倓虚法师九二零年,我和禅定和尚,离观宗寺,一块回北方,预备到北京去请藏经,路过营口。那时我的家眷还住在那里,我到营口时,住到佛教宣讲堂,那里边的人,都是我在家时的老朋友。我走之后,原来开设的那间小药铺
梦参老和尚【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过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经险道。是人先当念地藏菩萨名万遍。所过土地鬼神卫护。行住坐卧永保安乐。乃至
索达吉堪布很遗憾的是,许多人并不了解佛教的教义。尤其在汉地,经常有人打着佛教的旗号,算命打卦、欺骗民众,做各种不如法的行为,误导无数人以为这就是佛教。其实,佛教的精神,在汉文《大藏经》中完好无损地保存
◎ 圣 严人类的欲求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私自利的贪求,这种贪求会让人希望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所有的人,都归自己所有。这种贪得无厌的心,如果不加以调整,很可能会发展到欲无止境、欲壑难填的地步,尤其是在
痛苦的来源是自己◎ 净 界这世上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就是你自己!心生种种法生。我们凡夫众生,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心中一定会出现相状,因为有善恶业力,它就会出现各种相状。这个相状可能是安乐的、你欢喜的
承受痛苦磨练的人生才能升华◎ 叔本华舒适具有否定的性质,痛苦则具有肯定的特性。因此,一个人的一生是否过得充实和幸福,不是以他曾拥有过的快乐和享受为尺度的,而是要看他这一生承受痛苦的程度。只有承受住痛苦
慧广法师问:法师,我们怎么去理解无常呢?怎么去面对无常所带来的种种痛苦呢?慧广法师答:常听人感叹人生失意,这种挫败感很多时候正是对无常的体验。看看这世界,人们整天忙忙碌碌,无非为逃避无常,苦恼、挣扎那
◎ 希阿荣博佛经上把痛苦分为三大类:苦苦、变苦和行苦。所谓苦苦,就是显而易见、不折不扣的痛苦,比如身体和精神的创伤,病痛、恐惧、生离死别。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谁也不会把它们误认为是别的东西而想去追求、亲
面对痛苦本身就是偿还果报慈诚罗珠堪布遇到巨大痛苦时,相信因果轮回的人就会去思索:虽然我这辈子没有做错过什么错事,但痛苦不可能无因无缘地从天而降。每个痛苦都有一些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因为我过去造了罪,现在
◎ 容 通在佛的眼中世间的快乐都是痛苦,而我们众生因为太苦,所以世间的苦稍微轻一点,就觉得快乐,是一种傻傻的痛并快乐着。佛教说苦有三种,苦苦,行苦,坏苦。世间所谓的快乐,充其量也就是坏苦,乐极生悲,快
生 死 的 痛 苦◎ 达 照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首先,生死是痛苦的!凡愚众生,无论在时间方面,还是在空间方面,都不能得到绝对的自由;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社会,努力的结果,也都无
清净之爱--心存善念不求回报证严法师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一份很清净的本性,这也是佛陀所说的佛性;人人都有佛性,只不过被社会不良环境所污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心念来支配时间。有心利用时间,就会
一行禅师生命中充满痛苦,但它同时也充满了很多奇迹,像蓝天、阳光、婴儿的眼。痛苦不是全部,我们还必须去认识和体验生命中的奇迹,它们就在我们心中、我们周围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分钟。如果我们既不愉快,也不安详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吃到好吃的美食,或者遇到有意思的事情,总是会迫不及待地想要与人分享,很多学佛的人也是这样,觉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今生得遇正法是一件因缘殊胜的事情,所以总是迫切地想要,把佛法的智慧和慈
【经典原文】朋友之间有戏乐,大爱生于妻子中,嫌忌爱别离之苦,应如犀牛任独行。--《经集。犀牛经》【白话解】朋友中间交往有欢喜娱乐,妻子儿女身上有最感情深厚的挚爱。但最终会因生老病死等各种缘故而分离,他
人生中,快乐带给我们愉悦,痛苦带给我们回味。真正的快乐,我们很难记起,但痛苦却往往难以忘却。既然痛苦不可避免,我们又无法抗拒,为什么不学会面带微笑迎对痛苦的来临呢?时间会告别过去,痛苦会告别回忆,学会
什么是幸福?有人说,就是照看好这条命,安顿好这颗心。每个人都有一条命,一颗心。这条命是父母给的,也是我们在世上生活的基础,我们要保证它的健康。而身上的痛苦会影响生命整体的质量。这颗心是自己修的,我们得
网友:请教师父,有些人生活安逸却心灵脆弱,是因为要求太多,身在福中不知福吗?学诚法师:缺少信念,在苦难甚至困难面前便很容易倒下。网友:法师,最近总是容易陷入负面情绪里痛苦不堪,我才20岁,似乎陷入人生
儿时的无忧无虑、快乐、自在每个人都非常怀念,并且是一生的追求,但是,随着时间、年岁的增长,这些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是越来越少。为什么呢?寂天菩萨早已经说出了其中原因:愚人欲求乐,反行痛苦因。愚笨啊,本来寻
根据佛教的说法,人是由五蕴构成的,即色(意思是身体,包括五官和神经系统)、受、想、行、识。每天我们都有很多感受,有时候我们很快乐,有时候很痛苦,有时候很生气,有时候很恼怒,有时候又很害怕。这些感受充斥
所谓三恶道是指:地狱、饿鬼、傍生。这三恶道中地狱最苦,其次是饿鬼,再后是傍生。先说地狱。地狱分四:八热地狱、八寒地狱、近边地狱和孤独地狱。因为地狱犹如房舍,从上到下一个比一个环境恶劣,这就是我们俗称的
爱染明王梵名Rāgarāja,译作住于大爱欲与大贪染三昧之明王。金刚萨埵,或金刚爱、金刚王等菩萨所变现。爱染明王住于大爱欲大贪染三昧,是烦恼即菩提「爱欲贪染即淨菩提心」的象徵。大爱欲即大萨埵之三昧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