮须护气。但一个人比较痛苦的是,想睡还睡不着,这是身体健康的大患。为什么想睡还不得人睡呢?《内经》谓:卫气不得人于阴,常留于阳,则阴气虚,故目不取。邵子日:寤则神栖于目;寐则神栖于心。又日:神统于心,大抵以清心为切要,然心实最难把捉,必先平居静养。人寝时,当将一切背为计虑,举念即除,渐除渐少,渐少南无,自然可得安眼。若终日扰扰,七情火动,辗转牵怀,自然辗转翻侧,难以成眠。或如《南华经》所言:其寐也魂交。同样说明睡眠质量不好。

在《千金要方》中说:凡欲眠,勿歌咏,不祥。又说,凡人眠,勿以脚悬踏高处,久成肾水损劳,足冷。又言,卧勿当脊下,卧讫勿留灯烛,令魂魄及六神不安,多愁怨。人头边勿安火炉,日久引火气,头重、目赤,睛及鼻干。其对睡卧提出了不少有见的的方法,如暮卧常习闭口,口开即失气,且邪恶从口人,久成消渴及失血色。或勿湿头卧,使人头风眩闷,发秃面黑,齿痛耳聋,头生白屑。有的是比较科学而合理的,但提出不得昼眠,令人失气的思想却是值得商榷的,这是因为有不少人养成一种午睡的习惯。这种习惯不仅不失气,还能补气,而且中午休息的质量也往往在睡眠中是比较好的。但如果吃饱了就睡,那自然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然而有时,人们在睡觉之前有睡意,当真睡时却睡不着。人们为此总结了两条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者贯想头顶,默数鼻息,返观丹田之类,使心有所着,乃不纷驰,庶可获寐。二者,任其心游思于杳渺无朕之区,亦可渐入朦胧之境。最忌者,心欲求寐则寐愈难。难以人眠多是因为不能人定,或兴奋之事扰心或悲痛之事绞心,此都不得人睡,实也是常理。再者,人也不可能日日兴奋或事事悲观。

可是人们为什么应该有睡意呢?《混元经》中说:成亥子之时,阴气生而人寐,寐则气滞于百节。养生家睡不厌缩,觉不厌伸。故阳始生则舒伸转掣,务令荣卫周流也。或许正因为此,古人多认为觉须手足伸舒,睡则不嫌屈缩。而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琐碎录》中也说:夜卧或侧或仰,一足伸屈不并,则无梦泄之患也。而孔子不尸卧。《云笈七签》中说:人若睡,必须侧卧跑蹋,阴魄全也。亦觉即须展两脚,又两手,令气通遍浑身,阳气布也。在《四时养生论》中说:夜卧,自胫以下常须覆薄被,不如此则风毒潜人,血气不行,直至觉来,顽痹瘫缓,软脚偏风因兹交至。《长生不老诀》中说:犬之为物,其卧地也,恒侧其身,伸前足而蜷其后足,直其颈,如此则内脏舒伸,而百脉调匀,气血周行,可以无阻。气能周行则清,气清神安,神安则心定,如此人睡,魔不能扰,此其旨也。又在《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中说:卧则沉神于幽谷。幽谷者,坤腹也,元神昼居于首,夜居于腹,机在二目。凡睡之时,东首而寝,不可仰卧伸足,务如龙之伏蛰,以一手枕头,以一手攀足跟,侧卧曲足,弯腰闭目,内视于气穴,沉神幽谷之中,一心内守,如鸡抱卵,使惺惺以睡之。若仰卧伸足张口喘气,神游气散,久卧伤气,难以结丹。若夜结于梦,昼驰于想,起灭万端,尽属虚妄。要拔前根须除后障,一剑当空.群魔消丧,也可以说夜里做梦,多是日有所思之原因,若无所思,也就会少有其梦。《庄子。大宗师)中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为什么真人能做到无梦?因为真人能外其身,而世俗之人难以外其身。不能外身就要为身而分神或多思,如冷忧冷,如热忧热,如惠惮穷,如富怕偷等等。如此难免会无梦,而睡卧也就难有舒泰。

