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平淡地看待别人的评价
2024-10-14 09:47

圣 严

从前,有两位小和尚,一个叫法均,一个法贤。为了进一步的修炼,他们讨论各自分开去寻求名师。约定十年后的今天,他俩一定再回到分手位置的渡船码头,不见不散。

十年一晃就过去了,两人依约回到渡船码头见面。法贤问法均:你这十年里练就了什么绝活?法均很自豪地说:我练就了芦苇渡江的无上功夫。说完后,摘下一根芦苇草丢入江中,乘着芦苇草渡江而过,法贤则坐着渡船过了江。

到了对岸,法均问法贤:你这十年练就了什么功夫?法贤很不好意思地低声地说:我好像什么都没有练,师父教我每天只管认真地吃饭、睡觉,一意地当和尚,连敲钟念经都要很专一,万般事情努力去做,而后一切随缘而行。师父说,这是无上的心法。

法均笑道,你这可不算什么厉害的功夫,法贤回答:你的功夫很厉害,可是我只付给船夫三文钱就可以渡江,为什么你要花十年的时间去练它?难道你的十年功夫只值三文钱?法均当场愣住了,一下子不知如何作答。要是没有船呢?法均的师父不知何时来了,他朗声问道。这回,轮到法贤语塞了。

法均和法贤没有谁更厉害,十年里谁也不见谁,谁都无法了解对方经历了怎样的事情和遭遇。也许法均十年里为了学会芦苇渡江曾成千上万次落入水中,法贤为了锻炼自己的心志,拒绝了无数的诱惑。

不要从别人的话里去认识一个人。一个人不会得到太多人的理解,但往往了解其中的人,一定曾经历过同样的事,而并非出自关系的而去理解,是发自内心的理解。为了一件事专注十年,一定在这个领域有所成就。不曾为此着迷的局外人,一定无法了解沉迷、专注的乐趣,但专注于此的人一会感觉到由这些带来的源源不断的快感。

摘自《圣严法师语录》

End

平淡地看待别人的评价

◎ 圣 严从前,有两位小和尚,一个叫法均,一个法贤。为了进一步的修炼,他们讨论各自分开去寻求名师。约定十年后的今天,他俩一定再回到分手位置的渡船码头,不见不散。十年一晃就过去了,两人依约回到渡船码头见

司马道信的各界评价

道信的禅修理论和方法,不仅直接为“东山法门”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而且包含了往后禅宗多向发展的端绪,因而成为中国禅宗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新浪网评价)道信是中国历代寺院中,第一个被皇帝封为既通佛学又通医学

妙智菩萨的评价

妙智菩萨的主要功德在于他行医治病,分文不取,妙智菩萨出生于医药世家,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一起学习医术,学成之后就开始收治病人,此外他一生都在行善事,存善心,积善德,这使得他的道行修行的特别快,也特别好

黄蘖禅师的人物评价

身长七尺,相貌威严,额间隆起如珠;声音宏亮,意志坚韧,聪慧利达,精通易学,广修夕阵,当时人们称他为黄檗希运。黄檗希运住持黄檗山,门下学人常达千余众。黄檗既深得马祖、百丈洪州禅法之精髓,又因势创新,故其

大自在菩萨的人物评价

由以上几个方面可知,魔波旬与佛及其弟子的关系实在是很“密切”的。波旬施展种种变化和伎俩,这只不过是魔法的外在形式,魔法的实质内容是以放逸、爱欲、忧惧、退转、愚蠢的苦行以及片面的执著等动乱或蒙惑人心。可

大圣菩萨的社会评价

僧伽是狼山奉祀的开山师祖,又称狼山大圣。据《通州志》记载:“唐总章二年,由上即建大雄宝殿、殿阁、方丈室”,山在巨浸中,设舟以济,号慈航院,后改广教寺”。传说当时狼山为白狼精占踞,大圣菩萨僧伽与白狼精斗

禅师的主要思想和评价

唯说一心。千说万说只教人莫错用。“一心”,分别即魔,忘机即佛。今本州黄檗山上万福寺,有赵朴初会长写的对联:“万劫婆心,原来佛法无多子;福田种智,重见圆珠七尺身。”这是对禅师弹风的高度概括。黄檗婆心切,

白隐慧鹤的后代评价

(垂示曰。厉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视之。汲汲然唯恐其似己也。宗师家喝下出人。频下毒手见之。遽遽然唯求其胜己也。作么生是毒手)。举。翠岩夏末示众云。一夏已来与兄弟东说西话。看翠岩眉毛在么(三日下厨。下