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庙里这三尊佛是谁?
2025-01-25 08:42

三佛组合的历史

目前留存的我国早期的佛造像,无论是石窟中还是金石造像,都是以一佛为主尊。主尊一般为释迦牟尼佛、弥勒佛、阿弥陀佛,胁侍一般有弟子、菩萨、天王等。直到现在,有的寺院中还是只供一尊主佛。

最早的三尊像如何布置,记载缺乏,难以详考。只可从现存古刹遗物中见其一斑。如唐大中十一年(857),五台山佛光寺佛殿存有佛像一堂。主像共五尊,各有胁侍五、六尊。中尊为释迦,趺坐在长方形须弥座上。左次主像是弥勒佛,垂双脚,各踏莲花一朵。右次主像是阿弥陀佛,趺坐在六角须弥座上。在外两侧的主尊是观音和普贤。(梁思成《记五台佛光寺的建筑》见《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第五、六期)。此种配置,为唐代留存的格式。可见这时已经有三佛并为主尊的情况了。 这里的“三佛”是:释迦牟尼、弥勒、阿弥陀佛。

自宋代开始,大殿供佛开始有文献记载,一般也是以一尊佛为主。不过,这时较大佛殿也供三尊,所谓三佛同殿。此时或以弥勒为中尊,以释迦、弥陀位于左右,如宋杭州金刚宝乘寺及开封殷圣禅院等处皆是。或以释迦佛为中尊,以弥陀、弥勒位于左右,如天台山国清寺、大慈寺(唐修禅寺)、泗州乾明禅院、开封太平兴国寺、五台山真容院等处皆是(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卷一、 三、 四、 五)。又有释迦、药师、弥勒为三尊,则以药师代替弥陀坐于左位(东方),如宋契嵩《漳州崇福禅院千佛阁记》所载。(《镡津文集》卷十二)

可以看出,这时三佛的组合和座次都比较多样。这种情况反映了当时佛教信仰的重点比较多元化,也是佛教文化在和汉民族文化结合时体现在建筑和造像中的文化磨合。宋、辽时代的大殿也有供奉五佛和七佛的。

朝鲜金刚山三佛摩崖造像。中为释迦牟尼,左弥勒右弥陀。这是元占领高丽时期的造像。

直到明代,三佛的组合变得更加条理化,逐渐固定了下来。一般有三种组合,分别为:三方佛、三世佛、三身佛。

三方佛

又称“横三世佛”。这三佛分别是:释迦牟尼佛居中,左手药师佛(东),右手阿弥陀佛(西)。这三佛是按照空间方位论的。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教主,药师佛是东方琉璃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净土的教主。这样按照方位供奉的三位佛在大殿里,符合佛教的空间观,也体现了对东西两大净土的追求。这在当时是很多寺庙的选择。

三尊佛像的面容都是一样的,唯一可以区别的就是佛像的手印。一般情况下,中间的释迦牟尼佛是为说法印、触地印(降魔印)或定印;东侧的药师佛一般双手或单手捧一药钵盂、或宝珠、或宝塔;西侧的阿弥陀佛单手或双手捧一朵莲花台,表示西方接引。但有时因为年代久远,佛像手中捧物会缺失。

三世佛

又称“纵三世佛”。这三佛分别是:释迦牟尼佛居中,左手燃灯佛(东),右手弥勒佛(西)。这三佛是按照时间顺序论的。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教主,一般做说法印,表示在宣布教化。在未来会有弥勒佛降生,因此弥勒佛是未来佛,早期的弥勒以垂足坐为经典姿势,后代统一为跏趺坐,未来弥勒将于龙华树下三次说法,因此也做说法印。燃灯佛也称定光佛是过去的一位佛,他曾为当时还是菩萨的释迦牟尼授记,预言他将成佛。燃灯佛代表着过去诸佛,他双手结定印,表示已经进入涅槃。

三世佛的排列顺序应以左手为过去佛,但后世也有混淆。另外,过去佛的定印和阿弥陀佛的九品印也多有混淆。这都造成了纵横三世佛难以分辨。

三身佛

三身佛分别为: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居中,报身佛卢舍那佛居左,应身佛释迦牟尼佛居右。

毗卢遮那佛又称大日如来,表示将佛陀所说的真理加以人格化而形成的真理佛,就是法身。卢舍那佛是报身佛,又译为受用身,又称为等流身,是从法界等流而来的佛身,亦即等同法界而流入的理想佛身之谓。应身佛释迦牟尼佛,又译为化身佛,又称为应化身,表示随缘教化各种不同的众生的佛身。这与报身相同,并不是遍历三世十方、普遍存在的完全圆满的佛身,而只是在特定的时代与地域、配合着特定的对象、在特定的时处、为了救度特定的人所出现的佛陀。

中间的毗卢遮那佛是佛教密宗信仰的主尊,一般头戴宝冠,双手结法界定印或智拳印。

End

不生病的秘诀,就这三个字!

