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念佛,心态一定要正确
2024-11-08 13:24

信愿念佛,资粮具足,唯说弥陀本愿海。师父在修行上经历了许多转折,而这些转折与磨练也更坚定了她的信愿。师父初出家时,拼命念佛,她说:那时候在拼昼夜二十四小时念佛,一直拼的时候,因为我病已经这么严重了,死在眉睫,真的会紧张。我很害怕不能往生,睡觉的时候,都不太敢睡。真的是睡觉都要提高警觉,比以前值班还要紧张。自己生死交关的时候,那种紧张,我也实在不会形容。对佛,愿力、信力要是不够,碰到那个节骨眼,实在很恐怖。

后来,师父在修行中渐渐体会出,念佛的心态要对,必须以感恩的心、有信愿的心来念佛,每一声佛号都是涌自感恩、信愿的心,而不是用多少句佛号来跟阿弥陀佛交换往生。师父的开示中说到:有机会读经,要知道佛真正的意思。不可在读经时断章取义,取几个重点,在这几个重点上执着、领会,这很容易产生偏差。如信愿行,自己偏到行去,然后就在那里计较佛号到底要念几声、念几句,念得很紧张,一点法乐都没有。然后才又担心说:糟糕!我都没有一心不乱,我是不是不会往生?结果就是因为行不好,以至于连信都没有,这就是偏差。没有体会到佛真正的意思--佛要你去极乐世界做什么?你自己为什么要去极乐?佛为什么要你去极乐?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佛的大慈悲是没有理由的,只是希望你安乐!只是一心一意要救度你!同样是信愿念佛,如果观念对了,心态对了,就很轻松愉快;否则的话,连念佛这么舒服的事情都会变成压力。

师父仔细参究各种净土经典,发现玄奘大师翻译的《阿弥陀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的一段经文,阐述了重要的义理,从经文中可见,是由于阿弥陀佛慈悲加佑,才令临终的人,心不颠倒昏乱,正念分明,随佛往生。《悲华经》的经文,对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描述得更详细。这两段经文,师父曾一再强调,一再开示。师父亦常引用蕅益大师《弥陀要解》的话: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与大家共勉。而师父的录音带毛毛虫变蝴蝶及此一系列的书,就是教导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检讨自己的信愿。

师父在病中经历种种病苦和折磨,切身体会到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救度众生的伟大和亲切,所以她一生中最大的悲愿就是弘扬弥陀大愿,作阿弥陀佛的广告员--广告阿弥陀佛的各种好处,帮助众生念佛往生西方,永离众苦。师父曾在火车上大声念佛,只为了要让同车的人听闻到这句佛号,而能够一经于耳,假使百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有位居士曾说:道证法师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句话确确实实道出了师父的心声。

End

把精进努力放在正确的地方

◎ 明 一祖师们在《禅关警策》里面记载了很多他们用功的情景。佛陀也在各种经典里面一再强调要我们精进,比如在《大方广宝箧经》中说:菩萨所有善方便业,皆由精进而得成办。等等。而在《离睡经》中更是教导我们要

修行或做事应断除的两种心态

少闻浅学无智者,急躁从事如涌潮;随心所欲乱身心,此乃放逸之过失。孤陋寡闻、学问肤浅无智者,其性情急躁,做起事来就像涌潮一般随心所欲,并因此而扰乱身心,此亦为放逸之过。有一种人虽然对佛法闻思比较少,所学

贵在正确认识自己

贵在正确认识自己◎ 胡桂勤 近来读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先生所著的巨人三传之一《米开朗基罗传》,深深地被其中的一个故事所吸引。这个故事的大致情节是这样的:公元1500年,意大利佛罗伦萨采掘到一块

刘素云:正确摆正干活与学佛的关系,不要学偏差了!

有同修老跟我说:学上不上?公司办不办?家里的事管不管?我回答这些和你念佛成佛一点干涉干扰都没有。是一不是二,什么都不管了,什么都放下了,那不叫放下那叫放弃。一字之差,意义大不相同。一说我要学佛了那就都

四种方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觉醒法师为了凝聚人心、摄受众生、开发智慧,佛陀提出了四种方法,指导人们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这四种方法被称为四摄法。1.布施摄,指以不怀任何回报的心向众生传授真理与施舍财物。布施,不光是指钱财、物质、

