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梦的种类及成因
2024-11-13 10:14

◎ 陈 兵

《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二据不同成因,分梦为四种;《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七说做梦有五因缘;大乘论典《大智度论》卷六举出梦之五因;《瑜伽师地论》卷一列举了做梦的七种原因。总结诸说,梦的成因略有10种:

1.身中四大不调,如身中火大过多(相当于中医之火重)梦见火及黄色、赤色之物;水大过多(相当于中医之湿重)梦见水及白色之物;风大过多梦见飞行虚空及黑色之物等。又如梦见飞腾、山崩及被群贼、恶兽追赶,皆属四大不调所致。

2.疾病,各种疾病,如风病(神经病)、胆汁病、痰病等,皆可以导致与之有关的梦。

3.过度疲倦。 

4.昏昧不清(如打盹)、想象黑暗,及无所事事、过于放松。

5.食所沉重,吃得太多或消化不良。

6.过度思虑,强烈的思考、希求、疑虑等意识活动在梦中的延续,即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此类梦称想梦。

7.曾更念,过去的经验、记忆再现于梦中,此类梦称先见之梦。如曾遭受不幸者会在梦中重现恐怖场景。

8.由当有,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提前现于梦中,此类梦称先兆梦。

9.他所引发,如被别人以摇扇、轻拍、念咒等方法催眠,或服用安眠、迷幻药物,或被有神通力的人诱导催眠。

10.天神圣贤等通过梦启示人,给以引导、教诫、警告,或令知未来之事等,此类梦称天人梦。

此外,《楞严经》卷四还谈到睡觉时周围的环境刺激能影响梦而成为梦的原因,如有人熟睡中,家人在舂米,其人梦中会听见击鼓或撞钟,说明其形虽寐,闻性不昏,心识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

密教对梦有特殊的解释。宋译《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十二从阴阳和四大的角度释梦,说一夜四等分中,初分所梦属阴,梦境多现白色,属阴所变;第二分所梦属阳,梦境多现红色,属阳所变;第三分所梦属风,梦境多属风所变;前三梦俱非吉祥,只有第四分(黎明时)所梦为真实。

密乘无上瑜伽则从内在微细生理机制气、脉、明点的角度解释梦的成因。《甚深内义根本颂注》据《文殊根本经》,说意识依第八识引动染污持命气行意,表现为梦,意(末那识)与命气若行至头顶,则梦见诸天及飞腾等;意与命气若行到心以下密处(会阴)等处,则会梦见三恶道相、低坡、悬崖、黑林、住于黑房中等;意与命气若行于身体中段诸脉之前后左右,则分别梦见四洲大地;意与命气所住之脉大,则所梦境大,所住脉小则所梦境小。命气行于右鼻孔为死相,会梦见连续向南走。《大幻化网导引法》说人在醒觉时,上身一切气摄于额间,下身一切气摄于脐间,七转识现起。当上身一切气摄于喉间,下身一切气摄于密处时,则进入梦境,其时第八识、第六识的习气引动第七识,持命气维持意识,形成梦中错乱之意识。迦(噶)举派《明行道六成就法》解释梦的成因说:人若过于疲劳,则所梦复杂,且多重复;若身心感受剧烈忧苦恐怖,则多梦而醒后即忘记;若过于沉寂消极,则无梦;若因营养不良或缺乏锻炼而体质不佳,则梦中常惊醒,醒后忘失所梦。密教书还说,睡姿、呼吸、情绪、幼年的经验、最近的行为等,都可以是梦的成因。清明的梦境大多在黎明时出现,修行者因放松身心或清楚觉照也会出现清明的梦境。

总的看来,佛学所说梦的成因,大略有生理原因(四大不调及疾病)、心理原因(惊恐、忧虑、思念等)、环境影响、他力加持四大因缘。其中,第四种他力加持,是佛学独特的说法。佛经中还说梦魇或由魇鬼的骚扰而致梦,也是一种他力加持,有念诵真言以消除梦魇惊扰之法。

