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石雕佛像
2024-10-27 11:12
◎桐 易
中国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历朝历代的佛造像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以至世界各大博物馆中无不给予中国的佛像以重要的位置,早期中国佛像流失甚广,今日已是私人收藏和拍卖场上的重戏。石雕造像是一种迷人的艺术,那些形神兼具的佛与菩萨的形象,仿佛亿万年前就藏在山石之中,直到有一天被凿去遮蔽才显露于世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华夏大地上的兴盛时期。佛寺大量出现,信佛之人不断增加,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百姓,甚至一些儒生都开始信佛。唐代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兴盛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南朝梁武帝信佛,在他的推动下,佛法在南朝盛极一时。梁武帝身体力行,虔诚拜佛,日一蔬膳,过中不餐,他还诵经讲学,撰写文章。在北方,统治者更加支持佛教发展。悲天悯人,志向宏大,中国的四大石窟全部开凿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使佛教艺术蓬勃发展,石雕佛像艺术更是在世界光辉耀眼。
北朝时期,北方提倡石刻,南方禁立石刻,形成对比。北朝石刻从形式上来看,直接刻凿于山崖石壁谓之摩崖,撰文刻石埋入墓穴谓之墓志,刻石记事谓之碑碣,造像附题的铭文谓之造像。摩崖、墓志、碑碣不光北魏时期存在,唯独造像,于北魏之际的数量和成就居于巅峰。
佛教历经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伴随着中国大一统王朝的重建而独立发展并直抵高峰,在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重要作用。中国文化一向以忠孝伦理道德为中心,大到社会秩序,小至家庭关系。佛教为了获得发展的需用,由沙门法果解决了拜佛与忠君的关系,孝的问题也顺应而解。佛社造像把崇佛与儒家忠孝思想合而为一,既可以达到崇佛,又可以尽忠尽孝。龙门石窟的诸多造像,都是将为皇帝祈愿和为祖先邀福结合起来的实例,说明了佛教及佛教艺术逐渐接受儒家忠孝伦理思想的影响,求得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时至今日,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现今常见的来自于佛教的语汇就有五百多个,如现在、单位、爱河、烦恼、浩劫、宿命、随缘等。
我们要提一下北魏都城洛阳的总设计师蒋少游。
蒋少游,乐安博昌(今山东博兴)人,北魏著名的建筑家和雕塑家,多才多艺,天下闻名。少年时,作为刘宋王朝的亡国奴,被鲜卑族的北魏政权俘虏到平城(今大同)服役,因为才华出众,受到了文明太后和孝文帝的赏识,当上了朝廷的小官。孝文帝一心要汉化改革,去除鲜卑旧制,蒋少游坚定地站在了皇帝一边,为其制定褒衣博带服装样式,并推行到全国。
公元495年,孝文帝将北魏都城从平城迁移到洛阳,蒋少游摹仿中原传统文化设计,营建北魏新都。在蒋少游、丘穆陵亮、李冲等人的努力下,北魏洛阳新都既改造了汉魏洛阳旧城,又新建了外城,宏伟壮观,布局整齐,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蒋少游还主持建造了其高不闻鸡鸣狗吠之声的静轮天宫,高20余丈的白台,高达千尺的九层佛塔,这些建筑都具有一定的工程难度和工艺水平,可惜的是全部湮没无闻了。
公元501年,将作大匠蒋少游去世,朝廷为了寄托哀思,追赠他为龙骧将军、青州刺史,谥号质。蒋少游的墓葬,今天也难寻踪影了。
南北朝时期,宋齐梁陈四代因为偏安江南,还有陵墓保存下来,目前有遗迹可考的帝陵有13处,南京有陈、宋帝陵各3处;丹阳有齐帝陵5处、梁帝陵2处。这些帝陵,今天只剩下一些石像生、石柱和石碑残存。