那如何做到卧必舒呢?其关键就在于心正,舒心自然卧着也是舒心的,舒心也就在于身心的坦然。古人说:睡不厌踧,觉不厌舒。对于就寝必然要做到安寝。也就是睡觉一定要做到安安稳稳地睡,这需要睡时不要有思虑,否则那是难以人睡的。养生家说:先睡心,后睡目,而要想做到人睡,也只有心安才易于人睡。邵子日:寤则神栖于目;寐则神栖于心。又说:神统于心,大抵以清心为切要,然心实最难把捉,必先平居静养。人寝时,将一切营为计息,举念即除,渐除渐少,渐少渐无,自然可得安眠。若终日扰扰,七情火动,辗转牵怀,欲其时消释,得平?所以,一个人的安寝应做到舒适为宜,不适为不宜,不舒为不适。有时候舒在于能安于现状。如孔子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一个人要想使睡卧舒心,就要善于寻找舒心的事情来调节自己。邵康节《林下吟》云:老来躯体索温存,安乐窝中别有春;万事去心闲偃仰,四肢由我任舒伸。又云:夜人安乐窝,晨兴饮太和;穷神知道泰,素养得天多。《紫岩隐书》日:每夜欲睡时,绕室行千步始就枕。盖行则身劳,劳则思息动极则返于静。这也不适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开门见山地说,要做到卧必舒不仅要舒身还要舒心,但一定要清楚,舒身与舒心不是恣情纵欲,否则对身体是有害的。同理,睡眠多对身体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在《仙经》日:觉与阳合,寐与阴并。觉多则魂强,寐久则魄壮。魂强者生之人,魄壮者死之徒也。若餐元和,彻滋味使神清气爽,至于昼夜常醒,是得长寿。有人不嗜睡是因为元神足,这一类人也是精力充沛而没有睡意。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醒着犹睡着,睡着犹醒着,这是因为思虑过多。王阳明诗说:扫石焚香任意眼,醒来时有客谈玄;松风不用蒲葵扇,坐对青崖百丈泉。又云:人间白日醒犹睡,老子山中睡却醒;醒睡两非还两是,溪云漠漠水冷冷。其实,有些人之所以难以人眼或眼而不舒,就是想法太多。若欲动则火炽,火炽则神疲。古人说:万人操弓,共谢一招,招无不中:万物章章,以害一生,生无不伤。人若有多种强烈的欲望,就如同万人操弓来攻击自己一样,此箭不中必有彼箭射中,射中则没有不受伤害的道理。

对于有人而言 ,神疲尚容易使精滑梦遗,自然是不利于健康的。如果懂得调息神思,以左手搓脐二七,右手亦然,复以两手搓胁,摇摆七次,咽气纳于丹田,握固,良久乃止。屈足侧卧,永无走失。诀曰:精神疲软欲火攻,梦中遗失致伤生。搓摩有诀君须记,绝欲除贪是上乘。如果通过此种方法就是不能人睡,在《黄素四十四方经》有咒语,云:夜寝欲合眼时,以手抚心三过,闭目微咒日:太灵九宫,太乙守房,百神参位魂魄和同,长生不死,塞灭邪凶。咒毕而寝。此名九宫隐祝寝魂之法。常能行之,使人魂魄安宁,永获贞吉。此兜如果能坚持行之有助于睡眠,这是因为会减少其它思虑,不妨试。另外,青牛道士日:暮卧存日在额上,月在脐下,上梓千鬼万邪,致玉童玉女来降,万祸伏走。甚秘验也。

End

常诵地藏经的好处及注意事项

常诵地藏经的好处及注意事项一、得福得慧,离开苦难。  地藏法门以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念南无地藏王菩萨圣号,依经中所说如法而行。得福得慧,离开苦难,充分体现地藏菩萨伟大的拔苦精神。二、地藏法门能度大

净土宗修持法注意事项

净土宗修持法注意事项◎ 弘 一修净土宗者,第一须发大菩提心。《无量寿经》中所说三辈往生者,皆须发无上菩提之心。《观无量寿佛经》亦云,欲生彼国者,应发菩提心。由是观之,惟求自利者,不能往生。因与佛心不

陈柏达:临终须知 临终注意事项

第三十七章 临终须知求佛接引 如出牢狱?痴心怕死 往生无望?助念错乱 态度异常?声音清齐 愁转微笑?魏大满女士是杭州湖墅佛学莲社社长徐大悲居士的妻子。?她本来就信佛,受到丈夫的薰陶后,志向更坚定。归依

宣化上人:这些安放经书注意事项 你应该知道

我们研究佛法的人,对于安放经书的常识应该知道。譬如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无论是哪一部,我们应该看着这一切经典比我们的生命更重要,看着这一切经典比任何珍宝更重要。《金刚经》上说: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

一日禅|这世界没有理所应当的善意

升米养恩,斗米养仇。讲的不仅仅是行善,还是感恩;不仅仅是别人,更是自己。这世上,没有善意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种接受,是可以心安理得的。对懂得感恩的人行善,会使自己的善意更有价值;而学会感恩每一份善意,