今研究发现,做梦是在慢波睡眠阶段,是脑中各个神经中心受到电刺激的结果,从脑电波可以测定是否做梦。做梦时大脑前额皮质几乎不工作,而控制情感和记忆的神经区域活跃。前额皮质越是被压抑,梦的内容就可能越是生动离奇。3-4岁很少梦见自己,其梦属无规律的弥散紊乱思惟。5-6岁能说出梦中故事而自己非主角,8-9岁才在梦中当主角。梦通常由黑白灰三色组成,彩色者占小部分。最长的梦不超过40分钟。精神分析学认为:如果某种重要情感在白天被抑制,它必然会在夜间潜入梦中,梦是无意识的表现,是人格原型寻求和谐平衡的尝试。无意识在梦中常以隐喻、借喻等形式表现。无意识和意识之间有一堵墙,梦中的语言可以从此渗透、过滤、解密。梦是一种象征性的语言,像寓言、神话故事、朦胧诗。真正懂得了梦就真正懂得了自己。或说梦是记忆垃圾的碎片在潜意识旋涡中的随意组合,其产生有宣泄、惯性、脑神经元的兴奋强度非同步化、张力平衡(一部分神经元紧张而一部分休闲)等原因。

从佛教唯识学看,梦大多是阿赖耶识中储存的意象信息在睡眠的特定情况下,由迷昧不清的梦中意识游戏组合创作而成,梦的形成与做梦时的身心状况和环境等因素有关,梦的成因复杂,未必都是人格原型寻求和谐平衡的尝试,多是迷乱意识的拙劣的、荒唐的作品。

摘自《佛教心理学》

End

梦的种类及成因

◎ 陈 兵 《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二据不同成因,分梦为四种;《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七说做梦有五因缘;大乘论典《大智度论》卷六举出梦之五因;《瑜伽师地论》卷一列举了做梦的七种原因。总结诸说,梦的成因略有10

陈柏达:善的标准和种类

要改造命运就必须决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造恶业,就不会有苦果或凶事。善要积得广,才能产生受用。否则一边行善,一边造恶,那岂不像愚笨的人一手拿扫把,一手在洒土,地永远也扫不干净。然而,诸恶莫作,众善奉

唐卡的种类有哪些

唐卡的种类多种多样,依所使用的材质来区分,大致可以分为笔绘唐卡、刺绣唐卡、贴花唐卡、织锦唐卡、缂丝唐卡、版印唐卡等。笔绘唐卡笔绘唐卡也称彩绘唐卡,属于工笔重彩,多数绘在画布上,少数是在绢框和纸面上绘制

缘觉的种类

梵语pratyeka-buddha,巴利语pacceka-buddha。音译钵剌医迦佛陀、毕勒支底迦佛、辟支迦佛、贝支迦佛、辟支佛。又作独觉、缘一觉、因缘觉。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独自悟道之修行者。

笑狮罗汉:阿罗汉的种类有哪些

阿罗汉:梵语arhat,巴利语arahant。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又作阿卢汉、阿罗诃、阿啰呵、阿黎呵、遏啰曷帝。略称罗汉、啰呵。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指断尽三界见

禅堂法器之香板的种类

用以警策办道者,称为“警策香板”;用以惩诫违规者,称为“清规香板”;用以警醒坐禅昏沉者,称为“巡香香板”;于禅七中使用者,称为“监香香板”。方丈使用的香板:长二尺,划三道杠(意为透三关);班首使用的香

五蕴包含了哪些种类?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 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 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二、受蕴:受

妄语的种类和果报是什么

如果是诽谤佛法僧三宝,尤其是诽谤重要佛经,比如《妙法莲华经》等,是要下无间狱,受无量罪的。诽谤人则主要看被诽谤者的福德,被诽谤者的福德越大,诽谤人的遭报越重;诽谤得越厉害,遭报也越重。其次是在佛教中未

投胎为人有几种类型

(1) 叫做顽类人,顽类,顾名思义,就是顽强难化之人,很难度化,可以说放弃了,虽然是有教无类,孔子讲的;但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2) 个是庸类人,庸类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平庸的,从出生

疏文的种类有哪些

升疏上表乃是道(佛)教各种法事必务的一道手续。各种法事皆有专用的疏文。疏文的种类可以分飞道教疏文(表)、佛教疏文(表)。疏文的种类可以分飞吉祥疏(表)和超度疏(表)两种。吉祥疏表:请福延生,消灾免难。

舍利子的种类有哪几种

一是肉身舍利:就是佛道高僧,修行到一定境界后,他的身体圆寂后会肉身不腐,并且被涂上金粉供奉起来。在距离云居寺不远的上方山的华严洞中,现在就保管着一具成为肉身舍利的高僧遗体。当我们临近洞穴的时候,就会有