值得一提南朝萧景墓的石刻,该墓葬的石像生辟邪因其高大雄伟、姿态飘逸,有虎踞龙盘之象,故而成为南京市的市标。
摘自《光明佛坛》
End
佛像和佛经可以下载到手机里吗?◎正如正如法师答:当然可以,但一定要恭敬虔诚。恭敬虔诚,才有功德利益。立佛像、瞻仰礼拜佛像的意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见贤思齐,向佛菩萨学习。也是信仰者向佛菩萨学习的一
◎ 梦 参【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前面讲的是世间,对待病苦穷人的功德,讲的是悲田,现在这是敬田。假使说未来世的这些国王,乃至于婆罗
◎ 桐 易中国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历朝历代的佛造像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以至世界各大博物馆中无不给予中国的佛像以重要的位置,早期中国佛像流失甚广,今日已是私人收藏和拍卖场上的重戏。石雕造像是一种
真禅法师道场成就心自妄,未来尘世妙难思。朱笔点开正法眼,乾坤处处尽蒙春。兹者欣逢上海慈修庵,大雄宝殿重修落成,并敬塑全堂圣像,功德圆满。择於今日良辰举行开光典礼。山僧应邀参与胜会,敬为本师释迦牟尼文佛
佛像是木石所造,人心却不是木石。把它当做木头,它就是木头;当做佛像,它就代表着无上的悲智。建造寺庙、塑立佛像、供养宝藏等,都是历代大护法、大居士之力,用以表达内心的信仰。国外最好的东西都用来建造教堂,
2017年1月8日,路千方,河北省井陉县天长镇北关村一名普通农民。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千年庙宇及佛像的看守者。30多年前,路千方从母亲手中接过巡护千年摩崖佛像庙宇的重任。从20多岁的青年,到满
佛像的各种手势代表佛像的不同身份,表示佛教的各种教义,是具有印度特点的人体语言,表达的含义极为丰富。常见的有说法印、无畏印、与愿印、降魔印、禅定印5种,即释迦五印。手印形式可有多种变化,尤其是密教手印
碧落寺位于晋城市西北约7.5公里处的泽州县巴公镇,南连氏村东。它背靠碧落山,面对万松岭,坐北朝南,依山而筑,是古泽州境内创建时间最早、建筑规模最大、声望最为显赫的寺院之一。据石窟西窟外石阶旁题记,寺始
禅宗有一个著名的公案,《五灯会元》卷五记载--师至慧林寺,遇天大寒,取木佛烧火向。院主呵曰:何得烧我木佛?师以杖子拨灰曰:吾烧取舍利。主曰:木佛有何舍利?师曰:即无舍利,更取两尊烧。这个公案故事是说,
佛像是木石所造,人心却不是木石。把它当做木头,它就是木头;当做佛像,它就代表着无上的悲智。建造寺庙、塑立佛像、供养宝藏等,都是历代大护法、大居士之力,用以表达内心的信仰。国外最好的东西都用来建造教堂,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著名的艺术表现形式,既在藏传佛教上有重要的意义,又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对于藏传佛教僧尼以及信奉者来说,唐卡乃是修行时必不可少的用具,礼拜唐卡可获功德,同时也要通过观看唐卡,引
佛像,即佛陀造像,为住持三宝之一,象征佛宝。关于佛像起源,《增一阿含经》记载:释尊在世时,曾往忉利天为母说法,三月未还,信徒优填王与波斯匿王思佛心切,各以牛头栴檀与紫磨金塑佛形象,用以供奉,见之如对
真身佛像是指出家僧人死后其肉身不腐,而被当做佛像供奉起来。一般其表面都会贴上黄金,也叫全身度舍利。最著名的真身佛像就是唐朝时的禅宗六祖慧知能大师。 出家僧人死后其尸体不经道过真空等特殊处理而保持不腐
无上尊药师琉璃光王 七佛本愿功德念诵仪轨供养法载,尊左手执持药器(又作无价珠),尊右手结三界印,尊身着宝佛衣,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台,台下有十二神将。此12神将誓愿护持药师法门,各率七千药叉眷属,在各地护
根据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所译《虚空藏菩萨经》,虚空藏菩萨摩诃萨 为“一切香集”佛国的大菩萨,已从释尊 那里听闻受持无上甚深妙法,据经文记载:这一佛国在我们太阳系西方离我们地球有八十恒河沙世界之遥的地方