每日养生所应注意的事项之卧起

卧起就是指睡卧和起床。药王孙思邈说: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卧起定要有规律性,如果没有规律性就说明自己的睡眠或工作不规律,不规律自然很难正常地进行起居,不能正常地起居,对身体的健

每日养生所应注意的事项之沐浴

沐浴就是要把身上的一些尘垢除尽。另外沐浴能起到一种疏通经脉和气血的作用,尤其在沐浴时的搓揉,是对身体的一一种按摩,所以道教的养生法中还有一种浴叫干浴。所谓的干浴就是在睡觉前用手摩擦四肢及胸腹等,以起到

辟谷完后如何复食,复食的注意事项

辟谷容易复食难。如果说辟谷犹如无米之炊--难做,那复食就是大南门里种南瓜--难上加难。开个小玩笑哈,实际上真正有过辟谷经验的人,是会非常轻松的。但往往看这篇文章的人通常都是头次尝试辟谷者,此前并无任何

大雪节气养生注意事项

  今日是是大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第21个节气,相对于小雪,此时的天气更为寒冷,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民间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

你知道吗 吃杂粮也有注意事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体力支出的减少,出现了肥胖、高血压等生活方式疾病。此时,杂粮因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其健康价值日益凸现出来。小编提醒你吃杂粮应该注意什么?你知道吗 吃杂粮也有注意事项据

斋日之全日斋要注意的吃斋事项

吃斋,指宗教人士的戒规,是一种重视心灵的虔诚与纯洁的仪式。主要是禁止吃荤腥食品与五辛(葱,洋葱,蒜,大蒜,韭),而且吃斋,要过午不食,即过了中午就不再吃饭了。重视心灵的虔诚与纯洁,形式往往是次要的。抱

在家居士修行的注意事项

1.凡在家信众,方便自课,以不打扰别人为重要。2.在家自课不一定要唱赞诵偈,以念诵、默念即可。3.在家信众共修,法器以引磬、木鱼即可。4.修行从一分钟到一小时,时间不计,完全依自己方便,但每日要“持之

供养西方三圣的事项

第一,何为西方三圣?西方三圣即在西方极乐净土住世弘法的三尊佛菩萨,分别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的形象在《观无量寿经》中有详细记述,平日最常见的弥陀形象有三种:其一,站立说法像,左手

修持十诵律的注意事项

诵经有以下几点应注意的事项:1.诵经前要将双手洗净,且不论吃素或吃荤食,诵经前都应先刷牙漱口。2.选择无人打扰之处,避免他人在不知情的状 况下打断自己诵经。3.学佛的人宜戒除洋葱、葱、大蒜、韭菜、香

施食的注意事项

一.切忌“胡思乱想“施食,做完了,完了就完了。就什么也不要想。有些人,总对鬼怀有好奇心,总爱去想他们。想就容易跟他们感应道交,就容易受害。万法唯心造嘛。想佛就能跟佛感应道交,往生西方。想鬼,就跟鬼感应

受菩萨戒必须注意事项

1. 受菩萨戒后,戒本莫忘失,衣袍要随身携带。戒本是法宝,衣袍是福田,做佛事拜佛要搭衣穿袍。2. 要念诵戒本,半月诵戒,初一、十五读诵戒本,有违犯者要忏悔。3. 要记住念佛第一,念阿弥陀佛是修清净心,

加持物用法及注意事项

加持物即与本尊或佛菩萨相应之供物,密教行者修护摩法时,依所修之法选出与本尊相应之供品,投入护摩炉中供之,而观与本尊相互涉入者。此观法为护摩行法中最重要者。对于这些法宝圣物,应生起真实三宝想,恭敬顶戴供

皈依后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 持五戒第一是不杀生,包含一切有情藏、思惟、记忆、知道冷热苦乐的生命体。第二是不偷盗,只要是属于他人的东西,没有经由主人赞成就据为己有的行动都属于偷盗。第三是不邪淫,所谓邪淫,是指合法夫妻关系以外

佛学:家中布置佛堂的几项注意事项

基于各人居住空间以及家庭份子信仰的不同,佛堂的设置可有下列几种方式参考。一、简便佛堂如果您的住处很小,或住宿舍,或与同事、同学共租赁一室,同住的室友们都是佛教徒,彼此同意,可设置一共同的佛堂。如仅自己

佛教入门:家里佛堂布置事项

一般来说,家里佛堂布置如果空间配置上许可,佛像可以朝向大门。如果是与家人或同事、同学等共住一处时,应先征得大家同意再设置佛堂;若是他人不同意,可以收藏方便的佛像代替于课诵时请出,课诵后在收藏,不宜勉强

