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欧阳竟无: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研究》支那内学院经版图书展览缘起
2025-03-21 06:50

支那内学院经版图书展览缘起

立国在端始,灭虏以全力。晋始之东也,有闻鸡起舞之精神;南朝驯至隋唐,国威振于殊俗。宋始之南也,赵构愚痴,贪位忘雠,寡廉鲜耻,民亦浸浸无气,遂使大好河山沦于夷狄。明始之东奔西突也,诸王非其君,弘光、永历之间又无其臣,民亦胥渐泯昏,遂使夷虏入关,数百载恣睢中原。

前车若此,今日何如?今之迁蜀也,非安之也,图抗战也,空前未有也。敌军胜人以猛烈之器,今之抗战坚决长持,胜人以不受尔汝之气。以器胜人者,将骄民怨,崩溃可期;以气胜人者,尝胆卧薪,精神无敌。是则今日入蜀,已端其始也。虽然,气之于人也,必充满于一身,全其体而无或亏缺,而后可作也。民各安其位,尽量发挥。譬如人身,农若筋骨,工为体肤,商犹脉胳,士其精魂。所以使一身部位尽量无亏以作其气者,则政府之责也。有力以资无力,有能以教无能,俾皆有独到之精神,蓬勃郁蒸,夫然后可以救亡,可以图存。

予,士也。予之所事,承先待后之事也。释迦以至道救世,承其后者事乃在于流通。迦叶、阿难,结集流通;龙树、无著,阐发流通;罗什、玄奘,翻译流通。自宋开宝雕版于益州,至予师杨仁山先生刻藏于金陵,为刊刻流通。先生之徂西也,付嘱于予曰:我会上尔至,尔会上我来,刻藏之事,其继续之。予小子顿首稽首,敬以将命,夙夜不敢康。师创金陵刻经处五十余年,予继支那内学院二十余年,合扬州砖桥一部分之版,殆将万卷。今之展览,仅支那内学院一部分,十之一二耳。夫以近八十年之经营,垂一万卷之铅椠,灰飞烟灭,未悉存亡,所留贻于此者,仅十百之于一二,甚可哀也。然此一二,从猛火烈焰中破空而来,剥之至极,硕果不食,亦可幸也。若据此烬余尽量发挥,充硕果之精神,驯至扶苏蔽亏日月,不又可庆乎?

履端于始,以作气也。树之风声,以致远也。暴露于人,以求助也。此予今日展览之意也。予何以尽量发挥以充其独到之精神耶?予宜黄人也,宜黄有儒者曰谭纶,明嘉隆时巡抚闽浙,石 垂钅 虑拔擢,得俞大猷与戚继光而大破倭酋。予不能执干戈卫社稷如谭襄敏,然友如陈铭枢,子如欧阳格。有执干戈卫社稷之责者,未尝不严夷夏之义而勖以大无畏之精神。若夫以继往开来之事共建邦家之基,住宁二十五年不出户庭,蛩巨不离有吕秋一,《藏要》成,教义明,图书聚,修绠得。今则《藏要》图书亦如经版,痛什百之存一二也,然犹有存也。内院之友散而之四方,若锡予、十力、幼南、叔吉、质夫、汉章,无论矣!其在于蜀,晞明精研,化中勤说,闿士笃护,文通、文畦、衡如、东明、芸生,质直之伦,虽致力未专,颇能直趋王路,为斯事辅。今将栖息江津,甄延英俊,讲学以刻经,以续古之人,此则精神之所在也。大力菩萨助予无力,堪能大士教我不能,予垂七十,愿敬以从事。

(1938年1月)

(选自《内学杂著》上,《欧阳竟无先生内外学》第十一册)

End

佛典小故事两则

佛典小故事两则◎ 无 碍楼上磨刀有一个人,被国王征去做很苦的工作,做了很长时间,弄得身体十分瘦弱。国王见他可怜,就赏赐给他一只死了的骆驼。他得了以后,运到家里去剥皮,因为刀很钝,割不进去,他就在家里找

佛典汉译之经验

我国古代佛典汉译九百年 ,翻译家们不断总结翻译 经验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翻译理论。魏晋以前中国人谈翻译 ,只有译字 :五方之民 ,言语不通 ,嗜欲不 同,达其志,通其欲,北方曰译。 (《札 记王 制》

佛典之翻译

◎ 梁启超佛典翻译,可略分为三期。自东汉至西晋,则第一期也。僧徒记述译事,每推本于摄摩腾、竺法兰,谓今所传《四十二章经》实中国最古之佛典。据其所说,则腾等于汉明帝永平十年,随汉使至洛阳,腾在白马寺中译

中古佛典序跋

中古佛典序跋◎ 赵纪彬佛教以佛典为载体,欲在中土广泛传播,佛典的汉译与整理必不可少。中古佛典序跋客观记录了其中的每个环节,真实地还原了佛典汉译及整理的过程。中古佛典序跋记载了佛典汉译及整理的时间、地点

《佛典汉译与诠释研究》管见

《佛典汉译与诠释研究》管见◎ 李子捷 程恭让教授的新著《佛典汉译、理解与诠释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为中心》问世,其中有数篇论文都与笔者的博士学位论文有关。不久有幸受程老师邀请参加该新著的座谈

佛典中的“黑”与“白”

佛典中的黑与白◎ 季羡林1948年,我曾写过一篇短文:《佛教对于宋代理学影响之一例》。我在里面讲到朱子教人用白豆黑豆来系念,起一善念,则投白豆一粒于器中;起一恶念,则投黑豆。我认为,这个办法来自印度佛

于凌波:宜黄大师欧阳竟无居士

宜黄大师欧阳竟无居士于凌波欧阳渐居士(西元1871~1943年),字竟无,江西宜黄人,清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年)十月八日生。父亲仲孙公,曾任户部京曹,沉浮郎署,二十余年不得出头。竟无六岁的时候,仲孙公与

佛典七种讲解—金刚经讲解

诸位师兄都是知道佛书的,佛书也叫作佛典。而《金刚经》也是佛典中的一种,《金刚经》是中国汉传佛教最著名的经典,全文约有五千字。道家最著名的经典《道德经》(《老子》),全文也是五千字,称为“五千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