授记的种类

授记的种类。(一)《首楞严三昧经》中说,有四种:1、未发心而与授记这是说有众生虽然往来于五道之中,但是诸根猛利,又好乐佛法,所以就先为之记别,说经历多少劫后会发菩提心,然后证得无上菩提。2、发心即与

十波罗蜜的种类

檀那波罗蜜梵语檀那,华言布施。运心普周曰布,辍己惠人名施。经云:菩萨为令众生心满足故,内外悉舍,而无所著,是名檀那波罗蜜。(内即内身,谓头目身命等;外即外财,谓金银财物等也。)尸罗波罗蜜梵语尸罗,华

常说的佛教三宝有哪些种类

通常所说的三宝,多指住持三宝。所谓住持,即传承并弘扬佛法,使其在世间薪火相传。其中,以佛像为佛宝,经书为法宝,现前僧团为僧宝。佛陀灭度之后,佛法主要依住持三宝得以流传。须知,住持三宝虽不是究竟意义上的

佛教羯磨法的种类

羯磨(梵语:karma),也译为羯摩,拼音为jié mó,是佛教术语,僧团的制度,在结夏安居,布萨诵戒之后举行,类似于民主制度中的投票表决。负责举行羯摩仪式的上座比丘称为羯摩和尚。在佛教中,既是“作持

金刚杵的形状种类

相信诸位师兄对于金刚杵是不陌生的,我们在很多的影视剧作品中也是经常听到金刚杵的。不过在佛教中,金刚杵象征着所向无敌、无坚不摧的智慧和真如佛性,它可以断除各种烦恼、摧毁形形色色障碍修道的恶魔。不过金刚杵

佛塔的种类

按层级分:三十七重塔﹑十七重塔﹑十五重塔﹑十三重塔﹑九重塔﹑七重塔﹑五重塔﹑三重塔等。按形状分:方塔﹑圆塔﹑六角形塔﹑八角形塔等,另有大塔﹑多宝塔﹑瑜祗塔﹑宝箧印塔﹑五轮塔﹑卵塔﹑无缝塔﹑楼阁式塔﹑

佛塔的种类与作用意义

塔是一种佛教建筑,所以也称佛塔。塔最初产生于印度,他是埋藏佛舍利的纪念性建筑,把佛的舍利埋藏于地下,在它的上面堆筑出一座半圆形的土堆,外面用石材包砌并有雕刻装饰,名称为“Stupa”,翻译为“塔波”或

除了佛顶骨舍利,舍利还有什么种类

佛陀真身血舍利舍利是梵文,意为骨身,或灵骨,或谓坚固子。在佛教中,舍利通常指佛陀,高僧圆寂后遗留下来的身骨,头发或遗体,火化时结成的结晶体,它作为佛教的圣物而受到尊崇。舍利有身骨舍利和法身舍利之两种。

佛教法器之一天盖的种类介绍

关于天盖的种类,在堂内诸尊头上悬挂,以示庄严的天盖称为“佛天盖”;而悬挂于礼盘上导师头上的天盖,或密教阿闍梨行道或葬仪等导师头上的大伞,则称为“人天盖”。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继续看看吧!天盖的种类关于天盖

禅学的主要种类

禅有不同层次或等级。禅主要是佛教内的,也有佛教外的,即俗世禅。《楞伽经》中分为四种禅,一是愚夫所行禅,即执有法不空而行禅。二是观察义禅,即于定中对义谛作静虑之禅。三是攀援如禅,即圭峰宗密禅师所说“欣上

禅定的种类之静虑

禅定的种类很多,《瑜伽》卷十一《三摩多地》中归纳为四类,即静虑、解脱、等持、等至。静虑,为梵语“禅那”之汉译,即于一所缘境系念寂静、正审思虑之意。静虑有四种,通常所说的四禅。(一)初禅,离生喜乐。即离

果报的种类有哪些

不论是行善或为恶,都有一定的果报。果报的变化和大小轻重,不像世间上做买卖一样,可以秤斤算两的。真正果报的因缘和变化,只有伟大的佛陀最清楚,所以说果报是不可思议的。果报的种类有四种:异熟果、等流果、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