佛龛摆放的注意事项

1.上香数量,三枝香为宜,一枝也可,如平时忙可在初一,十五上香。2.供奉水果,供奉的水果最好要保持新鲜,不要等水果坏了才换,换下的水果可和家人一起享用。3.佛前要供一杯清水,有条件要供奉鲜花。4.观音

使用佛教教旗的注意事项

1.即使车上载有僧侣,也不许在朝圣的车子上悬挂教旗。2.除非有重大宗教原因,否则不许悬挂教旗在路边、道路交汇点、车站、机场、码头、市场和其他地点。3.不允许任何人对教旗有任何不敬行为,还有,教旗不是用

参加水陆法会的注意事项

水陆法会,又称法界圣凡冥阳两利水陆空大斋胜会,是汉传佛教中,最为隆重最为盛大的法会。水陆法会以上供十方诸佛、圣贤等无遮普施斋食为基础,救拔六道众生通过水陆法会让众生离苦得乐。参加水陆法会时,需要注意什

发愿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不要发恶愿,尽量发善愿。以前曾有人念了几亿心咒,因发恶愿变成嗜杀的暴君,死后堕入地狱;二、应发究竟愿。曾有三个小孩看见佛和两个弟子外出,一个小孩发愿成佛,而另外两位发愿成为佛的弟子,三无数劫之后发

梵天参拜时间和注意事项

四面神是印度教中三主神之一的梵天,在泰国信仰中,他是财富之神,也会保护信徒的平安。四面神应该是最高人气的佛像,不过大家还是比较习惯称之为四面佛。四面佛手分执不同的圣物,如令旗、经书、海螺、法轮、权杖、

打坐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打坐的注意事项:1.当脑筋清楚,体力充沛的时候,最适合打坐,最好养成每天固定的时间打坐,例如早上早些起床,晚上洗完澡睡前各坐一次,每次至少十五至二十分钟,如能坐到半小时至一、两小时更佳。2.早上起床刷

持诵大元帅明王咒的注意事项

此经典提到说按照经典结界做法的时候,需要在做法期间断酒肉和五辛,如经云:“世尊欲結界之時。清淨香湯沐浴即著上妙衣服。不食五辛酒肉之屬。〃还有就是经典做法画大元帅画像的时候不能吃五辛和酒肉,当然这也是特

供养大黑天的注意事项

1、大黑天可以放在厨房、大厅、先祖令堂、阳宅财位等处。其他原则和其他供神佛的原则大致相同,如不应被梁压、不宜背后为厕所、不宜正对楼梯、背后必须有靠等等。2、一般可以用红豆、牛奶、红酒、浓茶、甜点、水果

禅堂修行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起七是禅七的开始,按照江西云居山《云居暂行仪规》的规定:起七的当天早上,僧众早晚殿后回到禅堂,班首、维那在佛龛前站立,众人分东西站立,不问讯,等候传牌。大和尚的侍者捧“起七”牌进堂,居中一举,再向西一

念持经观音佛号的注意事项

当一个人明白了因果,也就懂得了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法之本质就是因果。“世人不信因与果,因果何尝饶过谁”,纵使一个人再信仰佛菩萨,但是如果德行有亏、造作恶业,因果也不会饶过他。

佛七规则与注意事项

佛七规则与注意事项制订及守护好佛七规矩是保障打七成效的关键,一定要按照佛七基本要求遵循佛七规则来进行守护和打好佛七。一、接受严格管理,严格是爱,放松是害,严格即是持戒、即是精进。佛七应有的理念、意义、

梵音大悲咒念诵的注意事项

1、在念诵之前要先去洗手刷牙,然后在去念诵这是对佛法的尊敬,在念诵之前也是不能吃一些气味大的食物和肉类,这也是对佛法的不尊重。2、我们要诚心的去修行,只有大家诚心的去修行的时候,才能让大家明白其中的好

供佛注意事项

一、寺院拜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只要出于至诚心、恭敬心,什么位置皆是好地方。二、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拜

受八关斋戒的注意事项

1、斋戒要提前冼澡,受戒时身上避免有香皂等气味。中午食物必须是全素,不能有荤腥(包括鸡蛋)。严格禁酒,哪怕是做菜时放进一滴也不行,任何含酒的食物都不能食用。2、午饭必须一次吃完,中途不能起身,起身就表

拜忏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拜忏的注意事项: 一、着装 1、不穿过于鲜艳、花哨的衣服。应以素色为主,或穿灰色居士服。参加法会等佛事活动可穿海青、搭缦衣(受戒弟子)。2、不穿透明、塑身的衣服。如轻薄透视装、紧身衣等。应以端庄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