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辟谷2024-12-18 09:16
古今中外,辟谷悟道、辟谷毅志的不乏其人。许多名人志士因此而顿悟,因此而成就一番事业。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名悉达多(意为释迦族圣人),被称之为佛陀(意为觉者)。佛陀原是净饭王的儿子,为了得道成佛,他曾苦行六年,日食一豆一麦。最后,在菩提树下经过七天七夜的苦思冥想,终于悟得四谛十二因缘之道。佛主的辟谷悟道,至今还在影响着他的弟子,每逢初一、十五,信徒们要吃斋念佛。
我国的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很早就分别提出了恬淡无欲,回到婴儿状态;节饮食,养正气,轻富贵;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养心莫善于寡欲的主张。不仅如此,他们还经常使自己进入辟谷状态。
西汉张良晚年曾闭门谢客,专心于辟谷。《史记》记述:留侯性多病,即导引不食谷
唐朝宰相李沁经常绝粒以养生。唐明皇也是深谙辟谷之理的,并自行辟谷辟谷服气。
大诗人白居易活了七十五岁,在唐代诗人中是极其少见的。白居易的长寿得益于休粮清肠。他有个朋友坚持辟谷养生。为此,他写诗道:仪客白皙上仙郎,方寸清虚内道场,两翼化生因服药,三尸饿死为休粮。他自己力行辟谷后体会到:自觉心骨爽,行起身翩翩。始知绝粒人,四体更清便。初能脱病患,久必成神仙。
苏东坡也十分注重节食养生。他认为淡而有味、淡而轻身、淡而益寿。还在《辟谷说》中记述道:一人堕入洞中不能出,效龟息,遂不复饥,身强力壮。后,卒还家,不食。
近代学者李叔同曾因神经系统疾病,痛苦不堪。为此,他到西湖的大慈山坚持三周的绝食疗法。这一方法,不仅治愈了疾病,还使其有如脱胎换骨一样感到身心愉快,明心见性。从此,归依佛门,法号为弘一而名闻天下。
吕祖:欲长生,腹中常清,欲要不死,肠无渣滓葛洪:《抱扑子》作者:长生要清肠,不老须通便。
苏联科学家柴可夫:在我看来,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现,就是使人经由合理的辟谷而变得更年轻,我85岁,并为身体灵活而感到骄傲。
莎士比亚曾说过:食欲是人类心中的一匹恶狼。因为要修炼心灵,就必须节制食欲,这位大文豪也曾多次辟谷。
富兰克林把节制放在十三项美德的第一项,在他看来,过犹不及,人生永远是平衡的哲学,会节制的人,才有健康的身体和幸福的人生。
印度的圣人甘地,一生中辟谷了无数次。当他70岁高龄时,还曾经一次辟谷70多天。
前苏联大文豪托尔斯泰说:当我们的身体成为被宰杀动物的活动坟场时,我们怎能期望这个世界能有理想的地方?他身体力行以辟谷来养生,并对辟谷给以了很高的评价:辟谷不只是健康,更是灵魂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