不生气就不生病  人的情绪的不稳定,和负面情绪的多发,和身体某些功能的失调,脏腑功能有些紊乱,气血循环不大好等有关。所以,当你情绪出现问题的时候,有可能就是身体健康问题的反映。相辅相成的,要防微杜渐不

具备这三种心必得往生

问曰:今欲劝人往生者,未知若为安心起行作业,定得往生彼国土也?答曰:必欲生彼国土者,如《观经》说者,具三心必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所谓身业礼拜彼佛;口业赞叹称扬彼佛;意业专念观察彼佛。凡起三业

避免这三十三种不清净的布施

避免这三十三种不清净的布施◎海 涛《毘耶娑问经》记载佛为毘耶娑仙人说有三十三种不清净(染垢)布施,佛弟子也应该了知、避免:一、以歪曲的心理、颠倒的见解、无纯净发心施众生财物,这不是佛教的布施。例如有人

拥有这三种能力助你正念正行

◎ 贤 宗1.专注当下的能力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不足。缺陷不足并不可怕,懂得对自己时时进行反思、修正与升华才更为重要。我们打坐时,可以静下心来,对自己性格上的短长进行反思:我是常常

修道要明理,至少这三条得搞明白!

修持并不是说什么都不管,告诉意守小腹就意守小腹,让炼小周天就炼小周天,让静坐就静坐,它更要明理,要用智慧,才能往前走。所以人比大象更有本事,尽管人没有大象的力气大。要明理,就应该需要研究些什么?一、明

修行千万不要盲修瞎练 要抓住这三个点

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以佛祖的言教作为我们修行的理路,这一点要切记。禅宗讲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虽不立文字但也没有离开文字,它是教外别传,有的大德说是教内真传,教内真传的意思是:佛祖千经万论

这三种人 即使天天念佛也不得往生!

或有人问:今天看见世间念佛的人多,而能往生西方成佛的人少,这是为什么?这里有三个原因:一、口虽念佛,而心怀不善,因此不得往生。奉劝世人,既然念佛,就要依照佛的教导行持,要积德修福,要孝顺父母,要忠事君

这三个时辰一定要睡觉,否则一身病!

睡眠应该顺应自然规律。按时睡眠,就能调养精、气、神,也会远离疾病。若要养好精、气、神,必须注重子、丑、寅这三个时辰的睡眠。子时睡好觉:养胆中医讲养生,就是要人们每天按人体的本性去做,什么时间做什么时间

《菜根谭》:对待这三种人,无需和颜悦色

不是每一个人都值得珍惜,不是每一段时光都值得铭记。生活就像一个大的困兽场,人人深陷其中,挣脱不得。我们在时间长廊中遇到很多人,有人相遇,有人别离,有人相逢一笑,有人反唇相讥。不是所有人都配的得上你的真

学佛也有方便法门?做到这三点就够啦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来研究食谱,虽山珍海味之名纵横满纸,如何

吃饭谨记这三点你会更健康

您是否被铺天盖地的养生信息搞得无所适从?怎么吃才能不生病,少生病?人的精神也和身体一样需要吃东西吗?严格素食,并且过午不食的佛家是如何看待吃饭这件事的?2017年3月22号,曹山宝积寺住持、曹洞佛学院

这三种茶,堪称糖尿病的克星,谁都喝得起

在日常合理膳食过程中,广大糖友常常过分专注于如何吃得健康,对于如何喝倒是比较缺少注意。  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三款非常经济适用、且降糖有果效的日常茶品。一、山药茶  山药本身具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降

佛说:供这三尊佛,功德最满

第一尊佛:供家里的佛。我们人人家中,都有两尊佛,这是很多学佛人,经常忽略的,佛早就告诉我们,家里的父母,才是真正的活佛,与其千里烧香,不如在家敬养父母,所得福德更多。家里的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佛法

庙里这三尊佛是谁?

三佛组合的历史目前留存的我国早期的佛造像,无论是石窟中还是金石造像,都是以一佛为主尊。主尊一般为释迦牟尼佛、弥勒佛、阿弥陀佛,胁侍一般有弟子、菩萨、天王等。直到现在,有的寺院中还是只供一尊主佛。最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