相信很多人都是听说过虚空库菩萨的,而其实虚空库菩萨和虚空藏菩萨是同一位菩萨,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满足世间一切如法持戒者的善求
1佛像的朝向佛菩萨像一般只要不正对着厕所门或者卧室门一般都无大碍。正对着厕所或者卧室对于佛菩萨来说都是一种大不敬的表现。因为厕所作为一个家庭主要的排污场所,厕所里的污气是很重的。卧室作为平时睡觉的地方
西方三圣又叫阿弥陀三尊,他们分别是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他们有各自的代表意义:阿弥陀佛是表无量光明,无量的寿命,无量的功德;观音菩萨是表大慈悲,宇宙的大慈悲;大势至菩萨是代表喜舍。那么,正
菩萨佛雕像,放在家里也是增加我们信仰信心的一种方便法门。不过若放在家里,切记为了保持恭敬心和对佛菩萨的敬仰,有三个地方是不可以的,一是卧室(有男女情爱)、厨房(有油烟污浊)、厕所(臭气污秽),所以最好
南朝的僧官制度直接承继东晋,但又适应南朝政治的特点和佛教发展状况,而有所发展和变化。僧官分中央、地方和基层三级。中央僧官是统领全国佛教事务的最高一级僧官,官衙仍称僧司、僧局或僧省,大概由皇帝直接统辖,
千手观音菩萨也称做千眼千臂观世音,千手千眼观世音。佛教经文讲解,千手观音菩萨有一千只手臂,没只手掌中又各一只眼睛,所以又有一千只眼睛。他的千眼能遍观世界,千手能遍护众生,是一位渡济众生的大慈悲菩萨。千
关公是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中的关羽,在明清之际被追封为关帝财神和道教四帅之一,同时在佛教关公也是被称为伽蓝神,那么,你知道作为佛教伽蓝神的关公摆放有哪些讲究和禁忌呢?神位安放位置是否合风水,是影响非常
《庐山记》卷一记述庐山乾明寺供有张僧繇所绘的卢舍那佛像。《广清凉传》卷中记载,五台山瑞相殿北十三重大佛殿中安奉卢舍那佛像,其四周并雕有一万尊菩萨像。◎附∶《佛菩萨圣德大观》〈卢舍那佛〉条依照智者大师的
问:近不印送佛像单张。未始不善,无奈受之者未必皆敬,其中不免亵渎。亵渎固有应得之咎,而施与者恐亦难辞其责。未审是否。范古农答:佛像固应施与能供养之人,施者自应慎出之也。无已,则于像纸角上注[自己不供转
问:佛像何时创造,造者何人。范古农答:佛在世时,往忉利天为母说法,优填王不见佛容,渴想无已,欲以栴檀木刻佛像而供养之,目连尊者知王心意,乃摄三十二匠往彼天宫,瞻视佛容,而为雕作,三返乃成。此为世间有佛
佛没有规定必须对佛像供养和按什么仪轨供养。但佛灭度后,见佛像即如见佛,所以供养佛像即是供养佛。如何供养佛在佛经中有记载,例如《金光明经》中讲供养诸佛菩萨宜用种种香、种种花、种种衣具、上妙饮食等等。《普
唐朝宪宗元和年间,天然禅师云游四方。“天然”是丹霞的法名,当初他投奔马祖时,还未参礼,便骑坐在圣僧塑像颈上,马祖说:“我子天然。”由此丹霞也称为“天然法师”。有一年冬天,天然法师来到了洛阳城南的龙门香
1. 金刚界曼荼罗和胎藏界曼荼罗都以大日如来为主尊,但大日如来的形像和姿态在这两部曼荼罗中略有不同。2. 金刚界大日如来跏趺坐,菩萨像,头垂发,上半身戴着手镯、臂钏、璎珞等装饰品,手结智拳印,即左手食
东晋佛教界人士曾经译过《戒德经》一卷。最早记载这一经名的隋费长房的经录云:戒德经一卷或云《戒德香经》。该经由孝武帝世,西域沙门竺昙无兰,晋言法正,于扬都谢镇西寺兰取世,要略大部出。唐智升曰:戒德香经一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的佛教学派?南北朝时期,众多学派的出现成为佛教中国化进程中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它们从不同的理论方向推动了中国佛学的完形。在译介佛教经论的同时,中国僧人开始倾心于对佛教义理的探究。
《地藏经》中讲到,塑造地藏菩萨形象可得大福利,不但享受天福,而且下生人道,还能成为人王,乃至闻法得究竟解脱之大利。为什么造佛像会得到如此殊胜的功德呢?儒家讲:“人之初性本善”,后来荀子又提出:“人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