保持不求回报的心态

◎ 罗 金你总是期待别人为你做些什么吗?或是,经常质疑自己付出那么多,却为何没有人愿意为你付出吗?很多人以为自己对别人有所付出,别人也理应为我们付出。只是,有时候就算收到了回馈,却还是达不到自己所预期

心态若兰,意志如水

一、兰居幽谷,虽孤独亦芬芳,不争不抢,此乃一种淡泊;梅开偏隅,虽寂静亦流香,不愠不火,这是一种优雅;水滴顽石,虽遇阻而不滞,不疾不徐,这是一种坚韧。人就一辈子,别指望来生。心态当若兰,凡事都能看得通透

如何摆脱颓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安法师大学生甲: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很不满意,学习不上进,整天生活很颓废,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后悔。我知道这样不对,也打算改变,可我总是发现行与心不一,十分无奈。特此想请教您,我该如何

发心正确不怕没回报

发心正确不怕没回报达真堪布我们经常说,发心重要,发心正确就行了。如果你有一个正确的发心,吃喝玩乐都是修持的方法,行住坐卧都是修行的过程。我们上班工作的时候也是,发一个好心,跟周围的人结个善缘,自己尽心

正确称呼佛教出家人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个在家居士,乃至出家人,对于出家师父的称呼方式,皆有佛门中的规矩。因此身为佛弟子,都应该知晓对出家师父适当而得体的称呼法,方能彰显内心的恭敬,从而得到佛法的利益。一般我们称呼

笑口常开,心态常好

笑口常开,心态常好◎ 刘江川英国有句谚语:一副好的面孔就是一封好的介绍信。面对他人,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微笑既能展现自己的友好、热情,更能显示一个人的自信、教养,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在对方的心灵中投下

修行是调整心态,而不是挑选法门

达真堪布修行,就是在生活中、工作中,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心,调整自己的心态。现在我们这些人学佛修行就像到了超市似的,挑这个,选那个。今天觉得这个好,学一学,过几天又不行了,又扔了,又选一个。学佛修行哪有

正确高效的睡姿“吉祥卧

肾虚的人要想身体快速恢复健康,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以正确的睡姿,在最高效的睡眠时间段入睡。因为中医养生学认为: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睡补是天补,是第一大补药,比吃

想赚钱要有正确的发心

想赚钱要有正确的发心达真堪布现在很多人都说,我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的事业,但都只是在嘴上这么说说。没有看破没有放下的时候,真正要做到很难。如果你完全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的事业,这样你在精神上不会有压力

正确面对苦

◎ 乐 根(1)调整看待苦的心态面对苦,人们习惯的反应就是厌恶和逃避,但是这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必须调整看待苦的心态。第一,要勇于面对现实,如果问题还有解决和处理的方法,就根本不必生气;但如果问题已

正确认识佛教

◎ 楼宇烈现在有很多人想了解佛教,特别是想了解禅宗。其实对于禅宗大家常常觉得把握不定,因为关于禅宗的许多公案大家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也不知道禅宗应该怎么样来修证,怎么样才能了脱生死,怎么样才能明心见性

正确阅读经典

◎ 印 光至于阅读经文,如果想作法师,为众人宣扬佛法,应当先阅读经文,再看注疏。如果不是精神充足,见解过人,没有不是徒劳心力,虚丧岁月的。如果想要随分亲得实际利益,必须至诚恳切,清净三业。或者先端坐片

念佛的几种心态

念佛的几种心态◎ 大 安我们开始念佛,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念佛?我们常常讲发心,要发什么样的心?一个念佛人要发四种心:第一是惭愧心,第二是欣庆心,第三是悲痛心,第四是感恩心。怎么叫惭愧心呢?我们没有学

念佛,心态一定要正确

信愿念佛,资粮具足,唯说弥陀本愿海。师父在修行上经历了许多转折,而这些转折与磨练也更坚定了她的信愿。师父初出家时,拼命念佛,她说:那时候在拼昼夜二十四小时念佛,一直拼的时候,因为我病已经这么严重了,死

元音老人:打坐的方法_如何打坐_打坐的正确姿势与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心地法门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即嘴唇微动持咒,不出声。因为出声念咒伤气,默念伤血。我们修法首先要注意身体,不能把身体弄坏,所以打坐、修行要把身体保护好。但是坐到种子翻腾、心里烦乱、坐也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

◎ 济 群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一偈颂揭示了事物的内在联系,破坏大自然,和大自然对立,无疑会使人类自取灭亡。千百年来,人类依赖自然的给予生活,与此同时,对大自然的探索也始终

和正确的人在一起

和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